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州,柏鄉。

劉承祐率領龍棲軍,又北移了三十餘里,距離欒城,已不過八十來裡,朝發夕至的路程。越發與契丹大軍靠近,且越近一步,就越發小心翼翼。

作為統帥的劉承祐,近來情緒難免有些緊張,尤其是得到耶律德光大軍到了欒城之後。千鈞重擔負於身上,倍感壓力。

等待著遼軍訊息的同時,劉承祐讓向訓帶著一隊親兵,陪他在周遭轉了轉,排解心中憂篤。

然而,轉悠一圈,也轉悠不出個什麼名堂。在這個時代,提起柏鄉,稍有見識的人便會想起幾十年前的那場“柏鄉之戰”。

柏鄉之戰,是梁太祖朱溫統治末期,梁晉爭霸的一個重要轉折,極具戰略意義,以晉軍大勝告終。

此戰之後,後梁精銳部隊損失慘重,快速地走向下坡路,勢力收縮到魏博以南。而晉軍則聲威大震,成德(王鎔)、義武(王處直)兩鎮全面倒向李存勖,為之後李存勖統一河北,南下滅梁,創造了有利條件。

對柏鄉之戰,雖然並不清楚其細節,但劉承祐還是有過些許瞭解的,至少對其結果,還是知道的。

柏鄉在槐、濟二水交匯處,勒馬立於水岸良久,注視著湍急的水流,據說當年梁、晉兩軍隔岸對峙於此。感受著陽光帶來的燥熱,劉承祐指著周邊感慨道:“莊宗以柏鄉一役,幾乎奠定中原數十年的歷史走向。不到四十年,卻已不見多少戰場的遺蹟,滄海桑田,概莫如此......”

向訓跟在一旁,聞劉承祐之言,忍不住清咳了一聲,說道:“殿下,當你梁晉兩軍,雖夾野河對峙,但真正決勝的地點,在北邊的高邑縣。”

“哦?”劉承祐臉上沒什麼惱怒之色,反而虛心地同向訓請教起細節。

而向訓,費了點時間,耐心地給劉承祐講述了一遍,旋即地陪著他觀河景,一點欲言又止的表情,慢慢地掛在了他臉上。

“有話直言吧!”劉承祐說。

聞聲,朝劉承祐拱了拱手,略微組織了下語言,向訓對他道:“又是半個月了,殿下行軍至此,仍無作為,已經耗費了太多時間,卑職等深感憂慮,實不知殿下目的何在啊......”

劉承祐沒有作話,至是瞥了向訓一眼,只見他繼續說:“請恕卑職直言。殿下一向英明睿智,自受命南下東出,大小數戰,臨機決斷,多恰到好處,何以此次,令人費解啊。”

說著,向訓神情間流露出濃重的憂色:“眼下,契丹大軍止步於欒城已兩日,我軍距敵,實在是太近了,也太危險了!”

劉承祐自己都有些記不清,似這樣的勸諫之言,向訓、郭榮兩人對自己明裡、暗裡說過多少次了。

事實上,到此刻,劉承祐自己心裡也難免生出些嘀咕,只是被他掩飾得很好。一直保持著自閉臉,讓人完全摸不準心思,近日以來的劉承祐,給人感覺,可以用剛愎自用來形容了。

“你們說的這些,我何嘗不知。”平靜地吸了口氣,劉承祐終於發話了,“吐露心聲”:“孤欲以龍棲這不滿萬軍,在河北數州,找到一個可靠的立足點,再圖興復!”

“殿下屬意何處?”向訓稍顯意外。

“原本,最適合的,當屬鄴都。然而,杜重威為數萬兵馬鎮之,輕易取之不得!”劉承祐的思路似乎越發清晰了,說:“思來想去,可以成事之地,唯有鎮州,這成德舊鎮!待契丹撤去,我軍自循其後取之。”

“可是,縱使契丹北撤,對鎮州,恐怕不會輕易放棄吧。遼主非常人,想來不會看不出鎮州的重要性!”向訓略微思索了一會兒,提出疑問。

聞問,劉承祐目光平視前方,心中默嘆,當真不好忽悠啊。幸好,一騎飛馬而來,解了劉承祐的尬。

前方探騎來報,欒城遼營,遍處哀嚎恫哭,營壘之間,素幡白旗林立,綿延十數里......

中軍營中,將校齊聚,聽完彙報,眾人面面相覷。張彥威愣愣地問道:“契丹人這是出了何故,有什麼重要的人,死了?”

劉承祐的眼神則明顯地多了幾分靈動的異彩,喜形於色,身體無意識地放鬆下來,掃視一圈,十分乾脆地下令:“傳孤命令,全軍南撤!”

此令一下,眾將更加訝然。

......

欒城,遼營這邊,各處已然被素色點滿。

耶律德光的暴亡,影響是十分大的。他一死,軍營上下,頓成一盤散沙,跟失了方向一般,人心不定,軍心動盪。內部的潛流湧出了水面,原本就足夠壓抑的軍營,更加不穩了。

遼營,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涇渭分明起來,分成了三股勢力。忠誠於耶律德光的契丹貴族、文武,永康王耶律阮一派,以及燕王趙延壽為首的漢人勢力,為了爭奪大軍的主導權。

耶律德光死得太突然了,突然地根本沒有指定主事者。

三方勢力中,實則以“帝派”人數最多,實力最強,但沒有一個領袖,雖然都秉持著護送耶律德光“遺體”還上京,但人心比較散。

耶律阮則早有準備,拉攏了一些貴族將領,為他背書,支援他主導大軍,事實上,整個大軍中,此時就以他最為尊,身份、地位都很到位。但是耶律阮已然表現出了某些不好的“苗頭”,自然引起了“帝黨”的反感。

至於趙延壽,基本陪跑,只求自保罷了。不過,他倒是祭出了此前耶律德光給他的封官,有點不自量力地,欲以中京留守、大丞相之職,站上臺面主事。

內部紛爭地很厲害,上層不穩,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下面,很快,整個欒城遼營的氣氛徹底亂了。

而在一番爭執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暫且壓制住了矛盾。那就是,如何處理先帝的遺體,不可能就地掩埋的,得送其還上京,給太后一個交代。

但是,已入夏季,天氣炎熱,欒城距離上京可還遠著,要是就這麼不做處理運回去,耶律德光早就爛透了。

凡是總有解決的辦法,群策群力之下,將耶律德光用鹽醃製了一番,做成“帝羓”。

而在欒城遼營這邊諸事紛擾之時,劉承祐率著龍棲軍,耍了個花招,大張旗鼓南撤,爾後偃旗息鼓,循別路暗渡洨水,沿河疾速北進。這一條路,在東線,異於先前遼軍北歸之路。

這段時間,劉承祐可派人明查暗訪,將周邊的道路摸得熟透了。

一路南來,招降納叛,去蕪存菁,龍棲全軍兵力,仍不足八千。以這點兵馬,直撲欒城的十幾萬遼軍,劉承祐,這是打算做一回“大魔導師”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