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趙俊臣與黃有容這兩大派系如今相鬥正酣,皆是磨刀霍霍的準備給對方製造麻煩,也各自準備了一些相應的計劃與手段,但在第二天的早朝上,形勢卻出乎意料的一片平靜,兩派之間並沒有繼續爭鬥。

原因無他,在前一天,會試考官與禮部官員們終於稽核完了今科的會試考卷,而杏榜的名單與名次,也將在今日早朝上向德慶皇帝稟報後公佈天下。

雖然對於趙俊臣或黃有容而言,這不併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終究算是一件朝堂盛事與文壇喜事,所以無論趙俊臣還是黃有容,都不會在這天的早朝上繼續爭鬥攻訐,否則會掃了德慶皇帝的興頭不說,今後若是傳了出去也會在讀書人之中壞了各自的名聲。

而在早朝上,德慶皇帝聽取了杏榜排名後,對於周尚景的嫡孫周素文成為今科會元的事情,並沒有任何的意外或反對,只是對周尚景大加恭賀,稱讚周尚景家教有方,而周尚景自然是不住的自謙,如此在君賢臣恭之間,早朝上完全是一派和睦的氣氛暫且不提。

事實上,德慶皇帝在當初安排周尚景的門人擔任今科會試主考官的時候,就早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這只是德慶皇帝與首輔周尚景之間的交易罷了——德慶皇帝默許周尚景在今科會試中獲取一些好處,而周尚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也不準反對德慶皇帝對太子朱和堉的扶持,彼此心照不宣。

因為是德慶皇帝與首輔周尚景的共同意志,所以,杏榜的名單與排名,很順利的就在早朝上透過了。

然後,在群臣再沒有其他事情稟報的情況下,德慶皇帝吩咐禮部加緊準備殿試和南巡事宜後,就宣佈下朝了。

~~~~~~~~~~~~~~~~~~~~~~~~~~~~~~~~

杏榜的公佈,是一件萬眾矚目的大事情。

待早朝結束後,在禮部官員的主持下,京城中很快就熱鬧了起來。

衙役們快馬加鞭的趕往京城各處張貼榜單,然後在無數百姓的圍觀與歡呼下宣讀杏榜。

更有些得寵的衙役,向禮部的上官討了美差,親自前往各個中榜考生的住所,向他們傳遞喜訊,藉著機會討要些喜錢與喜酒。

而那些參加了會試的舉子們,在得到訊息後,或喜或憂,或是被眾人擁護著接受恭賀,或是在無人處暗自神傷,甚至瘋癲若狂。

一時間,京城之中,鞭炮聲、鑼鼓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哭聲、笑聲、呼喊聲,處處可聞。

不少酒樓客棧,此時都正在大擺筵席!而許多無事的百姓,也是到處跑來跑去看熱鬧!整個京城因為杏榜的公佈,都陷入了一股興奮乃至於瘋狂的氣氛當中。

但這所有的熱鬧一切,皆是與肖文軒無關!

因為,自會試結束後,肖文軒就已經明白,這次的會試杏榜,必然會與他無關!

所以,雖然今日會試杏榜公佈天下,但肖文軒心中卻也沒有任何的期望。

…………

這次的會試,肖文軒發揮的並不好,直到會試開始前,他才發現那些投靠了趙俊臣的會試考生們,除了他一人之外,竟然全部都提前獲知了會試考題,而且每個人有意無意的向他隱瞞訊息!

這讓肖文軒憤怒之餘,亦是在會試期間失去了冷靜心態,即使上了考場,也良久無法平復思緒,所以對於自己的會試答卷,連肖文軒本人也覺得是不堪入目,如此一來,肖文軒上杏榜的希望自然極其渺茫。

這是肖文軒第四次參加會試了,亦是肖文軒在會試上的最後一搏!

就這麼失敗了,肖文軒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

在會試結束之後,肖文軒先是怨恨那些投靠了趙俊臣的考生們——自己明明已經捨棄了名聲與好友,和你們一樣投靠了趙俊臣,雖然一度被你們排擠,但終究還是在趙俊臣的暗示下回到了這個圈子中,憑什麼其他人都能夠得到會試題目,卻偏偏自己一人被隱瞞了訊息?如今你們有了提前準備,必然榜上有名,但自己名落孫山對你們有什麼好處?!只是為了看自己的笑話嗎?!

接著,肖文軒又開始不可避免的怨恨趙俊臣——你趙俊臣憑什麼透露會試考題?難道其他考生十年寒窗的苦讀、只為一朝科舉的拼搏,在你趙俊臣眼中就是這麼不值一錢嗎?!難道你趙俊臣不知道你這麼做會毀掉多少考生的一生嗎?!最重要的是,你趙俊臣明明已經暗示了柳子岷他們重新接納自己,為何不送佛送到西?眼睜睜的看著柳子岷他們向自己欺瞞訊息,最終自己不僅沒有因此獲益,反而在考場上發揮失常?

甚至,肖文軒還開始埋怨明朝的科舉制度,認為是這種制度造成了自己的懷才不遇!埋沒了自己的真正才華!

就這樣,在會試剛剛結束的那幾天,肖文軒是在怨恨的情緒中度過的。

然而,這般怨恨了幾日後,待肖文軒漸漸冷靜了下來,卻又想起了當日與趙俊臣偶然相見時,趙俊臣對他說的那一番話!

“……有些時候,有些道理,你我明白,也認為它是對的,但若是在世人眼中它是錯的,那麼你我就只能隨之認為它是錯的,不論你我心中想法如何。這無關乎虛偽或是正直,否則只會被世人看做異端排擠打壓。‘隨波逐流’四字,絕非僅只是為人處世的一種選擇,更是我等安生立命的根本之道,因為你我不能違背大勢,真理雖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決定大勢的卻從不是少數人……”

“……我觀你似乎心中自有想法,不同於世俗,雖然沒有明說,但心中怕也存著一份世人獨醉唯我獨醒的寂傲,但恕我交淺言深,在這裡多說幾句,在這世上,究竟有多少聰明人,又有多少糊塗人,往往是最難揣測的事情,因為世人皆在偽裝,所以你我也必須要偽裝,許多道理,許多人都明白,只是大家都沒有明說罷了。無論世人是真醉還是假醉,無論真是世人皆醉唯你獨醒,還是你自以為在獨醒,若是你不能裝醉於眾人之中,那麼就註定不會有好結果……”

“……你若是無法做到隨波逐流,與你眼中的庸人為伍,還是一副唯我獨醒的樣子,那就學陶淵明隱世好了,又何必入世,看著滿眼庸人心煩,卻又根本無法改變你眼中庸人的想法?……”

當時,趙俊臣的這一番話,肖文軒固然有些觸動,然而畢竟還沒有經歷真正的挫折,所以也僅僅只是一些觸動而已。雖然肖文軒也覺得這一番話有些道理,但這些道理卻並沒有真正讓肖文軒發生變化。

然後,在那日的天海樓中,在趙俊臣的暗示之下,柳子岷等人重新接納了肖文軒,而剛開始肖文軒也刻意收斂了一些自己的性子,但沒過多久就固態萌發,依然總是一副清高孤傲的、對他人不屑一顧的、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模樣與神態。

如此,肖文軒自然會受人厭惡與排擠。

而那些考生既然會投靠大貪官趙俊臣,自然都不是什麼良善之輩,接下來對肖文軒隱瞞訊息、暗中報復、並等著看肖文軒的笑話,也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在想明白了這麼一層關係後,肖文軒突然發現,自己應該埋怨的不是柳子岷等考生,也不是趙俊臣,更不是當今的科舉制度,而是他自己!

因為自己孤傲不合群,因為自己總是自覺聰慧看不起別人,因為自己雖然滿腹經綸卻看不透人心叵測,所以才會落得如此下場!

昨日種的因,今日結的果。

一切只是活該!

人們在受到挫折、並在挫折中反省後,總是會成長許多,並改變許多。

肖文軒也同樣如此,在想明白了這一點的瞬間,他成長了,也改變了。

不再孤傲,也承認了自己的平凡,少了許多自我與盲目,多了許多謹慎與城府。

這般變化,雖然遲了許多年,但為時未晚。

…………

此時,肖文軒正坐在福德樓的二樓靠窗處,好似局外人一般,帶著些許黯然、以及些許坦然,安靜的看著窗外的熱鬧京城——此時,對面的客棧的門前,鞭炮聲中,正有一名舉子接受著眾人的恭賀。

“會試結束了,而我也該返鄉了。”

然後,肖文軒輕聲說道,

喝盡了杯中茶水,肖文軒站起身來,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卻再沒有轉頭向外面的熱鬧世界多看一眼。

那些熱鬧,已與他再無關係。

接下來,肖文軒打算返回家鄉,放下讀書人的架子,或是經商賺錢,或是擔任官府幕僚,總之,前些年是全家人供養他讀書,而如今也該到了他回報家人的時候了。

然而,肖文軒剛剛起身,就見一名同住在福德客棧的應試舉子向他走來。

這名舉子滿臉笑意,卻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正大聲向肖文軒問道:“肖兄,今科會試成績如何?可有訊息傳來?想來以肖兄的才華,必然是榜上有名吧?”

來人雖然滿臉笑容,肖文軒分明感受到了其中所蘊含的深深惡意!(未完待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