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欽載被滿頭大汗的宋管事請出門時也嚇了一跳。

門外無端端地聚集了百十口人,李欽載當時心頭一沉。

“農民……終於起義了麼?”

李欽載一臉忐忑地看著門外的莊戶們,不確定他們是不是要拿地主家的某位聰明兒子的腦袋祭天。

見李欽載出來,莊戶們卻彷彿商量好了似的,動作整齊劃一地朝他長揖為禮。

李欽載又被嚇到了,情不自禁後退一步。

“你們想咋?……甘井莊不是法外之地!”

一名中年莊戶走出來,又朝他行了一禮,憨厚笑道:“少郎君莫驚,咱們只是來感謝少郎君,聽我兒說,少郎君的貴子教了他一些學問,大恩大德,實在無以為報……”

李欽載愕然不解地扭頭看了看門後的蕎兒。

自己這個文盲犬子居然能教別人學問?

李欽載擠出一絲微笑道:“你們……認錯人了吧?我家犬子除了尿得一手好床,應該不懂別的學問了……”

莊戶咂了一聲,道:“咋能認錯人咧!”

說著扭頭四顧,大喝道:“額家那瓜皮娃兒呢?滾出來!”

人群裡一名六七歲的孩子流著鼻涕走出來,使勁一吸,鼻涕縮回了鼻腔內,看得李欽載又皺眉又揪心。

“瓜皮!少郎君的貴公子教了你啥,背一遍!”莊戶喝令道。

瓜皮娃兒也不怯場,當即張嘴就背:“李孫趙錢,周吳韓楊……”

背了十來句後,便背不下去了,顯然是個學渣,“瓜皮娃兒”的名號實至名歸。

莊戶卻聽得眉開眼笑,又朝李欽載行了一禮,道:“小人雖不知他背的是啥,但一定是高深的學問,祖上八代沒讀過書,今日倒是積了大德,得遇少郎君和貴公子,學了大學問,小人代祖上感謝少郎君和貴公子。”

說完再次躬身長揖。

身後的莊戶們也紛紛跟著行禮道謝。

李欽載臉頰抽搐了幾下,赧然道:“你家瓜皮娃兒背的是《百家姓》,不是什麼高深學問,頂多算是啟蒙之學,你們不必感謝我。”

莊戶連連搖頭:“啟蒙也是學問,而且是大學問,我家娃兒會讀書了,家裡的風水也轉運了,說不準下一代能考出個狀元郎呢,一切都拜少郎君啟蒙所賜。”

李欽載頓時默然。

從莊戶們誠心感激的表情上,李欽載才漸漸發覺,原來這個年代的人對學問的態度竟如此敬畏,如此謙卑。

哪怕只是教給幼童的啟蒙學,也被莊戶們奉若神明,尊敬萬分。

在前世,對知識如此敬畏的態度是不可想象的。

因為前世資訊太快,知識的普及更廣,最貧窮最偏遠的地方的人也基本都認字,已經很難看到人們對知識如此敬畏了。

而如今這個年代,讀書人是真的很少很少。

因為稀少,所以學問和知識在樸實的人們心裡,已經蒙上了神聖的色彩。

他們像敬畏神明一樣敬畏知識。

明白了莊戶們的心思後,李欽載嘆了口氣。

扭頭望向宋管事,李欽載道:“咱們主家出錢,村裡尋摸一塊地,莊戶們都幫幫忙,蓋一間大房子,再從城裡請幾位先生,讓莊子裡的幼齡孩子都來讀書上學。”

宋管事躬身應了。

莊戶們先是驚喜,接著神情卻浮上遲疑。

李欽載看出大家的心思,於是笑道:“讀書不求結果,也不為考取功名,只是讓孩子們多認幾個字,懂得一些基本的聖賢道理,佔用孩子們的時間不多,更不會耽誤地裡活計,大家不必擔心。”

莊戶們這才千恩萬謝,紮紮實實給李欽載行了好幾次禮,每個人對李欽載都是感激涕零,不僅如此,還把自家孩子拽過來,讓孩子給李欽載行跪拜禮。

李欽載急忙攔住,教授一些啟蒙的學問而已,沒必要搞得如此隆重。

莊戶們又是一番感激。

若論莊戶們讓自家孩子讀書的初衷,並不是要求孩子考功名,難度太高了,基本不可能實現。

他們要的是孩子學一些基本的學問,能明事理,知廉恥,學會做人,這才是莊戶們讓孩子讀書的真正原因。

李欽載這才望向蕎兒,笑道:“你倒成了莊子裡的風雲人物。我就奇怪了,你一個半文盲怎麼敢教別人學問的?”

蕎兒天真地眨著眼:“父親大人,蕎兒沒教過他們,是蕎兒自己默唸百家姓時,他們在旁邊學到了……父親大人,蕎兒不該教他們嗎?”

李欽載笑道:“當然應該教,傳播知識永遠沒錯的,不過你這半吊子水平還不夠。”

“蕎兒也很用功在學呢。”

“如果還想繼續教他們,你要比他們更努力才是,每天都要學新的東西,然後第二天拿來教別人,你能做到嗎?”

蕎兒使勁點頭:“能做到,蕎兒教了他們後,他們更願意跟我玩了呢。”

…………

從霜蹦蹦跳跳跑進簡陋的院子裡。

“姑娘,又有大事了!”從霜大叫道。

正在刺繡的崔婕右手一抖,手指又被針刺破了,一滴殷紅的血珠滴落在繡布上。

“從!霜!”崔婕怒目瞪著她,咬牙道。

不得不說,絕色美人一顰一怒,都充滿了誘人的風情,生氣的崔婕看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令人怦然心動。

“姑娘,對不起,奴婢不是故意的……”從霜怯怯地道歉。

崔婕看著手中被廢掉的繡布,嘆道:“這幅繡圖都快完工了,被你一咋呼,全廢了,咱們何時才能攢夠錢離開。”

從霜愧疚地道:“奴婢下次輕手輕腳,絕不嚇姑娘了。”

崔婕將繡布擱到一邊,嘆道:“說吧,又出了什麼大事?”

從霜又活潑起來,道:“姑娘,那個紈絝子好像賴在莊子裡不打算走了,不僅如此,他還要出錢辦村學,給莊子裡的幼童啟蒙呢。”

崔婕一怔,驚訝道:“他居然如此好心?”

“嗯嗯,奴婢聽莊戶們說的,如今莊戶們對那個紈絝子可是讚不絕口,簡直要將他捧成活菩薩了。”

崔婕愣神過後,咬牙道:“這些年我請人打聽到的訊息不會錯,那個紈絝子根本就是個壞種,幹過太多缺德事了,他必然不會如此好心辦村學,定是憋了什麼壞主意。”

從霜連連附和道:“嗯嗯!他是個壞人!”

隨即從霜遲疑了一下,又道:“姑娘,奴婢還聽說,那個紈絝子親自編撰了一門啟蒙的學問,叫什麼《百家姓》,如今莊子裡的孩子都會背呢,奴婢也會背了。”

“編撰啟蒙?他竟有這文采?”崔婕滿臉不信,道:“你且背來聽聽。”

從霜記憶力不錯,當即便背了出來,背得磕磕絆絆,但還是勉強背完了。

崔婕卻越聽越震驚。

不同於目不識丁的莊戶,崔婕是世家小姐,從小就讀過書的。

所以她更清楚這個啟蒙讀物的價值。

在這個年代,啟蒙孩童的讀物實在太少了,主要用的是《千字文》,崔婕幼時啟蒙也是從千字文開始的。

但千字文對孩童來說終究還是深奧了一些,內容也頗為晦澀難懂,孩童們就算背下來了,對它的內容也是一知半解,不明其意。

但這篇《百家姓》無論是內容還是朗朗上口的程度,無疑比千字文強了許多,而且百家姓的啟蒙意義也非常明確。

它的意義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孩童啟蒙時首先學會念字認字和寫字。

內容完全沒有別的意思,全部都是姓氏。成年人或許不以為然,但對剛認字的孩子來說,卻是越簡單越容易啟蒙,越能輕鬆打好學問基礎。

《百家姓》確實是好東西,可以說重新定義了孩童啟蒙的步驟和意義。

崔婕滿心讚歎之餘,心中唯有一個懷疑。

“不可能是那個紈絝子編撰的!他絕無此文采,若他真有這般才氣,我縱嫁他又何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柚子麥芽糖
身為蠱師聖女,黎嘉妍一睜眼,居然要被拉去給人生子? 黎嘉妍:不慌,問題不大。 即將要嫁的夫君馬上要死了?上蠱蟲,治好他。 有極品攔路對她各種構陷?上蠱蟲,人人平等。 有人不服她的種種手段?上蠱蟲,不服,請憋著。 黎嘉妍:謝邀,男人只會影響我發揮的速度,但是美男不會! 一開始,宋家圖她的肚子。 後來,宋琰昱圖她整個人。 宋琰昱:這世上可有情蠱?就算沒有,我亦要與你,抵死纏綿,生生世世!
歷史 連載 2萬字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勇敢的小蝸牛
(始皇修仙+無敵+無女主+華夏騰飛)\n九州大陸八大平行時空,無數眾生意念衝破天道枷鎖,沒入崑崙神脈深處。 \n於是乎,鎮壓九州龍脈的那個男人,終於從沉睡中再次醒來。\n某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的血與淚,末世華夏兒郎的絕望哀嚎,這些既定的軌跡在始皇帝陛下帶領大秦的鐵蹄一一踏足之後,又會發生怎麼樣的驚天鉅變呢?
歷史 連載 12萬字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鯨落時萬物
一覺醒來成為古代明代永樂朝漢王。\n一時之間不知道是喜是憂。\n穿越到草菅人命的古代自己位高權重,但是十年後自己的親侄子皇帝朱瞻基會把自己活活燒死。 \n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熟透的王爺。\n但是……\n\n什麼?朱瞻基被劇透了? \n什麼?我為大明延續了千年國運?\n什麼?我漢王流芳千古?\n什麼? 我帶來了華夏盛世?\n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n明明我只是想活著而已!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潑墨煮茶
【晉陽小公主李明達的日常+雙穿+無系統+小團寵+長樂公主!】\n一面連線大唐和21世紀的超時空鏡子,開啟了晉陽小公主和蕭然超時空碰撞。 \n寒冷的大唐冬天小公主有了暖寶寶,熱水袋,保暖內衣,羽絨服,毛衣...\n作為小吃貨,各種糖果,糕點,奶茶小零食自然是不能少的。 \n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不屬於大唐的東西出現在大唐。\n小公主:小囔君,窩要七又又! \n小公主:窩噠,這些都系窩噠!小囔君也系窩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神農架在逃雪松
江明宇一朝穿越架空王朝大周朝,成為即將被斬首的大周第一紈絝,為保性命,毅然上朝堂,參加考核,展現驚人毒計。 女帝:當兩軍對戰,我軍突然問瘟疫,又糧草不足,該當如何? 江明宇:草民會命人將屍體裝在投石車上,投到地方陣營和敵敵軍水源源頭之地。 女帝:可糧草問題還未解決。 江明宇:戰場十里處有一村寨,約莫五百人。 女帝不悅:這和糧草有什麼關係? 江明宇:草民說了,村寨,五百人。 女帝正要發難,猛然意識到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