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臣顧秉謙叩見皇上。”

“起來罷。”永隆帝輕巧的講手中硃筆丟棄在筆筒裡,拍了拍手,”賜座。”

“臣謝恩。”顧秉謙心懷忐忑的側著身子坐下。

“是不是沈卿、葉卿和方卿都有些對朕的乾綱獨斷不滿?”永隆帝神態輕鬆。

“都說朕出這個題太偏太深奧,嗯,朕當然知道,可是朕沒要求那麼高啊,不指望這科學子能像兵部或者五軍都督府那樣拿出什麼精奧的對答來,但朕很想看看這可學子們裡邊有沒有可以有點兒不同尋常的想法來,嗯,不要都蕭規曹隨,按部就班,如果那樣,朕何須如此煞費苦心?”

“陛下苦心,朝中各位臣工定會領會。”顧秉謙趕緊道。

“顧卿,《呂氏春秋》裡有句話朕很贊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朝中也是一樣,若是眾卿都這般唯唯諾諾,昨日這般,今日也這般,明日還是這般,問起朝務,便都是廣元多少年如何,天平多少年又是如何,所以我們也當如此這般,可是現在是永隆年間的,不是廣元,也不是天平年間了,前宋臨川先生曾經說過,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這番言論真以為見仁見智,是否正確,是否合適,要因時而定,……”

顧秉謙感覺到自己脊背上汗出了一重又一重,今日皇上這番話似乎很有感觸,又好像極有針對性,針對誰,他隱約有所感覺,但是為什麼會選自己來說這番話?

論親近,自己不如張景秋,論威望自己不如齊永泰,論機變,自己不如喬應甲,顧秉謙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雖說自己文章做得好,詞名滿天下,但是這位皇上可是歷來不喜詩文的,就因為自己會試時的表現?

顧秉謙不相信皇上的信任會這麼廉價,想要為皇上效命的人多了去,自己還排不上號。

算來算去,顧秉謙覺得自己可能在這些臣僚裡邊,各方面差不多的,自己就佔了一條,聽話。

聽話有錯麼?皇上聖裁便是聖旨,便有不同意見,那也要吞下去。

注意到顧秉謙入歐有所思,永隆帝也是越發顯得隨意,略顯蒼白而面孔似乎因為睡眠不足帶來的疲憊感也消退了不少,“顧卿,朝廷面臨的困境有目共睹,還需要諸位愛卿齊心協力,這殿試掄才大典,朕真心希望選出能夠替朕出謀劃策,分憂解難的臣子,而不是那等只知道沿襲舊制,面對難事邊束手無策的腐儒!”

顧秉謙心中一震,抬起目光,永隆帝的目光格外銳利,他起身叩頭:“臣定當不負聖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嗯,朕知道顧卿的忠心無二,但朝政日艱,還需顧卿和朝中諸卿勉力同心,共度時難,……”

從宮中出來的時候,顧秉謙都還在細細回味皇上的話語中含義。

這殿試讀卷怕是又要起風波了,不過顧秉謙此時已經沒有了之前會試時的忐忑不安了,他心裡格外篤定。

這等獨對顧秉謙相信不會只有自己一個,否則剛才皇上就不會說要自己和朝中諸卿勉力同心了。

這諸卿是誰,總不會是內閣那幾位,不會是蕭大亨、鄭繼芝這些人吧?

心中冷冷想道,顧秉謙卻是越發輕鬆,皇上越是對自己倚重,日後這般日子便是好過,至於說這朝中諸卿,若是看得準形勢固然好,看不準形勢,那就需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

馮紫英考完交卷出來的時候已經是申時三刻了,這個時候陸陸續續考生們都出來了,紛紛埋怨起這一次殿試考題的刁鑽艱難。

練國事一出來就碰見了馮紫英,兩個人都只用了目光示意,卻沒有多說什麼,然後陸陸續續像吳甡、賀逢聖、鄭崇儉等人都出來了,練國事和馮紫英沒半句不提,所以大家都心領神會,再也不提那一晚的事情,彷彿從來沒有發生過。

畢竟像許獬、韓敬、羅尚忠、蔡懋德、宋統殷這些同學都沒有沾到這份好處,萬一在殿試中有哪一位失手,反而不如那些個在會試中落到最後面幾位,又知曉了此事,只怕心結就難解了。

殿試一過,只等兩日後的揭榜了。

沿襲前明故例,明日閱卷,後日讀卷,然後第三日在華蓋殿舉行傳臚大典和張掛皇榜。

按照慣例,讀卷由閣老主持,各位六部堂上官、通政司、大理寺主官都要參與讀卷,先由大家分選出大概是一百二十卷到一百三十卷的上一卷,基本上確定為二甲,然後剩下的就是三甲,然後閣老們在二甲中選出十二卷並重點明確推出三卷為一甲,交由聖裁。

十多人篩選三百八十份卷子,相較於會試,就要輕鬆許多,而且這些個堂上官們也都是久經沙場,全數都是進士出身,自己就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所以對這類卷子都是輕車熟路。

按照慣例,分成兩組人都要相互交換閱卷,以防徇私偏袒和遺漏。

顧秉謙注意到張景秋、齊永泰、柴恪、喬應甲等人基本上都是分成了幾撥各自閱卷,他也有意識的不和這幾人一起閱卷,這樣可以最大範圍的覆蓋整個場面。

很快張景秋的那低沉有力的聲音便響起:“蕭大人,這篇卷子為何黜落,以下官之見,這篇卷子縱然算不上前三十,起碼前五十是沒有問題的,為何卻置於二等?”

“此文過於糾纏細節,本官以為文理也略有差池,……”蕭大亨是個老滑頭,見張景秋質疑,立即就引來了喬應甲的關注,便改口道:“閣老,不如請你一評。”

整個東閣裡寂靜下來,這種閱卷中有爭議的情形不是沒有,但是像今科這般氣氛緊張的情形卻不多見,尤其是從會試便引發了巨大爭議。

閣老方從哲和禮部左侍郎顧秉謙兩位大佬的爭執更是從鎖院到撤棘,再到朝中議論紛紛,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

葉向高臉色也微微一沉,他極其厭惡蕭大亨這等甩鍋行為,但是作為此次閱卷的主持者,首輔沈一貫歷來是不管這種二三甲之爭,只會在最後一甲上拍板,其餘事務盡皆由他來負責。

葉向高接過卷子粗略一讀,並無太多出奇之處,只是在論述東海倭寇入侵和東番事務時,略微有些新意,但是放入二卷並無不妥,但若是看在這份卷子的新意上,勉強列入一卷末尾,也說得過去。

這等時候最不宜遲疑不決的,葉向高迅速決斷:“張大人,此文並無出彩之處,便有些許新意,但與其他文章相比,仍有差距,所以蕭大人此舉並無不妥。”

“哦?那這一卷呢,也請閣老一審。”張景秋並未就此罷休,迅速拿出了另外一份也是被蕭大亨黜落為二卷的卷子。

葉向高深吸一口氣,接過卷子一閱,應該說這一卷和上卷相似,略有新意,但是並無實質性的東西,但張景秋的姿態已經擺明了這一次閱卷恐怕無法平和的進行下去了。

點了點頭,葉向高當機立斷:“張大人,看來大家在這一次殿試閱卷的標準有較大差異,首輔大人,以下官之見,是否可以相互閱卷後將有分歧的卷子單獨列出,然後再來一一評定?”

甩鍋都是高手,沈一貫心中也是冷笑,不過他無從拒絕,點點頭:“就依進卿之見,先把無爭議的卷子閱完,再來定這些有爭議的。”

一旦確定下這樣一個有分歧的標準,進度倒是快了,但是這類卷子數量迅速增加,等到閱卷結束時,這類卷子已經達到了三十多卷,遠遠超乎了之前預料。

焦點終於交到了沈一貫這裡,沈一貫面無表情,一一閱完。

這三十多卷應該說可以直接黜落列為二等的,大概在二十卷左右,這無疑是張景秋等人有意採取這種方式施壓,不過對於沈一貫來說,這等事情他也司空見慣了。

“張大人,這等卷子本官已經閱過,左邊二十卷雖屢有新意,但總體來說幾乎是無實際意義,皆為異想天開之舉,不值一提,可入二等,這十一卷,聊可一觀,可以入一等,但排序不得超過前五十。”

沈一貫的態度基本上是一錘定音了,如果再要糾纏下去,只怕就要兩敗俱傷了。

“首輔大人,這十一卷中,下官也看過,其中也有差異,其中亦有兩三卷為顧大人推薦給下官一閱,下官以為當列三十到四十之間,……”齊永泰平靜的道。

沈一貫微感吃驚,齊永泰鮮有在這種事情上插話,今日這般卻是為何?三十多名和五十多名又有多大區別?

略作思考,沈一貫便選出三卷。

這等卷子盡皆糊名,但是卻不再謄錄,也是沈一貫之前覺得幾卷中較為精闢言之有物的,只是論述略顯單薄,其中一卷尤為出彩,但卻又是文辭直白淺顯,不合當下時風。

“可是這三卷?”

齊永泰接過一掠而過,點點頭:“首輔大人明鑑。”

沈一貫也不多言,點點頭,“那便依乘風之見吧,其他還有無異議?”

見眾人皆在無意義,便就此定板。

一直到評卷結束,沈一貫都還在琢磨素來少有出頭的齊永泰此意為何。

若是想要這幾卷推入前十二卷呈送御覽,沈一貫是斷不會讓其得逞的,那意味著就有可能會被選入三甲,這三四十名倒也無甚干係,可以接受。

唯一的解釋就是齊永泰怕是看出有其中弟子的卷子,有意要為其弟子謀個好名次,但這無關緊要。

這等小事每科都有,這也是閣老和六部堂上官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但前提是你要獲得絕大度數讀卷官的認同,小幅度的調整,也不過是為下一步的庶吉士做打算罷了。

這一場原本以為可能難以解釦的風波居然就此落幕,倒是讓各方都有些意外。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我輩皆曹賊
建安二年,袁術僭越稱帝! 楚楓看著偌大家業,深知袁術將敗,並且還有個曹賊系統, “爹,如今天下大亂,袁術那狗東西也沒兩年好活了,要不咱們積糧屯兵,造反自立吧?” 於是乎,在系統的威逼下,他把呂布、曹操、劉備、劉表等人妻妾都給抓來,皆單獨審問,探之虛實! 曹操:“論喜好,吾不及也!” 劉備:“楚賊,呂布擄吾夫人尚還,汝為何不還?” 呂布:“我那不孝之女,竟領吾愛妾共尋楚賊,坑爹啊!” PS:本書全寫
歷史 連載 0萬字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萬千
神凰五年,塞北狼騎大舉南下,橫掃河北中原,飲馬長江。江山半壁淪陷,各地盜賊蜂起。 楊越穿越來到亂世之中,被潰兵裹挾,卻以此為契機,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勢力,招撫流民,擴大地盤,剷除奸臣,萬民歸心,直到驅逐韃虜,平定天下。
歷史 連載 5萬字
開局不賣孫女,老婦靠超市暴富

開局不賣孫女,老婦靠超市暴富

小羊墨墨
【穿書+種田+無cp+系統】\n超市老闆孟蘭躺平了,結果因為躺的太平一睜眼成了小說中的同名反派,順帶附贈三個女兒、三兒子、若干孫女孫子。 \n開局就是自己在賣親孫女,孟蘭大喊一聲, “我不賣孫女!”\n看著家徒四壁的房子,想到原書中一家人的悲慘命運,孟蘭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拯救這群便宜孩子。 \n就在孟蘭一籌莫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時,她的超市系統覺醒了。 \n “好訊息,好訊息,今日生鮮區豬肉
歷史 連載 3萬字
水滸: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水滸: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王袍
劉高魂穿到了《水滸傳》清風寨劉知寨身上!外有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興風作浪! 內有副知寨小李廣花榮明爭暗鬥!活著已是不易,夫人還想去上墳!劉高實在是太難了…………一年後。 史文恭口噴鮮血,憤怒質問:“狗官,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歷史 連載 5萬字
扶明錄

扶明錄

浪得虛名
格鬥高手穿越明末皇宮小太監,距離李自成攻破京城僅兩個月大廈已傾,生靈塗炭,哀聲遍野,各地軍閥內鬥之際,他將如何力纜狂瀾舉旗抗清扶明,他能否阻止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組織太監敢死隊拼死護衛龍太子,外擊韃子,內抗闖賊,雖然沒有金手指,雖然只是小太監,但我要扶起大明的龍旗。
歷史 連載 426萬字
明月綰瑾心

明月綰瑾心

悠米不是掛件
七年前,他說會保護她,然而卻把她扔在雪地裡,獨自離去,她差點死於雪狼口中。一年後再次見面,她想問他緣由,可他卻冷漠地拒她於千里。 七年後,她自請入棋局。而他在棋局之後運籌帷幄,謀算一切。 他說,天下為棋盤,萬物皆是子。 她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因利而聚,利盡而散。 他們從試探到博弈再到並肩前行,昔日韶光卻只能深藏於心,難以啟齒的秘密只能匿於唇齒之間。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之間橫亙著一條無
歷史 連載 2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