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祖惠能在大梵寺的說法,由他的貼身弟子法海禪師記錄了下來。後經發展,成了佛教界的瑰寶《六祖法寶壇經》。

法海禪師(650-730),本姓張,字文允。韶州曲江縣人。少年時本是一介儒生,才氣橫溢,長習佛典,最初於鶴林寺出家。他第一次參拜六祖惠能時,謙虛地問:“我有個問題十分迷惘,什麼叫做即心即佛?”

六祖惠能答道:“沒有生起正念以前的念,叫真心;正念生起以後不斷滅,這就是佛。能變成萬法一切相的。是真心;能遠離萬法一切相的,就是佛。若要我將全部說出來,那就花費多少時間也做不到。”

六祖惠能說到這裡,停了一下,又道,“你還是聽我的偈頌吧。”

“好。”法海恭敬地看向六祖惠能,只見偈頌隨六祖口中而出: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靜。

悟此法門,

由改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法海禪師聽了六祖惠能的開示後,雙眼露出了希望的光彩,眼前的層層迷霧被一隻無形的手拂去,露出了一片光明。

法海禪師似乎踏進了大徹大悟的境地,其後,他曾寫了一首偈語,抒發自己對這次參偈的深切感受:

即心原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法海禪師落髮前讀過不少書,進空門後勤奮好學,有一定文字功底,寫的字娟秀有力,每次六祖惠能向信眾講述佛經與禪法,都是法海禪師作記錄員的。

這一次,法海禪師將六祖惠能在大梵寺講的佛法記錄下來,成了初具規模的《六祖語錄》。

韶州韋刺史文才橫溢,拿過法海記錄的《六祖語錄)。仔細看過以後,心潮澎湃,興奮得滿險通紅:“法海大師,六祖講的自性本身清淨,力揚明心見性,實際將天竺的禪學與我們的教義交融地揉合在一起。這種將佛、道、儒三教統一歸化的觀點是前所未有的。而裡面所述的禪法深入淺出,妙解物語,令人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但下官看來,你這樣數碗是碗,數碟是碟的記錄,似乎單調了些。”

法海禪師眨著眼睛,問道:“韋刺史,你的意思是?”

韋刺史:“師祖成就可比得上巍峨泰山,而他又是一個多麼平凡的人。他的生平,如同長河那麼曲折,又極具哲理性,你將此整理,留以世人,定然有不少警示作用。”

法海禪師雙手一攤,滿臉無奈的神色:“韋刺史所言極是,

只是貧僧已盡了自己的力,可謂是江郎才盡了。”

韋刺史:“既然你自認為已江郎才盡,大可再見才人,與你補充與豐富嘛。“

“寶林寺裡,僧眾雖多,但他們一致公認我的才華屬於最好,而我自問也不過如此而已。”法海禪師臉有難色,“你叫我在寺裡找什麼人呢?”

韋刺史臉龐含笑:“寺裡不行,就在寺外找嘛!”

法海禪師:“寺外?寺外的人即使有狀元般的文才,但不懂佛理禪機,寫出來的東西不是對牛彈琴嗎?”

韋刺史:“那也未必,這樣吧,我向你推薦一個人”。

法海禪師:“誰?”

韋刺史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胸:“我。”

“你?”法海禪師以愕異的目光盯住韋刺史好一會,才搖了播頭,“不行,不行。”

韋刺史:“為什麼不行,是不是嫌棄下官一沒有文才,二不懂佛理禪機?”

法海禪師:“非也。”

韋刺史:“那麼,為的是哪一樁呢?”

法海禪師:“你身為韶州刺史,乃一州之最高長官,州務繁多。農林牧漁,樣樣都要管,哪有什麼空暇去幹這些佛門的事呢?你不怕人家譏嘲你不務正業嗎?”

韋刺史笑著回答:“這並非不務正業,而是在幹堂堂正正的大業。”

這下子,輪到法海禪師大惑不解了,他巴眨著迷茫的眼睛:“你越講,貧僧越是糊塗。你不妨詳細將道理向我道來吧。”

“好。”韋刺史朗聲地,“佛門提倡懲惡揚善,這正符合我們做人的宗旨,摒棄暴戾,弘揚正氣,民風純樸,社會秩序漸好,這是於社會於民眾都是有益的事。”

“.....”

韋刺史將《六祖語錄》帶回府去後,在管治州府的同時,挑燈夜戰,花了不少時日,將《六祖語錄》從文句上梳理通順,在內容上充實豐富,自己反覆審閱,認為滿意了,再交還給法海禪師。

法海禪師接到韋刺史的修改稿,在其後的日子裡,再將六祖的生平及進東禪寺學禪法的前前後後新增上去,還補充了不少法語,在莊嚴的法理裡面,充滿了機智與幽默,幾番修改,最後定稿,名為《法寶壇經》,又稱《六祖壇經》。

……

再說一直與師父形影不離的慧詹,這次破例沒有跟隨師父六祖去韶州大梵寺。

因為,他要去更遠的地方——西京長安受戒去。

歲月流逝,他已經從一個頑皮的小沙彌,長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比丘。

他在北上西京受了具足戒之後,在回曹溪的路上,順便來到了大師兄行思所住持的江西吉州青原山靜居寺。

此時,青原行思的“米價”公案,早已轟動禪林,無數僧衲爭相參究。在禪宗史上,這一公案影響極大,至今仍常有禪者參究。

行思以他弘深的悟境、精妙的禪法,終成一代大宗師。

當年,小慧詹到達曹溪之時,行思早已經離開,所以並不認識他。行思詢問道:“你從哪裡來?”

慧詹頗為自豪地回答:“我從曹溪來。”

曹溪,是行思在師父六祖的錘鍊下脫凡成聖、開悟得道的地方;

曹溪,是天下禪僧心目中的聖地!

行思不禁抬起頭,看了這個青年比丘一眼。

曹溪是禪的故鄉。從那裡來的禪僧,應該渾身浸透了禪的滋潤吧?

因此,行思問道:“帶了些什麼東西來呢?”

慧詹當然知道,師兄問的不是禮物,而是像當初六祖問他的一樣。像見到自性了嗎?本來自性,無形無相,如何表示?於是,慧詹站立起來,抖了抖身體,表示沒有什麼東西。

然而,行思並不認可,笑說:“還是帶著磚塊、瓦礫呢!”

本來自性,了無一物。慧詹之所以抖動身體,是因為他還認為有個自性在。

而這,在行思看來,就是破爛,就是垃圾,就是磚頭瓦塊!

慧詹冰雪聰明,立刻明白自己是靈龜拽尾——雖然掩蓋了爬行的蹤跡,卻將尾巴來回掃動的印痕留了下來。他畢竟年輕,又是性情中人,時時刻刻不忘爭強好勝。

於是,他立刻反問道:“難道,大和尚您這裡有真金給人嗎?”

慧詹是在以真金比喻佛法。

然而,若是將佛法當成固定的、具體的、有形的東西,就謬之千里了。

因為佛所說的教法是水靈靈、活潑潑的,而且是隨機的——隨眾生的機根而方便設教,所以有無量的法門。

佛是大醫王,會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病情、不同體質開出不同的藥方。

同時,佛法沒有分別,更沒有高貴低賤。佛法是因病施藥,只要對症,一根草就是最好的良藥。

因此,行思舉重若輕,輕輕說道:“假如有,你要放在什麼地方呢?”

是啊,金屑雖貴,入目成翳;佛法雖妙,執著成病。

由此,慧詹知道了禪海的深邃玄妙,波瀾壯闊。

他重回到曹溪後,認真閱讀大藏經,曾提出六個重大問題,向師父請教。在六祖惠能的點化下,他終於融會貫通,徹底覺悟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後我扛起養家重擔

穿越後我扛起養家重擔

寄餘生挺好的
23世紀H國金牌女殺手陳青新,有幸成為穿越大軍中的一員。\n25歲的大好年華,穿成了古代9歲農門長女。 \n爹失蹤,娘痴傻,下面還有2個弟弟,1個妹妹。\n奶奶偏心,爺爺冷漠,伯伯、伯孃以及堂兄弟姐妹,個個都是奇葩中的奇葩……\n只是,她這個人運氣好,穿越以後,發現異時空的原主居然就是她自己! 和二弟上山,都能獲得仙界武功傳承……\n致富之路千萬條,她對種田情有獨鍾。 \n那些曾經欺辱、無視她和家
歷史 連載 2萬字
沙陀王

沙陀王

海釣綠碼
唐末大混亂,君臣、父子、夫婦、文武甚至翁媳,所有秩序徹底打亂。 一個小學生穿越到這個混亂的時代,卻只能在優伶家庭立足。但是他得到了美國青年科學家的幫助,獲得了一個圖書館的知識。 之後改編《梁祝》,受到皇帝和宰相欣賞。以為可以從優伶出名,卻遭到朱全忠的追殺,義父義母慘死,自己投入興真觀,在前國師教育下成長。 但是因為與朱全忠的矛盾,被送上了南山談判,居然在父親李克用的兵威下談判成功,並且與李克用相認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最強毒士,曹操求我別殺了

三國最強毒士,曹操求我別殺了

花落人不知
商界巨鱷李翊意外魂穿三國,成了曹操身邊一名親衛。 見慣了商場爾虞我詐的李翊,毅然決定將自己的才華用到三國中去。 “曹總,聽說你喜歡侯門妙婦,我也喜歡的很吶。” 曹操:“子玉深知我心吶。” 荀彧:“清點糧草時發現有人貪汙。” 李翊:“簡單,將貪汙者連其家屬親友一併誅戮。” 敵人堅守不出,久攻不下。 李翊:“將死屍投入護城河中,傳播瘟疫!” 曹營眾將直呼:“這什麼活閻王!” 劉備:“為何李翊這樣的奇才
歷史 連載 4萬字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景昱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歷史 連載 4萬字
穿越南宋當皇帝

穿越南宋當皇帝

浮沉的命運
時事造就英雄,還是英雄造就時勢?歷史可以改寫,沒有了釣魚城,沒有了崖山喋血。 恢復中原,收復燕雲十六州,揚威於萬里之外,改變國運,一切從一段 “狸貓換太子”的神奇開始!
歷史 連載 89萬字
廠公爹讓我登基

廠公爹讓我登基

二木則林
【正文完結,番外不定時掉落】 被穿越者親爹養大的三歲崽崽周鼕鼕穿到了平行時空,還自帶一個殘缺的學習系統。 但他不知道自己穿越了。 所以出現在陌生地方的他一抱住了東廠廠公周遇之的大腿,然後揚起大大的笑臉,聲音甜度爆表。 周鼕鼕:“爹~” 周鼕鼕:“鼕鼕肚肚餓!” 八歲入宮的太監頭子周遇之挑眉:“……嗯?” 旁觀眾人及下屬: 嘶——————!!!現在撲過去喊廠公饒命他還只是個孩子來不來得及?! 隨後他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