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四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林翼逝,左宗棠三日不食,泣訴:交公幼年,哭公暮齒。自公雲亡,無與為善。孰拯我窮,孰救我褊?我憂何訴,我喜何告?我苦何憐,我死何吊?追維疇昔,歷三十年。一言一笑,愈思愈妍。

曾國藩聞胡林翼逝,卻無言語,屏退左右,奮力疾書:巳正接信,知胡宮保於八月二十六日亥時去世,哀痛不已。赤心以憂國家,小心以事友生,苦心以護諸將,天下寧復有似斯人哉!斯兄已去,即哭斷隔江楓荻,又如何!生同時,居同裡,官同僚,自慚偉略難同,空悲舊雨,此日東南猶苦戰,淨掃崔符,問誰能匡扶社稷?逋寇在吳中,是先帝與藎臣臨終憾事;薦賢滿天下,願後人補我公未竟勳名。

國藩輾轉一夜,翌日上奏:奏為湖北撫臣忠勤盡瘁,勳績最多,恭摺奏祈聖鑑事。

竊前湖北撫臣,由翰林起家,洊歷外任。

咸豐五年三月,蒙先皇帝特達之知,由貴州道員,不及半載擢署湖北巡撫。當是時,武漢已三次失陷,湖北州縣大半淪沒,各路兵勇潰散殆盡。

胡林翼坐困於金口、洪山一帶,勞身焦思,不特無兵無餉,亦且無官無幕,自兩司以至州縣佐雜,皆遠隔北岸數百里外。一錢一粟,皆親作書函,向人求貸,情詞深痛,殘破之餘,十不一應。至發其益陽私家之谷以濟軍食,士卒為之感動。

六年十一月,攻克武漢,以次恢復黃州等郡縣,論者以為鄂省巡撫可稍息肩矣,不少為自固之計,悉師越境,圍攻九江,又分兵先救瑞州。督撫之以全力援剿鄰省,自湖北始也。

九江圍剿年餘,相持不下,中間自江西窺鄂、自皖北犯鄂者三次,終不肯撤九江之圍回救本省之急。或親統一軍,肅清蘄、黃,或分遣諸將,驅歸皖、豫,卒能克復九江,殺賊淨盡,為東南一大轉機。

潯功甫蕆,復奏明以全鄂之力辦皖北之賊,迨李續賓覆軍於三河,先以母喪歸籍,未滿百日,聞信急起,痛哭誓師,不入衙署,進駐黃州。

論者又以李續賓良將新逝,元氣未復,但可姑保吾圉,不宜兼顧鄰封。林翼不以為然,驚魂甫定,即派重兵越二千里援解湖南寶慶之圍。

援湘之師未返,又議大舉圖皖。是時臣國藩方奉入蜀之命,留臣共圖皖疆,先滅髮匪,保三吳之財賦,雪溥天之公憤。繪圖數十紙,分致臣與官文暨諸路將領,晝夜諮謀。

十年春間,大戰於潛山、太湖,相繼克之。遂定圍攻安慶之策。故安慶之克,臣前奏推為首功,此非微臣私議,蓋在事文武所共知,亦大行皇帝所鑑也。

然安慶得失,撫臣興亡,已無足輕重,此時的熱河行宮,早已亂如沸粥。

咸豐帝賓天不久,載垣、端華、肅順三贊襄政務顧命大臣即密聚密議。

載垣道:幼主年少,皇后優柔,奕六滯京,吾等贊襄政務,雖無掣肘,然暗流湧動,礁石叢生。

肅順道:皇后雖柔,然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乃一等人物,母憑子貴;然主少母壯,非國之福。吾曾以漢之鉤弋夫人,勸諫先皇,立子殺母,謹防擅權。先皇弗聽。懿妃不除,必成大患。吾意,尋機殺之,匡扶大清。

端華道:先皇甫逝,即弒其妃,無緣無由,法理不通。

載垣道:坊間盛傳,大清中樞,一分為二,吾等為熱河派,奕六、桂良、文祥等扼據京師,與吾等分庭抗禮。倘其叔嫂合謀,吾等危矣。

肅順道:殺懿絕六,相機而動。

載垣道:朝堂殺伐,貽害無窮。抑揚頓挫,徐徐而動。先皇晏駕,兩宮並尊,吾等以贊襄政務名,晉封鈕鈷祿氏皇后為慈安母后皇太后,葉赫那拉氏者,延宕一日,再行冊封,一揚一抑,靜觀其變。

懿貴妃之慈禧聖母皇太后徽號,遲滯一日,姍姍來遲。

慈安太后甚是不安,道:難為妹妹了。

慈禧太后道:姐姐無妨,小事一樁,明日朝堂論政,你我姐妹務必戮力同心。

次日,兩宮太后召集贊襄政務八大臣,議討詔疏刑賞事宜。

肅順道:吾皇年少,諭旨應由贊襄大臣擬定,章疏毋須呈覽,兩宮皇太后只管鈐印蓋章耳!

慈安太后道:這可是好?是否有違先皇意旨?

肅順道:予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吾皇年少,不但先皇,兩宮太后亦知。軍國大事,豈是兒戲!先皇諭令吾等贊襄政務,吾等萬死不敢忤逆。

慈禧道:嚴贊襄之禮,賜與有加。先皇諭令爾等輔佐吾皇,匡扶天下,爾等切勿本末倒置!

肅順厲聲道:吾等萬不敢欺君罔上,擅權弄法,茲有先皇詔書,諭令吾等贊襄政務。吾等以先皇遺詔行事,何來本末倒置?

幼帝載淳,年僅六歲,為肅順戾氣所懾,哇哇大哭。

慈安太后趕緊慰勸。

慈禧太后怒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爾乃一臣,朝堂之上,飛揚跋扈,爾視大清祖製為無物乎!

載垣見勢不妙,趕緊道:朝堂之上,萬不敢喧囂,求同存疑,明日再議。

贊襄八大臣與兩宮皇太后論爭四日,天黑末了,方以“章疏呈覽,諭旨鈐印”了結。

是夜,兩宮密議。

慈禧太后道:肅順暴戾,目中無人,長此以往,廝必篡權。

慈安太后道:昔日,妹妹時時披覽章奏,通曉大勢;可有轉圜之道?

慈禧太后道:吾朝二百餘年,權臣鰲拜、索額圖、年羹堯、隆科多等,皆不得好死。惟攝政王多爾袞,大起小落,善始善終。恭親王奕忻者,可為多爾袞第二。吾姐妹惟有依附恭親王,方可渡此難關。事不宜遲,速遣御前太監安德海密赴京師。

恭親王奕忻接告,馳赴熱河,甫逢梓宮,伏地嚎啕,聲徹殿陛。恭親王悲慼大慟,眾人觀之,無不側目。

肅順亦知善者不來,勸曰:親王節哀,先皇梓宮業已叩謁,吾皇不日即起駕回鑾,先皇梓宮亦隨其後,煩請親王不避勞頓,速返京城,速速佈置,妥為迎駕。

奕忻道:吾皇、兩宮皇太后傳旨召見,於情於理,本王不宜避而不見。

肅順再勸:先皇賓天,皇太后居喪,親王尤不宜見!

奕忻環顧左右,手指鄭親王端華道:煩請鄭親王同去。

端華謔笑,道:老六,爾與兩宮叔嫂耳,何必吾陪!

奕忻不再言語,拂袖而出。

兩宮甫見親王,淚如泉湧,慈禧泣道:肅六蠻橫,欺侮哀家孤兒寡母。

奕忻淚眼朦朧,血脈僨張,道:熱河勿待,速返京師,誅殺奸佞!

慈溪:夷事平否?夷若作梗,奈何?

奕忻道:夷人已平撫,節外如生枝,惟奴才是問!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