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得不說,內閣首輔親自領辦清理皇莊、皇店的事,至少在最終方案下來之前的梳理工作,效率比以往或者之前預期中要快不少。

勳臣國戚過去抗拒、鬧,憑的是什麼?是皇帝擔憂文臣坐大,所以要保“忠心不二”的勳戚,更要在意皇帝自己的內帑。

現在文臣是不是坐大了?不,國策會議設立之後,微妙的變化日益明顯。

常朝也漸漸禮儀化了,過去經常在常朝上討論的事,如今越來越多地轉移到國策會議。而那些小事,又隨著六部之內事務“原則上准奏”的新規而不必驚動皇帝。

有十幾個人爭吵的國策會議,皇帝已經可以安坐在龍椅上把控裁奪。

相反,誰進入御書房,誰作為勳臣武將代表列席,誰拔擢到閣臣、九卿的級別,全取決於聖意。

朝廷頂層,因為閘口變多、水變活,文臣比過去更難抱團了。

皇權既然暫時穩固,勳臣國戚還憑什麼鬧?

何況他們大半都已經是廢物。

“聽說北鎮撫使入宮了。”英國公張侖憂心忡忡地問崔元,“崔參策,王佐回京後將我們都拜訪了個遍,詢問我們和兩廣商人的關係,你能不能透個底啊!今日命婦覲見,陛下又把咱們勳臣國戚都召來,大家都很不安。”

要是以前,他們都叫駙馬爺。

現在,他們喊崔參策,這是最近才慢慢興起的、對閣臣九卿之外其餘三個參預國策會議之臣的稱呼。

崔元很無奈:“國公爺,許多機務不出御書房,您就別為難我了。”

“那怎麼又先讓我們在武英殿候著啊?”徐光祚看了看著武英殿內外的其他勳臣國戚,“不是我過於擔憂,崔參政,五月朔日大朝會時你離京了……”

那個雷雨之夜,大朝會前夕,日精門的一把火讓第二天參加大朝會的勳臣國戚們瑟瑟發抖。

其時公侯伯都被帶去了乾清宮,而其他國戚和武將在武英殿中等候“賜朝食”時,徐光祚後來聽說不少人一回家就換了衣服:那自然不是因為當日大雨淋溼的。

至於是冷汗還是什麼別的,不得而知,總之那是一段令人恐懼而不堪回首的記憶。

崔元繼續無奈地看著他們:“這麼多勳臣國戚,乾清宮中自然是要設好了桌案,才傳我等過去。”

“我們只是家中管事與兩廣商人有些來往,王佐來問時,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啊。”一旁的武安侯鄭英也湊了過來,“崔參策,好歹讓我們有點準備,等會見了陛下該怎麼辦啊。武定侯去坐營,一定有原因對吧?”

他說完就看向了蔡震。

“我什麼也不知道!”

蔡震覺得再繼續這麼下去,他這個宗人令就要被吵死了。

他這個宗人令也很為難,他管的只是皇親國戚。而崔元現在已經擔任左軍都督府掌事了,這些勳臣為了清理皇莊皇店一事還是找他。

崔元這不是已經回來了嗎?

但也沒辦法,崔元過去實在太低調,屬於勳戚中的異類,來往交流的倒是以文人雅士居多。

郭勳已經被降等了,朱麒甚至被除了世券,但這個訊息只僅限於國策大臣所知。而世券每一副都分左右,勳臣留一份,另一份則存在宮中內府。

兩人還要戴罪立功,朱厚熜也沒有大肆宣揚讓他們沒面子。

崔元也在一點點的改變,他開口說道:“無需擔憂,陛下寬仁,今日又是命婦覲見太后與公主,是大喜日子,怕什麼?陛下御極數月內諸事繁忙,如今設宴召勳戚齊至,又豈會動什麼干戈?”

“可王佐這個時候被召進宮做什麼?”張侖膽戰心驚。

崔元看著他:“我哪裡知道?英國公,您這麼擔心王佐進宮何事?”

張侖訕訕說道:“不免多想嘛,畢竟王佐之前將勳戚都拜訪了一遍。”

武英殿內大有杯弓蛇影之勢,誰也揣摩不透陛下的用意。

而張鶴齡、張延齡兩兄弟是顯眼的,因為他們身邊沒有朋友一起敘話。

低調了數月,督造好了正德皇帝的康陵,現在這位睿宗烈皇帝也已經發引下葬了,康陵督造一事正在由陛下委派內臣與戶部、工部一起軋賬。

若無問題,那便有一功。

但想到王佐之前拜訪時的笑臉和問出的一些話,兩兄弟如今不求有功,但求無事。

……

乾清宮東暖閣,王佐這是第一次面見皇帝。

駱安也來了。

“將朕比作湖廣猛藥這種話,你也記下呈奏上來?”朱厚熜似笑非笑地問。

王佐半邊屁股挨在皇帝賜座的凳子上,恭聲回答:“臣只知如實稟奏。”

他用您開玩笑,您斥責與否我可管不著,我替他隱瞞的話,那不是找死嗎?

“伱們都不錯。”朱厚熜笑了起來,“他請罪了,你也呈奏了。這趟南下,朕另外交辦的兩件事為何最近才呈奏?”

王佐彎了彎腰說道:“兩廣罪臣,陛下要留給張撫臺審訊立威,臣不便親自遣人訊問。張撫臺交給臣的供述,臣自然還需核查一遍,故而延誤了一些時日。”

“到勳戚府中都走了一遍,當面對質?”朱厚熜看著他,“有些人與兩廣並無生意往來。”

“都是國之柱石,臣索性全都走一遍。自然不是對質,陛下既然準了臣之請,臣是拜訪幫撫寧侯帶帶話的。有生意往來的商量一下如何處置,沒生意往來的幫撫寧侯要一要子弟家將去兩廣用事。一來掩人耳目,二來也能讓他們有所收斂,不在此時給陛下添憂。”

朱厚熜嘴角掛著笑容:“石寶那邊呢?”

“雖已做了安排,如果還收到石指揮的密報,這件事便不算能復旨了。有梁公相助,石指揮的人眼下是都有了妥當身份,撒到了南洋。只是海上風浪莫測,還是折了七個人。”

朱厚熜收起笑容點了點頭:“你把家小都安排好。”

“臣知道。成年的在京效命,安排了安穩差使。年幼的都養著,送到衛學裡去了。”

“說到錦衣衛的衛學,陸炳和嚴世蕃如何了?”

皇帝再次當面問起,王佐凜然回答:“陸小千總武藝的底子打得很好,原先只是學業上頗令先生頭痛。嚴首席的公子去後,兩人倒成了好友。嚴公子家學淵源,才智和精力都非凡,現在陸小千總倒是聽他勸在用功補習。嚴公子則說之前吃了敗仗,因此向陸小千總討教拳腳。”

“……且看這對活寶將來如何吧。”朱厚熜想著陸炳和嚴世蕃一起勾肩搭背的模樣,心裡覺得有趣,隨後才對王佐說道,“你這次南下,辛苦了。但兩廣之事還沒竟全功,朕先不賞你。另有一事朕要問你:前去東莞接應敗匪的那夥海寇,其頭目查出線索來了嗎?”

王佐離開凳子跪下:“臣當日無法下海追擊,此後廣東也需一心準備屯門戰事,故而讓賊子跑脫了一些。臣一路回京又在核查張撫臺交給臣的供述,以致抵京後方知東南殺官一事。那夥海寇以何人為頭目,恐只有王子言才知曉。無奈張撫臺當時……下刀太果決了。”

“沒從王子言親信、管家,還有銀錢往來方面查到線索?”

“臣辦事不力,暫未查出。”王佐跪得很紮實。

“起來吧。”朱厚熜思索一番之後說道,“你再去一趟東南吧,從三條線去查。”

“臣聽著!”

“第一,你說的那個壽寧侯家幕僚方師爺,和最近半年忽然在江南流傳開的那捲《野記》有何關聯。”

朱厚熜第一句話就讓王佐很意外,但他是專業的,問了一句:“可是祝枝山所著《野記》中關於太宗皇帝夷方孝孺十族之繆談?”

“暗中訪查。”朱厚熜點頭,“第二,東南大戶與兩廣海商的合作,重點是因這次兩廣之變,有哪些大族家的商行,過去依賴兩廣海商銷去海外的絲綢、瓷器、茶葉等渠道斷了。”

“是!”

“第三,張子麟到南直隸後第一封密奏,查遇害三官員無不涉私鹽,官聲亦褒貶不一,皆有貪墨、奢靡享樂之實。”朱厚熜眼裡露出寒意,“這東南殺官一案籌劃之人,恐怕還有一個以此為引線燃遍東南的局。縱非好官,也應由朝廷明正典刑!京營、兩廣精兵還需整備,年後才能到東南,你先去,幫張子麟再添一層震懾!”

王佐凜然大聲道:“臣遵旨!”

這件事,他作為北鎮撫使已經瞭解一些了。

張子麟應該不是為結案這樣說,情況只可能是這被殺的官還真都是有可殺之處,或者說東南大多數官都沾染著相似的罪名。

那麼眼下,東南應該就像一個躁動不安的火藥堆,有多少人害怕被波及?

王佐先領命離開了,朱厚熜這才看向駱安:“駕馭這樣精明能幹的部下,吃力嗎?”

駱安面有愧色:“若無陛下為臣撐腰,臣是鎮不住的。”

“這句話說得極對!”朱厚熜卻道,“既是朕命你做這錦衣衛指揮使的,你便有朕撐腰。朕花了數月時間,只用心在朝堂重臣身上。如今,卻是需要震懾住勳臣,震懾住地方了!趙俊和石寶在兩廣用命,捷報已經傳來。你和張鏜,接下來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錦衣衛和內廠給朕打理好了,必須如臂使指!”

“臣必定做到!”

本已是正千戶的趙俊在廣東守禦東莞一戰中立功,升任參將後又在第二次屯門海戰中立功。

眼下,他就這麼憑著潛邸舊臣的身份,先由陛下單獨議功直接升任了廣東都指揮使司都指揮同知,從二品暫署廣東都指揮使。

而廣東,並沒有派新的都指揮使和總兵官,這意味著趙俊成了廣東武官序列裡的實質老大。

至於汪鋐,他的功勞要和張孚敬一起由兵部隨後來敘。

張鏜這個指揮僉事去兩廣歷練了一番回來後,就調到了東廠。

原本在提督太監下僅設一個掌刑千戶、一個理刑百戶的東廠,現在正在進行改變。

首先是名字,由東緝事廠改為了內察事廠。其次,則是提督太監之外,這內廠也有了一個指揮使,正三品。張鏜升了從三品的指揮同知,暫署指揮使。

駱安並不知道國策會議是怎麼透過這個改革的,但他從皇帝剛才對王佐說的話,和對他的這番叮囑裡,知道接下來就是陛下震懾住勳臣和地方、坐穩皇位的最後一步了。

領命離開,駱安在出宮途中看到了去往武英殿傳召勳戚們的太監。

剛剛虛歲十六的陛下,在入京後真的是展露了遠超過去王府中時的氣度和謀略啊。

他看得出來,王佐那個精明的傢伙是真心誠意敬服異常並不辭勞苦的。

兩廣一行,究竟有哪些事讓王佐這個傢伙心服口服?

……

今日命婦入宮,冷暖炎涼過於明顯。

首先自然是要去表面地位更尊崇的仁壽宮拜見“昭聖慈壽皇太后”的,但這只是一個過場。

隨後,還活著的長公主們、勳戚的妻子們、朝廷重臣的妻子們則又烏泱泱地去往東邊的清寧宮,拜見邵太后和蔣太后,還有兩位正在等待封號的長公主。

仁壽宮裡,張太后卻沒那個興致感慨什麼,而是壓抑著驚怒卻又無可奈何。

因為今天早上皇帝照常過來問好時,多呆了一些時間。

用了很多委婉的話,說了很多尊敬的保證,但只有一個目的:東南有人殺官,兩廣又有戰事,西北又快到了入冬時北虜寇邊的高發期,糧餉堪憂啊。

屬於仁壽宮的三處皇莊和幾處官店皇店的乾股,能不能先交出來?

說得像是楊廷和苦苦相逼,但張太后哪還能說個不字?邵太妃變成了太皇太后,宮裡論地位,她已經是老二啦!

何況皇帝還說:康陵督造正在軋賬,等結束後就能為壽寧侯、建昌候敘功,以別的形式再補償這一番“為國解憂”的。

“……母后。”莊肅皇后夏氏擔憂地看著張太后。

想起馬上要到乾清宮“赴宴”的張氏兄弟,張太后收拾下來了情緒,勉強笑道:“怎麼了?”

夏氏欲言又止。

忘了日精門之火嗎?事已至此,為何不好好告誡一下壽寧侯、建昌候呢?

陛下說國事艱難糧餉堪憂,捐獻一二必能讓龍顏大悅,此後安享富貴啊!

她總覺得張太后的心事越來越重,似乎仍有不甘。

可這些……還不是因為當年有過鄭旺妖言案,還不是因為張氏兄弟過於跋扈,正德皇帝才與張太后情誼日漸淡薄,以至於後來都很少入宮寵幸后妃嗎?

結果一個子嗣都沒留下,讓她們二人如今得此結局。

夏氏只記得,正德皇帝南巡迴來病重後,張太后一次都沒有去探視過。

現在連她都不由得不懷疑一些東西。

於是她也勉強笑道:“我扶您到御花園走動一下?”

清寧宮中脂粉氣爆表,貴婦們滿臉堆笑恭敬地拍馬屁、拉家常、等候擺宴入席。

而乾清宮中,勳戚已經到齊,桌椅甚至擺到了乾清宮外的雲臺上。

朱厚熜看著這烏泱泱一大群被國家供養著的人,想著其中八九成都已經是廢物,但還是臉帶微笑:“坐。”

十月的正午雖不至於寒冷,但今天還是有點風。

惴惴不安的許多人額上汗珠被這風一吹,清醒異常。

非喜非節的,豈有好宴?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當年明央
靈霄看了一本仙俠文。 男主下凡渡情劫,為救女主散盡修為除魔證道。但靈霄卻喜歡文中那個美強慘反派—— 大魔王謝無佞。 一個窮盡三千年從萬魔淵爬出來,就為讓整個三界挫骨揚灰的病嬌瘋批。 以一己之力逼得男女主神魂盡毀。封印他後,神族傾盡能力,以上古之法點了一抹純靈善念在這瘋批魔頭額心,試圖引他改邪歸正。 但這魔頭死不悔改,花了三千年,又衝破無妄海煉獄,打算再次拉著三界跟他一起沉淪。 這次,靈霄穿過去了,
歷史 連載 9萬字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張菇涼
穿越到漢末的林墨,為了能夠舉孝廉入仕,只能選擇在岳父面前人前顯聖。 “賢婿覺得曹操會水淹徐州?” “陳登暗通曹操?賢婿可有證據!” “賢婿如何得知袁術會稱帝的?”直到袁術被殲滅,曹操被打跑,林墨才詫異道:“呂布怎麼變的這麼厲害了,難道背後有高人?”呂布擺了擺手,不裝了,我攤牌了, “對,賢婿就是呂布背後的高人啊!”
歷史 連載 133萬字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青芷町蘭
建安元年,初春後世歷史分類某 “白金大神”因讀者打賞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來到漢末三國,附身張繡身上。 看著剛死不久的張濟,以及旁邊低聲啜泣的美婦縐氏,其瞬間燃起了鬥志......注:三國智商爽文,口味比較帶勁,不喜勿入,不喜勿噴。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景第一贅婿

大景第一贅婿

泥丘白
宋安穿越了,而且好死不死的穿越到別人大婚當天、洞房花燭夜的時候。 更要命的是,對面那個被粗暴撕碎衣衫、半迷半醒的女人,還是個郡主! 一介郡馬,大婚當夜企圖對郡主用強,結果被郡主一三彩馬砸翻,然後便宜了他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奶奶的,不會剛穿就又要嘎了吧?
歷史 連載 1萬字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娍齋
【先婚後愛+雙潔+甜寵+追妻】【瘋批病嬌王爺VS善良嬌軟王妃】天晟朝大亂,奸臣當道。 在民間享有菩薩再世之盛譽的將軍遺孤沈曦澐被選入宮,慘遭反派瘋批王爺折磨,善良嬌弱小白兔遇上弒殺惡魔大灰狼,人人都道她活不過三朝...
歷史 連載 1萬字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月麒麟
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趙禎也一樣。他從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 但是,命運偏偏讓他來到了大宋,成了萬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難當,趙禎這個官家尤其難當。 上有奉先皇遺命,監國理政,距離稱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劉娥天天管著,下有仗著不得殺士大夫的祖訓,以直諫為榮的一群文臣時時盯著。 再想想往後數年,歐陽修,包拯,范仲淹這些只能在教科書裡出現的人物也會來到自己面前。 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趙禎,心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