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鹿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鹽是很有意思的東西。

百姓的生活標準可以高也可以低,即使是牧民都有可能在其他方面自給自足,唯獨鹽不行,無法自給自足。

鹽是人維持生命的東西,任何一個官府都需要控制鹽產地,這是就連土司都明白的道理。

但另一方面,每個人對鹽的需求都不大,日常所需一年有個幾斤就夠,所以百姓對鹽的價格變化並不像糧價變化那麼敏感,這中間就藏著暴利。

這種特性的存在,鹽成為朝廷很好的稅收支柱。

在明朝,鹽稅是佔比第二大的收入,僅次於糧稅。

而在唐朝,安史之亂之後的鹽稅改革,使鹽稅收入佔到了總稅收的一半。

劉承宗過去沒接觸過這些,對此並不瞭解,但楊鼎瑞很清楚這些事。

從朝廷的角度上,稅收是必須的,還需要多收,但如何薅出最多的羊毛,只聽最少的羊叫,就是進步。

楊鼎瑞並不認為劉承宗在康寧府七縣要進行的改革是進步,儘管他要給予奴隸自由人的待遇,分給土地,但這最多隻能叫好人好事。

自己硬挺著難受,去給別人謀福利,那可不就是好人好事嘛。

楊鼎瑞認為劉承宗要做的進步,不是當個好人,而是要建立一個進步的朝廷。

過去在陝北,當個好人就夠了,把搶來的土地也好、糧食也好分給別人,就能換來貧苦百姓飢軍的追隨,卷著人去打仗,活過一天算一天,在當時是正確的。

但到了這,有了穩定的地方,要考慮長治久安的問題。

“鹽鐵必須專營,而且我認為此時還不是大規模推廣紙幣的時候。”楊鼎瑞說:“我們的銀太少,此時推行紙幣,能撈一把快錢,但於長治久安無益。”

楊鼎瑞說著露出笑意:“等白銀多些,可以嘗試推廣獅子票,畢竟要推行一種貨幣,包括官府在內各方都不得拒收這種貨幣。”

收稅收上來獅子票沒有問題,問題是他們白銀儲量太小。

這著實令劉承宗感到好笑,就在一年前他們剛到俱爾灣,他還因坐擁三十萬兩白銀而沾沾自喜,沒想到不過一年,三十萬兩白銀就啥也不是了。

主要還是西征夾裹的部隊太多,若只有劉家兄弟本部兩營,這筆錢本該足夠發五年的軍餉。

如今楊鼎瑞一說,劉承宗就明白他說的貨幣時機在哪。

貨幣的準備金和信用缺一不可,沒有準備金,這種貨幣就無法對抗風險;而沒有信用,百姓就不會願意使用。

大明的寶鈔前車之鑑就在那,一沒準備金,二收稅還不收寶鈔。

現在擺在劉承宗面前的問題也一樣,他需要準備金,而且收稅需要收票子,但如果收上來的都是票子,白銀儲量不變的情況下,票子也遲早會超發。

他要面對的不是僅僅俱爾灣上萬軍隊,而是統治範圍內至少二十萬百姓,而且這數目還會隨掌控這片土地的時間而增多。

千頭萬緒的工作,都要從此開始。

楊鼎瑞道:“而且設立鹽法還能解決一個問題,從北向南運銀的問題,只要掌握這裡的鹽場,就能把鹽變成白銀,我們讓百姓富裕,百姓就能給我們納更多的稅,這是進步的關鍵。”

“這是個好辦法,囊謙周圍的幾個鹽場如今都在我手上了,只要制定好法度,立刻就能開工。”

劉承宗抬手道:“不過要算好曬鹽匠的工錢。”

康寧府的鹽場集中於囊謙縣,這些鹽讓囊謙成為周圍最大的市場,但並沒有讓囊謙王為之富裕。

因為周圍幾個大鹽場過去都在根蚌寺名下,唯一一個不屬於僧人的鹽場,頭人每年給囊謙王多上些貢,很難在財富上起到質的變化。

反正挺奇怪,分明坐擁周圍最大的食鹽產地,既沒富裕統治者,鹽還賣得挺貴,也沒讓百姓得了實惠。

“工錢?”

楊鼎瑞摸摸下巴,發現事情並不簡單:“他們以前是怎麼算工錢的?是交納鹽稅的私營鹽場,還是向外賣鹽的官營鹽場?”

劉承宗搖搖頭:“沒有鹽稅,熬鹽的不是百姓是奴隸,年薪三百六十五個糌粑。”

楊鼎瑞咧著嘴低頭撓撓髮際線的邊緣,滿面疑惑:“不應該啊,吐蕃也不這麼幹。”

“囊謙就四千戶百姓,裡頭兩千多戶奴隸,還有一千多戶沒有多餘糧食需要儲存的窮苦人,不需要多產鹽。”

劉獅子攤手道:“自然也就無需考慮鹽法,隨便定個價往外賣就行了,吃得起就吃,吃不起就回家淡食,而對於當地農奴,鹽場熬鹽是非常幸福的工作。”

楊鼎瑞對此感到非常疑惑,他來的時候,路上見了許多前來拜見的百姓,穿的用的都挺好,地方上也井井有條,非常安靜祥和,搭配美不勝收的雪山景色,一路走來,感覺除了人少點,其他事情都挺好。

怎麼這會劉獅子一說,在鹽場每天一個糌粑都成非常幸福的工作了,像人間地獄。

當他提出自己的疑惑,就見劉承宗滿面感慨的搖頭:“你過來看見安靜祥和,是因為進康寧府的路上,各領地的奴隸都被我徵召走打仗了,這片土地上有人享受著天下最大的福,也有人在忍受世間最深的苦。”

“先生我給你講個故事吧,關於奴隸關於鹽。”

劉承宗坐在床榻邊上,盤著條腿靠著炕桌道:“巴桑是個農奴,有天神仙顯靈,賜給巴桑很多東西,一大塊肥瘦相間的燉羊肉、一大疊羊皮、一袋白糖、好幾袋青稞面,還有一塊西瓜大的鹽磚,你猜怎麼著?”

楊鼎瑞笑了一下:“這巴桑倒是好運氣,吃著燉羊肉蘸白糖、披著羊皮背上青稞面,揣上鹽磚抱回家,好事啊。”

“他顧不上吃肉,撲到鹽磚上就舔,舔完讓人給他包好,要送到囊謙給他老婆舔。”

劉承宗抬手在炕桌磕了兩下,目光定定看著楊鼎瑞,緩緩搖頭:“這個故事是真的,沒有神仙,這是我率軍抵達丹巴第二天,給巴桑的獎賞。”

楊鼎瑞沒有說話,這事超過了他對正常世界的認知,幾次想開口說話,滿面困惑了好半天才問道:“他為啥啊,不吃鹽也不至於如此啊!”

“你和他的認知有區別。”

劉承宗面無表情說出一句,這才抬起大拇指朝著自己道:“我知道,幾天不吃鹽我就會變成軟腳蝦,這時候我要吃點鹽才會恢復正常,但對他來說,並非如此。”

“他覺得鹽是一種神藥,吃了會讓他力氣大……先生可明白,這其中區別何在?”

楊鼎瑞默然。

劉獅子是總吃鹽,只是當兵帶來的斷糧經歷讓他知道沒有鹽自己會虛弱無力。

巴桑是不吃鹽,僅有幾次吃鹽的經歷讓他知道,吃了鹽會力氣大增。

而楊鼎瑞對這一切無從得知,他的人生從未斷過鹽,甚至有時會嫌延安府衙的廚子炒菜太鹹。

這讓他沉默良久,才開口道:“原本我想給你,我和四爺編出的差役章程,但現在看來不行,還有鹽法,你也先把我說的都忘了吧。”

劉承宗問道:“怎麼?”

“給我配個通譯,我在俱爾灣和日月山的番兵學了些西番言語,但有些話說快了還是聽不懂,囊謙還有你說的奴隸麼,還是要到瑪康縣去?”

楊鼎瑞道:“我打算和奴隸同吃同住一段,這套章程,他們是最多的百姓,律法要因地制宜。”

“同吃同住?東南有個鹽場,那的頭人還算恭順,暫時沒有動他。”

劉承宗說著,腦海中不禁想象出進士老師蹲在梯子下面,往嘴裡塞糌粑的景象,快速搖頭道:“算了,還是去瑪康吧,巴桑的兵營好一些,雖然伙食還差點,你可以問問他們以前的日子。”

楊鼎瑞卻固執起來了,搖頭道:“不,就去鹽場,正好能看看他們是怎麼回事!”

“不不不!”劉承宗擺手道:“先生,你過去就說是做客,當個座上賓讓頭人侍奉著,親眼看一看,問一問就行了,同吃同住,你受不了那樣的苦。”

楊鼎瑞傲然起身:“大元帥這話,可太瞧不起你的老師了,我楊星莊寒窗苦讀二十年的苦都受過了,還有什麼苦我吃不得?”

這就把話說絕了,讀書那他媽的也叫吃苦?

也許對楊鼎瑞來說,二十年磨一劍,出鞘考上進士做到正五品的府同知,一躍就是十萬人翹楚。

或許這劍在他看來不算鋒利,也不那麼令人滿意,寒窗苦讀就成了他這輩子受過最大的苦。

可他劉承宗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候,就是讀書學習那十二年。

比起在魚河堡做家丁,寒窗苦讀算個屁!

楊鼎瑞這人雖然戴著眼鏡,很有文人氣質,但劉承宗知道他的老師內心也非常剛強,想做的事他攔不住,便派人給鹽場的頭人送了個口信,讓楊鼎瑞過去幹幾天活兒,過去看看。

其實他心裡有所預料,這事肯定最後是楊鼎瑞不高興,小心伺候的地方頭人也不舒服。

但他萬萬沒想到,楊鼎瑞只去了三天。

那鹽場名叫白扎,離囊鎖謙莫宮有九十里遠,周圍都是森林。

白扎是猴子的意思,傳說在很久以前,森林裡的猴子經常聚集一處,舔舐泉水之後就離開,後來人們發現泉水裡有鹹味,用泉水兌在食物裡味道很好,就設立了鹽場。

囊謙所有鹽場的鹽都來自泉水,所以這裡不同於茶卡和山西的湖鹽,是泉鹽,不過也需要滷水晾曬,大同小異。

過去花了一天,在旁邊住了一晚上,第二日逛了一天、晚上睡一宿,第三天干了一天的活兒,夜裡騎馬連夜往囊謙跑。

到囊謙已經凌晨了,火急火燎衝進莊園三層,把在廳裡值夜的樊三郎嚇得花容失色,差點扣動扳機。

劉承宗在睡夢裡被吵醒,迷迷糊糊就聽見楊鼎瑞說,要提王師二百,踏平白扎。

唰地一下,劉承宗整個人都清醒了,怒從心頭起,睡意全無,還有人敢欺負我的老師?

他問道:“怎麼回事?”

楊鼎瑞一番訴說,漸漸平息了劉承宗的怒火,反而令他和樊三郎在廳裡坐著,都憋著笑。

白扎頭人,劉承宗見過,為保護尕馬的哥哥,在戰爭中丟了隻手,是個非常忠厚老實的中年男人。

太壞就壞在太老實淳樸了。

擱在正常人身上,青海大元帥的老師,說要在這個鹽場看一看,跟奴隸們同吃同住、幹一樣的活兒,那不得提升所有奴隸的地位麼?都吃點好的,住點好的。

劉承宗本來心裡想的也是如此,反正他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就算白扎頭人好好伺候著,楊鼎瑞肯定也會為奴隸鳴不平,白扎頭人的領地絕對保不住。

但這無所謂,劉承宗可以補償那個忠誠於舊主的頭人,讓他去林蔥當個流官,反正改土歸流是大趨勢,先改的待遇好、後改的福利少。

可白扎頭人沒有這個悟性,他是個對奴隸主非常忠誠且能幹的頭人,而不是非常忠誠且能幹的官員。

非常忠誠的官員,會在事情上選擇變通,但非常忠誠的頭人不會,只會不折不扣完成主人的命令,即使他足夠聰明,知道這樣完成命令會對自己有壞處,也在所不惜。

因為奴隸只需要完成命令,不能去擅自妄測頭人下達命令的原因,頭人也同樣不能去妄測大王下令命令的原因。

在他們的語境裡,甲波這個詞沒有國王或皇帝的區別,就是一片土地最厲害的男人。

所以劉承宗就是這裡的大王,大王讓他的老師到白扎當奴隸,那就是當奴隸。

楊鼎瑞第一天早上過去,逛了莊園,看了白扎頭人收藏的各種寶貝,希望他看上什麼就拿走。

宴席上吃的是夾沙牛肉和黃金白銀烏絲糕,喝了一杯燕麥做的甜醅,睡的是鋪著駝絨的床鋪,邊上還準備了兩個洗得香噴噴白生生的姑娘。

那個晚上,他是白扎鹽場最尊貴的客人。

但一覺睡醒啥都變了,他被人粗暴地扒去所有衣裳,光著腚戴上腳鐐拴著鎖鏈,和數不清的奴隸一道被踉踉蹌蹌牽往鹽場。

他們不能穿衣服,衣服會把主人的鹽水帶走。

準確的說是她們。

在鹽場工作的都是婦人,只有楊鼎瑞一個男人,所有人都光著身體,楊鼎瑞是人群裡最白的那個,白得發光。

他永遠都不會忘記,在那個太陽曬得人面皮發紅的日子裡,他像一棵白筍,深深紮根在鹽田不敢動彈。

那一日,他承受了一天監工狠狠抽來的長鞭,不為曬鹽,只為捂住胯下搖擺的風鈴。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