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上,大規模的遷徙移民談何容易,若是搞不好怕也生出不少事端,自古以來,便以安土重遷為傳統的。”

林適中說道。

林適中如今已是七十五歲的耄耋老者,曾在很那當南陽府同知,負責該段的黃河治理。

在其任職二十年間。

其所在的河段從未發生過絕堤事故。

對治河頗有研究,如今也特別列席聽議,算是作為朱皇帝的“黃河顧問”。

“傳統也要分時候,這要治黃河之本,就要沿河建防洪堤,設定洩洪河道,還要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這些可都要佔大量土地。”朱道樺想了想後世的治黃經驗,侃侃而談。

要防止黃河河床進一步太高,根本的辦法還是要限制進入黃河的泥沙量。

只要進入黃河的泥沙量少了,在喝水的沖刷下,把大量泥沙送入大海,就能逐漸把黃河的河床降低,而黃河河床越低,發生水患的機率也就越高!

“朕以為,要治河,便要治本,向遼北移民之事,可以先遷黃河兩岸之民開始。”

朱道樺說道。

“皇上,在中原搞移民不難,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安徽這些地方,在本鄉吃不上飯的貧民極多,所以若是能開放遼北移民,必會十分踴躍!”

在說話的是另外一名清朝降臣黃鉞,安徽蕪湖人,是當代頗為有名的畫家,同時也在河南當過官兒。

朱皇帝聽說過他倒是因為在後世得到過黃鉞的書畫,所以對這位清朝大臣頗有些映像。

如今也入了朱皇帝夾帶,怕是要大用了。

現在大明朝廷南方人太多而北方人太少。

這可不利於團結。

所以現在朱皇帝也從前清的一些北方文人士紳士之中提拔了一撥人,另外還在北方開了恩科,設了北榜科舉。

對於朱皇帝來說。

他其實並不怎麼在乎南方官員和北方官員誰更厲害的事情。

平衡各地官員數量,其實是一個政治問題。

這可是關係到朱皇帝屁股下的位置能不能坐得穩的頭等大事。

“皇上,遼東本來就有不少熟地,只要夠人,隨時都可以進行耕種,麻煩的只是遼北的老林子和松花江兩岸的沼澤地,要開發出來還真的要廢不少力氣。”

遼地總督彭浚說道。

“如今遼東有衛所軍屯二十三個,每個軍屯約有三百戶,人口千人左右。”

“海參崴有軍屯十三個,規模也差不多。”

朱道樺聽到彭浚的而彙報之後,沉吟片刻,而後沉聲道:“遼東和海參崴得地都算是比較容易開發的,遼東本來就是熟地,乃農耕之所,只是清廷禁止漢人進入才荒廢的,而海參崴靠著海,有大海可以運補,所以也容易立足,但若是要深入遼地,這種衛所制的軍屯,恐怕就不太適合內陸了。”

彭浚聞言若有所思,倒是一旁的趙四隨後問道:“皇上,衛所軍屯以宗族為紐帶,以同村同鄉關係為基礎,能把大傢伙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有什麼不好的呢?”

朱道樺聞言搖了搖頭。

他當然不認為這種結構的社會組織好了。

因為在朱道樺看來。

靠著同鄉、宗族、血緣凝結起來的宗族式的村寨,雖然說有組織方便的好處,但同時也存在容易自我封閉、排他的弊端。

換句話說。

在大明能夠牢牢控制的遼東,這種宗族式的軍屯是可以建立起來的。

畢竟不需要承擔太大的對外征戰的任務。

而在蘭芳,這種宗族軍屯的弊端已經顯現出來了——大明在婆羅洲的擴張必須要依賴大明朝廷派遣的軍隊驅趕當地土著,否則光是靠那些嘉應州宗族,怕是再過個一兩百年,都無法全佔婆羅洲。

而這可不是朱道樺能等得起的!

殖民,必須要打散宗族。

東北的移民屯墾,將會是大明將來在西域,在南洋,在北美洲等地的實驗樣板。

而這樣板要吸取在婆羅洲的經驗教訓,要搞出一個可以自我管理、集體勞動、人人可從中得利,人人願意扛槍保衛自己利益的屯田村!

這樣的村子。

不是南方那一個個宗族村能做得了的。

“老趙啊,你也是在南洋打拼過的,難道就不知道這同族互為依靠的壞處嗎?非一族不用,非同鄉不信,蘭芳那些大族一直以來就只認嘉應州客家人,如果不是朕以武力征伐,用火槍樹立權威,這一盤散沙的蘭芳如何能擰成一股繩?”

“相比於蘭芳,中原這裡的宗族關係更加複雜,而且有些宗族之間積怨深,動不動就大打出手,其中還有各種教派、幫派的勢力矛盾,盤根錯節!若是以同鄉、同族為紐帶,就相當於把這些矛盾再原封不動的搬到東北去。”

“沿海地區還好,再往黑龍江那邊去,就有清韃的殘餘勢力和沙俄的滲透勢力了,就那些宗族村莊,能應付得了?到時候難道要朝廷派遣大軍來保護嗎?那這移民拖邊的成本可就高得沒邊了!”

朱道樺說著,眼眸之中出現了一抹亮色。

他似乎有些思路了,並且在他心中那個組織形式,絕對要比宗族式的村莊有戰鬥力百倍,千倍!

他想起了後世的五六十年代的.集體化大生產。

農村的集體化!

若是能形成一個人人有“股份”的集體化農村,以一個個軍政合一的集體農莊作為未來東北社會組織的基礎,那這個東北的集體化社會,將來也會是大明帝國對外擴張的強大基石!

成千上萬的集體農莊如果出現,那明軍隨時能從中得到百萬計的後備兵源和後勤補給。

一個個“特別能戰鬥”的集體農莊,也要成為一個個難以攻破的堡壘,成為大明特色殖民的樣板!

只是

朱道樺腦海中的這個集體農莊要怎麼搞。

還只是他腦海中一個模糊的念頭。

具體肯定是不能照搬後世的農村集體化的。

因為那和集體化的辦法無法盈利。

而他心裡認定的是:宗族肯定不能介入到大明的殖民地集體農莊之中。

這個集體農莊,一定要打散原來所有的社會結構和組織。

將所有的農民原本的社會連線和利益一併抹去,並且要把他們的核心利益和集體農莊牢牢繫結。

為利而戰,才能讓這樣的集體農莊在遼北,在南洋,在北美生存下來!

像是一粒粒種子,一把把尖刀,插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雖然在朱道樺的腦海中那個“集體化農村”的生產能力上未必要比“分田到戶”的小農經濟強。

但是在戰鬥力上。

那絕對是要完爆一切宗族制、部落制、農奴制的。

後世的恐怖動員能力就明明白白擺在那裡呢。

所以要殖民,要擴張。

集體化大生產的農村結構,要比一盤散沙的宗族制農村好太多了。

畢竟。

宗族這樣的結構已經被歷史證明,是無妨形成特別有戰鬥力的組織結構的——歷史上無數次入侵就證明了這點。

想到這裡。

朱道樺似乎有了思路了。

他站了起來,轉過身看向了攤在自己背後的地圖。

而後扭頭過來說道:“先期進行招募一部分黃河兩岸的百姓作為實驗點,打散一切宗族、同鄉的結構,朕不要一個用血脈宗族凝聚起來的軍屯,而是要一個真正有戰鬥力的集體化農莊!”

“另外.下旨,挑選一些在婆羅洲有拓邊經驗的官員,生產良好的衛所農戶入京,朕要向他們取取經!”

朱道樺說道。

“大規模向外移民是大明國策,但是這個民如何移,如何組織,如何在異域自我管理,集體生產,共同戰鬥,還需要好好的研究,宗族無法承擔這個責任,所以.對外殖民,朕不要宗族,朕要一個可以在西域,南洋,東北,西伯利亞.乃至於北美都可以適用的新的組織模式!”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長弓挽月
穿越荊州牧劉表長子劉琦,染病在身,命在旦夕。 蔡氏密謀廢立,劉備覬覦在側,孫權虎視眈眈,曹操即將南征。 陽謀陰謀,諸侯一心要奪荊州! 這一次,都得死! 開局設計劉備,給的盧馬下巴豆,讓蔡瑁順利除掉劉備。 隨後全盤接過劉備班底,巧妙避開歷史遺憾,五虎上將大顯神威,再造大漢王朝。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華夏之光閃耀世界。
歷史 連載 140萬字
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日新說313
這是一個易子相食、白骨露於野的黑暗年代,這也是一個金戈鐵馬、萬里覓封侯的熱血年代。在這個最好的也是最壞的年代裡,重生而來的閻行註定將踏著屍山血海,一步一步登上漢末亂世的巔峰王座,向這個謀臣猛將雲集的三國時代發出最強怒吼。正是“天下英雄誰敵手,萬騎卷曹劉;鐵索沉江守不住,王氣黯然收;金陵飛捷報,樓船已擒孫仲謀!”歡迎加入三國縱橫之涼州辭,群號碼:632956492
歷史 連載 3萬字
將軍,夫人叫你去種田

將軍,夫人叫你去種田

香辣雞雜
現代女孩邵點點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穿越到了一個架空的古代王朝——大梁國,成為了一個目不識丁、好吃懶做的鄉下胖丫頭。 更糟糕的是,她還被自己的父親強行嫁給了一個冷峻無情的將軍!面對從天而降的 “夫君”,邵點點只能硬著頭皮接受這個意外的婚姻。然而,她並沒有被困境打倒,反而以樂觀和幽默的態度迎接古代生活的種種挑戰。 在這段充滿歡笑與感動的旅程中,邵點點不僅收穫了愛情和事業,還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價值。
歷史 連載 3萬字
魔道臥底反覆橫跳中

魔道臥底反覆橫跳中

鵜鶘吻江
(本文已完結) 【新文已開:論賽博飛昇的可能性,感興趣的寶子可以戳專欄收藏一下哦~】 【以下為本文文案】 元嫵穿越了。 好訊息:有系統 壞訊息:是兩個 一個系統自稱絕世惡霸系統,立志將元嫵培養成人見人憎狗見狗嫌的垃圾人; 一個系統自稱正義降臨系統,發誓要讓元嫵成長為有道德有修養有文化的修真界五好青年。 【前方十米處發現曾嘲笑過你的弟子身受重傷】 惡霸系統:聽我的,好好教訓他,讓他知道誰是仙門的老大
歷史 完結 13萬字
獸世:糙獸人莫挨嬌小姐!

獸世:糙獸人莫挨嬌小姐!

裡lili裡
【嬌氣美人+獸世身穿+甜寵+多男主】\n曲昭昭從小有人拎包餵飯,是個頂頂嬌氣的美人,一覺睡醒來到了獸人大陸,這裡的獸人又糙又野,簡直不堪入目! \n狼獸猛把她撲倒:“乖乖跟著我,等我打敗了狼王,就讓你當上狼後!”\n蛇獸一圈一圈把她盤在最裡面:“說了要養我的,嗯,我養你也行。”\n\n大塊頭熊獸低落:“你是我的雌性了,你不能不要我。”\n流裡流氣的獅獸:“你再不答應老子,就把你的雄獸都咬死!”\n
歷史 連載 2萬字
黑月光她只想奪權

黑月光她只想奪權

元餘
施元夕在京中聲名狼藉。 因她曾不擇手段地為自己謀取了三段婚事。 為了攀龍附鳳,她機關算盡,從花名在外的浪蕩子,到身份尊貴的侯府世子,最後還險些搭上了朝中權臣。 可到底是登高跌重,三次謀算,三次落空。 一遭被退婚,淪為了全京城的笑柄。 家中實在丟不起這個臉面,將她送往鄉下。 原本她應當半生潦倒,鬱鬱而終。 可機緣巧合,她偶然間穿到了現代社會。 從前為了能嫁個好人家,多年來她起早貪黑,凡女子會的琴棋書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