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朝結束。

漢王爺留下了六部九卿與內閣大臣。

他選擇將細川滿元帶到早朝上,就是為了釋放一個訊號。

然而,真正做出決斷之人,還是這些朝堂巨頭。

朱高煦領著他們來到西暖閣,待一眾巨頭坐定之後,這才淡淡開口道:“倭國一事,諸位也都清楚了,說說吧,這事兒怎麼處理?”

一眾巨頭面面相覷,開始議論紛紛。

誠然,倭國一事對大明而言,是一件好事。

既然人家都主動求到大明頭上,請求宗主國派遣大明天使降臨,調停他們國內的矛盾,那大明自然不應該放棄這次大好機會。

畢竟此事如果辦得好,將會大大增強大明在海外諸國中的威望,更加一步確立大明宗主國的地位!

這不但符合朝廷一向施行的懷柔遠人國策,而且完美契合了儒家以德服人、棄戰主和的理念。

所以,一眾巨頭中鮮少有人反對,都在興致盎然地探討該派遣何人為天使,帶多少人出使更加合適。

只有那麼幾個聰明人,靜靜地坐在位置上,一言不發。

如楊士奇,從早朝開始,他便一直冷眼旁觀,此刻仍在思索著漢王爺的目的。

可以確信,倭國根本就沒有主動請求大明調停,這細川滿元不知道被漢王用什麼刑罰折磨成這副鬼樣子,漢王讓他說什麼,他就說什麼,成了提線木偶。

那麼,漢王這就是想欺瞞整個朝廷,而後插手倭國內政!

他到底想做什麼?

倭國有什麼東西值得他如此算計?

一時間,楊士奇百思不得其解。

朱高煦掃了一眼眾人表現,注意到哈士奇的格格不入,心中頓時瞭然。

這老貨還真是精明,一眼就看穿了自己這些小把戲。

繼續拖下去,其他巨頭恐怕也會反應過來。

想著,朱高煦立馬喝道:“既然如此,本王這就上摺子給老頭子,派遣鄭和王景宏二人為正副使,率船隊出使倭國,調停其國內爭鬥,宣揚我大明國威!”

聽了這話,一眾巨頭頓時一愣。

鄭和與王景宏?

為何又是這兩個太監?

宣揚國威,揚威異域,這種光宗耀祖的事情,就不能讓文人去做嗎?

偏偏讓兩個死太監搶了先,似乎還成了專業人士!

“諸位心中都清楚,鄭和王景宏二人多次下西洋,途中解決了不少海外藩國內的內亂與矛盾,不但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而且彰顯了我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嚴,因此他二人是最佳人選。”

“尤其是鄭和本人,在多次衝突事件中展現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與軍事謀略,倭國一事對他而言只是件小事罷了。”

眾人聽了這話,雖然很不樂意,但是也無法反駁。

畢竟鄭和三次下西洋的功績擺在這裡,順手解決了麻喏八歇國東西二王之戰,收拾了囂張狂妄的海盜陳祖義,奉皇命樹碑並建立滿剌加國助其免受暹羅的侵擾,設計生擒試圖謀害舟師的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

這一樁樁一件件輝煌成就,無一不在彰顯著鄭和的卓越才能。

要是換個人儒臣去,還真不一定能幹得比他好,甚至有可能早就死在陳祖義的手中了。

只是可惜,這鄭和是個宦官,沒卵子的貨。

眾人這麼想著,也只有捏著鼻子認下。

楊士奇始終一言不發,直到漢王爺宣佈議事結束,這才憂心忡忡地離去。

待一眾巨頭走後,朱高煦立馬命人喚來鄭和、王景宏與吳宣三人。

三人接到訊息後,當即動身趕到西暖閣。

“臣等參見漢王殿下。”

“唔……都平身吧,喚你們前來,想必你們心中也有數了。”

朱高煦笑著扶起了三人,給予了他們頗高的尊敬。

畢竟這三位可是下西洋的有功之臣,為了大明常年在海上漂泊,理應值得尊重。

方才那些巨頭,聽見朱高煦準備讓他們出使倭國時,不少人還露出了不滿之色。

朱高煦自然注意到了,只是沒有提及罷了。

昔年鄭和遠行出海下西洋的時候,不見他們主動請求同行。

現在去一趟倭國,一個個都開始意動,巴不得自己前往!

為什麼?

因為遠航時間太長生活太苦,還極易生病死去!

但是去倭國可不一樣,忍受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去倭國吃香的喝辣的,還能給自己撈一筆政績,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可惜的是,漢王爺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這些個文人士大夫,無恥秉性可見一斑。

聽到漢王爺的詢問,鄭和稍微一思索,立馬反應了過來。

“漢王殿下是說,讓臣等出使倭國,調停他們國內的矛盾?”

“嗯,你只是猜對了一半。”

朱高煦笑道,隨即給了一旁侍立的聶興一個眼神,後者立馬走出暖閣嚴陣以待,嚴禁任何人偷聽窺伺。

“本王的確想讓你們去倭國,但不是為了調停他們國內的矛盾,而是為了征服整個倭國!”

“倭國根本就沒有派遣使臣前來求援,這些倭國使臣不過是為了貿易而來,今日早朝上那些話,都是本王教細川滿元說的。”

此話一出,鄭和三人嚇得面色慘白,難以置信地看著漢王爺!

倭國根本沒有求援!

這一切都是漢王爺的計策!

這可是欺騙整個大明朝廷啊!

漢王爺究竟想做什麼?

征服倭國,那有什麼意義?

鄭和強忍住心頭的恐懼,硬著頭皮勸諫道:“漢王殿下,倭國遠在海外土地貧瘠,又與我大明隔著茫茫大海,即便我大明打下了倭國,那也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更何況這倭國是一塊飛地,土著倭人對我大明毫無歸屬感,反叛只怕此起彼伏,到時候我大明反倒是會因此受到牽制,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償失啊殿下!”

這番話語,算是苦口婆心的規勸了。

朱高煦聽後點了點頭,為鄭和的軍事眼光點贊。

“其一,倭國土地貧瘠,但是礦產豐富,一座石見銀礦每年就有數萬萬兩白銀產量,而且這還只是一座銀礦,還有許多金礦、鐵礦、鹽礦,單論這些礦產而言,我大明會得不償失嗎?”

聽到這話,三人眼睛瞬間瞪得滾圓!

每年數萬萬量白銀產量,這是什麼概念?

一時間,他們三人腦海中,全是白花花的紋銀在飛舞。

“其二,倭國的確是一塊飛地,但是我大明不需要在那裡佈政,只需要在倭國不斷攫取財富、攫取資源、甚至攫取人口,將其所有資源攫取乾淨後,再丟棄便是!”

三人:“!!!”

攫取!

不斷攫取!

直至將倭國攫取一空!

然後……直接將這塊飛地丟棄!

這已經不能用心狠手辣來形容了,這簡直就是喪心病狂啊這!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尋千山

劍尋千山

墨書白
花向晚東渡雲萊時,師父告訴她, 因功法相合,為快速進階,務必拐一位天劍宗的道君回西境。但必須記得,只能拐多情劍,不能找問心劍。 因為修問心劍的道君,雖強但蠢,不懂愛恨。 可偏偏來到雲萊的第一眼,她看到的就是修問心劍的謝長寂。 她如飛蛾撲火,明知謝長寂不染紅塵,還是為他出生入死,無悔付出。 可直到他們成了真正的夫妻,她筋脈盡毀,鮮血淋漓,他也只會啞聲和她說“抱歉” 她才知,問心劍的道君,當真不懂愛恨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大秦從挖地道開始

王蜀蜀
穿越成秦皇十三子,恰巧六國剛統一不久。趙昊也曾想要不要挽天傾,由自己帶領這個嶄新的帝國,做大做強。 可看了看自己的周圍,嬴政,李斯,趙高,蒙恬,王賁,扶蘇,胡亥….嗯,苟活一世不好嗎? 於是乎,趙昊有個大膽的想法,先偷偷挖一條能逃出王宮的地道,再開始混吃等死的生活。 又名《我不努力,就沒人知道我有多弱》,《朕看見這土耗子就來氣! 》,《長兄不努力,弟弟如何坐享其成?》等等。
歷史 連載 48萬字
毒誓一九四一

毒誓一九四一

A大雪滿弓刀
這是一群小人物的抗戰,一群生活在社會各個階層的人與侵略者艱苦卓絕的抗爭。 在冰天雪地的關東群山裡,在侵略者鐵蹄下的東北大地上。有這麼一群人,爬冰臥雪,忍飢挨餓,只為了將窮兇極惡的強盜趕出自己的家園。 他們用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以及下一代人的生命,用了十四年的時間,去換取一個自由的沒有壓迫的新世界。
歷史 連載 38萬字
折她入幕

折她入幕

岫岫煙
核心梗:強取豪奪 中原式微,群雄並起。河東節度使宋珩攻破晉州,大勝而歸。 雨幕中,宋珩照見一青衣女郎,綠鬢朱顏,氣質如蘭。 後於席間,宋珩得知她乃胞弟救命恩人之妹,鳳目裡平添一抹打量和探究之色。 夏初,宋珩視察幽州歸府,欲納之為妾,卻驚聞她已離府。 都府內,宋珩一步步走向她,居高臨下地看著她那張逐漸失去血色的芙蓉面,輕啟薄唇:“好一個不為權勢所動的小娘子,可惜某素來不懂憐香惜玉,專擅行那折翅熬鷹之
歷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