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鹿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縣衙門前,人來人往。

東關急遞鋪的鋪兵滾鞍落馬才剛進去,北關巡檢司的的弓兵就跟著衙役在街上開道,緊跟著衙門皂吏帶一眾僧道宣揚法號朝北門去了。

劉承宗把兵器交給曹耀,堂弟承運自去上前同守門衙役接洽,熟門熟路地作揖問好遞上拜帖,從袖子裡遞上事前剪好的碎銀,又笑眯眯聊了幾句,門子才去通報。

“哥,剛出去的是禮房典吏和陰陽訓術,帶僧會道會求雨去了。”

承運年紀不大,說起話來卻很有大人做派,嗤笑著小聲道:“嘁!求雨要管用,還用旱兩年?”

說罷,他才道:“我問了,戶房王書辦去了南關粥棚賑災,留在衙門裡的是張書辦,名叫張攀是東關人,最早是落第書生投了知縣做幕賓,帖子遞進去一會找他就行。”

那一大串職務裡只有陰陽訓術是官,但只是設官不給祿,其他的典吏、書辦都是吏,通俗的說法就是辦事員。

朝廷有六部、州府有六科、縣衙有六房,這六房辦事人員皆為胥吏,大多是科舉無望之人,透過考試或掏錢納粟到衙門內供職,主要靠領紙筆抄寫費和工食費維持生活。

但他們手握權力又都是本地人,一輩子在衙門內辦事,可以子承父業,土生土長、熟悉刑法、精通律例,特別擅長處理衙門內部事務,有些胥吏甚至能架空不懂行政業務的知縣。

當然為吏也有壞處,吏不能做官,家族不能科舉,永遠都只能是吏。

沒過多久,縣衙的皂吏便拿著拜帖出門,興許是得了八分碎銀,對劉承宗作了個揖,笑眯眯道:“二爺請隨小的進來,張書辦有請。”

劉承宗這邊轉頭對曹耀諸人道:“你們在外尋去處等我,把事辦了我就出來。”

說罷,就被身著黑衣戴方巾的皂吏引著走入大門。

劉承宗對衙門佈局是再熟悉不過了,隨老爺子在縣衙那些年,去衙門西邊的典史廳就跟回家一樣。

天下衙門儀制相同,完全用不著引路,穿過儀門前的甬道,東西兩側廂房叫賦役房,是糧長夏秋兩季辦稅納稅的地方,通常用不著,平時充作壯班的班房。

儀門平日不開,左右兩邊各有一小門,左邊是鬼門也叫絕門、右邊叫人門也叫喜門。

鬼門平時也不開,那道門是押解死囚時走的地方,進去左轉西牆還有小門直通西衙,秋後天地肅殺,衙役就從那把死囚押著穿過鬼門處斬。

人門則是縣衙官吏及百姓平時進衙門走的地方。

進到縣衙大堂前,甬道兩側東西各有三間廂房,西側自南向北,是兵、刑、工三房;東側自南向北,是禮、戶、吏三房。

吏房主管人事,管理縣衙文書及衙內總事務。

兵房主掌募兵操練,管理地方武裝、驛站及三班衙役。

戶房負責徵收田賦商稅,管理戶籍、倉庫及財政收支,差派徭役。

禮房掌管祭祀、考試、學校教育,教化民眾。

刑房掌管訴訟斷案,進行司法審判,負責囚犯管理。

工房掌管實業,負責屯田、水利、工程修造、器械打製。

百里之縣,就沒有這六間房解決不了的事。

劉承宗被引入戶房時,房內還有個衙役正低頭對裡面書辦說著什麼,見他進來,著赭色盤領衣的書辦點頭吩咐幾句,拍拍衙役叫他下去,便坐在椅子上揚手笑道:“黑龍山的劉二郎,邊軍好漢;在下與老四爺素有交情,你不必拘謹,坐。”

戶房不小,但牆壁堆滿書架,錢糧簿冊讓房間顯得有些狹窄。

此時房內就他二人,待劉承宗坐下,張攀道:“王兄的拜帖將你的事說得很清楚,要買老廟莊的兩千七百畝田地,地契已買賣完畢,只要戶房畫押歸檔即可,你很厚道呀。”

正當劉承宗不解之時,張攀混不在意地笑道:“自賊寇襲長平里老廟莊,張千戶帶兵驅賊,那邊持有地契之田主死於禍患,就都是荒地了。”

張千戶帶兵驅賊?劉承宗極力壓抑不屑與憤懣。

“你劉二郎早找我,在衙門外貼個告示,尋三四十戶人家,各寫上某某開蟠龍谷某處至某處荒地,只要仨月沒人拿地契找上門……也不會有人找上門,人都死了上哪找?戶房自會新做地契給你。”

還有這一說?

這對劉承宗來說倒是個新鮮的知識點,但他確實用不上也不願用,老廟莊亡百姓叫賊子殺了還不夠,叫官兵拿首級去領賞,末了屍骨未寒地再被別人平白無故佔了?

這樣的事他辦不出來,拱拱手笑道:“多謝張書辦美意,實在等不及仨月,興平裡等這片河沿田吃飯。”

張攀笑得很親和,擺手道:“無妨,既是買賣,這押在下也能畫。”

“不過……現在不是買田的好時候。”說著他話鋒一轉,朝北邊抱了抱拳,道:“膚施縣衙雖小,有些事也得公事公辦,二郎進城時可瞧見城外聚集的流民?成百上千,城中米缸見底,每日都有人餓死填塞溝渠。”

“咱膚施城是縣衙治所,府衙也在這,知府大人為此心憂,因而有道命令是誰都不能免了的。”

張攀抬手點了點,自桌案翻找公文,推出一份:“府衙有令,凡災年有餘財買田置地的富家大戶,都得幫官府分憂安置流民,規矩是百畝一戶。”

“所以這份地契要畫押,就要錄二十七戶流民做佃戶,小人能盡行方便,流民口數可以少,但戶數被定死了不可更改,必須二十七戶。”

這規定對劉承宗來說很難辦,讓他皺起眉頭。

邊鄙小城主政官員一句話,四捨五入等於皇帝下詔書。

知府言出法隨兩口一張就是金科玉律,讓他不由得苦笑道:“領二十七戶流民回去容易,可張書辦,我拿什麼養他們?”

“我也不知道,除了沿河幾個鄉里,百姓都沒了生計,流民蟻聚時日長了總要做賊,衙門也只能想出這辦法。”

張攀搖頭,兩手攤在案前:“興平裡在縣郊還好,城內已經開始攤派了,凡有宅三間,月捐米糧五斗;一進院子得捐一石。”

“還不如買地送流民呢,直接連種地的人手都不必再找,救人一命,勝吃七年長齋,你劉二郎這遭算把下輩子齋飯都吃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