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雨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淼觀察了大半個時辰,終於明白了是什麼原因了。要知道,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多氣運可不是小事,而且如果再找不到原因,以後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可是他來到這方世界一年多時間,積累的氣運啊。紅燒豬大腸、軋面機、茅山悟道、還有考取童生等等的氣運。就這樣一下子沒了大半。這還了得。而且眼看著到手的秀才功名就要飛走了。

小寡婦鄭張氏原先還是安分守己的。為鄭老頭夫婦養老送終呢?雖然有癆病,而鄭老頭夫婦身體也不大好。由於昨晚做了個春夢,而現在鄭張氏的心活了,而且原先的癆病也徹底好了,身體也透過部分洗髓伐脈,比原先不知好了多少。眼瞅著可能不想守了,也估計守不住了。

現在小寡婦可能還沒有這些想法,但李淼看她一會兒用手捂臉,一會兒又在床上登上兩腿,“哦”,你看,現在不知又想到什麼羞人的事。又把被子捂住頭了,很顯然,這就是李淼昨晚偷人偷出來的事。這是他的因果,所以要削弱他的氣運。鄭老頭夫婦老無所養,無人送終,這份因果都要算到他的身上。所以氣運才一下子削弱了這麼多,但也太多了吧?

至於偷人,可能本身因果並不大。只是有點猥瑣罷了,再說他還治好了鄭張氏的肺癆。你看鄭張氏的表情,也不像是心裡受到什麼創傷的樣子,最多也就是做了一場春夢。因為睡穴被點,身體其實還是有反應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陰陽交泰了。

李淼彷彿一下子找到根子,於是一切就好辦了。鄭老頭家家境不好,鄭老頭靠磨剪子、搶菜刀補貼家用,老伴和鄭張氏是靠幫人洗補衣服混口飯吃,於是準備喊張老掌櫃過來。再一瞧,身後梳頭的張敏已經不是什麼梨花帶露了。兩隻哭的紅腫的眼睛,李淼看著都心疼。我這是做什麼了,怎麼把我的福星傷心成這樣呢?

一向是床下君子的李淼,難得起身後轉身抱了抱張敏。“都是我不好,早上一直在想事,讓你受委屈了”。然後甚至還在張敏紅腫的眼上親了一口,想安慰一下,結果換來了一陣嚎啕大哭。

把個閱女無數的李淼搞得是慌了手腳,難道是把眼睛給親痛了?李淼心想,我昨晚回來後是有把張敏的手從身上撥開過,當時她應該是睡著了的呀,就算是醒著的,也不至於會這樣吧。

而在門前邊聽動靜的張德富,更是緊張的不行,現在好不容易才過上幾天安生日子,看來張敏平時告誡的還不夠啊。她總說公子那那都好,對她也好,也是那那多好。你說一個馬上要有秀才功名的東家,可能是那麼簡單的人嗎?平時一大早總會去看望一下父親的張敏,今天到現在還不見人影。張老掌櫃能不著急嗎?

結果張老掌櫃過來看看,還沒走到大門口呢,就聽到女兒在嚎啕大哭,看來這次東家是大發雷霆了。我要不要避一避呢?李淼神識早就看到賊頭賊腦的張老掌櫃了。本來還想留點面子,可事有輕重緩急不是,於是。一把把張敏擱在腿上,一邊拍著後背,“都是我不好”。反正先承認錯誤,雖然也不知自己犯了什麼錯誤,總沒錯。

“張老掌櫃,進來一下”。張德福一愣,這東家得耳朵也太好使了吧,我只是踩碎了一塊硬壩頭而已。於是一進門就看見神奇的一幕,這哪是教訓閨女啊?這分明是哄閨女嗎!張德富有點反應不過來,李淼開口了。“張老掌櫃,你把隔壁又隔壁的前面一家的老鄭頭喊來。”李淼用手指一指方向。

張老掌櫃心說,先辦東家交代的事要緊。而此時的張敏早就止住了哭聲,縮在李淼的懷裡,不知怎麼辦才好?曾記得是很多年前,她在父親身上也出現過同樣的一幕,可能還是父親說得對,我張敏可能越活越回去了,不過我喜歡!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水滸:從賣私鹽開始

水滸:從賣私鹽開始

希振
前世海員穿入水滸世界,原著中的地煞龍套,一朝雄起。從販賣私鹽開始,率領天下好漢,躍馬揚帆,橫推高麗,馬踏遼國,北逐女真,南定大宋,西夏大理吐蕃之流,皆是跳樑小醜,大國風範只在劍鋒之上,火炮射程之內皆是我朝疆土! !!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綜武俠]我靠複製貼上稱霸江湖

[綜武俠]我靠複製貼上稱霸江湖

鴉鴉不牙疼
表面冷酷理智內心敏感消極受×溫文爾雅熱愛生活攻 已完結 預收:《[綜武俠]我不是神醫!》CP冷血 文案在下面 江湖上突然出了一個絕世高手,不管是誰去和對方一戰,要麼和他打成平手,要麼成為對方的手下敗將。一時之間,江湖上不少高手前去一戰,卻紛紛鎩羽而歸。 第九百次將前來挑戰的人打趴下,絕世高手--池嶼閒收起劍,看著又複製貼上成為的新功法,毫不留情地將手下敗將丟了出去。 身為一個失敗的遊戲設計師,池嶼
歷史 完結 0萬字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西宮娘娘玉靈月
(作者已有200萬字完結書一本,不斷更、不太監、不爛尾,請各位大大放心追讀)崇禎十五年,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李自成席捲河南,清軍最後一次入關劫掠。 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國勢風雨飄搖、危如累卵。周延儒臨危受命,復任首輔。 東林再度崛起,眾正盈朝。廠衛飽受打壓,離心離德。崇禎十七年,京師城破,北方淪陷。 天下離心,崇禎失蹤;太子隱匿、定王被執。皇四子朱慈炤,身負國仇家恨,先爭漢王之名,再謀漢王之實,佔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