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腳芝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府內,一夫子立於會客廳內。他雙手相扣垂於身前顯得有些拘謹,不過就算如此,他依然時不時抬頭環顧,顯得對如此奢華的府邸十分好奇。

姜府坐落之處周圍都是長安的名門望族、達官顯貴,此地鬧中取靜,乃城中不可多得的寶地。從外看姜府這座宅子平淡無奇,但進姜家大門那可謂別有洞天。剛進門,寬闊的地面上立了一面大牆,牆上巨大的“福種琅嬛”四字刻於其上,意為“開門見福”。繞過這幾個字從甬道到正對大門的會客廳需連登三次臺階,意寓“連升三級”。甬道甚寬,兩輛駟馬之車亦能並行於此。府內有六個獨立的四合院,合環比鄰而落,且將會客廳圍於中央。會客廳的後面是正院,姜家家主居住於此。院內園林碧池更是自然雅緻、匠心獨運,奇花異石、各有特色。會客廳最醒目處有一金匾,上面寫著‘商道有志’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龍飛鳳舞、大氣磅礴,乃大唐先朝皇帝御筆親賜。

雖說姜家富可敵國,更是大唐首富,但何以商人之身得如此聖眷、林立於王公貴族之中受此尊敬?原來姜家世代為商,每每在國難之時數次慷慨解囊救國救民,當年姜家祖上更是在中原亂戰大唐國庫空虛時,將自家銀兩全數捐於朝廷,自身舉家喝粥以度日。戰後,先皇感其義舉,便賜此四字於姜家,其意為商人亦有家國情懷、報國之志。自此姜家一躍成為大唐名門,行商於大唐內暢通無阻,近些年更有傳聞稱其已成為中原第一鉅商。

面對姜府這玉樓金閣,怕是連別的達官貴人見了也會驚歎一番,也不能怪這夫子東張西望了。

夫子在會客廳內坐立不安,手中握著一根竹籤,由於握得太緊,掌心隱隱有些出汗。不一會兒,從會客廳的後邊傳來一陣飽含滄桑卻蒼勁有力的聲音

“夫子在此等候多時,老夫在此向夫子賠個不是了——”

夫子慌忙順著聲音望去,只見一古稀老人拄著一根陰沉木質柺杖從後庭走了過來。老者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手中柺杖龍雕玉刻,一看便知是出於名家之手,扶手處一隻玄武神獸,口含一顆玉蚌珠,引人注目。

那老人健步走到庭前,正要躬身行禮。夫子見狀不禁驚慌失措,趕忙走上前去用雙手扶住了老者,說道:“老太公真是折煞我也,小子怎當得老太公如此大禮?”。

“呵呵,令夫子久等,老夫心中有愧啊!”

“老太公嚴重了!能親見老太公一面是小子福氣,小子井中之蛙,未見過姜府之富麗堂皇,故坐立難安,望老太公莫怪!”

“夫子請坐,來人啊!怎麼不給夫子看茶?”

說罷,便左手一虛請夫子坐下。

不一會兒,便有丫鬟拿上杯具看茶,茶水倒於杯內,茗香四溢,沁人心脾。

夫子有些侷促地坐了下來,他先請姜太公用茶,待姜太公飲後,才小心翼翼地拿起茶杯。

“此番有勞夫子奔跑一趟,將我那孫兒的考牌送來。”

此時夫子才想起此行目的,慌忙起身將,將竹籤雙手遞於姜太公面前。

這竹籤正反兩面都刻了字,正面刻著‘新唐、長安、姜長鳴’,背面刻著‘初六、辰時、甲子場、壹號位’。

姜太公拿過這竹籤看了一看,隨後便收於袖中。他笑呵呵地對夫子說道:“有勞了、有勞了”。

說完,向身後丫鬟抬了抬手。丫鬟心領神會,從桌邊端出一玉盤,玉盤上幾個銀錠放在上面。

“小小心意,不成敬禮。”姜太公笑呵呵地說道。

夫子見此銀兩眼睛都直了,但手上卻不停揮舞著,道:“哎呦,這怎使得?不過舉手之勞怎能當如此厚禮,使不得、使不得……”

“夫子便別客氣了,今我那孫兒在房中苦練,不便出來相見已是失禮,區區小錢,夫子收下便是。”

“不失禮不失禮!姜公子一心想做先生之徒,天資如此尚且勤學苦練,叫人好生欽佩。”

“呵呵,過獎了……”

姜太公笑盈盈地看著夫子,夫子自己也覺著沒必要再呆下去,便連忙起身,道:“院中事務繁忙,小子就此告辭!”

“這些謝禮,還請夫子收下。”

夫子又如何不眼饞這銀子?方才不過是客氣一句罷了,如今再不收下便是不識趣。於是便訕訕笑道:“嘿,這怎麼好意思呢?那......那小子便領了老太公好意,多謝!”

老太公笑了笑,道:“那夫子好走,老夫腿腳不便,不遠送了。”

“姜老太公不必客氣,小子自己出去便可!”

說罷,不等丫鬟上前相送,夫子便一陣小碎步跑了出去。

姜太公見夫子退出去,便起身往東院走去,這步伐腿腳哪有丁點不便之態?

……

姜府東院門口,一家丁立於院門之外。他叉著腰將準備進入的丫鬟、婆子全數擋在門外,口中振振有詞——

“大少爺說了,所有人等不準進入院內,過幾日便是寒試大典,大少爺勤於練習,爾等莫要打攪......”

“將門開啟——”

或許是這家丁頭抬得太高,竟是沒看見側面來的人。聽見此人如此不識時務,便沒好氣地吼道:“咦?沒聽到我說什麼嗎!大少爺說了......”

家丁正欲發火訓斥這不識好歹之人,可當他轉頭一看,整個人嚇得一個踉蹌,連忙諂媚地說道——

“哎呀!是老太公,小的有眼無珠,未察覺老太公親臨......”

說著,家丁忙不迭地將門開啟,恭恭敬敬迎著姜太公進屋。待老太公進屋後,他小小心心將門關上,生怕發出一點聲音。最後,他又叉著腰恢復先前態勢,盯著往來家僕。

姜太公今日心情頗佳,進入院中竟一路哼起了小曲兒。

院落中,一男子正在裡面修煉。這男子目若星朗、面如銀玉,劍眉瓊鼻、俊美無儔,乍一看亦儒亦雅、亦陰亦柔,可仔細一看卻又亦狂亦傲、亦陽亦剛,說不清是天上的仙,還是深山中的妖。

男子似乎沉醉於修煉之中,並未察覺到院中有人進來。直到姜老太公笑呵呵地關切道:“乖孫吶,都已午時將近,還不休息休息?”

男子聞聲立馬收功,轉頭見姜太公正笑吟吟地看著自己,眼中滿是關愛之色。

“長鳴沉於修煉,未察覺爺爺前來。”姜長鳴連忙行禮道。

姜太公見烈日當頭,有些心疼孫兒,便道:“來,趕緊坐下歇息歇息,莫中了暑熱。”

姜長鳴扶著老太公去旁邊涼亭坐下,並拿起茶壺為爺爺斟茶。

“呵呵,好、好、好……”

姜太公微笑著連說數聲‘好’,他接過杯子輕飲一口便將茶杯放於石桌上。隨後從袖中掏出剛剛那根竹籤,遞於姜長鳴面前,道:“這是寒試的考牌,爺爺已幫你弄來了。”

姜長鳴雙手接過竹籤怔怔出神,沉默良久。

姜太公知曉這孫子心中所想,便鼓勵道:“長鳴吶,這寒試能不能過爺爺倒一點兒都不放在心上,你……心態擺平便好”

姜長鳴依然默不作聲,不過是點點頭。

見孫兒依然如此,老太公繼續說道:“孫兒啊,你的天賦、修為天下能匹敵之人屈指可數,可正因如此爺爺卻擔心你……”

老太公顧及孫兒的感受沒有把話說全,他自然是擔心姜長鳴心氣甚高,定要和姬陽與一較高下,也怕孫兒執念太深,到頭來反倒被這個執念吞噬了心智。

姜長鳴是個孝順至極的人,他不願讓爺爺擔心的話,於是強自笑道:“爺爺不必擔心,孫兒自有打算。”

姜太公又欲開口,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他深深瞭解姜長鳴的性子,知道再說下去也是枉然。

見一時間無法說動孫兒,老太公無奈地嘆了口氣,起身欲離開院子。

姜長鳴見狀,連忙起身攙扶相送。

送至院門,姜太公還不忘轉身叮囑道:“練功歸練功,這飯是一定要吃的,莫餓壞了肚子。待會兒我讓丫鬟送些吃食過來,你要乖乖地吃了,聽到沒?”

“是。”

姜長鳴心知太公心疼自己,便答應了下來。

姜太公見孫兒既執著又孝順,當下又是無奈一笑。他抬手拍了拍姜長鳴的臂膀,便拄著柺杖健步向正院走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雪霽春明

雪霽春明

陳十年
【正文已完結,下一本《慕朝朝》求收藏~】 姜雪容是家中庶女,雖生得貌美,但只想擺爛。 無他,只因有個擺爛的姨娘。 後宅鬥得水深火熱,姨娘坐在搖椅上吃著自己種的西瓜看熱鬧,順嘴教育雪容:你可別學她們,有吃有喝就夠了,應付什麼男人,多傻啊。 別家院子為了爭寵什麼手段都使,自家姨娘一向打著哈欠嗑瓜子。只有被欺負狠了,日子混不下去了,才放放大招,對著爹爹哭哭啼啼撒嬌,哄得爹爹暈頭轉向。一次哄上半個月,哄一
歷史 連載 0萬字
綠腰兒銷骨海棠嬌

綠腰兒銷骨海棠嬌

飛簷廊下
侯門千金文綠棠,被晉王與堂姐合謀陷害,從高貴王妃淪落為人盡可夫的舞姬——綠腰兒。 至親骨肉嫌她骯髒墮落,未婚夫將她當做玩物棋子。 朝局更迭乾坤倒轉,文氏全族雞犬升天,綠棠被無情拋棄。 毒發入骨烈火焚身,她發誓殺盡文氏全家,覆滅晉王黨羽! 福至心靈,她重生在危局時刻。 她重拾最擅長的醫術毒術,殺人於無形無跡! 陷害心狠手辣的堂姐,報復兩面三刀的庶妹,怒懟古板刻薄的伯父,折磨陰險惡毒的伯母,文氏全家被
歷史 連載 18萬字
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

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

許火燁
徐牧,大梁王朝的皇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可憐蟲。 八歲那年,大梁北境遭遇大劫,萬妖之國、北魏大舉來襲。 關鍵時刻,年僅八歲的徐牧主動提出,願意前往萬妖之國須彌山為質子,換取大梁的安全。 轉眼十年期限以至,本以為歸來之後,能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沒想到卻頻遭冷眼。 百官說他不知廉恥,一身粗野。 弟弟更是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父母更是要將他的太子之位傳給了弟弟。 重生歸來的徐牧表示,儲君?誰稀罕!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楚懷王

大楚懷王

臘月青梅子
熊槐剛剛穿越成為楚懷王,就碰到秦國的張儀前來送禮: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寫歷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懷王,絕不絕齊連秦。結果第二天,和滿朝文武商量之後,經過數輪唇槍舌劍,楚國上下達成一致意見。熊槐意氣風發對張儀道:“寡人決定和齊國絕交。”
歷史 連載 1萬字
帶百億物資穿越成農家小福寶

帶百億物資穿越成農家小福寶

看雪的兔子
(穿越+空間+種田+福寶+物資+致富)蘇沐瑤因為連續做一個奇怪的夢,夢裡自己在現代死了後帶著記憶重生到了古代。 \n順利出生後卻被重男輕女的父母給拋棄。\n好在被一戶農家給撿了去,這戶人家一直想要個閨女這下終於得償所願。 \n自從老蘇家三郎在外面抱回一個女嬰後,老蘇家好事不斷,從一貧如洗到一步步走向富裕之路。 \n現代夢醒後的她又機緣巧合得到了空間,還能怎麼辦?當然是先屯它個百億物資。 \n上到飛
歷史 連載 2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