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在明朝,殿試是最高一級的科舉考試,它雖不似前些日子的會試那般重要,只是決定著最終的名次排列,並不存在著落榜的問題,但對於天下讀書人而言,卻是一場極為隆重的文壇盛事,每屆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們,也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揚名天下,受無數世人追捧。

殿試只考時務策,在太和殿內頒發策題。期間,皇帝會在殿廷上對貢士們親自策問。

待殿試結束後,於次日讀卷,皇帝及監考大臣們會根據考生的表現,劃分三甲,一甲只有三人,既世人所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然後二甲若干人,名曰“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名曰“賜同進士出身”,並於第三日放榜。

接著,在放榜當日,皇帝會於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宣佈殿試結果,其中一甲三人於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則皆授翰林院編修;至於其他進士,按殿試名次分別授以翰林院庶吉士、主事、中書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官職。

不過,趙俊臣對於殿試的重視,卻並非是因為這是讀書人的盛典,而是他在關心那些“趙黨後備軍”們的殿試最終名次!

雖說殿試並不存在落榜的問題,只要會試晉級之後,考子們便已經算是踏入了官場,並且在為官之後,其本人的家世背景、靠山人脈、以及為人處事的本領,才是他們為官道路上的關鍵所在,但殿試名次的影響也同樣不可小覷。

舉個最實際的例子,目前的朝中首輔周尚景,便是孝貞皇帝於四十一年前欽點的殿試狀元,並且還是三元及第,文名滿天下,朝中清流們雖然整天嚷嚷著周尚景是大貪官、大奸臣,但若論學問,卻少有人可與之相提並論;而另一位閣老程遠道,則同樣是崇禎年間的殿試狀元出身,剩下的兩位閣老黃有容與沈常茂雖然出身稍差,但也分別是前朝的榜眼與探花出身。

再往前說,前閣老崔勉是崇禎年間的殿試狀元,而前閣老溫觀良是德慶三年的殿試榜眼出身。

即使不談這些閣老們,就說如今朝中這些手握大權的尚書與大學士們,也皆是在科舉中表現不凡,趙俊臣本身是狀元出身不說,工部尚書左蘭山是德慶十二年的二甲進士第五名;吏部尚書宋啟文是德慶十三年的榜眼;即將到任的新任刑部尚書張伯崇,是德慶七年的二甲第四名出身;禮部尚書林維,是德慶四年的二甲第三名出身……

相對而言,兵部尚書王壽的功名最低,殿試成績只是二甲第二十八名,但他同時還是勳貴出身,有世襲的爵位,其家族世代都受到明朝帝王們的信任,如今德慶皇帝更是讓他掌管兵部尚書要職,卻又不能與尋常人同日而語。

至於那些學問卓著的大學士們,就更不用提了。

再往下數,六部的侍郎、五寺的寺卿、都察院的都御使們,有一個算一個,除了少數勳貴出身之外,他們的科舉殿試成績,就沒有一個低於二甲十五名的!

如此一看,便知道科舉名次的重要性了,殿試的最終成績直接影響著一個官員的起點、晉升速度以及官職上限!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兩名同樣政績卓著的官員,吏部在晉升他們官職的時候,若是拋開了其他的考量因素,絕對會優先晉升那位科舉成績排位靠前的官員。而一位考生若是在殿試中只取得了二甲靠後、甚至是第三甲的成績,那麼除非他擁有十分過硬的聖寵、運氣與背景,否則三四品左右的官階就是他一生極限了。

若論原因,只能說這是一個讀書人掌控著話語權的時代,許多時候連皇權也不敢相爭,朝中的上下官員也皆是科舉出身,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之下,官員們唯有在科舉中取得卓越成績,才能贏得上下同僚的尊敬,在擔任要職之後,也才能讓世人信服。

如此一來,對於那些投靠自己的考生們的最終殿試排名,趙俊臣自然是十分在意,這不僅密切關係著“趙黨”一派的後續發展與經營,並且還是趙俊臣積蓄自己在朝中底蘊的第一步。

這一次名列杏榜的一眾貢士之中,先後共有二十餘人投靠了趙俊臣,趙俊臣也需要藉著這次殿試的機會考察一下,看看在這裡面究竟有誰值得自己重點培養,若是這些人有誰能夠名列一甲,又或者二甲前列,趙俊臣接下來自然會集中資源著重栽培,至於那些二甲靠後乃至於名列三甲的貢生,趙俊臣就只能給他們一些殘羹剩飯吃了。

~~~~~~~~~~~~~~~~~~~~~~~~~~~~~~~~~~~~~~~

趙俊臣的諸般考量,暫且不用再提,卻說在崔俞搬入趙府後的第三日,殿試終於開始了。

在這一天,趙俊臣與眾大臣一樣,不敢遲到,早早的來到午門點卯,然後到了太和殿內,等待德慶皇帝的駕臨。

當德慶皇帝駕臨之後,先向眾臣詢問了幾句,得知眾貢生皆已經到齊,並且朝中暫無其他重要事情之後,便宣佈殿試開始。

接著,在眾大臣的注目之下,眾貢生魚貫進入太和殿內,先後歷經了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等禮節,再隨著眾貢生入座,殿試也正式開始了。

殿試的諸般禮節,其實頗為枯燥,趙俊臣並沒有認真觀禮,只是細細觀察著眼前這一眾貢生。

在這一眾貢生之中,最讓趙俊臣在意的,共有五人。

第一人自然是“江南才子”趙山才,前太子太師何明的關門弟子,趙俊臣深知此人的能力心智,可惜屢次試探都無法收服,他最終還是決定輔佐太子,讓趙俊臣深感惋惜,這一次趙俊臣也想看看他究竟能取得怎樣的成績。

第二人,則是首輔周尚景的孫子周素文,此人早有“神童”之稱,又深得周尚景的喜愛,更還是本科會試第一名,想來並非易與之輩。

第三人是四川布政使曾從榮的小公子曾煒,在投靠了趙俊臣的一眾考生之中,趙俊臣最看好他,不僅學問好,而且頗有心計城府,知進退、懂辯勢,再加上出身家世也不錯,所以頗受趙俊臣的重視,而曾煒也沒有辜負趙俊臣的厚望,本科會試考了第三名,這次殿試想來名次也不會太差。

第四人,自然是柳子岷了,趙俊臣關注他並非因為對他有多麼看好,只是與他比較熟悉罷了。不過看在他這些日子以來為趙俊臣辦了不少事情的份上,趙俊臣也同樣希望他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至於第五人,便是與趙俊臣有過一面之緣的李純臣了!

…………

PS:恩,第二章!身邊出了點事,耽誤了許多時間,所以這一章字數不多,只是過度章節!(未完待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剛當縣令,就被女土匪綁了

剛當縣令,就被女土匪綁了

龍過九州
一朝穿越,林楓正走馬上任當縣令此地匪患嚴重,朝廷撥款下令剿匪剿匪? 剿個毛啊!娶三五嬌妻,醉生夢死,當個土皇帝不香嗎?正在他暢想未來美好生活時,山坡上人影湧動 “打劫!”
歷史 連載 2萬字
反派不想從良

反派不想從良

終歡
全文完結,火熱修文中,修訂版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 翎卿是修仙文中的終極反派boss。 而主角是穿書而來的團寵,靠著躺平鹹魚俘獲無數大佬的喜愛,自帶萬人迷光環,引來無數腥風血雨。 翎卿的父母好心收留被仇人追殺的主角。 半夜仇人趕到,他的雙親慘死,主角卻靠著好運安然存活,被姍姍來遲的師門長輩接走。 從此,主角在師門長輩的精心呵護下,逐漸成為一代天驕。 而失去雙親的翎卿時年八歲,靠著坑蒙拐騙勉強活了下來
歷史 完結 3萬字
兩相歡[白蛇]

兩相歡[白蛇]

春浮九枝
許纖穿了,但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穿的是哪兒。 直到一個叫法海的和尚出現,許纖才後知後覺自己穿的是性轉版白蛇傳。 法海:“苦海無涯,回頭是岸,女檀越莫要被矇蔽了雙眼,且讓你家官人飲下這杯雄黃酒。” 許纖:“法海你不僅不懂愛,你還不懂人外。” 人身蛇尾簡直澀爆了好嗎! * 蛇性本淫,斷七情絕六慾,修煉千年方得人形,怎知金風玉露一相逢,自此清規拋卻,無慾戒破。西湖舟上,尤雲殢雨,日日春水浸蓮心;芙蓉帳底,香
歷史 連載 3萬字
侯門夫妻重生後

侯門夫妻重生後

起躍
(正文完結)白明霽及笄那年,晏家派媒人上門替世子晏長凌提親,同是武將之後,也算門當戶對,父母一口答應,她也滿意。 十七歲白明霽嫁入晏家,新婚當夜剛被掀開蓋頭,邊關便來了急報,晏長凌作為少將,奉命出征。 一年後,傳回了死訊。 對於自己前世那位只曾見過一面,便慘死在邊關的夫君,白明霽對他的評價是:空有一身拳腳,白長了一顆腦袋。 重生歸來,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份上,白明霽打算幫他一把,把陷害他的那位友人
歷史 連載 0萬字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重生劉協,打造日不落大漢

風簾翠幕
昏迷醒來,穿越成一代悲催皇帝漢獻帝,董卓火焚洛陽,挾帝西遷,袁紹、曹操、孫堅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皆欲挾天子以令諸侯。 亂世之下,皇帝不過是玩物,但是現在他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安車謀定天下計,帛書收歸老臣心! 收西域,並身毒,驅虎吞狼定中原;逐匈奴,破鮮卑,十年礪銳遂一統。 用堅船利炮,開啟歐羅巴的大門,發現新大陸,建立大漢殖民地,成就日不落大漢帝國!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