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地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獻忠對范文程說道:“相對於歷年被建州掠奪去的人口,我們救回的這一萬多人只是冰山一角。”

“不過好歹是開了一個好頭,其實要守衛任何一片邊疆,都必須依靠足夠的人口。如果大明的遼東邊民不斷被建州掠走,邊境上的土地不斷因為掠奪而變得荒蕪。那麼僅僅依靠駐防強大的軍隊也是難以長久堅持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會盡量多營救回一些大明的百姓,範先生恐怕到時候你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說完這句話,李獻忠重重的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

然後說道:“聽聞範先生乃是范文正公之後,相信你也一定能像先祖一樣,為穩定邊疆做出自己的貢獻。”

此時的范文程整個人如同遭到了電擊一般。

飽讀詩書的他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

歷史上強盛的中原王朝,開拓邊疆無不是先用軍隊征服,而後再大量遷移百姓,逐漸實行漢化。

僅僅依靠軍事上的征服,是難以真正掌控這片土地的。

永樂年間收復越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永樂五年到宣得二年一共也就維持了二十年。

說實話遼東的百姓,尤其是他們這些邊民對於朝廷已經是相當失望了。

萬曆27年3月,皇上派太監高淮“往遼東開礦徵稅”,結果搞得遼東百姓苦不堪言,不少人甚至受不了盤剝主動投靠建虜。

當然去了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被騙,淪為奴隸,可此時已經回不了頭了。

努爾哈赤為了防止這些漢民又逃回遼東,直接令其剃髮。因為大明一直懸賞建州女真的首級,此時他們如果逃回去一樣會被明軍當成建虜斬殺領賞。

不過建立金政權後,老奴為了收買人心,又下令漢人可以不用剃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一些人。

有那麼一陣子對大明失望透頂的范文程也想過要為韃子效力,當然這也僅僅只是他的一廂情願,建虜並不待見他這麼一個包衣阿哈,他只能被主子當成奴隸驅使。

不過今天李獻忠的話點醒了他,范文程身為北宋明相范仲淹的17世孫,也是大明的官宦世家(其曾祖父範銳,曾出仕為明嘉靖朝的兵部尚書;祖父範沈為瀋陽衛指揮同知)。

怎麼能夠因為一些挫折,就想著背叛大明?

此時他內心憋著一股勁,一定要從這個平虜堡開始,一點一點恢復大明在遼東的根基。

他對著李獻忠說道:“少將軍放心,範某一定竭盡所能,管理好這個平虜堡,以吸引更多的流民前來。”

看著幹勁十足的范文程,李獻忠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雖說他手上有鐵嶺衛駐守的三千明軍,以及2500遼東鐵騎。對於一個參將來說這些兵馬確實是足夠了,甚至有些總兵手下也未必拿得出五千多人。

可是要對抗後金,這些人馬遠遠不夠。

現在手頭也有不少繳獲來的三眼銃和鳥銃,何不編練一支火器為主的平虜衛。

畢竟火銃最容易上手,士兵只要稍加訓練,就能參加實戰。

而且不管你面對的對手有多麼精銳,只要近距離被擊中基本都能破甲,這種屬於用菜鳥換精銳,是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不過他對手中的三眼銃和鳥銃都不滿意。

三眼銃射擊距離太近,只有30步不到的有效殺傷,基本就是近距離的肉搏火器。

而鳥銃雖然射程遠一些,破甲距離可以到60步,但是仍然比弓箭近,而且只能破輕甲,這個距離上破不了重布棉甲。

不過作為一個後世經常逛論壇的鍵盤俠,他還是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增加火銃的威力。

那就是“火藥顆粒化”技術,這種可以提高火藥威力的技術在公元1400年左右出現在了歐洲,這是火藥技術的一場革命,是火器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在此之前,人們在使用火器時都是用粉末狀的火藥作為槍藥(發射藥),使用這種形態的火藥作戰時有許多缺點,比如運輸不便、燃速不均勻、容易受潮等。

粉末狀的黑火藥在槍管內受力時很容易擠壓在一起,這樣在點火時會因缺氧而無法完全燃燒,這降低了火藥的威力。

而顆粒化火藥的技術則解決了這些問題。

首先,顆粒化的火藥在經過顛簸的運輸後,雖然也會分層,最大的顆粒會跑到火藥桶底層,最小的顆粒則跑到火藥桶表層,但這不會影響火藥的質量和使用。

其次,顆粒化火藥的吸潮性也遠小於粉末狀火藥,因為顆粒火藥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更小,從空氣中吸取的潮氣也就更少。

最後,因為顆粒火藥都呈顆粒狀,所以即使是受到壓迫時,它們之間貼合的也並不緊密,不會像粉末狀黑火藥那樣形成一個“整體”。顆粒火藥之間留下的空隙,便於氧氣為火藥的燃燒起到助燃作用(便於火焰擴散),讓燃速更均勻,提高火藥燃燒的效率,不像粉末火藥在射擊時那樣將相當一部分還未被點燃的火藥被噴出槍管,因此其威力得到極大增加。

所以只要“火藥顆粒化”,火銃的威力和射程都會得到比較大的提升。

然後用木棒進行研磨,最後用棉布包裹起來。然後找來兩塊鐵板進行擠壓,以增加比重密度,然後再小心粉碎至所需的顆粒度。

然後將其放置在屋內,讓其在不受潮的環境下自然風乾1-2天。

這樣製成的顆粒狀黑火藥比原來的黑火藥燃燒率至少增加了一倍,至少將火銃的有效射程提升50%。

當然這些人現在也屬於技術工了,於是他們住進了平虜堡,不得與外人接觸。

最後打靶的效果也是十分驚豔,普通的鳥銃可以輕鬆射穿90步外的木板。

餘萬里直接驚訝地合不攏嘴,說道:“這也太誇張了,90步可破輕甲,估計50步便可破重甲了。”

而且這種火藥燃燒充分,殘留物更少,也方便第二次裝填。

現在堡中的工匠會打造鳥銃的不多,畢竟此前遼東邊軍都習慣用三眼銃,鳥銃多是南軍在用。

暫時產量不會很高,一個月估計也就50杆的樣子。

不過以目前火銃的射速,是很難在野外發揮作用的,所以李獻忠還不打算發展純火器部隊。

他將平虜衛擴充到800人,由100名刀盾手,200名長槍兵,200名鳥銃手,以及300名三眼銃騎兵組成。

列陣時,大盾兵在前排,之後是兩排長槍手,最後才是兩排鳥銃手,交替射擊。

騎兵則在側翼,同時配備三眼銃和馬刀,即可用火器,也可以用馬刀肉搏。

僅僅幾天時間,這些由50名老兵外加邊民組成的平虜衛看上去還挺像這麼回事,不過畢竟沒有經歷過實戰,目前守衛下營地還是可以勝任的。

新書衝推薦,求推薦票,月票,追讀,評論,打賞支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

嚴七官
優秀的軍人就是一顆兇猛的子彈,出膛後直撲目標,劃過天空只留下無聲的彈道! 這不是一個軍人的故事,這是一群軍人的故事。(《特種歲月》姐妹篇)
歷史 連載 317萬字
帶崽穿越

帶崽穿越

小雪嚶
林奕可帶著三個萌寶穿越了,三個四歲萌寶穿到了年齡翻倍不止的傻子身上,林奕可剛適應寡婦身份,準備帶三傻子孩子逃難。 死了九年的男人回來了,死男人回來後甩過一紙休書,一別兩寬挺好。 恬著臉跟著前夫一家逃難,保命重要,穿來時臉沒帶來,只是這死男人怎麼會是,後世那煞神。 喂,都穿了,休書也寫過了,咋地還想吃老孃的喝老孃的?周言郎表示;我是被你撞到這戰亂時代的,在現代你算計我,偷生了我三個孩子,以後我,你負
歷史 連載 33萬字
誤酒

誤酒

高蹺說唱家
【收尾了,正文最後一章,4或5號更~】 本文文案>> 和死對頭喝了情酒,怎麼辦?! 朝和小郡主黎梨,自幼榮華嬌寵,樂識春風與桃花,萬般皆順遂。 平日裡僅有的不痛快,全都來源於她的死對頭——將府嫡子,雲諫。 那人桀驁恣肆,打小與她勢同水火,二人見面就能掐。 然而,一壺誤酒,一夜荒唐。 待惺忪轉醒,向來張揚的少年赧然別開了臉:“今日!今日我就請父親上門提親!” 黎梨不敢置信:“……你竟是這
歷史 連載 4萬字
觀鶴筆記

觀鶴筆記

她與燈
【正文完結,休息幾天更番外】 【預收:《女菩薩》《與玫瑰書》歡迎收藏】 【文案】 歷史上的鄧瑛獲罪受凌遲而死。 內閣大學士楊倫,卻在他死後都為他親提了:“致潔”二字。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楊婉把鄧瑛作為研究物件,翻來覆去地扒拉了十年。 十年學術,十年血淚,鄧瑛是比她男朋友還要重要的存在。 結果在一場學術大會上,意外回到六百多年前,那時候鄧瑛還是一個待刑的囚犯。 楊婉雙眼放光:“這樣的一手資料哪裡去找
歷史 完結 1萬字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

不問參商
溯寧一夢三千年,醒來時已是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昔年顯赫的瀛州沒落,門下弟子風流雲散,溯寧這個託庇於瀛州而立身的半神血脈也就失了最大的靠山,記憶也出了差錯,忘了許多事。 與她同輩的仙神或身居高位,或為一方大能,只溯寧空長了年紀與輩分,六界神魔口中喚她一聲神尊,心下卻都抱著看她笑話的心思。 不過…… 她怎麼別的沒想起來,倒是將他們許多秘密和黑歷史先記了起來! 為保顏面,各路大能不得不對她忍氣吞聲,退
歷史 連載 5萬字
秦將

秦將

起飛的東君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戰國之末,亂世行將結束,他重生後卻成了荊軻車隊中的一員。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親身參與荊軻刺秦的千古大戲,他將如何抉擇?
歷史 連載 23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