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欲取帖木兒,必拿天竺。

欲拿天竺,則暹羅半島不可放。

在朱英的令旨下,剛剛打完真臘的藍玉迅速在真臘港口集結,只留下了少部分的兵力統治吳哥。

後續事宜自然是朝廷派兵來進行管理。

現在真臘的地盤其實並不小,有占城的十多個大,除了吳哥城外其實還有許多城池。

這並不重要,現在丟失了吳哥城的真臘已經無法聚集起足夠的兵力,各地割據的城池完全是一盤散沙,他們沒有勇氣來面對強大的明軍。

在吳哥城破,真臘貴族被大量屠殺之際,其他城池的守將立即就傳來訊息,表示自己願意臣服大明的統治。

所以只需要派少量的兵員去接收就行了。

除了藍玉的軍隊,其他的國公的軍隊也相繼抵達了真臘港口。

十二生肖軍已經有八個軍團回合,剩餘的四個軍團則是前往滿者伯夷。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

“威!威!威!”

真臘港口之上,八萬軍隊發出震天大吼,這些都是真正的戰兵。

當然總兵力只有八萬的數目,還有約五萬輔兵以及在真臘這裡帶走的四萬從兵,總計十七萬兵力。

隆冬強和隆春盛,還有漕幫的這些人站在李有為身後,看著面前一艘艘巨大的戰船,以及冒著黑煙的鐵甲艦,這才明白比起正規軍來,他們這些幫派完全是不夠看的。

此刻隆冬強心中最為慶幸的是自己沒有選擇跟大明作對,眼神中也流露出對義父李有為的感激之情。

隆冬強的眼神在這震撼下也變得複雜起來。

不過比起藍玉這些公侯,他們是不夠看的,即便是在占城真臘跟土皇帝一樣的金開山,此刻也是個嘍囉一般。

沒辦法,三公五候的陣容實在是太過於誇張。

藍玉,徐輝祖,李景隆,隨便一個出來都能輕易在身份地位上碾壓金開山。

而這一支組合而成的軍團,明顯也是由藍玉節制。

徐輝祖和李景隆相當於左右副統領。

從人選上也可以看出來,三人都算是年輕派系,年紀大的傅友德,馮勝很難經受這樣的勞累奔波。

常升雖然是開國公,但目前還在擺爛中。

李景隆必然是要參與,畢竟他下過西洋,熟悉道路。

其實現在的李景隆是有些尷尬的,前些年帶著大明艦隊到處蹦躂,跟一些地方國家也建立了不錯的友誼和貿易關係。

這邊才回來,再過來就是帶著大軍了。

這讓他多少有幾分彆扭的感覺。

不過他沒得選。

當明軍抵達暹羅海邊的時候,訊息很快就傳到了阿瑜陀耶城中。

拉瑪蒂菩提聽聞訊息,連忙派遣使者前往大明軍中,想要進行和談。

可惜連面都沒見到,就直接被藍玉計程車兵攔截在了軍營外。

沒直接殺掉都是秉著天朝上國禮儀之邦不斬來使的習俗。

這個時候的阿瑜陀耶王朝還在北邊跟素可泰王朝作戰,那邊的戰爭打得非常順暢,或許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徹底佔據素可泰王朝的領地。

只是為了對抗明軍,拉瑪蒂菩提顧不得太多,連忙傳令把北邊的軍隊全部撤回來,誓死守護阿瑜陀耶城。

明軍火器軍備強大,雖然因為熱帶氣候有所不適,但短時間內影響不大。

這次的配置非常豐富,而且還有大明的艦隊隨時運輸後勤保障,藍玉根本就沒把暹羅放在眼裡。

自海邊登陸後,一路就勢如破竹直抵阿瑜陀耶城下,這路上完全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這也跟拉瑪蒂菩提收縮防禦有很大的關係。

畢竟除了阿瑜陀耶城外,其他城池防禦薄弱,收縮兵力固守阿瑜陀耶城才是最佳的選擇。

拉瑪蒂菩提作為打了半輩子戰的君王,自然明白現在應該如何盡最大力氣來對抗明軍。

從兵力上來說,拉瑪蒂菩提這邊似乎還佔據著一些優勢,明軍連二十萬都沒有,而他可以湊齊三十多萬的軍隊。

但是從勝負上來說,如果野外對戰,那拉瑪蒂菩提連半成勝算都沒有。

阿瑜陀耶城是他全部的希望所在。

阿瑜陀耶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永遠勝利之城。

拉瑪蒂菩提當年遷都過來的時候,就非常注重城池的防禦,這裡用堅固的大石砌成城牆,城門也是採用的最為堅固的木頭。

和大明城池不同的是,阿瑜陀耶的城牆上還有著許多佛塔和坐佛的石雕,遠看顯得十分莊嚴。

“花裡胡哨!”

藍玉冷哼一聲,隨即就下令開炮。

雙方也沒有好談的地方。

在藍玉的心中,顯然多少是帶著點復仇的意思。

明軍中立即拉出五百門火炮開始對阿瑜陀耶城轟炸。

漫天的炮火就像是雨點一樣朝著阿瑜陀耶落下。

並不僅僅只是轟炸城牆,包括城內的區域火炮也是能夠直接轟到的。

明軍火炮的射程要遠遠高於城牆。

當然,想用火炮直接轟開城門顯然難度很高,即便藍玉這次帶著大量的火炮彈藥,但阿瑜陀耶城雖說比不了南京城那樣,可也是跟大明其他城池差不多的厚度。

即便是明軍的火炮已經經過改良加固,甚至炮身都用的是鋼材打造,威力是之前火炮的十倍以上,也沒辦法直接把城牆打破。

大明城牆的厚度普遍在十五米左右,阿瑜陀耶城要薄一點,但八米還是有的。

火炮不可能在厚度八米的城牆上轟開一個豁口,至於城門就更難了。

即便是炸開了那木質的大門,城內計程車兵也可以堆積石塊木頭阻擊明軍的進攻。

在拉瑪蒂菩提做足準備的情況下,藍玉顯然不可能說短時間內就能破城。

所以明軍的火炮是直接朝著城中發射。

這個時候的明軍已經開始圍城,即便拉瑪蒂菩提兵力比明軍還多,卻也只敢龜守城中不出。

一陣火炮之後,阿瑜陀耶城內守軍士氣跌落,雖說傷亡不是很大,但是在這樣的火炮齊射之下,足以造成極大的影響。

運氣不好的直接就被炸死了,誰也不知道火炮會落在哪裡。

城內的房子多數都是木頭做的,只是幾輪轟炸之後,靠近城牆的房屋大部分都塌了。

火炮轟炸了足足半個時辰才停下,藍玉只是冷笑一聲:“這不過是給你的見面禮。”

之後,明軍開始製造攻城器械。

不管是雲梯,亦或是其他器械,自然不可能是行軍帶著,常規來說就是當場製作。

這就是輔兵們的事情了。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攻城器械是最為關鍵的環節。

而在阿瑜陀耶城附近,樹木還是很多的,這給明軍很好製作攻城器械的環境。

明軍制作的攻城器械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常規的雲梯,還有一種是新型的炮梯。

雲梯當然不是後世影視劇中那樣的簡單長梯子,這樣的梯子不是攻城,而是送死。

真正的雲梯是一個類似於三角形的架子,前面的直角高度跟比城牆高度略高,後面則是像臺階一樣的階梯。

士兵們從後面的階梯衝上去,然後跳入城牆跟守軍廝殺。

炮梯是大明的新型攻城器械,跟雲梯差不多,不過整體架構要小上許多。

在炮梯上面裝著的,自然就是火炮了。

一是為了掩護雲梯的接近,同時也能給城牆上的守軍造成強大的殺傷。

這種火炮相對較小,炮管比一般的火炮要更長,有點像是火繩槍的放大版本。

類似於弓箭和巨弩的關係。

這也是因為炮梯是木質,火炮在發射中會產生強大的後坐力,炮梯會因承受不住而破碎,所以大明科研司在朱英的指導下,製造出了這種專門用來攻城的小火炮。

藍玉這邊完全不急,在強大的補給下,後勤不會影響到圍城。

阿瑜陀耶城內的糧食或許不多,但堅持幾個月肯定問題不大。

而藍玉顯然不可能耗個數月半載。

九萬輔兵的作用體現了出來,他們砍伐樹木,沒日沒夜的製作攻城器械。

大量的雲梯和炮梯不斷在成型。

明軍本來就是來進行攻城的,因此在各方面的準備很是充足,其中還強行徵召了真臘,占城的許多木匠。

隨著明軍的器械不斷被製造出來,拉瑪蒂菩提顯然有些慌了。

看著城外那比城牆還要高上一節的各類攻城器械,拉瑪蒂菩提不知道能夠堅持多久。

雖說拉瑪蒂菩提的軍隊也有一些火銃,火炮,但這都不是主流配備,在這樣的大戰中起不到太大作用。

於是拉瑪蒂菩提就天天召開朝會,開始商討對策。

“陛下,或許我們應該趁著明軍還沒有完善攻城器械的時候,提前派遣軍隊出城作戰。”

“我們的兵力比明軍要更多,他們不一定能夠戰勝我們。”

一個大臣站出來建議說道。

不過他的建議很快就被反駁了。

“如果要出城作戰,也是應當在明軍準備攻城的時候,我們作戰的同時還能夠摧毀他們的攻城器械,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第二個大臣的建議顯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不過王座上的拉瑪蒂菩提沉默不語。

因為這些話跟廢話沒有什麼區別,商討了差不多一個月,說來說去還是這些言論,沒有多大的意義。

“大古剌那邊的使臣,可有訊息傳過來。”拉瑪蒂菩提沉聲問道。

負責外交的大臣站出來搖頭道:“目前還沒有訊息。”

這樣的對話已經持續好幾天了。

在得知明軍大舉進攻的時候,拉瑪蒂菩提就派遣了使者去大古剌,也就是白古王朝。

在阿瑜陀耶王朝的四周,北邊的素可泰王朝顯然是不可能出兵來幫助他的,畢竟之前拉瑪蒂菩提差點都要滅了素可泰王朝,他們巴不得明軍破城。

而東邊是真臘,現在已經在大明的統治下。

唯一可以求得外援的,也就只有西邊的白古王朝。

白古王朝是蒲甘王朝瓦解後,由孟族建立的王朝。

雖然拉瑪蒂菩提希望得到白古王朝的救援,但實際上知曉可能性並不大。

在蒲甘王朝瓦解後,臨近白古王朝的還有阿瓦王朝,兩人的統治者都是曾經蒲甘王朝的高層。

而為了統一雙方已經廝殺了許多年,至今十五年一直都在廝殺之中。

歷史上兩個王朝總共廝殺了四十年,史稱四十年戰爭。

當然,白古王朝還是有兵力可以支援拉瑪蒂菩提的,當年阿瓦還聯合麓川,孟艮兩國,一起攻打大明西南。

也就是在朱英入京不久,沐英去世的時候。

不過在沐春的進攻下大敗,從而損失慘重,最後向大明乞降。

然而就在拉瑪蒂菩提唸叨白古王朝的時候,白古王朝的使者已經抵達了大明軍營。

“羅娑陀利大王麾下使臣,拜見天朝上國涼國公大人。”

藍玉在大帳裡看著跪在地上的白古王朝使臣,嘴角不由露出玩味的笑容。

拉瑪蒂菩提求援的使者,確實抵達了白古王朝,畢竟兩國相隔並不遙遠。

白古王朝現任大王羅娑陀利在得知阿瑜陀耶城被明軍包圍後,無視了使者講述唇亡齒寒的道理,直接就把使者給關了起來。

然後派遣使者去到明軍這裡,表達白古王朝對大明的臣服。

羅娑陀利非常清楚大明的強大,當年蒲甘王朝多麼不可一世,不還是倒在了蒙古人的鐵蹄之下。

而戰勝了蒙古人的大明,顯然更加厲害。

雖然羅娑陀利沒有跟明軍交戰過,可是阿瓦,麓川,孟艮他們聯合起來,都被大明打得損失慘重,從而讓白古王朝趁機佔據了阿瓦王朝不少城池。

現在他去幫助阿瑜陀耶,就算是打退了明軍一次又怎樣,到時候明軍掉頭來攻打白古王朝,他拿什麼抵抗。

從兵力和綜合國力來說,羅娑陀利自認沒有阿瑜陀耶王朝強大。

你一個比我更加強大的國家都不能抵抗住大明,憑什麼認為我敢對抗大明?

開玩笑的吧。

羅娑陀利果斷把拉瑪蒂菩提賣了,並且讓使者表示,如果大明需要幫助,他願意出動所有兵力幫助大明一起來攻打阿瑜陀耶城。

要知道李景隆下西洋艦隊的震撼,如今還深深刻在羅娑陀利的腦海裡。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