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之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聽項隆的話,項羽就立刻明白了他意思。項羽雖然在謀略和政治方面不如劉邦、張良。但論行軍打仗,無疑是一把好手,所以瞬間就曉得了其中的利弊。只見項羽微微搖頭:

“我兒此計雖好,但在我看來,卻有個很大的缺陷。自古以來,騎兵作戰,都是以速度見長。而三馬相連,雖然勢大,卻喪失了騎兵的輕便與速度。馬尾點火,也使得馬匹難以操控。雖然依靠此法能暫時衝散敵陣,但我想,以韓信的才能,只怕很快就會反應過來,一旦他重新收攏陣型,我們還是沒有勝算啊。”

項隆在心中思索多日,早知道項羽會有此一說。可是他並不急著反駁,只是笑著說:

“父王的擔憂十分有理,所以兒臣還有第三個計策。”

“哦?什麼計策?”

項隆抬頭看了看帳內持戈佩劍計程車兵,賣了個關子,並沒有明說,而是話鋒一轉:

“此計十分機密,等待時機一到,兒臣自會向父王說明。而眼下,父王將有一難,兒臣願為父王先破此難。”

這一席話把項羽說得一頭霧水。有一難?是何事啊?我兒又是如何知曉我將有一難的?

項隆見項羽用疑惑的眼光看著自己,緩緩解釋說:

“敢問父王,如果就在此時、此地、此刻,我軍軍營外傳來楚國的歌聲,父王會如何想?”

楚國歌聲?聽到這話,項羽不由得心中一震。

“漢軍營內怎麼會傳來楚國的歌謠?難道說,楚地已然淪陷?”

想到這裡,項羽心情沉重,如遭電擊。他“騰”地一下站起身來,一把抓住項隆的手腕,沉聲問道:

“你剛從楚地來,莫非……莫非楚地真的陷落了?”

“當然沒有。如今漢軍把所有兵馬都用來圍困父王,哪裡還有餘力進攻江東?可楚國歌謠可並非只有楚人才會唱吶!”

“父王您想,連您這般英雄氣概,都不免產生如此想法。如果讓那些連年征戰,思鄉心切的軍士們聽到,更不免人心惶惶。”

見項羽陷入沉思,項隆接著說道:

“被困垓下,並不是絕境。只要上下一心,士氣高昂,便還有重振旗鼓的希望。可如果人心被搞亂了,那可才真的是萬劫不復啊。”

項隆短短几句,便把項羽說得心驚膽戰。是啊,劉邦小兒素來狡詐,想出此等攻心之計,也並非毫無可能。可是,自己身處於重重圍困之中,即便知道了敵人的計謀又能怎麼辦呢?想到這裡,他不由得把目光轉向了項隆。

“漢軍此計雖然厲害,但並非無解。兒臣此次從江東帶了一物,正可解父王燃眉之急。”

“是何物?”

“家書!”

“家書?”

“正是。所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最思念的無疑是自己的親人。而寄託了家人情感的家書,正可解將士們的思念之苦。”

說到這裡,項隆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接著說:

“兒臣動身之前,特地命人尋訪江東軍屬,總共收集了近一萬封家書隨身帶來。把這些書信分發給將士們,定可起到安穩人心之效,這樣一來,漢軍的計謀就可不攻自破。”

聽後這裡,項羽緊繃的臉上終於微微鬆動,長舒一口氣坐到椅子上,欣慰地望著自己的兒子。

“我兒思慮周詳,此事就交給你來辦吧。”

……

當天深夜,萬籟俱寂。遠處卻傳來楚人的歌聲,漸漸地四方都響應了起來。這不正是楚地的鄉音歌謠嗎?難道漢軍已經完全佔領楚國了嗎?為何漢營中會有那麼多楚人呢?

懷鄉情結在楚軍中蔓延開來,念及家中的父母妻兒,想到自己身處困境,楚軍將士的心中產生了一絲恐懼和淒涼。

可讓漢營中的劉邦、韓信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計策早已被項隆識破。

楚軍雖然思鄉,但在項隆的宣傳下,早已經知道了這是敵人的計謀。他們紛紛拿出揣在懷中的家信,相互傳閱著。

所謂家書,並不是寫在紙上,也沒有刻在竹簡裡,很多“信”只是用墨寫在白布上,言語也十分簡單。

可條件雖然簡陋,“信”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卻是真實而熱烈的,親人之間的感情不會因為條件限制而消磨,反而顯得更加溫暖和誠摯。

有些不識字的軍漢,三三兩兩圍坐在篝火旁,默默地聽著識字之人高聲誦讀家書中的內容。

聽著書信中溫暖的話語,想著家裡的父母妻兒,楚軍將士們的心,也隨著眼前的篝火一併燃燒起來。每個人的心中,都浮現出同樣的念頭:

一定要殺出重圍!一定要返回家鄉!

走出營帳外的項羽,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五味雜陳。憂的是渺茫的前途,喜的是項隆的到來。

算起來自己已經有十年沒和兒子相見,當年騎在他肩頭嬉鬧的孩子,如今已然成為一個大人了。不但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更重要的是,膽識、謀略都遠超常人。

就拿今天的事情說吧,若不是項隆的突然出現,面對著四面楚歌之聲,無論是楚軍計程車氣,還是自己的心態,真有可能被打擊到一蹶不振。

而自己的兒子不但提前預見到了敵人的計謀,還能巧妙地將其化解。莫非,這真是上天派來拯救自己的?

是的,項羽是相信天命的。在被困垓下後,他常常覺得上天拋棄了自己,所以他才會落得如此境地。因此,他常常對虞姬嘆息,“此非戰之罪,乃天命也!”

可如今,項隆的出現讓他重新拾起信心與希望。既然項隆能替自己破解四面楚歌的難題,也許他真能帶自己突出重圍呢,也許鐵浮屠和火馬陣真的會起到奇效呢。項羽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

……

此時的項隆也站在營地中,聽著哀婉淒涼的楚歌,看著士兵們誦讀家書的身影,緊鎖的眉頭卻沒有絲毫放鬆。

與項羽一樣,他也在思考著眼下的局勢,思考自己下一步該如何做。四面楚歌的難題已經破解了,但這並不足以扭轉整個局面。

強大的漢軍依舊牢牢包圍著楚軍,回江東的路途依舊十分遙遠。而且,他也隱約猜到現在項羽心中最擔心的事情是什麼。

“糧草……”

望著佈滿烏雲的天空,項隆喃喃說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一天寫三章
“太師,你到底行不行啊?”劉協不滿的揚了揚手中的馬鞭。 “你不努力,朕如何能夠中興漢室?” “大漢三都一十三州的擔子可全都落到太師你的肩膀上了,你可一定要支稜起來啊!”這是一個關於中興之主與大漢功臣的故事。 唯一不太對勁的是,這名大漢功臣,他的名字叫做董卓~~~本書又名:《董卓的周公養成計劃》、《董卓:我懷疑我被陛下PUA了,但我沒有證據》、《劉協:我的諡號能換成漢昭武帝嗎? 》、《袁紹、曹操:壞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蕭藍衣
景泰八年,奪門前夜,垂危的景泰帝忽然坐起來,一個耳光扇在穿著龍袍再次君臨天下的朱祁鎮臉上! 朕問你,瓦剌掠邊、殺戮無數,你卻奉之如父母,土木堡三十萬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被瓦剌生擒,非但不以死謝罪,還要歲幣供奉,太祖、太宗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你投降瓦剌,被贖回來,厚顏無恥苟居南宮,妄圖復辟,天下臣民可還答應! 朱祁鎮!你還有何顏面身著龍袍,妄圖復辟!竊居帝位!傳載江山!你就是千古笑話,豈還不
歷史 連載 33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搶錯人了怎麼辦

搶錯人了怎麼辦

雲山有意
【下一本還不確定要開什麼,看看哪本有手感】 晏來歸穿成了炮灰攻二,作用是負責強取豪奪主角受,促進主角攻受的感情推進,在企圖對主角受做什麼的時候被趕來的主角攻打敗,然後就能功成身退了。 為了完成任務,晏來歸信心滿滿地把主角受搶了回來。 主角受不慎中了別人下的合歡散,被送到魔尊寢宮時已是中毒至深,一雙劍眸微微渙散泛紅,卻仍舊鋒利如刀,恨不得將晏來歸千刀萬剮。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主角攻前來英雄救美即可。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三石散人
李世民:承乾,青雀搗鼓出來了《括地誌》,你作為哥哥,一定要讓著他點。 李泰:《括地誌》是本王多年修編的一部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治:大哥和青雀,你們就爭奪天下吧,我只負責撿漏! 李承乾:來人,把青雀和雉奴給朕吊起來打,請陛下移駕大安宮!......眾人譁然,大寫的驚愕寫在臉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風吹愛浪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n和歷史上輔佐劉邦建立大漢朝的宰相同名的現代青年張良覺醒了藍星的記憶,他無奈發現自己所處的是那個動盪不堪,人名如草芥的東漢末年,而且是演義世界,還被劉關張三兄弟視為大賢,幾人殺黃雞,燒黃紙,擺香案,在桃園四結義。 \n於是歷史從這裡悄然拐了一個彎,在張良的幫助下三兄弟擺脫了原本的宿命,最終建立了一個無比強盛的大漢帝國。 \n簡介無力,請各位老爺移步正文。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