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雨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李淼也知道,完顏玉樹是不會輕易罷休的。李淼此時正在書房內,感應著氣運的流逝。

這次氣運流失的速度,比第一次戰役還要快了不少。李淼一邊感應著,氣運流失的同時,也在分析著戰爭的規模。

從氣運流失的速度就可以看出,這次女真人,應該還是採取了多點進攻的戰略。

從氣運流失的速度來分析。雙方人員傷亡的速度,比第一次還要快了不少。

說明應該有多座陵堡被攻破,目前應該進入了,陵堡內的戰鬥階段。陵堡內戰鬥,才是遼東局的真正強項。

對女真人造成的殺傷,也是最大。顯然女真人,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李淼感覺氣運流失的時間,相對較長。這說明已經有源源不斷的,女真人的後援部隊,加入到了陵堡內的戰鬥中。

就是不知李三應對的如何?不過李淼對李三還是頗為放心的。要知道就算遼東局護衛,與女真人的戰損比保持得再好。

如果沒有護衛的及時增援。陵堡總會有被攻陷的時候。這對遼東局護衛們計程車氣,影響還是很大的。

可能一兩座陵堡失陷,影響並不是太大。一旦失陷的陵堡多了。對護衛們士氣的打擊,那就是致命的。

李淼當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希望李三這一次,能把完顏玉樹打疼了。

這樣完顏玉樹也好消停一點。李淼也能少損失一點氣運。就怕雙方打得旗鼓相當,半斤八兩。

讓完顏玉樹彷彿看到了希望,好像再加把勁,就會勝利似的。那樣的結果,也是李淼最不願意看到的。

有時候戰爭之所以會慘烈。大多是因為雙方都覺得,自己一方還是有勝算的。

一面倒的戰鬥,是不會出現太多傷亡的。正當李淼感應氣運流逝之際。

家丁稟報宮裡來人了。李淼先是一喜,隨即覺得不對。要是賈元春她們來了,此刻只怕早就撲到李淼懷裡來了。

顯然宮裡來人,對李淼來說並不是好事。李淼趕緊出了書房,來到客廳時。

見一位公公顯得焦急無比。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好像等急了似的。李淼可是沒有絲毫耽誤。

穿著便服就出來了。就怕公公等急了。看來事情還真是比較急的!李淼正在猜測著,這位公公是誰派來的?

按理說皇上病重,怎麼也不會找自己吧。此時公鴨嗓子的喉嚨響了起來。

“李大人趕緊跟雜家進宮吧。”李淼趕緊跟公公示意,馬上去換身衣服。

畢竟入宮可不是小事,李淼必須換上官服。才能入宮。這就是規矩,也是最基本的禮儀。

大鄭朝是最講規矩的。尤其是宮裡更甚!李淼剛剛轉身,公鴨嗓子再度響起。

“哎呦喂。李大人一切從簡,趕緊地跟雜家進宮去。”李淼當然不會理會這個太監。

這位公公分明失了分寸了。本來還以為是來傳旨的呢?搞了半天就帶了張嘴。

讓李淼一身便服就跟著進宮。要不是看這位太監,腰裡彆著的宮牌沒錯。

李淼還以為是來坑蒙拐騙的呢?進宮居然都不用換朝服了,這不是坑李淼嘛!

追究起來算誰的責任?簡直是開國際玩笑。李淼也不會再給,這位公公什麼面子了。

一切按規矩辦!李淼很快換好了朝服。從三品的朝服、頂戴,李淼還是第一次正式著身。

顯得特別的精神。李淼自己都覺得,渾身骨頭都輕了幾兩。本來還有些怨氣的太監。

看到李淼一身從三品官服,也是愣住了。倒不是這位公公,從三品朝服沒見過。

而是見得太多了。但一個個都是年紀不小,死氣沉沉的。哪見過這麼年輕、鮮活的從三品官員!

李淼也不廢話。更沒有與這位太監攀親戚的意思。剛才讓李淼不用換朝服進宮。

二人就註定尿不到一個壺裡了。這位公公當然也不是二百五。能被派出宮來辦差的,絕非等閒之輩。

顯然剛剛也是進退失據了。實在是著急了點。不過現在反應過來,也為時已晚。

二十歲出頭的從三品官員,大鄭朝獨一例。這位年紀不大的太監,心裡只是隱隱地,有那麼一點點後悔。

很快這位太監,自我安慰起來。反正大家也不是一個系統的,又不在一起當差。

井水不犯河水嘛。若干年後,這名太監仍然在宮裡當差。想起當年的事,腸子都悔青了。

當時只需稍稍低一下頭,事情就過去了。可能還能交好到李淼。再說低頭哈腰,本就是他們太監的強項。

現在就算整天趴著、跪著都沒鳥用了。機會一旦錯過了,也就永遠失去了。

兩人很快來到了宮門口。李淼就感覺到了,對自己的威壓仍然存在。並沒有因為皇上病重,而減弱分毫。

說明龍氣並沒有衰弱的跡象。進宮後,李淼一路上都沒有釋放氣場。現在李淼覺得,自己只要釋放一些氣場,就能在宮裡不受壓制。

當然不包括某些特殊場所。比如皇上、皇后等人的居所。李淼還是不想成為另類。

跟著那位太監,一路急衝衝的向後宮而去。李淼頓時鬆了口氣,只要不是去見皇上就好。

顯然李淼現在最怕見的,就是皇上。龍氣的威壓就不是好對付的。李淼與那位太監,一路上也沒有任何交流。

好在李淼藝高人膽大,就像林沖夜闖白虎堂似的。李淼充滿了警覺。雖然沒有使用神識,但李淼目力驚人。

李淼目光所致,一切盡收眼底。遠遠的,李淼看到了鳳藻宮。知道那是賈元春的宮殿,心裡頓時一暖。

還是忍不住想起了賈元春、抱琴二人。二女可都是李淼的福星。特別是賈元春!

不僅為李淼帶來了,修真境界的提升和修真功法,同時還令李淼的氣運,得到了快速昇華。

李淼也是一陣失神。前面引路的太監,回頭瞧見了李淼的神態。頓時露出會心的一笑。

這才正常嘛!哪位大臣進會宮會不失神呢?

“李大人,瞧著點路,走這邊,馬上就到了。”這位太監嗓門高了不少。

顯然看到李淼有些失態,心裡還是平衡了不少。當李淼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宮殿,出現在了眼前。

“坤寧宮”三個字映入眼簾。直到此時,李淼才明白,究竟是誰找自己了。

“坤寧宮”也只能是皇后的寢宮。這個時候皇后找自己,會有什麼事呢?

李淼上次與賈元春雙修時,氣運得到了快速昇華。於是,李淼在氣運昇華的問題上,也有過一些猜測。

能夠見到皇后,倒是好事。最好是能夠印證一番才好呢?當然皇后,可不是李淼的妻妾。

可是一國之母。怎麼可能隨便讓李淼印證呢李淼跟著那位太監,直接進入了坤寧宮。

門口的守衛也沒有阻攔。看得出事態緊急,也可能是這位公公,在坤寧宮身份還不低。

連稟報都不用。李淼也是愣了一下,隨即跟了上去。李淼跟著太監,直接來到了,東側兩間隔出的暖閣門外。

這裡是皇后的寢室。這次李淼與那位太監,在門外等候。顯然大冬天的還是暖閣內舒服。

李淼候在門外。仍然感覺到暖閣內的熱浪,透過門簾一陣陣襲來。知道是皇后召見,李淼還是想不出,皇后找自己能有什麼事?

而且還這麼著急。李淼與皇后素來是毫無瓜葛。大鄭朝的皇后,都是選擇家族不顯的女子。

這是大鄭朝的開國皇帝,定下的規矩。可能也是為了預防,後族禍亂朝綱吧!

不過成為後族後,想不飛黃騰達都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後族相對來說根基淺薄,對朝政影響也就小得多。

而當今的後族。由於皇上親政還沒有多少年。就算是親政時,頭上又有太上皇壓著。

皇上都一直憋卻得很。更何況後族呢?皇后是四皇子的生母,難道與四皇子有關。

李淼與四皇子有些淵源。說到底還是因為薛寶琴的事。再說李淼又沒有,與四皇子起什麼正面衝突。

不過是打亂了戴權的計劃罷了。按理說也不算是什麼大事。李淼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很快就被召見了。李淼跟在那位太監身後,走進了暖閣。隨後也跟著那位太監,一起跪了下去。

李淼規規矩矩,目不斜視,連看一眼皇后的機會都沒有。整個一個磕頭蟲。

“平身吧,李大人是神醫吧!”疲憊而又急切的聲音傳來。音色倒是很好聽。

李淼知道這應該是皇后的聲音。皇后這段時間,日子並不好過。皇上病重,四皇子又沒撈到親政。

簡直是諸事不順。皇后能不疲憊嗎?但聽著,皇后問自己是神醫嗎?明擺著的事,自己醫術的確高明。

賑災時推廣的板藍根,讓李淼聲名大噪。大鄭朝幾乎無人不曉。但這年頭的神醫。

可都是隻有一技之長。都相對比較專一!誰還能包治百病不成!就連太醫們都是如此的。

再說看病可不是李淼的專長。李淼的主業是翰林院侍讀學士。皇上的病,這麼多太醫都束手無策,找自己能有用嘛!

顯然皇后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思。明顯與李淼想象中的皇后,差距很大。

大鄭朝的皇后不注重出身。但對才華、能力、品質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後宮佳麗三千,皇后絕對是人中之鳳。不然出生普通的妃子有的是,憑什麼你能做皇后呢?

李淼就不信,皇后會是平庸之輩。李淼抬頭疑惑的看著皇后。想知道皇后是怎麼想的?

先不說自己能不能醫治皇上?就算能醫治,李淼也不可能救治皇上的。

李淼還巴不得大鄭朝,早點玩完呢!李淼看著皇后。覺得比自己想象的,要年輕不少。

皇上都五十多歲了。作為皇后,年歲應該與皇上相仿才對。顯然李淼還是想差了。

皇后比想象的要年輕不少。但四皇子比自己都小不了幾歲。皇后最起碼也應該是,接近四十歲的人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廢材皇子被貶後,起兵奪嫡!

廢材皇子被貶後,起兵奪嫡!

一壺濁酒
穿越就被陷害,自家老爹更當你是個廢材。得,惹不起咱還躲不起?有句話怎麼說? 高築牆、多積糧,緩稱王!咱去地方搞建設,等咱人多錢多那天……哼哼! 乾帝:三兒,國庫空虛,朕手頭也緊,先借朕幾百萬兩花花?蕭然:三弟……不! 哥!你是我親哥!我錯了,我真錯了,錢太多了,真能砸死人啊!朝臣1:我要辭官! 朝臣2:你這九卿當得好好的,為何?朝臣1:九卿有屁用,俸祿都發不出,我要去投奔三皇子!
歷史 連載 2萬字
季漢彰武

季漢彰武

陳瑞聰
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 修翼無卑棲,遠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 超邁絕塵驅,倏忽誰能逐。 亂世、哀民、乞活、屍骨,轉生為漢末潁川陳氏子弟的陳沖,看著九州滿目瘡痍,他決心改變這個世界。 在和劉備一路走來的數十年裡,他經歷了失望、背叛乃至決裂,但他仍然堅定不移地走完這條路。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歷史 連載 217萬字
戧久說

戧久說

一判
* “我羨慕她的樣子......但不後悔成為我自己的樣子。” * “我願伴你一生,撫去心痕。” * “窮途末路又怎樣,我只要你就夠了。” * “生當別,但...死相隨。” *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