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布袋和尚去了哪裡呢?六祖惠能說到這裡,賣了一個關子,按下不說。六祖惠能話鋒一轉——

再說,有一對親兄弟,志向同一,都出家當了比丘。他們兩個互幫互助,相互激勵,精進用功,清除心靈上的汙垢。

經過多年刻苦修行,他們終於止息妄念,斷除煩惱,開悟得道,成了大菩薩。

他倆並不滿足,而是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向三世諸佛學習,難行能行,救度一切眾生。

他倆在世界各地弘揚佛法,聽說哪個地方沒有佛法,僧三寶他倆就跋山涉水,前往這個地方教導人們,使他們奉行佛法,覺悟人生。

人人各自敬愛,慈悲待人,自然而然也就實現了國家祥和,社會安寧,人民幸福。

他們兩個人在弘法過程中,收留了很多出家、在家的弟子,上千比丘跟隨著他們在叢林中坐禪修行。

那時候,有一個偏遠的國家,國王信奉邪術,所以,各種各樣的邪門歪道都來到了這個國家,用種種妖術誘惑國王,教授他邪惡的法術。上行下效,人們見國王如此,以至於全國民眾都沉迷於虛幻的邪術,整個國家妖魅盛行,邪氣成風……

這個國家人人從事妖邪之術,人人都想著禍害別人,也時時提防著別人的禍害,人心日益險惡,社會風尚極度敗壞,乃至風雨失調,地震海嘯,災害頻發……

國之邪惡,必生妖孽。

於是,這個國的妖魔鬼怪接踵而來,瘟疫,霍亂,不知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更可怕的是,這個國家的都城附近的深山之中,潛伏著一條巨大的毒龍。它正在加緊修煉噴灑毒霧的功夫,一旦成熟,它所播散的毒氣,將瀰漫全國,所有的人都將中毒身亡。

菩薩兄弟有通天徹地的智慧,他們在禪定中預知到這個情況之後,商量說:“我們所在的國家,已經接受了佛法的教化,人民忠誠,君王仁慈,父義子孝,夫信婦貞,人人都是賢德之人,家家皆為善行之家。我們留在這裡,已經不能發揮更大作用了。而那個偏遠的國家,由於國王信奉邪門歪道,人民群起效仿,導致世風日下,人人自危。尤其是那條毒龍,一旦發作,必將危害百姓。我們上求佛道,不是為了自己了脫煩惱,而是救度眾生,拔人民這苦,給人民歡樂。所以,我們應該到那裡去傳播佛法,引導人們走向仁慈善良。”

弟說:“可是,那個國家的人們心靈黑暗,自私透頂,道德淪喪,生怕自己吃虧,根本就不相信世界上還在善舉。所以,哪怕我們說得天花亂墜,他們也不會相信佛法。”

他說:“那我們就用行動代替語言,以自己的實踐來證明佛法引導人們走向仁慈善良。”

弟弟笑道:“哥哥如此說來,一定是胸有成竹了。”

哥點點頭:“我想,我們首先應該解決那條毒龍的問題。”

弟子說:“殺生,是佛教的第一大戒;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果我們去制止毒龍禍害人民,必然會傷害到它本身;可是,若不除去它,必將有無數百姓遭殃。哥哥,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呢?”

哥哥認真思考了一會兒,說道:“你說的很對,如果我們無故傷害生靈,的確是犯大戒,應該受到嚴厲的果報。但是,我們還應該知道,為了拯救更多的人,也為了不使那條毒龍多造罪孽,縱然將它殺死,也完全符合諸佛普度眾生的心願。我們除去龍害,不但可以救一國人民,而且讓他們看到,有人為了他人的利益而甘於赴險地,從而引導他們嚮往善良,奉行佛法。這樣,就算我們因為傷害毒龍要背因果、下地獄的話,我們也心甘情願。”

“對,”弟弟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菩薩就是以普度眾生為己任。”

不知為什麼,哥哥又陷入了沉沉的思索。

過了一會兒,他慈愛地看著弟弟說:“小弟,那毒龍十分強壯,我們去制服它,必將十分危險。很有可能,我們與之同歸於盡,才能徹底打敗它,你……”

弟弟拍著胸脯,慷慨道:“臨陣抗敵,浴血奮戰,不懼生死,這是將軍之勇!進山不懼虎兕,擒虎豹,鬥熊羆,這是獵人之勇!入水不懼蛟龍,敢下大海擊浪,敢入深潭捉鱉,這是漁人之勇!而我們菩薩,為了利益眾生,救助他人的性命,不怕上刀山,不怕下地獄,粉身碎骨都不怕!”

“好!”哥哥情不自禁與弟弟互擊了一次掌,說:“我們若不以生命與惡龍相拼,那個國家的人民如何得救呢?拼吧!弟弟,你變成一隻大象,我化為一頭雄獅,一道與那毒龍殊死搏鬥!”

於是,兄弟二個向十方稽首頂禮,發誓說:“眾生不得安寧,是我們的罪過;人民沒有幸福,是我們的失職!我們來世若能作佛,決定普度一切眾生。”

二人生怕驚動弟子們,悄悄離開了自己的國家。

他們跋涉千山萬水,找到了毒龍所在的地方。

弟弟首先變成了一隻大象,徑直闖進了毒龍潛伏的山洞。

毒龍被他的膽大妄為激怒了,張著血盆大口從山洞深處躥了出來,力圖一口吞下大象。

大象十分機靈,躲過了它的猛撲與糾纏,轉身向山洞外面跑去。

毒龍如何肯善罷罷休?閃電一般射了出來……

埋伏在洞口的哥哥化為了一頭威風凜凜的雄獅,他看到毒龍被弟弟引了出來,馬上出其不意地撲了過去,跳到龍背上……

弟弟也轉過頭來,冒著被毒龍咬住的危險,奮不顧身與它近身肉搏!

毒龍並非等閒之輩,高高揚起頭,狂嘯一聲,奮力扭曲身體,發出最大的威勢——

龍頭狂舞,頑石崩裂;龍身盤曲,鱗甲紛飛;龍尾橫掃,林木腰折!

大象也不甘示弱,長長的象牙深深刺入了毒龍的身體,就算被龍尾反覆抽打也不退卻!

而雄獅死死咬住了巨龍的毒囊,誓死不讓它將毒霧噴灑出來……

原野中,巨龍、雄獅、大象戰作一團,戰鬥異常激烈,吼聲震天,波及動地,天地為之變色——

烏雲鎖長空,長風生大野。黑雲以山崩之勢壓了下來,狂風恰似千萬頭怪獸猛撲過來!地動山搖,鬼哭狼嚎,天地似乎將要毀滅……

他們的廝殺驚動了四周的百姓,驚動了都城裡的國王,他們躲在四周的安全地帶,目睹了這場慘烈的搏鬥。

最後,大象的長牙刺穿了惡龍的心臟,同時巨龍的鐵尾也拍碎了大象的頭顱;雄獅雖然把惡龍的毒囊咬了下來,自己卻中了劇毒。三敗俱傷。

毒龍頹然死亡,而雄獅與大象也轟然倒地,壯烈犧牲了。

全國民眾與國王的靈魂被強烈震撼了,矇昧的濃霧消散,他們幡然頓悟了。

他們心裡十分清楚,如果不是大象與雄獅的自我犧牲,他們所有的人都將命喪黃泉!

看著兄弟二人的屍體,所有的人都流下了情感複雜的熱淚。他們口中讚歎獅、象的善良與仁德,心裡反省著自己……

國王撫摸著他們遺體,說道:“這兩位為了他人而甘願犧牲,一定是天神下界。不然的話,世上之人誰有這樣寬廣、仁愛之心呢?”

這裡,兄弟二人的弟子們尋找到了這裡。他們看到師父以廣濟天下的慈悲心,為了拯救一國的人民,殺身成仁,既高興,又哀慟,一邊頌揚他們的聖德,一邊安葬了他們的遺體。

這時,國王與民眾才知道,兩位捨身救眾的人,根本不是什麼天神,而是與他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

不過,他是修菩薩行的佛弟子,奉行慈悲喜捨的佛教宗旨,所以能夠捨己為人。為了利益大眾,他們可以上刀山,下火海,萬死不辭。

國王與全國民眾被深深觸動了。

天哪,人間竟然存在著這樣高尚的情操!

佛的仁慈教化竟然能產生如此的功德!

兩兄弟的弟子們繼承師父的遺志,到這個國家各個地方宣揚師父的教化,傳播佛教慈悲喜捨、平等祥和的基本精神。

民眾知道兩位菩薩的恩情,所以都自覺自願按照佛的教義生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綁架了隋煬帝

開局綁架了隋煬帝

回唐等死
重生隋末。 開局在深山老林,一個人兩畝地,許牧目標很明確,種植糧食,忽悠人口,努力造反。 但農民好忽悠,讀書人不好忽悠。 在許牧正缺讀書人的時候,哨兵抓到了兩個老頭。 “老楊,老來,大隋沒救了,跟著我幹吧!” “未來你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楊廣和來護兒懵了,看著兵精將猛,糧草盈倉的萬民城,莫名其妙成為了建築設計師。 一代基建狂魔,就此上線。 讀者群已建立:314907124
歷史 連載 0萬字
棺材鋪家的小娘子

棺材鋪家的小娘子

墜月
戲精穿越女和本土手藝男,靠著棺材紙錢發家致富,打臉虐狗的故事; 女主戲精話癆,外加土味情話小能手; 男主內斂話少,娘子說的都對,隱形撩妻小霸王! 小劇場:弟弟褚禮被人欺負了,褚義要去找人理論! 剛要出門就被沈鹿竹攔了下來,褚義以為妻子是擔心自己和別人起衝突才阻攔的! 結......果只聽沈鹿竹說:“你得帶上我啊!” 河西村的沈家是開藥鋪的,孫子輩都是中藥,川柏,松節,澤漆,鹿竹,常山…… 靠山村的
歷史 連載 86萬字
安史之亂:我成了太子李亨

安史之亂:我成了太子李亨

破繭小書蟲
沒有系統,沒有金手指,純粹就是作者心目中的歷史走向!
歷史 連載 5萬字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煌未央
儲君太子,當真是人世間最難的職業。或有公子扶蘇,為奸宦佞臣所害;或有戾太子據,與君父離心離德。 自也有漢景帝太子劉榮這般,被極品老孃害的體無完膚,不得善終。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你們說,朕能走到對岸嗎?”對於大哥劉榮的問題,大漢膠東王劉徹表現得很積極。 “大哥,我!我能走到對岸!”劉榮嘴角一抽,不著痕跡的別過身去。 “知道了,去玩兒吧。”ps:老炮新坑,上架後保底日更萬字,更新有保障,可放
歷史 連載 4萬字
正德大帝

正德大帝

一夕秋月
弘治十八年五月,一代中興之主弘治皇帝駕崩。正德王朝的大幕正式拉開。 自此伊始,大明帝國向全球亮出了他的獠牙。當帝國的戰艦再次揚帆,帶來的不再只是商品,還有槍炮與鋼鐵以及文明! 當帝國的鐵騎再次西進,留下的不只是鮮血,還有城堡與蒸汽!讀者群:398359794
歷史 連載 0萬字
諜戰:我當惡霸能爆獎勵!

諜戰:我當惡霸能爆獎勵!

愛喝蜂蜜龍井茶
穿越成北平站小特務,竟然覺醒惡霸系統!!\n只要被系統判定為不良行為就能爆獎勵! \n綁架狗漢奸酷刑訊問\n叮!對他人使用嚴重暴力,獎勵:鬼子絕密軍事情報! \n林澤:???打漢奸也算?\n “宮本太太,給你一個新的任務!”\n叮!脅迫無辜的少婦,獎勵:日語精通! \n有人說,他是人憎狗嫌的淨街虎\n有人說,他是救人無數的萬家佛\n[諜戰+智鬥+爽文+神豪+殺伐果斷不聖母+該收就收]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