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銀松森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游而來的霹靂軍戰船先是將石魚屯墾點的火炮打啞,接著又用火炮驅散了兩岸的蒙軍。河東岸的蒙軍指揮官為了躲避霹靂軍戰船的炮火,只得命令全軍向後退卻。雖然蒙軍現在還沒有撤退的意思,但明眼人都知道,隨著霹靂軍水軍支援的戰船陸續到來,要從此段渡河已經不可能了,或者說再從金馬河渡河已經不可能了。此時的蒙軍就像一條想突然偷襲獵物的毒蛇,不想卻在半渡而擊時,被霹靂軍水軍斬成了兩半,那六百餘名過了河的蒙軍現在成了孤軍。

江源城那五百新附軍此時並不知道石魚屯墾點的戰況,還一個勁用牆頭的火炮轟擊霹靂軍的戰船。只不過戰船移動不定,加之新附軍炮手根本不懂測距、表尺、風偏,更不會進行精密的彈道計算,射擊的準確性很差,並沒有擊中擊傷一艘船隻。不過霹靂軍戰船也不敢與新附軍對射,只得快速前往下游。這一方面是城頭的要塞炮威力強大,戰船隻要被命中要害肯定會沉沒,另一方面是作為江源作為縣城,防禦設施遠比屯墾點強,城頭的炮位都有鋼筋水泥頂蓋,只有重炮船的實心彈才能擊毀。此刻前往石魚屯墾點的都是輕炮船和護衛船,重炮船此時還在趕來的途中。

相比江源城中新附軍的鬥志昂揚,石魚屯墾點的新附軍則個個面容慘淡,心中惶惶不安。他們原本只有一百餘人,但在霹靂軍火炮轟擊下損傷了十餘人,所幸的是屯墾點有厚土牆、壕溝等防禦設施可以躲避火炮的轟擊。相比在炮火下瑟瑟發抖的新附軍,同樣龜縮在石魚屯的常元及其黨羽則是如墜冰窖。他們原本滿心期待主宰江源後,升官發財壯大家業,那料蒙軍還沒有河完河便被揍了回去。現在不僅當不了官發不了財,要保住腦袋怕也是不可能了。他們知道,霹靂軍對付叛徒從不手軟。

石魚屯墾點還有五十餘名蒙古騎兵,他們是一支百人隊先過河的部分,另一半人乘坐的運輸船在渡河時被夏大根手下的護衛船擊沉。實際上護衛船起初的目標並不是這些騎兵,而是裝了馬匹的船隻。只不過這些騎兵眼見護衛船衝過來,便拼命射箭阻攔,成功地吸引了護衛船的注意力。護衛船鋥亮的撞角過處,那幾艘船傾刻解體,船上不諳水性的蒙古騎兵都落入水中,變成了河中王八的食物。

此刻這些已經過河的蒙古騎兵正準備離開石魚屯墾點。他們明白這個河邊的屯墾點是死地,霹靂軍援軍來了之後必然守不住,此時不走還待何時。而且他們身上還肩負著重要的任務——干擾霹靂軍的夏收,燒燬沿途黃熟的莊稼、糧倉。

常元見蒙古騎兵要走,便帶著心腹跑到門口哀求帶他們一起走。由於運送馬匹船隻有的被擊沉,有的未過河,故這些騎兵並不是一人兩馬,而是一人一馬,另有十餘匹馬馱載了不少陶罐。由於之前與常元聯絡的新附軍校尉在上岸後被火炮炸死,常元及其心腹又並不懂蒙語,故被擋住路的蒙古百夫長二話不說,劈頭蓋臉便是一頓馬鞭打下來,直打得常元滿地打滾。饒是如此,常元仍如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抱住馬腿,這讓蒙古百夫長更為惱怒,拔出彎刀便要砍下來。旁邊的黨羽見狀,急忙將常元拉到一旁,此刻的他仍大聲哭嚎:“我是江源知縣啊,我是劉黑馬大人封的江源知縣啊”。

常元心念唸的知縣,在蒙古人眼中仍然不過是炮灰,只不過是炮灰管理者而已。劉黑馬其實知道,在霹靂軍水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即便奪得江源也堅守不了太長的時間。之所以仍然出兵,是因為他的計劃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甚至只需要三至五天即可。劉黑馬的計劃是以二千五百新附軍守江源城,以五百新附軍守石魚屯墾點,另以五支百人騎兵隊分頭行動,憑藉一人三馬的機動性在霹靂軍境內縱火。此段時間豔陽高照,到處皆是收穫的糧食和未收穫的麥田,田間地頭和堡寨周圍又多秸稈,用火油引燃之後必成火燒燎原之勢,那場面想想就很美。只是劉黑馬的計劃因夏大根的警覺戛然而止,過河人數不足計劃數的五分之一,特別是縱火的騎兵只有計劃的十分之一,馬匹不足也讓其機動性急劇下降。

蒙古騎兵離開石魚屯墾點後,策馬向西北方而去。他們知道越靠近山邊河道水越淺,有的地方甚至可以涉水過河,而往東往南河寬水深,還有大量的瀦澤泥澤,不利於馬匹行動。蒙古騎兵一策馬一路放火,只不過只燒了不少草垛和麥田,卻沒有射殺多少人。這一路上的麥田中,倒有不少人躲在大盾和長矛之後,蒙古百夫長派了幾人前去試探,還沒有靠近便遭到火槍的射擊,那溝邊、坎邊和草堆旁還不時會丟擲手雷,靠近些更會有長矛刺來。雖然這些人根本不是騎兵的對手,但要獵殺他們極耗時間。蒙古百夫長估摸著,如果策馬強衝定然能擊破,但自身也會折損不少人,便命人丟擲點燃的火油罐後策馬而去。

蒙古騎兵隊離開一個時辰後,兩支霹靂軍野戰旅騎兵營的騎兵分別到了江源城和石魚屯墾點,前者是兩個連,後者是一個連。野戰旅騎兵營共有五個連,還有兩個連去追擊縱火的蒙古騎兵了。時值正午,這兩支騎兵並沒有進攻,而是在樹林中躲避烈日。騎兵攻擊既不擅長也很浪費,他們在等待步兵和水軍的到來。

霹靂軍騎兵的到來徹底斷了江源城和石魚屯墾點新附軍逃跑的念頭。實際上騎兵只要肯正面打,步兵有的是辦法剋制騎兵,可關鍵問題是騎兵不應戰。騎兵擅長的就是襲擾,步兵穿戴好盔甲頂著重盾還端著長矛嚴陣以待,結果騎兵過來溜了一圈就跑了。待步兵又累又渴又餓,剛準備卸甲吃飯休息時騎兵又衝過來了,反覆來幾次就能把步兵拖垮。

新附軍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他們只得龜縮防守,在忐忑不安中等待著。樂觀者在盼著蒙古人派援軍來救他們,悲觀者則是心中祈禱著最後的時刻不要太悽慘,其中常元便是前者。只不過“等待的過程是一種煎熬,而等待的結果往往是失去”,第二日一早,十餘艘的霹靂軍戰船出現在了石魚屯墾點旁邊的水面,最中間的三艘赫然是號稱堡壘爆破者的重炮船。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