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開玩笑,李欽載居然真的上房揭瓦了。

二十歲的大寶寶,竟還幹這種事,實在讓人不敢置信。

上屋頂太危險,李欽載讓蕎兒坐在院子裡,他則選了院子一間廂房爬了上去,在蕎兒和院子一眾丫鬟下人的愕然注視下,李欽載揭起一片屋瓦,朝蕎兒笑了笑。

然後,朝院子裡一扔,啪的一聲,瓦摔碎了。

蕎兒突然發出一聲大笑,咯咯咯的,很開心的樣子。

隨即蕎兒頓覺失態,立馬捂住嘴,一臉惶恐地四下張望,彷彿生怕有個人竄出來懲罰他。

李欽載蹲在房頂上,靜靜觀察著蕎兒的表情和舉動,不由暗暗嘆息。

霖奴家的幾位老婦,究竟是如何將孩子教成這樣的?

她們難道以為大戶人家的孩子都是教養良好,不苟言笑像根木頭?

真應該把她們都請來李府,看看此刻李家五少郎的風采。

這才是真正的大戶人家的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又揭下一片瓦,李欽載朝蕎兒壞笑,然後再隨手一扔。

啪,瓦片摔碎。

蕎兒又發出咯咯的笑聲,李欽載也開心了。

毫無顧忌開懷大笑的樣子,才像個正常的孩子。這也是李欽載上房揭瓦的目的。

蕎兒再懂事,都是被強迫教出來的。

他終究只是個孩子。

孩子的笑點很奇怪,一點莫名其妙的事都能令他們笑上半天,也不知聯想到了什麼東西。

蕎兒就是如此,瓦片落地摔碎這種事,都令他笑得前仰後合不可自抑,或許瓦片碎裂的聲響觸動了他的笑點。

李欽載一片又一片地揭瓦,蕎兒一陣又一陣地大笑。

父子二人一個在屋頂,一個在院子,玩得不亦樂乎。

沒過多久,幾乎半間廂房的瓦片都被李欽載揭完了。

丫鬟下人們聚集在院子外,一臉古怪地看著父子二人作妖,想勸又不敢勸。

玩得正嗨之時,院子外傳來一道氣急敗壞的女聲。

“李欽載,你瘋了!快給我滾下來!”

…………

李家後院北廂房。

李崔氏一臉疼愛地抱著蕎兒,不住地親他的小臉蛋,蕎兒的臉蛋兒被李崔氏啜得有點發紅了。

李思文站在李崔氏身後,看似面無表情,眼睛卻盯著蕎兒,不時閃過歡欣之意,雙手時而握拳,時而抬起又放下,似乎也很想抱一抱蕎兒。

今日認親時,李思文滿腦子的怒火,以及對李欽載未來的擔憂,回過神後才愕然發覺,自己居然沒抱過孫兒,沒向孫兒表示一下祖父應有的疼愛。

私生子又如何,終究是李家的血脈,是李思文的親孫子,人到中年得了孫子,誰不會想抱一抱,體會一下含飴弄孫的樂趣?

只是李思文向來喜歡端著權威的架子,一時放不下臉來,只能故作威儀地咳嗽,提醒李崔氏該讓他抱抱孫子了。

李崔氏卻置若罔聞,抱著蕎兒便不放手,疼愛得不行不行的。

“招人疼的小人兒,咋到今日才來?哎呀,疼得不行了,好孫兒,來親親祖母。”李崔氏逗弄著蕎兒。

蕎兒沒體會過如此激烈的熱情,以前阿婆對他教養嚴厲,甚少有表現疼愛的時候。

此刻親祖母卻抱著他又親又啜,令蕎兒感到分外無措,在狂風暴雨般的親啜中奮力掙扎出頭,求助地望向李欽載。

李欽載表示無能為力,真的幫不了他。

他還等著挨批呢。

見蕎兒眼神求助,李欽載無奈地道:“你就親親祖母嘛。”

親爹指望不上,蕎兒只好死心,學著李崔氏的樣子,撅起粉嘟嘟的小嘴兒,朝李崔氏臉上吧唧一口。

李崔氏欣喜若狂,大笑道:“哎呀,乖孫兒親我啦,哈哈!”

旁邊的李思文羨慕得不行,終於裝不下去了,咳了兩聲,伸出雙臂道:“老夫,嗯,老夫也……”

話沒說完,李崔氏斷然拒絕:“夫君鬍子拉碴長得嚇人,還是莫嚇壞孫兒了,離遠些。”

李思文訕訕地哼了一聲,轉過身去,捋須強作鎮定。

見李思文如此尷尬,李欽載也不忍心讓親爹繼續尷尬下去,舔了舔嘴唇,低聲道:“爹,要不……孩兒給您吧唧一口?”

“你滾!”李思文嫌棄得不行,白眼一翻,出現了噁心的症狀。

李欽載表示遺憾。

親兒子跟親孫子有何不同?都是親生的,何必厚此薄彼?

李崔氏抱著蕎兒疼愛了很久,這才依依不捨地放手,讓給李思文。

李思文一臉受寵若驚,歡喜地接過蕎兒,長著鬍鬚的老臉不停地親著蕎兒的小臉蛋,然後抱著蕎兒出了房門,去府裡兜圈去了。

屋子裡安靜下來,李崔氏這才沉下臉,手指頭恨恨地戳李欽載的太陽穴。

“無法無天了是吧?多大的人了,還上房揭瓦,傳出去多大的笑話!以後在長安城你還要不要做人了?”

說完又戳,使勁的戳,戳得腦袋生疼。

無論多大的年紀,上房揭瓦是一定會捱揍的。

“娘息怒,孩兒只是想逗蕎兒開心……”

李崔氏愈發大怒:“逗孩子開心就揭瓦?你咋不放火把家都燒了?那樣更開心!”

李欽載正色道:“放火犯法,孩兒這點常識還是有的,娘萬莫挑唆孩兒。”

“我,我挑唆……”李崔氏氣得一口氣差點沒順過來。

李欽載小心翼翼道:“娘息怒,揭瓦不犯法,就是有點費瓦……”

李崔氏嘆道:“罷了,為娘管不了你了,你如今也是當爹的人了,應知養兒之苦累,在孩子面前總歸要有個當爹的樣子……”

語氣一頓,李崔氏低聲道:“我看那蕎兒教養挺好,言行沉穩,舉止有度,而你,荒唐不經,瘋癲幼稚,你和他比起來,他更像個爹……”

李欽載面色一僵,這話真的扎到心了啊。

我上房揭瓦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逗兒子笑,難道是為了尋回自己消逝的童真嗎?

接著李欽載突然遲疑了。

不可否認剛開始揭瓦時確實是為了逗蕎兒發笑,後來越玩越嗨之後,目的就有點不明朗了,或許多少也有幾分尋回童真的意思吧……

“欽載,既然當了爹,便該擔起責任,以後蕎兒的教養,讀書,衣食住行,都由你來操辦了,莫餓著他,莫凍著他。”李崔氏嚴肅地道。

然後李崔氏幽幽嘆氣,道:“說來霖奴也是個苦命的孩子,蕎兒也是,出生就沒了娘,沒個知冷知熱的人照顧,跟著你這馬馬虎虎的爹,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李欽載黑著臉道:“娘,孩兒沒那麼不堪,也沒那麼沒心沒肺,蕎兒我會照顧好的。”

“信你才怪!”李崔氏瞪了他一眼,道:“府裡伶俐懂事的丫鬟,讓管家多調派幾個去你院子,親孃不在了,多幾個懂事的女兒家,也好過讓你一個毛毛糙糙的男人照顧。”

“還有,聽你爺爺說,過幾日全家都要出城,各自分赴咱李家的莊子,你帶著蕎兒一同去,主持完開鐮後便回,莫讓蕎兒跟你在莊子裡受苦,莊子太偏僻,要啥沒啥,不如長安城好。”

李欽載點頭,道:“孩兒去咱家哪座莊子?”

貞觀至永徽顯慶,李勣為大唐立了不少功勞,每次立功後,天子都是賞了又賞,賞黃金,賞絲帛,賞食邑,賞田地……

數十年下來,李家的家底已經很龐大了,農田莊子遍佈關中各地,幾乎每個州縣都有。

所以李欽載帶著兒子去哪個莊子,這個問題很重要。

李欽載不想跑太遠,小孩子受不了顛簸,他這個二百多月的大寶寶也受不了。

能近就近一點,最好出了長安城就到。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柚子麥芽糖
身為蠱師聖女,黎嘉妍一睜眼,居然要被拉去給人生子? 黎嘉妍:不慌,問題不大。 即將要嫁的夫君馬上要死了?上蠱蟲,治好他。 有極品攔路對她各種構陷?上蠱蟲,人人平等。 有人不服她的種種手段?上蠱蟲,不服,請憋著。 黎嘉妍:謝邀,男人只會影響我發揮的速度,但是美男不會! 一開始,宋家圖她的肚子。 後來,宋琰昱圖她整個人。 宋琰昱:這世上可有情蠱?就算沒有,我亦要與你,抵死纏綿,生生世世!
歷史 連載 2萬字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勇敢的小蝸牛
(始皇修仙+無敵+無女主+華夏騰飛)\n九州大陸八大平行時空,無數眾生意念衝破天道枷鎖,沒入崑崙神脈深處。 \n於是乎,鎮壓九州龍脈的那個男人,終於從沉睡中再次醒來。\n某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的血與淚,末世華夏兒郎的絕望哀嚎,這些既定的軌跡在始皇帝陛下帶領大秦的鐵蹄一一踏足之後,又會發生怎麼樣的驚天鉅變呢?
歷史 連載 12萬字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鯨落時萬物
一覺醒來成為古代明代永樂朝漢王。\n一時之間不知道是喜是憂。\n穿越到草菅人命的古代自己位高權重,但是十年後自己的親侄子皇帝朱瞻基會把自己活活燒死。 \n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熟透的王爺。\n但是……\n\n什麼?朱瞻基被劇透了? \n什麼?我為大明延續了千年國運?\n什麼?我漢王流芳千古?\n什麼? 我帶來了華夏盛世?\n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n明明我只是想活著而已!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潑墨煮茶
【晉陽小公主李明達的日常+雙穿+無系統+小團寵+長樂公主!】\n一面連線大唐和21世紀的超時空鏡子,開啟了晉陽小公主和蕭然超時空碰撞。 \n寒冷的大唐冬天小公主有了暖寶寶,熱水袋,保暖內衣,羽絨服,毛衣...\n作為小吃貨,各種糖果,糕點,奶茶小零食自然是不能少的。 \n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不屬於大唐的東西出現在大唐。\n小公主:小囔君,窩要七又又! \n小公主:窩噠,這些都系窩噠!小囔君也系窩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神農架在逃雪松
江明宇一朝穿越架空王朝大周朝,成為即將被斬首的大周第一紈絝,為保性命,毅然上朝堂,參加考核,展現驚人毒計。 女帝:當兩軍對戰,我軍突然問瘟疫,又糧草不足,該當如何? 江明宇:草民會命人將屍體裝在投石車上,投到地方陣營和敵敵軍水源源頭之地。 女帝:可糧草問題還未解決。 江明宇:戰場十里處有一村寨,約莫五百人。 女帝不悅:這和糧草有什麼關係? 江明宇:草民說了,村寨,五百人。 女帝正要發難,猛然意識到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