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豐八年五月庚戌(十八日)。

權知開封府蔡京、開封府判官胡及、推官李士良,坐貢院失火,救火不力,各罰銅八斤;承議郎、給事中兼侍讀蔡卞、起居舍人朱服各降官一級,以貢院失火特罰。

正議大夫、禮部侍郎李定,連降五級,自正議大夫,責授朝議大夫。

相當於是過去的文散官階,從六部侍郎直降到太常寺少卿、司農寺少卿或者尚書左右司郎中。

對文臣士大夫來說,這已經重貶了!

但這還沒有完!

御史臺方面旋即上奏了大量彈章,挖了這麼久的黑料。

被關在御史臺裡的李定也想清楚了。

乾淨利落的承認和交代了大量罪行。

禮部、戶部興高采烈的和過年一樣。

因為李定承認,他在禮部、戶部任職期間,貪汙挪用了大量公使錢。

你問他到底挪用、貪汙了多少?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反正就是挪用、貪汙了。

於是禮部報告,雖然賊臣李定只在禮部上了五天班,但已經喪心病狂的挪用、貪汙了一萬多貫!

而戶部更是開開心心的報上了一個八萬貫的數字。

一次性就把戶部公使錢的虧空,都給填上了。

與此同時,李定還認下了,烏臺詩案的時候,編造、誣陷、詆譭大臣的幾乎所有罪責。

那些但凡他能背的罪名,他現在一個人全扛下來了。

背不下來的,他就甩鍋給已經死了的王珪。

說都是王珪脅迫他,指使他乾的。

除了烏臺詩案其他元豐時代,他參與的大案,他也全部認了罪,順便把責任都丟給王珪——全部是王珪逼著我做的!

李定這麼懂事,有司自然是高抬貴手了。

所以,最後都堂上報,宰執們商議的結果是——朝議大夫李定,當坐貪汙、構陷等罪,編管某州居住。

自仁廟親政以來,再無待制級別的重臣被剝麻,就連編管也是寥寥無幾的。

待制級別的重臣,一般最高的懲罰措施就是安置居住。

都堂宰執們這麼報,自然是擺出了姿態來。

同時也是給兩宮一個推恩的機會。

不然,直接報安置居住或者除名勒停,兩宮怎麼法外開恩?又如何彰顯兩宮慈聖?

而現在的兩宮,也不是剛剛聽政的時候了。

她們各有一個翰林學士可以當幕僚,向她們介紹國家故事、典故。

所以,這個事情一報,她們就大概明白了。

然後,又問了趙煦的意見,最終拿出了最後的處置方案。

朝議大夫李定,貪汙、瀆職、構陷大臣,詆譭大行皇帝德政,罪大惡極!

但姑念朝議大夫李定,尚存一絲良知,認罪、悔罪,從寬發落,責貶越州團練副使,英州居住,不得籤書本州公事。

於是,李定在千恩萬謝中,被派出的官吏押送著,踏上了前往英州的道路。

他要是運氣好,或許還能在幾年後,得到恩詔赦免,換一個條件更好的地方居住。

此外,他保留了一定的體面。

比如說,准許他向朝廷上書,准許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居住,俸祿雖然減半領取,但允許他在英州開墾土地,准許他在英州講學。

也就是說,趙煦在這裡開了個口子。

給他一個將來做狗的機會!

同時也保留了他,透過講學,積累名聲,然後被恩詔赦免的可能。

畢竟,李定還是有些東西的。

不能浪費!

不過,那也起碼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情。

……

處置完李定的事情。

兩宮擁著趙煦在延和殿便殿,接見了要陛辭返回許州的元老韓維。

韓維這次陛辭,沒有和趙煦上上輩子那樣,對新黨和王安石進行無差別攻擊。

更沒有給司馬光歌功頌德,甚至帶頭對章惇起草的那一封‘求直言’的詔書進行攻擊。

恰恰相反,他幾乎沒有提及任何國家政務上的事情。

只是按照著流程,說著許州府的事情,並和兩宮要了些優待和特殊政策——譬如准許他在許州,不需要和都堂報告,就可以調整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的權力。

對這些請求和優待,兩宮自然是一一應允——此乃元老特權!

熙寧變法的時候,韓絳、富弼、文彥博出知在外,都擁有這些特權。

在陛辭禮儀將要結束時,太皇太后循例問道:“未知愛卿,於國事可有進言?”

韓維當即奏道:“兩宮慈聖保佑擁護皇帝陛下,推恩天下……”

他說著,就看了看那位自始至終都保持著沉默的少主,拜道:“皇帝陛下躬行大行皇帝遺命……”

“廢惡法,逐小人,與民更始、休息,天下歡欣,喜不自勝……老臣本無所言……”

“然太皇太后、皇太后不以老臣老朽,垂詢老臣於殿中……老臣惶恐……”

“乞下詔禁中國銅錢出關……”

兩宮在帷幕中對視了一眼,然後太皇太后便道:“韓卿之意甚好!”

“我朝錢貴,正當如此!”

乃命人將韓維奏請下有司,限期半月,恢復嘉佑錢禁——私帶銅錢出關者,五貫以上處死!五貫以下刺配流放。

趙煦則依舊不發一言。

他知道,自大宋立國以來,雖然想盡辦法的增加了銅礦開採,甚至在四川、陝西,鑄造鐵錢流通。

然而,錢荒依舊是大宋王朝的痼疾!

即使自熙寧開始,趙煦的父皇就透過在天下各地,大量增加鑄錢的錢監。

使得每年鑄錢的數量超過了五百萬貫。

可大宋商品經濟的發展速度,以及整個已知世界對大宋銅錢的歡迎和接受程度,依舊讓大宋深陷錢荒,也就是現代經濟學所稱的:貨幣供應不足。

在熙寧變法之前,大宋王朝只能強行對銅錢實行禁止令。

但沒卵用。

所以熙寧變法,才開放錢禁,改為銅錢出關徵稅。

每一貫銅錢出關,國家抽稅五十文。

王安石的想法是——攔是攔不住的,銅錢貿易的利潤,與其讓走私商賈賺了,不如讓國家來賺。

然而,這毋庸置疑,加劇了大宋自身的錢荒。

在貨幣供應量不足的情況下,通貨緊縮,已經成為了大宋經濟的夢魘。

上上下下的人,也都知道,錢荒正在毒害大宋。

雖然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通貨緊縮,但可以從身邊感受到,銅錢的缺少對商品經濟的傷害。

自然,想要恢復錢禁的呼聲,不絕於耳。

可問題在於——大宋連私鹽都消滅不了,還想消滅利潤更高、獲利途徑更多的銅錢走私?

做夢吧!

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

假如背一袋銅錢,到邊境另外一側,就能用遠比大宋更低的價格,買到牲畜、香料、象牙或者其他利潤很高的商品。

傻子都會賭一把。

所以,趙煦知道,韓維這是在做無用功。

解決錢荒,只有一個辦法——繼續加大貨幣供應量。

起碼讓每年鑄錢量再翻一倍,達到一千萬貫的水平。

才能勉強滿足大宋自身商品經濟的需求。

至於想要充當世界銀行,為全世界提供金融潤滑?

兩千萬貫的年鑄錢量,或許才能勉強湊合。

這可能嗎?

不可能!

開礦冶煉技術,已經差不多到天花板了。

只能等待技術突破,特別是採礦技術的突破。

好在,趙煦曉得,現在在沈括手裡,就有著一門可以暫時緩解錢荒的技術。

“要不要提醒一下?”趙煦想了想,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假若沈括連這種事情都需要他去提醒。

那還要他沈括做什麼?

……

“沈提舉……”

沈括正在伏案寫著東西,就聽到了院子外,嚴守懃的聲音。

他連忙起身,走出門去。

他僱的下人,已經將嚴守懃請了進來。

“嚴提點……”沈括看向嚴守懃身後跟著的幾個年輕的內臣,問道:“這是?”

嚴守懃微笑著道:“恭喜沈提舉……”

“皇太后對提舉上書所言專一製造軍器局之事,深以為然,大家更已親筆批示……”

他說著就將從宮裡面帶來的天子批示,交到了沈括手中。

“提舉以後,可以在專一製造軍器局中,便宜行事了……”

沈括連忙躬身從嚴守懃手中接過那少主在他上書的文字上的批示。

他小心的看了一遍,看著文書上,那端正的御筆楷書批示:可,命提舉專一製造軍器局沈括便宜行事!著通見司,自今以後,沈括上書,直送御前!

這讓沈括放下心來。

他看向那幾個跟著嚴守懃的內臣,問道:“那這些又是?”

嚴守懃微笑起來:“大家擔心提舉一人太過操勞,便讓這些小黃門到提舉門下聽從驅策……”

沈括秒懂!

於是立刻表態,對著皇城方向拱手:“天恩浩蕩,臣括無以為報!”

嚴守懃揮了揮手,對著那幾個跟著他來的內臣說道:“都上前,給沈提舉行禮吧!”

“往後爾等就在專一製造軍器局中好生聽令,仔細著做事!”

“唯!”內臣們齊聲答道,然後到了沈括面前,紛紛行禮拜道:“下官等見過沈提舉,往後還請提舉隨意驅策,任意吩咐……我等無有不從!”

沈括連忙道:“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他知道,這些人即使少主派來幫他的,也是放在他身邊的眼線,更是少主讓他訓練、教授的。

而正好,他也需要一個途徑,讓深居大內的兩宮、天子知道,他沈存中是個有能力,想上進,且很聽話的大臣!

這一章刪了好多好多~

主要是這個北宋錢荒和貨幣的歷史,刪掉了大部分。

嗯,等今天更新完了,我出個單章說一下吧。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