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鹿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連弩,在古時候是高科技。

不過到明代,連弩早已不是軍國之器,不過民家妨竊器具而已。

劉向禹拿給劉承宗的圖紙上,弩有矢匣,可盛矢十支,依靠重力射出一矢落下一矢,匣有力臂連桿,既能推絃也能上弦,只需做出推拉動作,即可快速射擊。

這東西很大,在弩的前端有鏤空的握處,而尾部則有弧形撐,直接撐在胸腹。

它的製作比普通弩工時久些,因其上弦容易,故勁力並不如腰張大弩,何況機匣落矢不易給矢尾裝羽,射得遠了容易空翻,難以命中。

所以才使用撐在胸腹推動射擊這種不易精確瞄準的動作。

設計目的就是為對付近程無甲敵人,十步二十步,能有個大概準度就夠了。

劉承宗對圖紙做了個小改動,把弩前下方鏤空的握處換成了更舒適的握柄。

興平裡的木匠老大爺晌午拿到圖紙,還沒等到傍晚,就讓小孫子跑到劉家峁上找訓練機兵的劉承宗,讓他去弄根弓弦。

其實對有工具的熟手木匠來說,弩尤其是民用級別的連弩最為好做,合適的弦卻不容易找,因為這個不在他專業範圍內,手邊沒現成的。

倒是獵戶平時用的獵弩比連弩還要難一點,因為獵弩的機括要用金屬,連弩沒機括受力的是弩身,只需要在扣弦處鑲一鐵片足矣。

弦嘛,對劉承宗來說不是問題。

他會做弦,而且懷裡常揣個幾根備用弦,這次回家沒少帶,正好派上用場。

等到第三天,一張連弩和十根木箭就被送到劉老爺手上。

由於僅用於實驗,連鐵簇都沒用,弩矢只是八寸長的削尖木棍,劉家峁上舉人老爺穿著大袖道袍,把弩機往腰上一撐,把著連桿上下開合,一支支木箭就以極快的速度向鳥銃靶子射了出去。

射速挺快,在第六支箭射出去後卡了一下,劉舉人端著連弩磕了磕機匣,接著把剩下三支箭射出去,這才活動著不停扳動連桿的手道:“還挺累人,看看準不準。”

劉承宗在一邊面容疑惑,過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老爹這是讀書讀的眼神兒不行了,乾脆道:“很一般,一個射在土靶上、仨命中後沒釘進去彈掉了,還有六根打歪了。”

打歪肯定跟技術有關係,熟練後命中率肯定是能提高一部分,但殺傷力確實不高。

“大,這也就十四五步,木矢釘不進土靶,賊人在這個距離只要穿個衣裳,多半也就皮肉傷。”

他對連弩的殺傷很不滿意,說句難聽話讓他再往前走幾步,直接用投飛刀的本事都能把削尖木矢扎到靶子上。

這份力道讓他想起小時候,十二三歲剛學弓,李鴻基用的那張小輕弓。

不過驛站弓箭匠的鄉下手藝,還讓李鴻基玩壞了纏著破布條子,賣相粗鄙得很。

可區區二十斤的弓力,就能把箭射的崩響,釘在厚木箭跺上哚哚直響,勁道可比這連弩大。

不過劉舉人對這連弩滿意極了,走上前把木矢該撿的撿、該拔的拔,抱著連弩笑道:“力道小些不礙事。”

“只要它用著順手,這才只是單撐弩,給婦人用正好;興平裡不缺下力的莊稼好漢,胳膊上有兩膀子力氣的人多了。”

“今天回去把家院種的竹都劈了,拿去做二撐、三撐,再讓鐵匠打一批鐵簇,二十步。”

在古中國使用弩的漫長歲月裡,它像弓一樣,發展得極為成熟,並隨唐宋以來火藥、火器的出現而逐步減少軍國重器的成分,下沉入民間,其構造已成為不難獲取的普遍知識。

劉向禹說的二撐、三撐是弩臂增加力道的一種結構,通常來說弩臂也可稱翼,翼以堅韌的柔木為材,選取厚度恰到好處的單翼結構自然殺傷力最大。

但良材難尋,若在製作成本與成品效用尋找適中的方式,多撐翼結構則更為合適。

以並不是那麼粗的柔木做單翼,單翼下墊依次縮短的厚竹片,有三撐的、五撐的、七撐的,不過到七撐那種厚度,單人拉不開。

這種結構很少裝在連弩上,通常適用於克敵、神臂那種一次射兩三支弩箭的守營大弩。

劉向禹的三撐連弩,只是艱難時期材料難以獲得的無奈之舉。

“還要做一批三撐勁弩,衛所有草烏毒,配成藥弩發與射藝精湛之輩,使中者立斃,亦有嚇退之用。”

劉向禹放下連弩,攏著三寸短鬚道:“兼建城以守、百弩齊發,任賊猖獗,也不得擾我興平裡。”

百弩齊發?

劉承宗笑得像只偷了雞的狐狸,百弩齊發必然是個較為誇張的說法,但話都說到這份上,少說四十張弩是要的吧?

四十張弩,甭管單撐還是三撐、連弩還是勁弩,就得有四十個人操控。

何況五大三粗的漢子用單撐連弩是浪費,那東西就該留給半大孩子與婦人,至於格外健壯的婦人與壯男,就還是要用勁弩更合適。

“大,要這麼準備,一隊機兵肯定不夠,怎麼也得五隊,練弩兵,練弩兵好啊!”

他邊說邊笑,還扳指頭道:“全民皆兵,勢在必行。”

弩是好東西,在劉承宗眼裡,弩是了不得的好東西,原因就一個——它和鳥銃很相似。

儘管弩和弓非常相似,尤其中國弩基本上就是把一張弓放在弩身上,但合格弩手未經過弓箭學習,拿上弓還是射不準。

換了鳥銃就不一樣了,合格的弩手只要熟悉火槍操作,很快就能把火槍用順手。

而在殺傷力上,這兩種兵器在戰場上的定位也基本相似,劉承宗認為在兵器比較上,鳥銃要優於弩。

這種優勢不在於殺傷、射程,那些都可以不提,只在於一點,弩全靠人力。

在射擊過後,弩手提刀作戰的效率下降,鳥銃手卻能加入步兵佇列提刀搏殺。

單這一點,就了不得。

卻沒想到劉向禹再次沒接話,只是站在山峁邊緣俯瞰群山中的小村半晌,才道:“等城砦建成,先把承祖和你的終身大事辦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