瘋藝炯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奧匈帝國和協約國的和約中,奧匈帝國反覆提到一項條款,就是協約國任何國家不得支援匈牙利獨立勢力。

匈牙利獨立勢力不僅包括在匈牙利已經十分著名的獨立黨,還包括企圖推動匈牙利獨立的資本家和地主階級。

如果有一幅地圖就能夠明顯的發現,奧匈帝國的地形周邊大部分都是山脈,只有匈牙利地區是奧匈帝國為數不多的平原。

這也導致匈牙利地區大部分都是小農經濟,當然也包含相當數量的農場主和小資本家。

匈牙利地區和奧地利截然不同的經濟模式,也註定匈牙利和奧地利之間會起衝突。

但對於奧匈帝國來說,帝國又不能失去匈牙利這樣重要的糧倉。

在奧匈帝國政府充分考慮之下,最終決定哪怕多丟失一些國土,都不能喪失匈牙利的統治權。

當然,對於卡爾一世來說有個好訊息,他的皇帝寶座暫時是保住了。

奧匈帝國為了更好的統治匈牙利,卡爾一世的君主地位是暫時不能丟失的。

畢竟卡爾一世除了奧匈帝國皇帝之外,他還擁有波西米亞國王和匈牙利國王的頭銜。

也正是奧地利皇帝,波西米亞國王和匈牙利國王三個頭銜合在一起,才組成了奧匈帝國這個二元國家。

一旦君主制被推翻,這是因為同是哈布斯堡家族領地而聯合起來的國家,也就喪失了彼此聯合在一起的理由。

不得不承認,哈布斯堡作為歐洲最偉大的王室,他的家底還是十分豐厚的。

哪怕到了20世紀初,哈布斯堡仍然持有奧地利帝國,匈牙利王國和波西米亞王國的頭銜,是歐洲王室中歷史最璀璨,現在最輝煌的家族之一。

這份合約即將要達成,作為放鬆的應該就是卡爾一世和匈牙利王國政府了。

卡爾一世能夠保住自己的王位,匈牙利王國政府能夠處理自己的危機,可謂是雙贏。

至於奧匈帝國的損失,也就只能由帝國政府來承擔。但對於奧匈帝國來說,早點結束戰爭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至少能夠避免戰爭對於自己戰爭潛力的進一步消耗,同樣也能夠避免戰爭對匈牙利王國政府造成的人力和財產損失。

聽到俄國政府重新派遣軍隊加入戰爭的時候,匈牙利王國政府大大小小的官員基本都受到了驚嚇。

如果能夠徹底確定這次的合約,至少也能讓匈牙利王國政府獲得一段時間的發展時機,來處理國內的少數民族問題。

1917年7月21日,因為和談的進度十分順利,結果也終於宣佈在奧匈帝國停戰,並且決定將大部分兵力都調集到德國邊境,爭取在短時間內和德國決一死戰。

奧匈帝國投降的訊息讓歐洲民眾震驚,同時也代表著德國的敗亡已經是時間問題。

甚至有不少的歐洲報社已經在大肆叫囂,他們甚至覺得,協約國軍隊能夠在今年的聖誕節之前就結束這場戰爭,讓所有歐洲民眾都再次迎來一個和平的聖誕節。

7月24日,十多萬澳大拉西亞軍隊乘坐運輸船重新返回西線戰場,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軍隊將再次面對德國軍隊。

一起被抽掉的還有巴爾幹聯軍超過50萬的軍隊,再加上義大利50萬軍隊的協同作戰,歐洲西線戰場的協約國總軍隊數量已經逼近一千萬。

這幾乎是協約國目前的全部底牌了,1916年開始的這一年半時間內,協約國特別是英法的傷亡高達400多萬,死亡人數就接近200萬,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損失慘重。

而德國人也不好過,這一年半以來的總傷亡數字高達350萬人,死亡人數也已經接近160萬。

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和春季攻勢三場區域性戰爭,造成的總傷亡數字已經超過800萬,總死亡數字已經超過350萬,也是戰爭爆發到現在最慘烈的一段時間。

而整個戰爭時期,歐洲各國家投入到戰爭中的總士兵人數已經超過2000萬,總傷亡數字已經超過1500萬,死亡人數高達600萬人。

哪怕只是死亡人數,都堪比歐洲一些中小型國家。累計傷亡人數更是接近澳大拉西亞的人口規模,足以見得這場戰爭的殘酷。

除了人力的消耗之外,歐洲各國的資金和物資消耗也分毫沒有減少。

在戰爭爆發的前一年,也就是1913年,歐洲各國的軍費開支普遍只有一億英鎊左右,部分國家甚至都沒有超過一億英鎊。

但現在,哪怕是軍費開支最少的義大利和澳大拉西亞,也都在一億英鎊左右徘徊。

而這消耗最為嚴重的英法德俄等國家,每年的戰爭開支已經高達上百億英鎊,可以說在瘋狂壓榨國家的潛力,損害國家的經濟發展。

毫不誇張的說,早點結束戰爭已經變成了所有國家的期望。

但問題是,目前德國沒有資格早點結束戰爭,除非他以戰敗者的態度來結束這場戰爭。

要知道,目前的德國政府可是軍政府的統治階段,那些軍人和容克貴族是絕對不可能接受失敗的。

德國人所妄想的以階段性勝利來結束戰爭的方式根本不可能被協約國接受,這也代表著協約國必須要和德國分出勝負,打到任何一方沒有還手的餘地即可。

1917年八月初,三個美國師被運送到了西部前線,這也讓西部前線的協約國軍隊正式突破了1000萬人。

8月6日,隨著協約國臨時總司令部的一聲令下,上千萬協約國軍隊散佈在比利時和法國的前線,對著德國人的防線發動全面進攻。

協約國的反攻是震天撼地的,這也讓邊境的炮火從未停止,炮彈爆炸的震動如同地震一般,也讓整個邊境線被一層白霧籠罩,從上空根本看不清敵人的兵力部署。

以凡爾登地區為界,凡爾登以北的比利時地區為北部戰區,凡爾登地區為中部戰區,凡爾登以南為南部戰區。

北部戰區擁有150萬英國遠征軍,50萬澳大拉西亞遠征軍作為主力部隊。

中部戰區擁有50萬英國遠征軍,250萬法國主力軍隊和10萬美軍。

南部戰區擁有50萬義大利軍隊,80萬法國軍隊和55萬巴爾幹軍隊。

除此以外,英法還各擁有100多萬的殖民地部隊,部署在這些前線軍隊的後方,負責運輸物資以及作為預備部隊。

雖然軍隊的總規模看起來很唬人,但實際上真正的精銳部隊不足300萬,其他的大多都是殖民地軍隊和戰鬥力不太強的軍隊。

而德國方面的軍隊數量只有協約國的一半,滿打滿算也只有不到500萬人。

更重要的是,這500萬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新兵,實際戰鬥力也讓人質疑。

並且,德國至少有百萬軍隊受俄國牽制。自從奧匈帝國被俄國突然襲擊之後,不過就加強了在俄國邊境的防禦,防止俄國故技重施,打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雙方都抱著必勝的念頭,因為這場決定勝負的戰役一旦失敗,那真的離失敗不遠了,甚至很有可能會被敵人直接打進首都。

協約國雖然沒有這樣的擔憂,但之前各大歐洲媒體已經把牛皮吹出去了,這不少英法媒體給民眾信誓旦旦的保證,會在1917年年內結束戰爭,讓國民能夠過上一個和平的聖誕節。

民眾們可不管前線的戰爭會不會複雜多變,如果這時候前線傳來不利的訊息,誰都無法承擔民眾的怒火。

要知道,為了促進這場大決戰,英國人可是更改了自己的徵兵制度,從之前的募兵制改為徵兵制,也很快就籌集了200多萬的作戰軍隊。

雖然這其中由真正英國人組成的軍隊只有不到100萬,但徵兵制也確實讓英國人擁有更多的兵力。

如果這時候前線傳來任何不利的訊息,恐怕民眾們第一時間就會抵制剛剛修改不久的徵兵制,甚至會影響英國的兵源。

在這種壓力之下,協約國的政客們可不管前線的實際情況。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順從民眾的意願,在今年徹底結束戰爭。

雖然會為此付出更多的傷亡,但和全面勝利相比,一些傷亡也是完全能夠接受的。

特別是英法國內都擁有大量的殖民地軍隊,這些殖民地軍隊就是用來充當炮灰的。

協約國總司令部在這次反攻中採取了和之前截然相反的戰略,選擇了集中壓迫式的衝鋒,而不是之前的迂迴包抄。

其實想想也很正常,在比利時,法國和德國的邊境中,分佈著協約國同盟國超過1400萬的軍隊。

雖然這些軍隊分佈在各個方向,但也基本將前線佔滿,能夠突圍的地方已經很少,極其容易被敵人另外方向的軍隊發現。

與其這樣,還不如利用人數的絕對優勢,直接在正面叢集式衝鋒,主攻敵人的某一個點,然後一擁而上,破壞敵人的防禦陣線。

雖然這麼做會導致更多的傷亡,但目前協約國軍隊最不缺的就是人數,最耗不起的反而是時間。

在8月6日到8月10日五天的時間內,協約國的單日傷亡人數分別高達7.8萬,4.4萬,3.1萬,5.1萬,3.7萬,單日死亡人數也分別高達2.2萬,1.3萬,0.6萬,1.7萬,0.9萬。

五天時間就造成了22.1萬人的總傷亡和6.7萬人的總死亡,平均每天就有超過1.3萬人死亡,3.1萬人受傷,這樣的傷亡數字遠超之前的戰爭,也超過去年兩大戰役大部分時期的傷亡。

當然,在巨大傷亡的前提下,協約國取得的戰果也十分喜人。

首先是給德國造成的傷亡,德國人的傷亡雖然遠遠落後於這一數字,但五天下來的總傷亡也高達近十萬人,死亡也將近三萬人。

雖然看起來雙方的戰損比近乎2比1,但要知道,協約國這邊動用的大部分都是殖民地軍隊,這樣的戰損比反而是協約國佔優。

之所以協約國能用土著部隊打成這樣的傷亡,是因為三大戰線都囤積了大量的火炮,甚至總火炮數量已經超過一萬門。

整個西線戰場每天消耗的炮彈都數以百萬計,遠遠超過英法澳意美五國加起來的炮彈生產總和。

還好有著美國這個狗大戶作為供給,西線戰場短時間內也不缺炮彈彈藥之類的。

畢竟美國人的陸軍動員進度一直很慢,目前的陸軍總規模才剛剛超過二十萬人,真正有戰鬥力的軍隊甚至不足十萬人。

在這樣的前提下,美國人肯定想從其他方面加大對戰爭的貢獻,免得白白付出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如果對於戰爭的作用很小,在戰後也分配不到什麼重要的利益。

隨著時間進入八月中旬,奧匈帝國和協約國的合約也正式簽署。這也代表著這個最先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家,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戰爭折磨之後,終於選擇以投降為結束,離開這場戰爭。

根據奧匈帝國政府的不完全統計,場戰爭帶給奧匈帝國的傷亡人數高達300多萬,死亡人數高達80萬以上,造成超過200億英鎊的經濟損失,並且直接讓這個龐大的帝國走向末路。

雖然簽訂了合約,但之後高達150億英鎊的賠款,同樣讓整個帝國政府頭疼。

在這份賠款被廢除或者完全償還之前,奧匈帝國不可能在其他國家面前抬起頭來。

150億英鎊足以支撐英國一年戰爭所需,或者支撐澳大拉西亞一百年的戰爭花費。

再加上割讓出去的土地,以及種種不平等條款,還有即將遭受拆遷的各大工廠等等,奧匈帝國在戰後能不能維持列強地位都是一個問題。

至少沒受戰爭影響的島國,對於列強的地位可謂是眼饞的很。歐洲還有傳統國家西班牙,以及在這次戰爭中吃了不少肉的塞爾維亞等等。

特別是塞爾維亞,本來就和奧匈帝國的關係不好,還吞併了奧匈帝國之前佔領的波斯尼亞。

要知道,薩拉熱窩事件正是發生在波斯尼亞,也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如今這片土地回到了塞爾維亞的統治,相信奧匈帝國不會甘心,也相信土地更加龐大的塞維亞不會甘心只作為一個地區強國。

匈牙利的獨立要求,國內戰爭的創傷,高額的賠款,鄰國(義大利,俄國,塞爾維亞)的覬覦,這是戰後奧匈帝國首先要解決的事情。

除此之外,拋棄德國人獨自求和的奧匈帝國勢必也會遭到德國人的擯棄,這對於長久以來堅持對德同盟的奧匈帝國是一個不小的外交挑戰。

對於戰後的奧匈帝國來說,到底是作為一箇中立國家,還是重新尋找可靠的盟友,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今天就4200字這一更,歇一歇,明天兩更。

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