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煦出了崇政殿,直奔坤寧宮。

向太后早就等著他了,見他回來,立刻就笑著問道:“六哥,第一次召見大臣,感覺怎樣?”

同時,也命人端來了茶湯。

趙煦到了向太后面前,請了安,然後坐下來,對向太后道:“回稟母后,今日兒見了那大臣,感覺還好……”

“那確實是個會幹事的!”

說著,趙煦就拿起身旁的茶盞,喝了一口茶湯。

純白的茶湯入口,生薑的辛辣過後,上等茶沫本身的甘甜開始回味。

這是如今士大夫們最習慣的飲茶之法。

甚至,還被髮展出了鬥茶這種帶了賭博性質的娛樂。

也因為鬥茶的興盛,所以,專門為了人們鬥茶而生的建窯應運而出。

向太后微笑著,問道:“是嗎?”

“沈提舉都和六哥說了些什麼?”

趙煦答道:“沈提舉言,他當尊奉父皇旨意,為兒竭力盡忠……”

向太后點點頭:“這倒是個識趣的大臣!”

卻也沒有怎麼放在心上。

大臣嘛這些天向太后見多了。

一個個嘴巴上,說的比誰都忠,可真要讓他們去辦一些他們不願做的事情。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六哥可有囑託他什麼事情?”向太后試探著問道。

趙煦不假思索直接就道:“兒和沈提舉,交代了父皇讓他做的事情……”

“嗯?”

趙煦拍拍手,馮景立刻將那枚膠泥活字,送到君前。

“母后,此乃活字也!”趙煦將那枚膠泥活字,放到向太后面前:“父皇言,此物可興盛我大宋文脈,光大聖人之教!”

“便囑託沈提舉,務必用心,將此物完善,為我大宋文脈興盛盡一分力!”

自慶曆興學以來,興學校,廣教化,就是大宋的政治正確。

這一正確高於一切!

舊黨在興學新黨也在興學!

王安石變法,最重要的配套政策,就是熙寧興學!

在慶曆興學的基礎上,強化對地方教育的扶持和支援。

增加各地縣學、州學的學田數量,增加對貧寒士子的資助。

改革太學,以三舍法取用太學生,每年一考,優勝劣汰。

在國子監中,專門設立了專業化的律學科以及明算科。

同時科舉考試,專門開闢明算科和明法科,針對刑名律法和數學人才進行錄取。

當然,明法和明算進士的政治地位和前途,是遠遠不如正經進士出身的。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條——廢除詩賦取士,改行王安石《三經新義》為經典的文章取士。

這也是舊黨對熙寧興學最不滿的一點。

其他一切,哪怕是司馬光也是贊同的,尤其是提高對地方教育支援的部分。

大宋是士大夫的時代。

一個注重文化和傳承的時代。

文脈傳承和發揚,永遠是士大夫們的焦點。

向太后看著趙煦遞來的膠泥活字,雖然不懂這些但她想起了雕版印刷,也喜歡的道:“若此物真能興盛我大宋文脈,我兒必可為堯舜!”

她雖然是太后,但也是士大夫家裡的女兒。

對這種事情天然是支援的。

於是,趙煦命沈括‘造活字’以興文脈的事情不脛而走。

保慈宮的太皇太后在知道這個事情後,更是笑的合不攏嘴。

……

沈括走出大內,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他摸了摸那枚,剛剛從內東門司拿到的,刻有他名諱和差遣的銅符。

他有些不敢置信。

入闕的第一天,就被少主單獨召見,第一次召見之後,就賜給了他入宮的銅符。

有此銅符,他今後就具備了入宮的資格。

只是不能進內東門以內而已。

這讓他有些恍惚,同時也深感壓力。

皇室的恩典,從來都伴隨著毒藥。

事情沒有辦好,現在恩典有多高,將來責罰起來就有多重!

所以,沈括知道,他必須儘快的前往都堂,拿到正式的官印,然後馬上上任。

爭取儘快的,取得成績!

是的!

沈括很清楚,要快一些拿出成績!

雖然少主,沒有給他定什麼期限,也沒有要求他必須怎樣怎樣。

可沈括太清楚,趙官家們的耐心到底有多大?

熙寧變法,為什麼速度那麼快?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問題?

上面的天子,急於求成,壓力給下去,王安石也扛不住。

你想慢慢來,天子是等不了的。

所以,很多法令和條例,根本沒有經過仔細論證和討論,匆匆忙忙就頒佈了下去。

王安石辭相退隱後,這樣的事情更加突出。

永樂城之敗,就是最好的證據!

回憶著往事,沈括也是嘆了口氣,他知道,他得在少主交代的三個事情裡面挑一個出來當重點推進,儘快拿出成績。

“存中!”

沈括正在宮門下想著,一個熟悉的聲音在他身前響起。

沈括抬起頭,看到了章惇那張讓人又恨又喜的臉。

“子厚!”沈括露出一個公式化的笑容,上前拱手行禮:“多年未見,子厚已是國家執政,天子股肱了啊!”

章惇微笑了一下,熙寧六年,始議軍器監,章惇被授命主持軍器監的組建工作。

沒多久,沈括出任軍器監,主持軍器製造諸事。

兩人在這個過程中,打了不少交道,算是老熟人了。

章惇還了一禮,然後悄悄的和沈括說道:“存中知道嗎?”

“蘇子瞻也和存中一樣起復了……”

沈括神情在這剎那凝固了一下,然後假笑起來:“子瞻竟也起復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但心裡面,總難免有些七上八下。

烏臺詩案,嚴格意義上,追根溯源,應該是他沈存中首先發動的。

如今,蘇子瞻和他一起起復了。

這要是朝堂上遇到了,多少會有些尷尬吧?

“李資深已經下獄,存中知道嗎?”章惇又是一記重錘。

“李資深下獄了?”

“因為存中啊!”章惇微笑著。

沈括頓時有些慌亂起來。

那可是烏臺詩案裡,御史臺的代表人物!

可和我有什麼關係。

章惇輕聲道:“大行皇帝囑託少主專一製造軍器局,當代代相傳……李資深自作聰明,竟敢從中阻擾……兩宮大怒,以李資深妄議天家父子事,無人臣之禮,恐懷叵測之心,命下御史臺……”

“至今,還在審理之中!”

沈括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御史臺審案,不會動刑,但御史們,卻會將受審者的一切文字、書信都收繳、蒐集起來。

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挑毛病。

總之,落到御史臺手裡,沒有士大夫能受得了。

聽說當年蘇軾受審,幾乎以為自己必死,連遺書都寫好了。

由此可見,御史臺的御史們,會對受審者施加怎樣的精神壓力。

現在李資深,恐怕也在面臨當年蘇軾一樣的待遇。

章惇觀察著沈括的神色,意味深長的道:“由此可見,大行皇帝和少主,對於存中的期望到底有多高!”

為了讓沈括回來,少主把一個待制重臣下獄。

為了把沈括留給少主,大行皇帝硬生生的將沈括丟在隨州不聞不問整整三年,以磨掉沈括的稜角。

這樣的安排,這樣的際遇,史書上都是給重臣的標配。

“不知存中可願賞臉?”章惇發出了他的邀請:“到在下令廳之中小酌一杯,一來敘舊,二則談談今後之事!”

沈括警惕的看向章惇。

章惇笑道:“放心,某不問少主交代了什麼,也不敢問……”

這一點章惇有自知之明。

皇室的事情,假如能流傳出來,那他一定會知道。

倘若沒有流傳出來,那他章惇擅自打探,就是心懷叵測,一旦坐實了,責貶偏遠軍州甚至剝麻都不是不可能。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尋千山

劍尋千山

墨書白
花向晚東渡雲萊時,師父告訴她, 因功法相合,為快速進階,務必拐一位天劍宗的道君回西境。但必須記得,只能拐多情劍,不能找問心劍。 因為修問心劍的道君,雖強但蠢,不懂愛恨。 可偏偏來到雲萊的第一眼,她看到的就是修問心劍的謝長寂。 她如飛蛾撲火,明知謝長寂不染紅塵,還是為他出生入死,無悔付出。 可直到他們成了真正的夫妻,她筋脈盡毀,鮮血淋漓,他也只會啞聲和她說“抱歉” 她才知,問心劍的道君,當真不懂愛恨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王蜀蜀
穿越成秦皇十三子,恰巧六國剛統一不久。趙昊也曾想要不要挽天傾,由自己帶領這個嶄新的帝國,做大做強。 可看了看自己的周圍,嬴政,李斯,趙高,蒙恬,王賁,扶蘇,胡亥….嗯,苟活一世不好嗎? 於是乎,趙昊有個大膽的想法,先偷偷挖一條能逃出王宮的地道,再開始混吃等死的生活。 又名《我不努力,就沒人知道我有多弱》,《朕看見這土耗子就來氣! 》,《長兄不努力,弟弟如何坐享其成?》等等。
歷史 連載 48萬字
毒誓一九四一

毒誓一九四一

A大雪滿弓刀
這是一群小人物的抗戰,一群生活在社會各個階層的人與侵略者艱苦卓絕的抗爭。 在冰天雪地的關東群山裡,在侵略者鐵蹄下的東北大地上。有這麼一群人,爬冰臥雪,忍飢挨餓,只為了將窮兇極惡的強盜趕出自己的家園。 他們用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以及下一代人的生命,用了十四年的時間,去換取一個自由的沒有壓迫的新世界。
歷史 連載 38萬字
折她入幕

折她入幕

岫岫煙
核心梗:強取豪奪 中原式微,群雄並起。河東節度使宋珩攻破晉州,大勝而歸。 雨幕中,宋珩照見一青衣女郎,綠鬢朱顏,氣質如蘭。 後於席間,宋珩得知她乃胞弟救命恩人之妹,鳳目裡平添一抹打量和探究之色。 夏初,宋珩視察幽州歸府,欲納之為妾,卻驚聞她已離府。 都府內,宋珩一步步走向她,居高臨下地看著她那張逐漸失去血色的芙蓉面,輕啟薄唇:“好一個不為權勢所動的小娘子,可惜某素來不懂憐香惜玉,專擅行那折翅熬鷹之
歷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