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索尼:觸及到了我的知識盲區
紅糖醪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天科技的年終總結會結束之後,陳瀟直接開車回江城。
考試之前的一週,他恰好拿到駕照,正愁手癢癢,這一下終於可以自己開車了。
陳瀟安排王翔去買車,王翔也的確照辦。
王翔購置了三輛車,給工廠使用的是一輛麵包車,其餘兩輛是都是捷達。
倒不是說王翔特別崇洋媚外,而是在這個年代,可選擇的國產車的確不多。
陳瀟對也沒有特別的要求,4個輪子,一個車身,能夠開回家就作數。
回家的途中,陳瀟還給沈薇打了一個電話。
“我要除夕當天才能夠回來。”沈薇有些懊惱地說道:“咱們學校代理買火車票的那個商家實在是太坑了,本來我可以提前三天回來的,結果買票的人太多了,他把我給遺漏了。”
陳瀟說道:“那我先回去,除夕那天我去江州火車站接你,你就不用再坐大巴回來了。”
其實那一天沈薇的老爹瀋海山會開車去火車站接她,不過沈薇真的很想和陳瀟見面,兩人已經有半年沒有見面了。
沈薇滿心歡喜,也不客氣,直接對陳瀟說道:“那我到了給你打電話。”
陳瀟看著路邊退邊的行道樹,樹上面已經掛上了燈籠等裝飾物。
這才有個過年的氣氛。
深市,朗科公司。
買到碳晶儲存後,直接坐飛機回來的王志將東西交給了鄧雲。
鄧雲看著手中的小玩意兒。
碳晶儲存的體積只有小拇指第1節指頭那麼大,而且重量十分的輕。
相比於朗科銷售的u盤,碳晶儲存的體積小重量輕,讓人難以置信。
鄧雲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相信,就是這麼一個小玩意兒,竟然能夠裝512兆的資料。
朗科的高層都沒有放春節,他們在鄧雲的辦公室,等待著鄧雲的測試結果。
也不需要多麼複雜的測試流程,鄧雲直接將碳晶儲存u盤插在電腦上。
首先是看屬性。
果然是512兆。
不過現在市面上的u盤都有假冒的,很多隻有32兆的u盤,不法商販將其刷成512兆。
鄧雲也來不及讓技術人員用專業的軟體測試,他直接將自己壓縮的幾部電影,總共500兆的檔案拖入u盤之中。
沒有幾分鐘,資料傳輸完畢。
這個速度讓鄧雲驚呆了,而且也證明了碳晶儲存u盤的確有500多兆的容量。
朗科雖然沒有生產過512兆的u盤,但是如果按照朗科u盤的速度計算,陳述的一些資料需要20分鐘左右。
兩者之間的技術絕對不對等。
鄧雲出了一身的冷汗,碳晶儲存的表現遠超自己的想象。
如果這樣的產品出現在市面上,朗科第二天就可以宣佈破產了。
鄧雲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讓技術部的張部長過來。
鄧雲對張部長說道:“你去把這個u盤給拆了,看一下你們用的是什麼晶片?”
同樣說這話還有田中四郎。
拿到碳晶儲存的田中四郎對索尼技術部的負責人說道:“你趕緊去把這個優盤拆了,看看裡面的構造到底是什麼?”
索尼擁有的技術就要比朗科先進的多。
接觸人員先是用專業的裝置測試的,碳晶儲存的讀寫速度。
結果直接讓整個技術部的人目瞪口呆。
【影響力+1】
【影響力+1】
……
從測試讀寫速度就已經明確的知道,朗科碳晶儲存u盤的晶片,絕對不是購買於東芝或者是三星,因為這兩家公司的快閃記憶體晶片根本達不到這種速度。
田中四郎詢問碳晶儲存的速度是多少?
技術人員也沒有辦法給予準確的答覆,因為測試的資料達到了計算機的極值。
這就說明了限制碳晶儲存,讀寫速度的並不是碳晶儲存本身,而是計算機的效能。
包括快取速度以及usb介面的傳輸速度等。
在震驚之餘,技術人員趕緊用裝置將碳晶儲存外面的殼子給拆開。
結果發現裡面別有洞天。
和傳統的u盤完全不一樣,裡面沒有slc或者是mlc等晶片,而是有一個很小的鐳射發射器,在鐳射發射器正對著的地方是控制晶片以及一塊透明的晶體。
最後索尼的實驗室詳細的測試晶體的成分。
初步發現這個東西就是人工鑽石。
索尼的科技能力非常強,他們透過更多的是測試,證實了王翔在釋出會上的一番說辭。
手中的人工鑽石並不是純粹的人工鑽石,在人工鑽石的晶體之中,有一些原子已經被矽原子所代替。
這一下,索尼的技術人員徹底懵逼了。
他們拆解分析了半天,雖然搞不懂碳晶儲存的儲存原理到底是什麼。
連原理都搞不懂,更別說是仿造了。
技術人員的面面相覷,大家都是半導體行業的佼佼者。
不少人畢業於東京大學,或者是斯坦福。
從研究生開始就在接觸半導體,學成之後加盟索尼公司,並且在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實驗室工作。
這些人都是全球半導體的精英,如果分一點給夏國的科技公司,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但是今天,長天科技的碳晶儲存,讓這一些技術人員開始懷疑人生。
這到底是什麼技術?!
完全觸及到了大家的知識盲區。
大家從來沒有學習過,也沒有見識過,更不會理解。
田中四郎有些著急了,他對技術部部長麻生春一說道:“到底是什麼原理?利用的是什麼晶片?其傳輸速度為什麼會這麼快?”
麻生春一十分無語地說道:“社長,我們經過詳細的分析和認真的討論,最終還是不知道這使用的是什麼原因。”
“我分析認為,我手中的這一塊人工鑽石就應該是儲存資料的載體,但是他們到底是透過什麼方式儲存和讀取資料,我們的確不知道。”
“這種技術我從沒見過,我們也從來沒有學習過,即便是在半導體的發源地米國,我也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東西。”
“剛剛我已經和斯坦福半導體實驗室的同僚認真探討過了,對方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儲存方式,他們隊對碳晶儲存十分的詫異,還需要我們能夠將相關的樣品寄過去,讓他們看一看。”
田中四郎在實驗室來回踱步,焦急的情緒寫在臉上。
鋰電池和儲存晶片都是索尼的命根,如果把這兩項業務都砍去,只留下類似於相機鏡頭或者是ps裝置等業務,對索尼打擊也非常大。
田中四郎最後斬釘截鐵地說道:“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