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來,不少人都認為那裡是個吉祥的地方,紛紛向那裡搬遷,時間不長就成了一個村莊。

為了紀念觀音娘娘傳授的種稻技藝,人們就將那村莊取名為"五十擔村"。

因為古時候人們將'擔'寫作'石'。所以又叫五十石村。

訊息傳開之後,四鄉八嶺的人都到這裡來問經驗,那位老媽媽每次在敘述事情的經過時,都少不得要唱一遍《養兒難》,時間不長,種稻的好辦法和《養兒難》的歌兒同時在愛幼國傳開了。

那些年輕的男女們越聽越覺得那歌詈得很在理,因此敬重老人的風氣也慢慢地在全國各地養成,再也沒人殺父母煨湯喝了。

然而,事情並沒有根本上的轉機,因為朝廷的《法典》上還有關於不供養老人的明確規定,所以父母年過花甲之後,兒媳們照樣不敢明目張膽地供養。

許多做父母的,為了自己的兒孫能過安穩日子,更是寧肯自己活活地餓死,也不願看著晚輩們為了自己去觸犯國法。

觀音娘娘離開五十擔村之後,一邊在京城內傳唱《養兒難》,一邊查訪城內的孝子。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終於打聽到李尚書的三兒子特別孝順。這才導演了那場獅子國使臣難國王的鬧劇。

觀音娘娘的化身——阿蠻,在皇宮中"拂袖而去"之後,馬上化作一陣青煙升騰到半空中,恢復了原形。

當她發現金童也混在圍觀的百姓中,並準備噴火燒皇宮時,這才取下金釵變成一塊石頭及時制止了金童的魯莽行為,同時打招呼要他趕快離開。

哪料到當金童發現這一切都是觀音娘娘安排的"勸善計"時,不僅不打算迅速離開,還要在那裡"得意看翻船"!

事態的發展正好與金童的願望相反。

李老三聽說要將自己"推出午門斬首"時,並沒有手忙腳亂,而是十分平靜地說:"小民犯了欺君之罪,理應斬首示眾,只是求大王看在小民一心為國的份上,不要再加害於小民的父親。"

一席話,說得在場的圍觀者們無不淚流滿面,愛幼王聽到這裡,猛然抬起頭來,幡然醒悟,親自離座將李老三扶起,當眾宣佈:“招李老三為駙馬。”

第二天,愛幼王又下了一道聖旨,決定改國名為尊長國,定《養兒難》為國歌。後來又將《法典》中有關虐待老人的條款全部廢除,新增加了一條:兒孫們必須為年滿六十歲的老人舉辦"花甲宴"以示祝壽等內容。

金童對此深為感動,回潮音洞以後,沒等觀音娘娘開口,就主動拜倒在她的腳下,心甘情願地做奴僕,口稱:"願效犬馬之勞!"從此後民間便有了"童子拜觀音"的說法。

武林中人又將"童子拜觀音"的姿態化作一種拳術招數代代相傳。

觀音娘娘聽說金童願效"犬馬之勞",便說:"既然如此,那麼你明天就變成狗隨我到羅剎國走上一遭如何?"

金童一愣,心裡說:"願效犬馬之勞"本是我借用的一句套話,沒想到這位菩薩真的要我變成狗,這不是存心讓我丟醜賣乖麼?”

誤認為是偷天大盜給打死了。

無限國手下有位三朝元老得知此事後編了一首名為《十不足》的打油詩譏笑無限王說:

終日奔忙皆為飢,一旦有食又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想姣容美貌妻。

娶了妻妾生下子,嘆無田地少良基。

有了高樓並田地,又嫌出門沒馬騎。

騾馬成群般般有,又嘆無官受人欺。

一盼盼個知縣做,又說官小地位低。

兵部尚書還嫌小,終日思想要登基。

一朝面南坐天下,下棋便要神仙陪。

洞賓與他把棋弈,又問哪有上天梯。

架起雲梯把天上,南天門外遭雷劈。

若非此人大限到,只怕上天還嫌低。

世人要問心何足,除非南柯一夢稀。

有了這一次教訓之後,觀音每逢自己生日,便令普濟長老三天前便在渡口擺下油鍋以謝香客。

沒想到第一個敢於下油鍋的竟是自己的父親妙莊王,最先被油鍋炸死的又是自己的親姐姐妙緣和妙清。

儘管後來她們都成了正果,但觀音娘娘對這件事卻一直耿耿於懷,再也不敢設油鍋以謝香客了。

直到現在,到了二月十九日前後為觀音娘娘做生日的仍然特別多。但越來越多的香客發現,每逢觀音娘娘生日那天,所求之事十有八九難得應驗。

人們都以為是自己帶著私心去為觀音娘娘祝壽才不應驗,殊不知這正是觀音娘娘謝絕香客為自己慶祝生日的新招數。

只因她做的好事太多,所以儘管她屢屢設法謝絕,反而越謝越多。

人們不僅忘不了她的生日,就連五月十九觀音撒淨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涅粲日,也都記得清清楚楚,真可謂人心向背不可逆轉。

人們常說的"有仇不報是君子,有恩不報枉為人",便是有感而發。

觀音娘娘立誓求世上一切受苦眾生之後才願意成佛作祖,但由於人世間的苦難無窮無盡無休止,觀音娘娘也只好永遠屈居於菩薩的地位了。

但佛教徒們都認為她的道行、功德早已達到了佛的境界,仍稱其為佛。據《傳燈蜀勘》所載:僧問風穴:"如何是佛?"穴日:"金沙灘頭馬郎婦。"可見佛教徒稱觀音娘娘為佛的說法並非訛傳。

再說天帝見觀世音不僅大慈大悲,而且言而有信,始終不因名利地位而動搖自己的信念,也深受感動。

為了幫助觀音娘娘繼續履行自己的諾言,他特賜給觀世音娘娘鰲魚一條,以便她漂洋過海;賜柳條一枝以便她驅魔避邪;賜琉璃淨瓶一個,以便她盛甘露滋潤萬事萬物。

又為她封了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的尊號,至於後來為什麼簡稱"觀音菩薩",則是唐朝貞觀年間,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名諱,略去了"世"字而簡稱為觀音的。

天帝的本意只想封妙音一人,可是太白金星說:"佛祖有云:'一子成仙,九祖昇天。若不升天,諸仙妄言。'望天帝三思。"

天帝因不想得罪佛祖,只好下了一道金旨,封其父妙莊王為善勝仙官,母伯牙氏為勸善菩薩,大姐為文殊菩薩,二姐為普賢菩薩,並分別賜給其大姐、二姐青獅、白象為坐騎,玉臺山和峨眉山為道場。"

一人成仙,九祖昇天"之後,天帝仍然覺得欠了觀音娘娘一筆債,可又想不起來究竟欠了什麼,只好去問王母娘娘。

王母說:"有道是:男子無妻家無主,女子無夫屋無樑。她身居潮音洞內,白天隻身向四壁,夜晚獨影伴孤燈,悽悽慘慘,如果能為她找個意中人做伴……"

"主意倒是不錯,只是她早在看破紅塵之前便有拒婚先例,如今已成正果,更是心如磐石,志若金剛,誰能勸得她回心轉意呢?"

"你沒聽說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故事麼?"

"呂洞賓善於'扯皮條'早已是三界聞名,豈有沒聽說之理。不過起用這種人,只怕是既失寡人的身份,又有辱觀音娘娘的清白啊!"

"用人之道,最忌諱的一條便是求全責備,最高明的莫過於發揮其聰明才智。依梓童之見,若要辦成這件事,非呂洞賓莫屬。"

天帝覺得,女人是最善於理解男人的,既然自己的結髮妻子以為呂純陽能擔此重任,就立即傳旨,要他迅速下凡,為觀音娘娘挑選如意郎君。

這年春天,觀音娘娘突然心血來潮,決定雲遊峨眉,順便去看看二姐普賢菩薩。當她飛過嘉陵江邊時,見那邊江水湍急,百姓常有因渡江而喪命的,頓生慈悲之心,她與擺渡艄公商定,化緣造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