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位誤會了,此次相見,本官是想與各位做一筆生意。”

聽到“交易”兩字,許多晉商出於商人本能,皆是不由的精神一振。

但更多的晉商,神色間卻多了一分警惕。

生意的基礎在於公平,官商之間又哪有什麼生意可談?不過或是權錢交易,或是敲詐的婉轉說法罷了。

想到後一種可能,許多晉商已是在暗暗思索應對之策了。晉商勢力不僅在山西之地根深蒂固,在朝廷中樞亦有不少代言人,雖然趙俊臣深受聖眷,但如果要求太過分的話,晉商們也未必會懼怕趙俊臣。

所以,相互對視一眼後,依然由那郭麟祥代表一眾晉商起身問道:“不知大人所說的生意是指哪樣生意?若有用得著我等的地方,只要力所能及,我等必不推辭。”

郭麟祥言語間的戒備與期待,趙俊臣自然聽得出來,也不多解釋,只是從袖中抽出一份奏章,遞給了身邊的許慶彥,然後說道:“如今我大明財政狀況,各位想必也都有所瞭解,正值多事之秋,到處都是用銀子的地方,近些年來已是有些週轉不良、入不支出了。本官蒙陛下信任,擔任戶部侍郎,併兼管內承運庫,食君祿、忠君事,對於這般情況,一直頗為憂慮,不過日夜苦思之下,總算還是想出了個法子,這幾日已是寫成了奏章,準備呈給陛下,然而本官年紀尚輕,經驗尚淺,總有思慮不周全的地方,想到各位對這錢銀之事最為了解,就冒昧將各位請來,想讓各位幫著本官參謀一番。”

說話間,在趙俊臣的示意之下,許慶彥又將奏章轉交給了郭麟祥。

看著手中的奏章,郭麟祥知道,這就是趙俊臣口中的生意了。所以客套一番後,就將奏章翻開細細檢視。

然後,不過片刻間,郭麟祥捧著奏章的雙手竟已是開始微微顫抖起來,面色潮紅,顯然激動到了極點。

看到郭麟祥的神色,其他晉商都是即期待又好奇,不知道趙俊臣的奏章中究竟寫著什麼內容,竟是讓一向老成持重的郭麟祥如此失態。

見一眾晉商們皆是面露迫不及待的神色,緊緊盯著郭麟祥手中的奏章,只是顧慮著規矩,不好移步同看,趙俊臣微微一笑,擺手說道:“各位不用客氣,移步一同觀看就是,也好為本官提些意見。”

聽到趙俊臣如此說,一眾晉商向趙俊臣告罪一番後,就紛紛快步走到郭麟祥身邊,一同檢視郭麟祥手中的奏章。

然後,就如同郭麟祥一樣,看到那份奏章的內容,所有晉商都不由得激動起來,趙俊臣甚至還能清晰的聽到晉商們的急促呼吸聲。

………

趙俊臣的這份奏章,是關於四川鹽務改革的。

鹽,既是百姓生活之必須,亦是這個時代利潤最大的商品。

無論是晉商,還是徽商浙商,其實都是以販鹽起家,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創立“開中制”,即商家負責把糧食運送到西北、北部、東北等邊關重地,而朝廷則交給他們鹽引作為補償,商人們只有擁有了鹽引,才能到產鹽區取鹽,併到指定地區進行銷售。

在“開中制”的實施之下,距離各處邊關最近的晉商,以及地處產鹽區的徽商浙商們迅速崛起了。

也就是說,在最開始,無論晉商、徽商、浙商,其實都是鹽商。

然而,隨著大明朝廷的控制力度變弱,以及明朝商人集團的崛起,“開中制”漸漸變了模樣,鹽商們也分化成不同的模式,即邊商與內商,邊商以晉商為主,交錢即可得到鹽引,內商以徽商、浙商為主,負責看守鹽場和取鹽。

如此一來,晉商為了得到鹽引,每年提供給朝廷大量銀子,與朝廷的關係也愈加的緊密,漸漸發展成為了官僚商人集團,擁有了各種行商特權;而徽商、浙商們因為擁有看守鹽場與取鹽之權,漸漸開始以販賣私鹽為主要牟利手段,成為了走私集團。

當兩大商人集團的經營策略南轅北轍之後,他們的矛盾也開始漸漸出現,那就是晉商們的販鹽買賣,受到了徽商、浙商們的壓制,即使擁有朝廷頒發的鹽引,也無法從鹽場取走多少鹽。雖然晉商們另避蹊徑,開始發展西北運輸貿易、中俄邊境貿易以及銀票錢莊的生意,賺錢的速度並不比徽商、浙商們慢多少,但眼睜睜的看著一大財源斷在手裡,說他們沒有不甘心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沿海鹽場控制在浙商、徽商們的手中,而且浙商、徽商的實力勢力也不弱於晉商,所以晉商們也沒辦法。

而如今,趙俊臣的這份摺子,卻是給他們指出了另一條路,那就是川鹽!!

按照趙俊臣的摺子裡的說法,如今私鹽氾濫,官鹽價高不下,百姓們紛紛買私鹽而棄官鹽,官府屢禁不止,既然如此,倒不如增加官鹽的產量,壓低官鹽的價格,與私鹽競爭,以此來增加朝廷收入。

而徽浙之地的鹽場已是開發成熟,想要增加官鹽的產量,只能從川鹽入手了。

四川鹽井,一向是產鹽重地。然而如今的四川,卻還沒有後世天府之國的樣子,鹽井的開採,不僅技術落後,而且投資力度也小,又有徽商和浙商的聯合打壓,使得川鹽只能向雲貴兩省以及湖南西部販賣,再加上交通的限制,所以川鹽在這個時代並不被人們所重視。

而依照趙俊臣在奏摺裡的建議,想要開發川鹽,就要引進其他地方的技術與資金。在朝廷銀子緊張的情況下,在這個時代能夠提供這般技術與資金的,不外乎徽商、浙商和晉商了。再考慮到徽商與浙商們已經控制了沿海鹽場,那麼晉商就是開發四川鹽井的首選。

………

鹽的利潤在這個時代有多大?即使私鹽價格較低,但也有一倍有餘的利潤,再加上鹽是生活必需品,售量極大,完全就是這個時代最賺錢的買賣。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又皆為利來,看到趙俊臣奏摺裡的內容,想到晉商集團一旦控制了川鹽,就能擺脫徽商浙商的壓制,大筆大筆的銀子就要滾滾而來,晉商們如何能不激動興奮?

另一邊,見一眾晉商已經看完了奏摺,竟皆是激動著忘了說話,趙俊臣輕咳一聲,緩緩問道:“各位,在你們看來,本官的這般主意如何?可有什麼不周全的地方?”

趙俊臣的話語,就好像一滴冷水落入滾油中,驚醒了一眾晉商,更引起了偌大的動靜。

“大人,您這番想法極好極妙,思慮周全,我等見識才學遠不如大人,哪裡又能挑出什麼不周全的地方?”

“大人之策,真可謂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啊,從前我就常聽人說大人乃是當代國士,如今終於信矣。”

“還請欽差大人放心,這般計劃,我等山西商人,必然會鼎力支援,誰敢反對,就是我等晉商集體之敵!”

一眾晉商再無剛才的矜持,情緒皆是激動不已,回話也是亂哄哄的,趙俊臣卻沒有任何表態,只是笑吟吟的坐在那裡,靜靜的聽著一眾晉商們的奉承。

見到這般情景,身為一眾晉商之首,郭麟祥、陳興公、何曾三人對視一眼後,齊齊咳嗽了一聲,打斷了一眾晉商的話語,也讓他們稍稍冷靜了一下。

對於趙俊臣的這份奏章,郭麟祥、陳興公、何曾三人雖然也很激動,但並沒有失了理智,他們可都還記得,趙俊臣這次找他們來這裡,是為了做生意,而不是為了來當活菩薩的。

雖然,很多晉商此時看向趙俊臣的眼神,就已經像是在看活菩薩一般了。

待一眾晉商們終於安靜了下來後,何曾瞪了他們一眼,肅聲說道:“成何體統!怎麼能在大人面前如此喧譁?失了規矩,若讓人小看,你們丟臉不要緊,莫要給我們晉商丟臉。”

聽到何曾的訓斥,晉商們才發覺自己竟是亂了方寸,紛紛告罪。

另一邊,陳興公則向趙俊臣躬身說道:“大人的這般計劃自是極好的,對我等晉商而言,更是一大契機。雖然我等深知,大人的本意只是一心為國,但我等晉商受了如此好處,若不報答大人,心中卻也過意不去,所以大人您若有什麼需要,還請儘管向我們提,我等絕無拒絕之道理。”

聽到陳興公的話,一眾晉商紛紛點頭應是。

生意場上,有失去才有有得到,對於這一點,晉商們一直是深有體會的。他們一旦在趙俊臣的幫助下獲得四川鹽井的控制權,那麼無論給予趙俊臣什麼樣的回報,在晉商們的眼中都是值得的。

見到晉商們期待的眼神,趙俊臣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本官之謀劃,皆是為了皇上,為了朝廷,怎可因此而向各位索要回報?各位如此說,卻是看低本官了。”

郭麟祥卻一臉的堅決,說道:“大人過慮了,我等怎敢看低大人的為國之心?大人之忠君愛國,不僅僅只是我等,就算是天下百姓,也都看在眼裡的。”

明明是睜眼說瞎話,卻引來一眾晉商的應和,而郭麟祥則繼續說道:“只不過,我等平白得了大人如此大的恩惠,若不報答,將來若是讓他人知道了,說我等晉商知恩不報,那就百口莫辯了,還請大人多多體諒。”

趙俊臣卻笑得搖了搖頭,說道:“川鹽改制,尚只是本官一人之見,且不說還未呈給陛下,就算是呈給了陛下,陛下能不能同意,還是兩說呢,既然如此,本官於你們又哪裡有恩惠可言?”

郭麟祥笑道:“大人自謙了,您在陛下心中地位之重,我等皆是知曉的,大人之提議,陛下哪裡會不認可?更何況,我等晉商在朝中也有一些朋友,到時候定然也會聲援大人的,如此一來,大人之謀劃,又哪裡有不成的道理?”

趙俊臣卻嘆息道:“雖說如此,但本官來到潞安府代天子巡視後,卻對這事有了顧慮。”

聽趙俊臣這麼說,一眾晉商不由皆是心中一緊,陳興公連忙問道:“大人您有何顧慮?何不告知於我等,齊心合力之下,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在趙俊臣丟擲四川鹽務改制的摺子後,一眾晉商就想的很清楚了,川鹽的控制權他們絕對會爭取的,也絕對會招到徽商、浙商的抵制的,兩方勢力對抗之下,趙俊臣的態度就很重要了,他並不屬於任何一方,偏偏又在德慶皇帝面前頗得寵信,說話很有分量,他的態度,決定著這場鬥爭的勝負。

四川鹽務改制雖說是趙俊臣主動提出,但他如果反悔,甚至轉而支援徽商浙商,晉商們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條財路斷送。

而這,也是趙俊臣敢把四川鹽務改制的方案透露給一眾晉商知道的原因。

所以,對一眾晉商而言,在這個時候,趙俊臣決不能有任何顧慮,就算有了顧慮,晉商們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打消趙俊臣的顧慮。

另一邊,見晉商們如此表態,趙俊臣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眾位也知曉,如今蝗災不僅在潞安府氾濫,更開始向著山西全境蔓延,一旦無法控制,必然帶來大規模的混亂,山西是各位的根本之地,一旦亂了,各位又哪裡能分出心思開發四川鹽井?必然是會耽誤的。既然如此,還不如把四川鹽務之事,交給其他商人辦理……”

見一眾晉商面色緊張,就欲說話,趙俊臣卻接著說道:“可惜,本官有心帶領山西百姓滅蝗,卻遭到官府民間諸多質疑……”

話說到這裡,一眾晉商哪裡還有不明白的道理,郭麟祥當先起身說道:“大人您撲殺蝗蟲,乃是為了我山西百姓安生之善舉,可惜有人迂腐,迷信那蝗神之說,竟是反對大人,這些事情我們也是知道的,也曾為此而心憂不已,不過還請大人放心,我們這些人說話還是有人聽的,必然盡心盡力的協助大人,大人您高瞻遠矚,再得我等相助,撲殺蝗蟲之事,絕不會再有阻力。”

何曾點頭附和道:“即使有阻力,大人也不用擔心,自有我等替大人處理,絕不勞大人您煩心!!”

一眾晉商也跟著紛紛應是。

“如此自是最好。”趙俊臣笑著點了點頭後,卻又皺起眉頭,說道:“然而,本官之顧慮,還不僅僅如此,如今因為蝗蟲的緣故,潞安府的百姓們亦是顆粒無收,朝廷有心救濟,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發放的賑災糧草雖然不少,但災民卻是更多,一旦因此而生出亂子……哎,自古大亂,皆源於流民啊……”

趙俊臣話聲未落,陳興公已是起身說道:“還請大人安心,我等手中尚囤積著些許餘糧,如今潞安府蝗災,正是我等回饋百姓的時候,絕不會讓潞安府境內有任何一個百姓餓死的。”

郭麟祥考慮的更周詳,接著說道:“更何況,將來四川鹽務之事一旦交由我等晉商負責,四川那邊也會需要很多人手,正好可以從潞安府災民中選拔,如此一來,潞安府就更不可能生出亂子來了。”

趙俊臣笑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也就沒什麼可顧慮的話,待本官一回京城,就把奏章呈給陛下,不過四川鹽務牽扯到方方面面,到時候必然會有人反對,你們也要多加聯絡親近的官員,省的本官勢單力薄,無法成事。”

“這是必然,還是大人放心。”

聽到趙俊臣的承諾後,一眾晉商皆是大喜,齊聲應和道。

趙俊臣沉吟片刻後,又補充道:“不過,話又說回來,本官之所以提議四川鹽務改革,就是想要為朝廷增加些收入,所以你們今後在四川開採鹽井,必須要先保證朝廷的稅收,否則日後必然會招人口舌。”

郭麟祥保證道:“這是當然,我等知曉大人您如今主持戶部,掌管天下錢糧,所以必然不會讓大人您為難的。”

趙俊臣點了點頭,笑道:“既然如此,本官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對了,這幾日潞安府各地的耆老鄉紳們齊聚到知府衙門,本官正準備與他們一見,商議一下蝗災之事,你們可有興趣與本官一同前去?”

晉商們對視一眼,知道趙俊臣這是想要借他們來壓服那些耆老鄉紳,如今他們正有求於趙俊臣,自是沒有不答應的道理,於是紛紛點頭應是。

………

在去知府衙門的路上,趙俊臣坐在轎子中閉目養神,許慶彥步行跟在轎子旁邊,而一眾晉商也紛紛坐著轎子,跟在後面。

沒走多久,趙俊臣就聽到許慶彥在轎子外面抱怨道:“少爺,鹽的買賣多大的利潤,你怎麼就平白無故的交給那些山西商人了?”

顯然,這般埋怨,許慶彥已是忍了很久,對許慶彥而言,哪有把賺錢的生意送給其他人的緣故?

趙俊臣搖頭笑道:“你啊,也算計的太仔細了,四川井鹽想要真正的開發出來,即需要大量的銀子,也需要充足的開採技術,甚至還需要豐厚的人脈,這些咱們都準備不足啊,更何況四川天高皇帝遠,咱們也沒時間照看,既然如此,還不如交給那些山西商人。”

許慶彥聲音中帶著明顯的肉痛,說道:“但也太便宜他們了。”

趙俊臣說道:“要把目光放長遠,咱們這次的收穫也不少了,甚至算得上是一舉多得,不僅潞安府的救災賑災從此再無阻力,咱們也能因此而賺個好名聲,更重要的是,我如今有心在朝廷中樞和地方上網羅一批朋黨與盟友,那些商人手中有錢有糧,有他們幫著賑災,潞安府上下官員,在賑災之餘,都能撈到不少好處,並會把這些好處歸功於咱們的頭上,等蝗災結束後,請功摺子一上,他們今後與咱們也算是一條船上的人了。而與這些晉商交好後,朝廷中那些與晉商交好的官員,也會成為咱們的盟友,如此一來,咱們今後在朝廷中也不算是勢單力薄了。”

許慶彥說道:“但是,這麼做的話,豈不是要得罪了那些徽商和浙商了?”

趙俊臣淡然道:“交好一批人,就必然會得罪另一批人,就看你如何選擇了,更何況,將來我自有與他們修好的手段。”

對趙俊臣的話,許慶彥自然深信不疑,只覺得趙俊臣被石頭砸過之後,似乎手段更加老辣圓滑了。

只是,那無利不起早的性子,還是讓許慶彥對趙俊臣這些日子以來的所作所為有些不適應,輕聲說道:“不過說到底,咱們這次賺的東西都是虛的,實際的好處啥都沒撈到,白忙活一場。”

趙俊臣失笑道:“別光盯著銀子,有時候,一些虛的東西,比實的東西有用多了,更何況,這次潞安府之行,咱們未必撈不到實際好處。”

許慶彥連忙問道:“怎麼撈?”

趙俊臣笑道:“你一會就知道了。”

……

其實,趙俊臣之所以打算把四川鹽井交給晉商開發,除是為了救災賑災,並與晉商集團建立關係之外,還有更深層的考慮。

對於這個時代的商人,無論是晉商還是徽商浙商,趙俊臣既有好感,也有很不喜歡的地方。

好感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商人思維活躍,眼光也很長遠,並有意識的開始在朝廷中培養自己的代言人,甚至還能把自己的代言人捧成內閣首輔,比如張居正,比如張四維。在趙俊臣看來,這未嘗不是資產階級思想覺醒的一種表現,如果不是留給他們的時間太短,明朝未必不能由封建王朝進化成更先進的社會制度。

但相比較好感,其實趙俊臣對他們不喜歡的地方更多。

趙俊臣深知,明朝從某方面而言就是被這些商人們搞垮的。他們走私偷稅,讓明朝長時間內入不支出;他們對朝廷政策的干涉,甚至曾讓崇禎皇帝發出“當官有如買賣”的感嘆;而且在這些商人的影響下,明朝中後期內耗極為嚴重,朝堂之上,官與官鬥、皇帝與官鬥,其背後大都站著各大商人集團。

最重要的是,這些商人集團眼中似乎從來沒有國家意識,徽商浙商自不用說,明朝倭寇與海盜之所以屢禁不絕,就有徽商浙商背後支援的原因,許多抗倭英雄,都在徽商浙商的操作下,以莫須有的罪名入獄,許多尚忠君愛國的朝廷官員,甚至不得不以自殺的形式以示抗議,比如說著名的抗倭英雄――浙江提督朱紈。

相比較浙商徽商,晉商雖然與明朝朝廷關係更密切,但卻做得更絕,當明朝斷絕了與建州女真的互市後,建州女真缺鐵少糧,本會被明朝活活拖垮,之所以最後能挺過來,就是因為晉商在暗中透過走私支援他們的緣故。

而趙俊臣之所以把四川鹽井交給晉商,也有想轉移他們注意力的原因在內。

如果把晉商的注意力引向四川鹽務,或許他們就看不上與建州女真走私的那點利潤了,畢竟如今明朝的狀況並不算好,而建州女真如今的可汗還是愛新覺羅.玄燁,這種未雨綢繆的事情,趙俊臣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做一下的。

“這個時代的商人啊,晉商因為特權而起家,徽商浙商因為走私而牟利,都算不上正經商人,獲利之後,他們也從未想過資本積累,反而是蓋宅買田,用來揮霍……虧得在後世,竟還有人把他們當成明清時期的商人代表……”

想到這裡,趙俊臣不由的搖了搖頭。

不自覺間,趙俊臣心中已是有了要改造這個時代的商人的想法。

就在趙俊臣暗思之間,許慶彥彙報道:“少爺,那郭麟祥求見。”

趙俊臣已是猜到郭麟祥的目的,隨口說道:“恩,讓他來吧。”

沒過多久,郭麟祥已經快步來到趙俊臣的轎旁,隨著轎子的前行而亦步亦趨。

趙俊臣掀開轎子的窗簾,笑著問道:“郭老闆找本官有何事?”

郭麟祥一臉恭敬的答道:“回大人,剛才我與其他人商議了一下,為了避免日後無謂的爭執,也為了加大川鹽的開採力度,我等決定以融資的方式建立一家鹽行,名字叫做九州鹽行。”

趙俊臣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九州鹽行,好名字,氣魄不小啊。”

郭麟祥笑道:“那還不是因為大人您的照顧,為了回報大人,我等商議之後,決定將九州鹽行的半成乾股送給大人,還請大人萬萬不要推辭。”

趙俊臣猶豫道:“半成?太多了吧?”

並非趙俊臣推辭,半成乾股確實很多,畢竟那不是一家普通的鹽行,而是一眾晉商合力所辦的,並且會在日後控制著整個四川的產鹽。

郭麟祥卻搖頭道:“區區半成,哪裡算多,是大人您應得的。”

說著,郭麟祥又從袖中掏出一卷銀票,在趙俊臣的注視下,遞給了一旁的許慶彥,說道:“這亦是我等山西商人的小小心意,還請大人笑納。”

說著,不待趙俊臣說話,郭麟祥就躬身離開了。

許慶彥看了手中銀票一眼,又輕輕用手一撥,然後就已是用興奮且肯定的語氣說道:“少爺,又是十萬兩銀子!!”

趙俊臣合上了簾子,靠坐在轎子中,並不顯得多興奮,只是輕聲說道:“剛才我說什麼來著,這次咱們怎麼會沒有好處……”

“少爺英明!!”

………

當趙俊臣帶著一眾晉商來到知府衙門後,一眾耆老鄉紳們已經等待多時了。

不僅僅是他們,潞安府境內較為出名的神棍巫婆和尚道士們,在張道全的帶領下,幾乎同時間來到了衙門,等待著與趙俊臣的見面。

對於趙俊臣有意主持潞安府上下撲殺蝗蟲的傳言,這些耆老鄉紳們是有所聽聞的,從本心上說,他們是不贊成的,既是因為害怕蝗神的報復,也是因為這樣做會有損他們的利益,畢竟蝗災過後,災民流離失所,他們的土地也會因此而擴大一些。

然而,本以為張道全等人是他們的支持者,卻沒想到探過口風后,發現潞安府內各教派人士竟然全都支援趙俊臣撲殺蝗蟲的舉措,其中就包括蝗神廟的主持!!

耆老鄉紳們有意找相熟官員疏通,卻被告知,早在前幾日,所有敢反對滅蝗的潞安府官員,全被罷官免職了!!

在這個時候,耆老鄉紳們已是覺得大勢難違了。

當趙俊臣召見他們後,見到對趙俊臣一臉恭敬的一眾晉商,耆老鄉紳們絕望的發現,他們最後的靠山也靠不住了。

另一邊,在知府衙門的大廳裡見到這些耆老鄉紳後,趙俊臣並沒有客套,而是直接問道:“本官欲滅蝗,你們有誰反對?”

隨著趙俊臣的話聲落下,早就候在一旁的劉長安當先說道:“大人之舉,一心為國為民,百利而無一害,下官絕對贊同!!”

話聲落下,一眾官員皆是應和。

張道全不落人後,亦代表一眾宗教人士說道:“大人撲殺蝗蟲是善舉,可救活百姓無數,我等五教人士,自是堅決擁護大人!!”

張道全說完,一眾和尚道士巫婆神棍們亦是齊聲稱是。

郭麟祥也跟著說道:“大人之舉措,實乃我山西之福,我等山西百姓受惠,又哪裡有不贊成的道理?”

一眾晉商亦是應和。

然後,趙俊臣把目光轉向了那些鄉紳耆老們。

鄉紳耆老們面面相覷,只覺得四面楚歌,大勢難違,最終,還是沒有一人敢說出反對的話,亦是林林落落的應是了。

如若說趙俊臣為取得晉商支援,用的是利誘之策,那麼對於這些鄉紳耆老們,用的就是威逼之法了。

見無人反對,趙俊臣長笑一聲,站身起來,揚聲說道:“既然如此,從明日起,由官府帶頭,潞安府上下齊心合力,一同撲滅蝗災!明日祭天,本官將親自主持!本官知道,你們中有些人擔心蝗神報復,本官明日將向天地神靈祈願,若上天要降懲罰,本官願一肩擔之,絕不推諉他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子虛烏有君
【流放逃荒+天災人禍+空間囤貨+爽文基建+王爺追妻火葬場】\n上一世,周雲姝孃家因昏君奸臣構陷叛國,滿門男丁抄斬,婦孺流放南蠻,死於途中。 \n周雲姝雖然作為魏王妃免於流放,卻也被幽禁冷院,遭人背叛難產而死。 \n重活一世,周雲姝自請下堂,搬空王府庫房陪著孃家去流放。\n別人眼中的周家,家破人亡流放苦。 \n實際上的周家,好吃好喝好眠。\n流放逃荒路上雖然天災人禍不斷,但是周雲姝一路上囤貨、囤糧、
歷史 連載 45萬字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喬子軒V
意外穿越到大周,卻因為和太子走的近被貶到崖州作知州。八年時間,將荒蕪的崖州一步步改造成為人間聖地。 所有被貶到這裡的人,都驚呆了!這便是崖州麼?這一日,女帝微服出巡,來到崖州! “這幫人到底是來服刑的?還是來享福的?”
歷史 連載 61萬字
娘娘頗得聖眷

娘娘頗得聖眷

屋裡的星星
【日更,目前12點更新】 褚青綰身出名門,姿容盛皎,明豔無雙,她有位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兩家早有默契會結成一段姻親 但不等沈家人上門,宮中傳來訊息——太后欲替聖上品選後妃,凡未婚的良家女子皆要入宮參選 霎時間,褚青綰眼前擺了兩個選項 ——繼續和沈家定親 ——或是,進宮選秀 當日,褚青綰被父親叫進書房待了一整日 奉旨入宮那日,褚青綰隱約看見故人的身影駐足在不遠處 褚青綰平靜地收回視線 她心想,她委實
歷史 連載 3萬字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棠九
【通古今+神明人設+打臉爽文,古代紈絝純情小王爺&外表冷靜內裡慫慫貌美學霸】 醫藥專業學霸謝姝雲先是保研機會被搶,後工作被打壓,放棄了當前的成就回老家繼承了爺爺留下來的小藥店。 結果自家小藥店能連通一千年前的古代。 某天夜晚,一位食物中毒的王爺偶然進入,用自己的玉佩換走了藥,並誤會自己為小仙人。 王爺那兒群臣環繞,虎視眈眈,先是瘟疫,後絕症重傷,走投無路,王爺向小仙人祈求買藥。 謝姝雲冷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