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四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塔齊布紮營湘潭城外,急稟曾國藩:吾部聞炮即伏,炮止即進,數伏數進,縱橫血戰,尚能撐持。然賊軍主力皆至湘潭,萬望速援。

曾國藩接告,急招眾人議。

左宗棠道:“賊之心思,昭然若揭。林逆此乃以湘潭為軸,北圍長沙,南懾衡州,欲一戰定乾坤矣!吾亦先南後北,滌盪後路,首固根基。”

陳士傑道:“先北後南,曠日僵持,蕭湘必亂。今獨可悉兵援湘潭,即不得利,猶得保衡、永,以圖再舉;若不顧根本,但圖進取,一敗俱死矣!”

彭玉麟、王闓運亦附。

左宗棠謂王闓運道:“爾一小生,倒有見識。”

曾國藩道:“江忠濟率陸師四千,彭玉麟率水師五營即刻南援湘潭,吾領餘部殿後。此戰,不容有失。倘敗,不獨省城孤注,難以圖存。衡、永、郴、桂及兩粵匪黨聞風響應,從亂如歸。東南大局,不堪設想。”

江忠濟、彭玉麟大軍剛走,靖港團練來報,靖港僅餘七百太平殘軍。

曾國藩掐指一算,此言不虛,暗忖:都言南轅北轍,北顧有何不可!遂欲督師親往,攻北牽南,調林回防,以解湘潭之圍。

幕僚李元度道:“兵之精者已調剿湘潭,早晚捷音必至,此間但宜堅守,切勿輕動。”

曾國藩道:吾水陸齊動,2000對700,鷹搏兔也。

李元度無奈,密語幕客章壽麟:勿舍滌公左右。

1854年4月27日,曾國藩率戰船四十抵靖港。令水師先攻,孰料西南風起,戰船駛不近西岸,湘勇遂令縴夫拉靠。

石祥禎看個真切,斬殺縴夫,率船抵近肉搏。石軍二百多炭船漁舟,調頭回轉,迅捷如矢,逐圍而戰;湘軍戰船體大炮巨,炮筒高聳,擊不中近前之舟。眼見水師將潰,曾國藩急令陸師進擊。兵勇爭過浮橋,浮橋以門扉、床板搭就,不堪重負,人多橋塌,二百湘勇墜水而亡。

太平軍趁勢反攻。湘軍潰,曾國藩高擎令旗,大呼:“過旗者斬。”

湘軍兵敗如山倒,紛紛繞旗而退。國藩斬殺二人,亦不能止。水師見陸師潰,亦上岸逃竄。四十餘戰船,折損大半。曾國藩鬚髯翕張,羞愧難當,跳水自戕,被章壽麟救起。

李元度聞,趕緊安撫道:“滌帥勿憂!此軍雖潰,塔智亭、羅羅山陸師,楊厚庵、彭雪麟水軍,足可依恃。”

靖港失利,長沙震動,官吏、士紳、民眾驚慌,甚者已攜眷帶銀,奔逃鄉下。

湖南提督鮑起豹放聲痛罵:“曾氏勞民傷財,致匪入湘,引狼入室。吾令,即刻堅閉四門,勿使衰吏劣兵,入吾長沙城池。”

湖南布政使徐有壬咬牙道:“敗軍之將,休從吾處覓得一粒米粟。”

湖南按察使陶恩培甫升山西布政使,興致正濃,即刻叫囂聯奏彈劾。

湖南巡撫駱秉章哀嘆:“相煎何急!相煎何急!曾公謀國之忠,不可以一時勝敗論也。嗚呼,此敗,不獨省城勢成孤注,難以久存,即兩粵、江西、貴州各省亦必深受其害矣。”

左宗棠道:“諸位大人勿憂,勝敗乃兵家常事,曾國藩湘勇十未去其一,無甚大礙。吾速去曾處,一探究竟。”

左宗棠縋城而出,直入湘營。但見曾國藩蓬頭垢面,置柩江邊,意欲二死。

左宗棠道:“滌生兄,此若一去,豬仔不如!勝敗乃兵家常事,兄之湘勇十未去其一,一去悔否?”

曾國藩道:“論吾貽誤之事,則一死不足蔽辜;究吾未伸之志,則萬古不肯瞑目。”

左宗棠道:“貽誤休再談,萬古再勿論,提刀殺賊逆,方銷一世恨!”

曾國藩不語,只令人拿來紙筆,將所存炮械、貨藥、丸彈、軍械之數,一一記下,讓左宗棠代為檢點。忽又怒道:“吾三邀五請,爾竟依附駱巡撫,心高乎?志遠乎?縋城來觀吾笑話乎?堅城高牆,爾沒摔乎?”

左宗棠曰:“置身湘上,兵擾賊囂;分毫之差,斃命城下。今之天下,賴兄一人;兄若去兮,罪深孽重。吾已說服駱撫,內定湖南,外援曾兄。吾、胡潤芝,必捨命助兄;三人成虎,滌兄信吾言乎?”

曾國藩微悅,道:“季高城府鼎天,潤芝百兵抵萬,吾打脫牙和血吞,再不憂矣!”

左宗棠道:“如此甚好。”

曾國藩道:“陶恩培、徐有壬皆駱秉章舉薦,三子加一豹,協同對吾乎?”

左宗棠道:“然也!長沙一破,吾與四子性命皆絕;所以深惡。兄若大捷,楚人必笑靨如花,俯首恭賀。”

聽宗棠言語,國藩心慰。

五日後,曾國葆推門大嚷:“湘潭大捷!湘潭大捷!”

曾國藩以為誑語,信手一擺道:“當真?”

曾國葆道:“塔齊布兵至湘潭,一馬當先,大敗林賊。賊一蹶不振,閉城呆守。吾水軍至,百船千炮,射火焚船。是時北風甚勁,順風縱火,遇船即著,自卯至未,燒賊船六七百隻。賊長髮短髮,逐波漂流,紅巾黃巾隨波上下,岸赭水溫,同歸浩劫,水戰火攻,未有痛快如此者。林賊開城迎戰,塔將軍威武,六日九戰,九戰九捷,殲敵二萬,林賊僅帶四騎逃脫。”

曾國藩悶立半晌,突地嗷嚎:“祖宗保佑祖宗保佑!蒼天有眼蒼天有眼也!”

湘潭大捷,湖南巡撫、布政使、按察使、提督等一眾官吏驚喜交夾,齊至長沙城外,把手言歡,擁曾入城。

駱秉章道:“曾大人苦盡甘來。先前大人亦言:在省所辦之事,大半侵官越俎。吾湘官之首,小陰稍阻,分內之事,曾大人勿惱。”

曾國藩道:“中丞大人客氣,省垣守兵單薄,吾不顧大局,盡率湘勇而去,實有私心。自今而後,你我鼎力同心,再不生隙。”

布政使徐有壬道:“曾大人所欠衡州府十萬銀兩,藩庫即行補上。”

是夜,左宗棠宴請胡林翼,胡林翼力邀曾國藩。

左宗棠道:“曾氏,鄉土氣太重,才亦太缺,更不知兵。若無塔齊布湘潭之勝,冢中枯骨矣。”

胡林翼道:“討粵匪檄如何?”

左宗棠大笑,道:“那就便宜曾滌生一次。“

三人落座,宗棠呼林翼兄,林翼稱宗棠丈。

曾國藩笑曰:“金陵洪楊,誑稱天下男兒皆兄弟,潤芝逆賊而行,可敬可嘆。聽聞季高兄獨入賊穴,賊皆兄弟乎?”

左宗棠道:“如皆兄弟,焉能於此。蠅營狗苟,欺世盜名,一群虎狼。”

胡林翼道:“何止虎狼,西南半壁,賊過之處,白骨露野,萬戶蕭疏。昔繁華之地,皆鬼魔之所。今武昌告急,恨不能立馬提槍。”

曾國藩道:“想當初,座師吳文鎔公,如不輕出城垣,絕好之局。劣撫崇綸,等那有朝一日。”

胡林翼道:“吳公與林公並望,匡世之才皆去,紛雜世間,惟餘嘆息。鄂撫崇綸戕鄂三載,兩湖紊亂,集於此廝。”

左宗棠道:“新撫青麟繼任半載,崇綸離鄂不得,屢屢陰阻;湖廣總督臺湧畏敵如虎,擁兵自保,株守德安,死不赴任,武昌已然死棋。”

曾國藩道:“石祥禎守嶽州,扼吾東援,揚言秋涼決取長沙。林紹璋佔常德、桃源,前鋒已抵荊州,阻官文南下。偏師救急,於局無補;傾城而出,湘域成空。”

左宗棠道:“添船加炮增勇練兵,徒耗時日;吾意,武昌不破,兵不疾進,免為他人作嫁衣裳。”

胡林翼道:“黔地之匪,數百一群,聚散無定,真乃為匪。此地之匪,有抗鼎之勇、竊國之才;拾掇不當,天日將換。吾區區六百悍勇,想來只是滄海一粟矣。”

曾國藩道:“潤芝,國之圭臬,百兵抵萬。吾長沙整軍,予你兩千兵勇,如何?靖港之戰,益知兵貴精不貴多,徐徐而動,多有裨益。”

胡林翼道:“謝過滌生兄。兄霹靂手段,霹靂心腸。水師僅留湘潭獲勝之師二千人,陸師只剩塔齊布部三千人,國葆一軍,竟被裁撤,湘鄉朱孫貽,練勇先驅,亦被驅逐,爾心如鐵。”

曾國藩道:“言出必踐,令出必行。優勝劣汰,親疏勿論。曾國葆臨戰心移,朱孫貽寧鄉萎縮,二子皆非將才。塔齊布、褚汝航、夏鑾、李孟群、楊載福、彭玉麟等臨戰有靜氣、出擊具悍氣,全皆將帥之才;吾令嘉獎,吾奏升遷。湘潭之勝,看似湘軍悍勇,實賴夷炮之力。吾已諮請粵督再購七百夷炮,諮調粵總兵陳輝龍領水師來援。道員李孟群至桂招募兩千水勇,亦於近日抵湘。羅澤南、李續賓二營兵馬,亦自衡州啟程,後日即至。待一切就緒,即東進武昌。明日,吾將奏請吾皇,明言靖港之失,俯首等罪。”

是日,國藩疏曰:微臣,孤憤有餘,智略不足。雖有湘潭連獲大勝,殺賊萬人,燒船千餘,大股殲滅,克服縣城。但再戰靖港,紀綱不密,維繫不固,以致潰散,其謬一也。但知輕進之利,不預為敗退之地,其謬二也。驅未經戰陣之勇,驟擋百戰兇悍之賊,一營稍挫,全軍氣奪,非勇真不可用,乃臣不善調習而試用之故,其謬三也。臣之求效愈急,而其辦理亦愈乖謬。靖港此戰,臣因湘潭水陸大捷,意欲同時並舉,破賊老巢,使賊首尾不能相顧。孰料致於此敗。臣忍恥偷生,一面俯首等罪,一面急圖補救。

湖南巡撫駱秉章亦疏:此次水陸通剿湘潭,斃賊近萬,所獲旗幟、器械無算,兇渠偽目除陣斬外,或斃於水,或斃於火,為數極多,被掠解散之人約以萬計。

咸豐帝諭:曾臣國藩親率舟師進剿靖港,雖小有斬獲,旋以風利水急,俄船被焚,以致兵勇多有潰散。曾國藩自請從重治罪,實屬咎有應得。姑念湘潭全勝,水勇甚為出力,著加恩免其治罪,即行革職;小敗微懲,治病救人,曾臣仍督勇剿賊,戴罪自效。湖南提督鮑起豹,自賊竄湘以來,並未帶兵出省,迭次奏報軍務,僅止列銜會奏。似此株守無能,實屬大負委任。鮑起豹著即革職,所有湖南提督印務,著塔齊布暫行署理。現所存水陸各勇僅有四千餘人,若率爾東下,誠恐兵力太單。著該革員添修戰船,換募水勇,一兩月間當有起色。果能確有把握,亦尚不難轉敗為功。目前,楚北賊寇竄回德安,隨州之賊亦回武漢,是鄂省望援甚急,該撫等務當督飭水陸各軍迅將此股敗竄之匪殲滅淨盡,兼可赴援武昌以顧大局。湘潭大捷,曾臣國藩練勇有功,著即單銜奏事,湘文武官員,自該撫以下,視軍務亟需,曾臣皆有權調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