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單單一行欲要離開。此時,只見觀世音菩薩一身白衣淨服,手執拂塵,雍容華貴,在縷縷香火中端坐廟堂之上。

在民間,除了廣泛流傳著佛教的美麗傳說和神話故事外,千百年來,還流傳著一個與觀世音菩薩有關的的動人傳說。

話說我們中國的宗教,向來分為儒、釋、道三大支派。三教之中,除了儒教、道教是中國本部所創始,釋教卻是由西域傳入的。因為它拿覺世度人為宗旨,信仰的人,也就不少,勢力也與儒教、道教鼎足而三,一直流傳到現在,依然保持著它的地位。

在佛家的區分,把全世界劃成四大部洲,稱為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

中國,屬於南瞻部洲。南瞻部洲有四座名山,號稱佛國。這四座山就是九華、五臺、峨嵋、普陀。管領這四座山的就是盧仁善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等四位大士。故九華禮盧仁善,稱為大行,五臺禮文殊,稱為大智,峨嵋禮普賢,稱為大勇,普陀禮觀音,稱為大慈,領域也是很分明的。

在這四位大士裡邊,最受一般人所敬禮的,無疑的要首推觀世音菩薩。因為我們若然在人群中提起她的法號,不論是老幼婦孺都曉,差不多人人的腦海裡,都深深地嵌著一尊觀世音菩薩的法像。

這種普遍的敬禮,是觀音法力所感化所造成的。

觀音的宗旨,是要使世人大徹大悟,共登覺岸。照《法華經》上說:”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看了上過這句話,就可以知道世尊的宗旨。

在民間,觀世音在西方與中華大地也流傳一段密不可分之曠世奇緣。

歲月的小舟從遠古漂來,在歷史的長河裡漂呀漂呀,停泊在周朝末年。

中原列國,互相征伐,刀兵相乘,連結不解,正鬧得人無安枕,野無淨土。那時西方興林國卻正值承平之世,端的風調雨順,國泰安民。

講起這個興林國,在西域諸國中,可稱是巍然獨立的大國,領導各邦。但因地勢關係,與中原素來不通往來,雙方隔絕.這也只為兩國中間,隔著一座須彌山。

這一座山,高可按天,廣袤數千裡,橫亙在西北高原上,好似天生的界限一般。

在當時,交通不便,中原人雖知道有這座名山,只因為此山幽深險阻,氣候又異常寒冷,山上的積雪,就是盛暑的天氣,也一般地不會融化,終於沒人敢去冒險西行。

那興林國在當時資訊是閉塞的,自然不會與中國相通了。

這興林國在西方諸部落中,歷史最為久遠,開化也比較早些,又佔著三萬六千里的國土,幾十萬人民,自然雄長一世,惟我獨尊,各小部落不容不臣服了。

興林國的國王姓何名伽,因定年號為妙莊,而被稱為妙莊王。

何伽並不是子續父位的皇帝,而是個智勇雙全的文武全才。賽馬場上他屢次奪魁,張弓搭箭,他百步穿楊,舞文弄墨,他“下筆千言倚馬可待”,手提羊毫便是筆下生花。年方十八便因才華蓋世而威震興林;二十剛滿已被推選為興林國國君。

他統領臣民數千萬之眾,所轄國土千里之廣。王后寶茵王后芳名寶茵與妙莊王同壽。

興林國地處碎葉國之北,因竹林茂盛而得名。那裡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土地肥沃臣民勤奮。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山清水秀,人壽年豐,百事順遂。

妙莊王少年得志,潛心建功立業,他待臣以義,治民以禮,處天下以道,待父母以孝。稱得上:廣施仁義,道合天心,功及昆蟲草木,百姓無不念恩。長者只嘆自己陽壽太短,捨不得離開這太平盛世,年輕人都覺得自己趕上了好時光,暗祝妙莊王永世長存。

俗話說:"山中確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別看做皇帝的一年到頭都有人喊他"萬歲!萬歲!萬萬歲!"其實他的壽命還不一定有那"白雲深處有人家"的山裡人的壽命長呢。

妙莊王是個明白人,他既不去求什麼不死之藥,長生仙方,也不指望自己萬壽無疆。只想將自己親手建立的萬世基業,傳給子孫也就心滿意足了。

有道是: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園林;國有寶,忠臣良將;家有寶,孝子賢孫。妙莊王雖無孝子賢孫,卻並不著急,因為自己仍然年輕體壯,如苗之將起,似日之初升,還怕後來不生兒育女?!

可惜他人爭氣命不爭氣。登基整整十年,除寶茵王后為他生了兩位"千金"以外,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俱不開懷。

妙莊王貴為國主,富甲天下,只是有一樁事情,不是國王威力所能攫取,也不是金銀所能買到的,卻是膝下只有二位公主,並沒有一個太子。

妙莊王已是六十多歲的人,嗣位無人,自然望子情殷。為著此事,常使他悶悶不樂,有時不免要長吁短嘆。

俗話說得好,”子息是有錢買不到,有力使不出的”,他縱然煩惱,也終歸無用。

他在希望和焦急愁悶的環境中,一天天地過去。春去秋來,匆匆的又是數年。

這年的長夏天,御花園中的一池白蓮,正迎風爭放,香霧輕浮。寶茵王后因這幾天來覺得妙莊王愁悶不樂,便在蓮池的涼亭之中設下筵席,請妙莊王飲酒散悶,當下夫妻二人,在亭中分上下首坐定,官娥綵女,分班斟酒送菜。

妙莊王心中,雖然為著子嗣問題不自在,但深體寶茵王后的一片好意,不免強顏歡笑。一方面看著池中的萬朵白蓮,參差地開放著,襯著碧綠的荷蓋,清雅可愛。微風過處,輕輕地顫動著,好象含羞欲語的神情,那一陣陣淡遠的清香,也從風中傳播過來,沁人心脾。

妙莊王在這種環境裡邊,也覺別有天地,很是有趣,心上的一片愁悶,早被清風吹散,蓮香蕩盡。

就此與寶茵王后互相傳杯,開懷暢飲,有說有笑起來。寶茵王后見他快樂,也自歡喜,親自執壺斟酒,又命群姬當筵歌舞。正是:笑聲縱,樂聲揚,風光異樣。如此一鬧,早就是明月西斜。

妙莊王酒已過量,不覺玉山頹矣,乘著一團酒興,命撤了席,扶著宮娥,攜了寶茵王后,徑回寢宮安息去了。

妙莊王一覺醒來,已是紅日滿窗。

寶茵王后早已梳洗完畢,便服侍妙莊王起身,讓他洗盥之後,一面端整飲食,一面向妙莊王道:”妾昨夜得一奇夢,未知主何吉凶?夢到一處地方,正是海邊模樣,一片白茫茫的,無邊無岸,波浪滔滔,很是怕人。”

寶茵王后說完後,又一本正經地把夢境描述著說,“妾正看間,忽然‘訇’的一聲響亮,海中就湧出一朵金色蓮花。初出水時,大小與尋常蓮花無異,離水面也很近。不料這金色蓮花,卻愈長愈高,愈放愈大,金光也越發耀目生花,連眼也睜不開來。於是,妾便將眼合了一會兒,待到重新睜開來時,哪裡有什麼金色蓮花?兀立在海中的,卻是好端端一座神山,山上卻飄飄緲緲的似有許多重疊的樓閣,以及那寶樹珍禽,天龍白鶴。這許多景象,究竟距離得遠,倏隱倏現的,看不真切。中間只有一座山頭上,湧出一坐七級浮屠。浮屠頂上,端端正正安放著—顆明珠,放出千萬道奇光異彩,十分莊嚴。妾正看得出神,那一顆明珠,忽然冉冉地升空,轉瞬之間變得一輪旭日,漸漸逼近海岸,不多時已高高地懸在我的頂上。又是轟的一聲響亮,那輪旭日竟拋拋滾滾地落到我懷中來。我嚇得忙了手足,欲待逃去罷,兩足又好似生了根的一般。我不覺拼命一掙,竟自掙醒過來,好端端地睡在床上,哪裡有什麼海,有什麼山和一切的景象?到此,始知是南柯一夢。”寶茵王后繪聲繪色地描述完後,不無憂心地看著妙莊王,“這種夢不知是何預兆,主何吉凶?”

妙莊王耐心地聽完寶茵王后的述說後,心中暗暗歡喜,向寶茵王后安慰道:“御妻夢中所見,分明是佛國極樂世界的真形,凡人難遇,自然是大吉之兆。再說那顆明珠,分明是佛家舍利,化為旭日,就是陽象;投入懷中,不消說是孕育之兆了。御妻得此夢徵,今番懷孕,一定生男無疑,實乃可喜可賀!”

寶茵王后聽了這一番話,自然歡喜不盡。此事傳遍宮中,於是合宮上下都存著萬分的希望。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拯救清冷師尊

拯救清冷師尊

雲照君
妙音宗掌門沈憶寒一場大夢,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本師徒年下耽美文。 而那個即將被以下犯上、虐身虐心的清冷師尊,不巧就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天下第一劍,雲燃。 他當然不能坐視不理。 昆吾劍派的弟子們發現,每次門派大比後,隔壁妙音宗的沈掌門總要大老遠趕過來,在雲真人收徒時指手畫腳,屁事還很多—— 家有血海深仇,不可。 修行資質太好,不可。 修行資質太差,不可 性格太過執拗,不可。 性格太過溫善,不可。
歷史 完結 1萬字
開局就幹架:大力農女絕不受氣

開局就幹架:大力農女絕不受氣

任紅塵
【女強+爽文+甜文+輕鬆+大力+快遞櫃+1v1HE】程晚沒想到自己只是在寢室裡正常睡覺,再睜眼居然換了時空。 \n開局茅草屋,家裡的人一個比一個乾瘦就算了,竟還被同村的人欺負。 \n程晚握緊拳頭,感受著身體裡不一般的力氣,又看了眼能接收到現代快遞的快遞櫃,給自己訂下兩個小目標:第一,堅決不受窩囊氣;第二,帶領家人過上好日子。 \n可程晚沒想到,兩個小目標眼看就要實現,天下大亂了。\n為了避免當炮灰
歷史 連載 38萬字
景泰風雲: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景泰風雲: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西宮娘娘玉靈月
身為大明戰神朱祁鎮唯一的弟弟,臨危受命,就應該撥亂反正。至於是撥誰的亂,反誰的正? 那當然是撥三楊的亂,反太宗皇帝的正。亂臣賊子,拋棄舊港,停下西洋,南洋藩屬盡失。 喪師交趾,內遷奴兒干,邊境烽火四起。奸臣誤國,其害十倍於叫門天子。 景泰帝朱祁鈺登基,盡復太宗之政,巍巍大明,風雲再起。
歷史 連載 68萬字
性轉水滸:我潘金蓮真不想吃軟飯

性轉水滸:我潘金蓮真不想吃軟飯

我是節操
穿越到了性轉的水滸世界,醒來之後發現自己成為了,清河縣第一美男潘金蓮。 \n妻子武大娘膚白貌美,身材嬌小玲瓏,性格單純,嬌憨可愛。\n小姨子武松身材高挑,大腿還長,一身怪力擒龍伏虎,但看似豪爽的表面下,實則對自己的姐夫感情複雜。 \n更讓人遭不住的是,他開窗戶不小心,砸到了一個風情萬種女子的腦袋,被這位西門大娘子給盯上了。 \n只想平靜生活的潘金蓮,不得不面臨巨大的危機。
歷史 連載 2萬字
漢王朱高煦家的鼉龍王

漢王朱高煦家的鼉龍王

白銀大聖
大明風華劇情,重生成為大明朝烤乳豬王爺朱高煦的嫡長子,還擁有了一頭鼉龍,且看我在這無魔的世界中跟大明朝一起閃耀光輝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