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四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咸豐帝臨政伊始,頗思重振綱紀,下詔:凡九卿科道,有奏事之責者,於用人行政一切事宜,皆得據實直陳,封章密奏,俾庶務不至失理,而民隱得以上聞。諸臣務須虛公詳慎,毋偏毋私,凡有裨於官方吏治帶計民生者,各抒所見,切實論奏,以副朕集思廣益之至益。

大理寺卿倭仁感嘆穆彰阿攬政、朝堂暮氣,上疏:吾皇明鑑。行政莫先於用人,用人莫先於君子小人之辯。夫君子小人藏於心術者難知,發於事蹟者易見。

大抵君子訥拙,小人佞巧;君子澹定,小人躁競;君子愛惜人才,小人排擠異類;君子圖遠大以國家元氣為先,小人計目前以聚斂刻薄為務。

剛正不撓、無所阿鄉者,君子也;依違兩可、工於趨避者,小人也。諫諍匡弼、進憂危之議,動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氣數、不畏天變,長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

當今治亂興衰之機,轉於君子小人之進退,君子長進,則擇天下賢俊,使得陪侍法從;非惟只此,天下治亂系宰相,朝堂倘若輔弼得人,則天下可治。

咸豐帝觀奏,嘆曰:“名雖甚善,而實有難行。“

吏部尚書、帝師杜受田道:“倭仁精通理學,尤喜高屋建瓴;吾皇提綱挈領,一語道破。“

咸豐帝道:“看似高屋建瓴,實則無有取處;屑小俗事,惑人心智。英夷照會,轉遞日久,竟又奔赴天津呈遞。穆彰阿據理回覆,該夷戰船業已返棹回粵。穆彰阿羈縻之策,如何?“

杜受田道:“仰人鼻息,委曲求全。“

咸豐帝道:“穆氏戰和遊移,遺禍至今;兩廣總督徐廣縉,以民御夷,雖頗見成效,然終非長久之策。林則徐再任疆圻,寶刀不老,朕心實慰;聽聞廣西歌舞昇平,鄭祖琛可謂盡心竭力。“

杜受田道:“廣西巡撫鄭祖琛吃齋唸佛,宅心仁厚,不忍妄殺,桂地所以井然有序。“

咸豐帝道:“先皇晏駕,緣由夷起。朕必綏藩服而琛贐偕來,柔遠人而烽煙永熄!“

廣西巡撫鄭祖琛篤信佛教,力事隱朦,不遂上奏,以致桂地匪潮洶湧,勢不可扼;祖琛隻手難遮,急諮兩廣總督徐廣縉。

徐廣縉回諮:粵地夷事雜繁,分身乏術。

鄭祖琛又諮軍機大臣潘世恩。

潘世恩告誡:切勿以賊多入奏。

鄭祖琛再諮同榜進士穆彰阿。

穆彰阿道:“水旱盜賊,不當以時入告,上煩聖慮。國帑有常,不許以毛髮細故輒請動用。“

祖琛三顧不得援訊,絕望而嘆:“吾左右為難,乞身未敢,空手何能殺賊?“

禮部侍郎曾國藩察觀時弊,慮憂甚深,奏曰:我朝列聖為政,大抵因世俗之過而矯之使就於中。

順治之時,瘡痍初復,民志未定,故聖祖繼之以寬;康熙之末,久安而吏馳,刑錯而民偷,故世宗救之以嚴;乾隆、嘉慶之際,人尚才華,士騖高遠,故大行皇帝斂之以鎮靜,以變其浮誇之習。一時人才循循規矩準繩之中,無有敢才智自雄、鋒芒自逞者。然有守者多,而有猷有為者漸覺其少。大率以畏葸為慎,以柔靡為恭。

以臣觀之,京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退縮者,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動輒請旨,不肯任咎是也。瑣屑者,利析錙銖,不顧大體,查及秋毫,不見輿薪是也。敷衍者,裝頭蓋面,但計目前剜肉補瘡,不問明日是也。顢頇者,外面完全,而中已潰爛,章奏粉飾,而語無歸宿是也。有此四者,習俗相相沿,但求苟安無過,不求振作有為,將來一有鉅變,國家必有乏才之患。

咸豐帝硃批:禮部侍郎曾國藩奏陳用人之策,朕詳加披覽,剴切明辨,切中情事,深堪嘉納。

金田團營,聲勢浩大,路人皆知;天地會起,十一府八殃。鄭祖琛再不敢隱,如實上奏。

咸豐帝怒斥鄭祖琛縱賊、養患、畏縮、庸懦、無能!即納帝師杜受田之言,諭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署廣西巡撫,馳赴剿匪。

穆彰阿道:“林已病入膏肓,恐時日不多。“

咸豐帝怒斥穆彰阿:“爾有何功?前朝與夷和戰遊移,牆草擺搖;現保位貪榮,妨賢病國。爾意圖何?“

拜上帝教徒、天地會眾聞聽林欽差將至,皆驚,紛言:“若林公至此,即迅速解散,投於林公麾下。“更有甚者,竟已偃旗息鼓,欲做猢猻散去。

則徐帶病前往,疲累咳血,三嘆星斗南,逝於途中。

咸豐帝哀傷不已,親書硃諭:任賢祛邪,誠人君之首務也。祛邪不斷,則任賢不專,方今天下因循廢墜,可謂極矣。吏治日壞,人心日澆,是朕之過。然獻替可否,匡騰不逮,則二三大臣之職也。

穆彰阿身任大學士,受累轉之恩,不思共難共慎,同心同德,乃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小忠小言,陰柔以售其奸;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

從前夷務之興,穆彰阿恃恩益縱,傾排異己,始終不悛。自本年正月朕親政之初,穆彰阿遇事模稜,緘口不語。迨數月後,則漸施其伎倆,屢言林則徐柔弱病軀,不堪錄用。及朕派林則徐馳赴粵西,剿辦土匪,穆彰阿又屢言林則徐未知能去否。偽言熒惑,使朕不知外事,其罪實在此。

至若耆英之自外生成,畏葸無能,殊堪詫異。穆彰阿暗而難知,耆英顯而易著,然貽害國家,厥罪惟均。若不立申國法,何以肅綱紀而正人心?又何以使朕不負皇考付託之重歟?第念穆彰阿系三朝舊臣,若一日宿之重法,朕心實有不忍,著從寬革職,永不敘用。耆英雖無能已極,然究屬迫於時勢,亦著從寬降為五品頂戴,以六部員外郎候補。此佈告中外,鹹使知朕意。

粵桂急危,十萬火急,萬萬不可遷延,召起前兩江總督李星沅為欽差大臣,授漕運總督周天爵為廣西巡撫,著湖北提督向榮為廣西提督,楚、黔、滇、粵四省,各籌兵力,馳援勿怠。

李星沅、周天爵未至,署理巡撫勞崇光親抵潯州,耳提面命;冀一鼓作氣,殲滅拜上帝教。

潯州協副將李殿元偵知山人村教眾團營,即刻帶兵攻佔思旺圩,堵截出路。

巡檢張鏞欲攻。

李殿元道:“已是甕中之鱉,吾只待關門打狗耳。“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寒窯仙賦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那一年三皇滅虞朝,五帝治世,那一年他與大禹共娶塗山姐妹,已九鼎定華夏,那一年妹喜亡夏朝,那一年證婦好成就巾幗之名,武丁中興,周商結仇,帝辛改革失敗商滅。 那一年春秋戰亂,收白起為徒,於長平之戰見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那一年他重生陰麗華與劉秀共開東漢盛世,那一年......見證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那一年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一年見證明朝亡於陳圓圓之嘴,為何自己長生不死? 本書原名《史記突圍》【展開
歷史 連載 4萬字
召喚無敵:老婆為我打江山

召喚無敵:老婆為我打江山

東莨菪鹼
天元大陸,九州四野,各國林立。\n周元魂穿青州,為當朝大將軍之子,只可惜老子英雄兒卻廢,原身武道被廢,不僅是不能修煉,還雙腿落下了殘疾。 \n齊王猶自不放心,賜為駙馬之身。\n好在至尊召喚系統覺醒,可以召喚華夏英雄,以為主力。 \n只不過當皇帝、打江山貌似有些累啊,即使是有召喚系統,恐怕也不容易的。 \n好在周元發現公主老婆野心勃勃,竟是想要成為一代女帝。\n既然如此,何不讓老婆幫忙打下這萬里江山
歷史 連載 0萬字
只有雄競存在的修真界

只有雄競存在的修真界

葉餘里
李真真在屠宰場殺了十年的豬,她的心已經和她的刀一樣冰冷。 直到她穿進了一本荒謬的小說,成為裡面的炮灰路人甲。 小說男主太清仙尊,絕豔出塵,天生仙骨。 整個世界意識都在逼他愛上女主,結果他絲毫不為所動,女主年過三十還在人間養豬。 “你的任務,就是用盡一切手段,讓男主痴迷女主不可自拔。”系統收起卷宗:“本次情況十分危急,任務特別重大,你總結一下。” 李真真坐在石頭上,眼皮垂斂,用嘴撕開泡麵調料包。
歷史 連載 4萬字
蜀漢

蜀漢

雨落未敢愁
大意失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英雄一世終潦草收場。夷陵大火連營三百里,玄德於白帝城中道崩殂,空流悔恨淚。 五丈原七星燈滅,諸葛孔明含恨而終,蜀漢終成守戶犬。時間回到建安十三年,長坂坡與趙雲七進七出的嬰孩換了靈魂。 這一世,蜀漢不再遺憾!
歷史 連載 16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