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貓想吃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荊州,建平郡,巫縣與魚復縣相交的水道上密密麻麻布滿了晉朝水軍的大小戰船。

晉軍水寨南分二十四座門,皆有艨艟戰艦,列為城郭,中藏小船,往來有巷,起伏有序。

此時江面上西府兵的戰船赫然出現在了江面之上。

晉軍戰船之上,紅底黑字的桓字大旗顯得十分醒目。

暮色四合,皎潔的月光悄悄灑在了營帳上。

水軍大寨外,一艨艟快艦從遠處歸入水寨,抵達大將行營前,一名身披甲冑,腰跨鋼刀的大將踩著沉重的步子向議事大帳趕去。

大將每向前一步,便在木板上留下一個個沾滿水漬的腳印,穿過重重把守之後,營帳前的護衛唰地掀起帳子。

夜漸漸兇猛起來,瀰漫著一片迷濛的水氣,夜風從晉軍的營帳中掠過,直逼帳中,冰冰的,冷冷的。

與此同時,荊州西府兵眾多戰艦環繞護衛著的水軍大帳之內,燈影憧憧。

“唰——”

“使君,如今秦軍已經發現了咱們,咱們何時進攻?”竟陵太守趙統巡營歸來,呼啦啦帶風回到議事大帳。

大帳中,荊州文武分座位落座,主位之上正是晉廷進封的振武將軍、荊州刺史桓石民。

聽到趙統的聲音,已在帳中的隨郡太守夏侯澄未及思索便也起身主動請纓:“兵貴神速,請使君速速下令擊破秦軍!”

“請使君下令……”烏拉拉一下子桓氏部曲軍將全都向桓石民請求進攻。

“好,諸位有此心便可!”桓石民端坐主位,波瀾不驚,“不過,進攻一事尚且不急。”

桓石民看著積極主動的眾將,也是十分讚許,至少伯父桓溫和叔父桓衝為桓氏留下的可戰之將還是不少的!

大司馬桓溫尚在時,其弟桓豁,也就是桓石民之父是自鹹安二年(公元372年)起領七州都督,被建康朝廷授予都督荊、雍、梁、益、寧、交、廣,桓豁在位僅五年,因為秦國接連滅涼國、仇池,吞併漢中,桓豁自責不已,抑鬱而終。

桓豁死後,太元二年(公元377年)冬十月,晉廷詔以桓衝為都督荊、江、梁、益、寧、交、廣七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衝成為第三位龍亢桓氏坐鎮荊州之人。

淝水之戰時,桓衝預言國將不國,晉朝將會不存,誰知謝石、謝玄叔侄、劉牢之先後在洛澗、淝水擊潰前秦大軍。

那時,徐宗文也在亂軍中陰差陽錯殺了秦王苻堅之弟,秦軍統帥陽平公苻融,秦軍一戰喪失二十多萬主力大軍……

連當日在襄陽被俘的朱序也在戰後重返東晉,桓衝自感失言之餘又因當日力圖鎮守捍衛國土卻令緊密合作的朱序被俘,深感羞愧不已,最終憂憤而死!

桓衝去世,時任太傅的謝安力排眾議,慷慨任命三桓坐鎮荊、江、豫三州,桓石民成為繼伯父桓溫、父親桓豁、叔父桓衝之後,第四任把持荊州的實力派,而荊州刺史一直是龍亢桓氏中僅次於家住的權利人物!

現任的龍亢桓氏家主是大司馬桓溫的幼子南郡公桓玄,尚未正式加冠繼承家主位,而桓石民在桓豁二十個兒子中出類拔萃,輔佐家主的同時也接手了桓氏在軍中的偌大基業。

“子衿先生可曾來了嗎?”桓石民環視帳中一圈,沒有見到郭裳,向左右詢問道。

眾將之中只有三兩個眼中閃過一道忌憚,其餘人等大多不知主帥口中的這位子衿先生是何人物?

“裳來遲了,請使君見諒!”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諸將回首之時,大帳之內多了一名手執鵝毛羽扇,頭戴綸巾,身著青衣的文士,這便是郭裳無疑了。

“郭子衿先生乃徵北大將軍麾下軍師祭酒,受大將軍派遣與我軍溝通有誤,順便參謀軍機,協助我軍攻伐益州……”桓石民起身迎接,眾將見狀也起身相迎郭裳。

郭裳風度翩翩,眼神如炬,臉上絲毫沒有任何波瀾,似乎見慣了這等場面。

西府兵眾將一開始還有些驚異,稍稍一想便也明白了,徵北大將軍徐驍麾下的驍騎軍各營主將都是北伐出身,個個經歷了血火交織,淝水戰陣,一步步才有了今日之地位。

相比大將軍幕府眾將議事時,場面只會比荊州這邊大,而不會小。

傳聞徵北大將軍除了有能戰善戰的驍騎軍將領們,手下還有三人隨著大將軍聲名顯著的同時也開始慢慢為人所知。

其一,現任徵西將軍、司州別駕,兼任徵北大將軍幕府別駕——裴卿,裴輔機。

裴卿善於政務,安撫百姓,制定策令,排程糧草,平穩軍心,不僅是蕭何那樣的人才,還是驍騎軍中地位僅次於徐宗文的存在。

其二,現任徵北大將軍幕府別駕郗儉,郗守約,裴卿負責司州刺史政務,郗儉便負責主持幕府事務,算得上是真正的幕府第一人。

郗儉長於謀略,不善政務,但能運籌帷幄,以解主憂,是求之不得的人才,最為重要的是郗儉出自高平郗氏北方分支,與太尉郗鑑是同族。

其三,現任徵北大將軍府軍師祭酒郭裳,郭子衿,傳聞為前魏武帝帳下軍師祭酒郭嘉郭奉孝之後,通曉古今,智辯無雙,善於奇策,是與徐宗文形影不離謀主,曾在建康朝廷擔任侍御史。

眼下,大將軍竟然將郭子健派遣到荊州?

難道大將軍是怕西府兵不能拿下益州給朝廷丟臉,給他這位總統北伐西征的統帥丟面子,竟然小覷西府兵至此?

“諸位,方才你們的議論在下都已經聽到了,你們所擔憂的無非是秦軍已有所準備,我們此時與敵軍交戰,失去了先機,是也不是?”郭裳向桓石民行了一禮,隨即在桓石民左側落座。

秦漢舊制以右為尊,晉制,以左為尊,來者是客,客為遵,郭裳從左,不為失禮。

“對,就是這樣。”

“先生所言不錯,我等所憂者皆繫於此。”

“兵者,詭道也,未出兵先露軍機,戰不利也!”

“此時出戰恐無勝算吶!”

大帳之內,一多半的軍將的頭搖的更撥浪鼓似的。

“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就是,為何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當年大司馬也帶領我等滅了偽漢,如今使君雖然資歷不深,可是明斷是非,深得荊襄人心,軍中上下誰人敢不尊使君?為何戰不得?”

“不能戰還當什麼兵?趕緊趁快回鄉抱婆子去吧!”

“莫不是你們都是沒把的軟蛋?怕死不成?”

另一邊,一些年齡較大,鬚髮皆白的老將聲如洪鐘,從氣勢上便壓倒了拿下不願出戰之人,他們態度明確,請戰的同時還不忘嘲諷那些未戰先怯之人。

這些老將確實如他們自己所講的那樣,年輕時都跟隨大司馬桓溫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勞,所以今日才能有機會坐在這荊州大營參加大帳議事。

“既然如此,請使君下令,從此刻開始,返心存議和,以任何理由延誤出戰,未戰先怯,進言止戰者皆斬!”郭裳從容自若,從他的嘴裡那個斬字說的十分堅決,絲毫沒有一絲遲疑!

郭裳的一句話立刻在荊州西府兵軍將中掀起一陣驚濤駭浪,見桓石民還在決斷之中,他繼續進言:“當年大司馬也曾猶豫滅蜀之戰,可是參軍郗超屢屢進言這才堅定了大司馬的滅蜀之心,之後才會有大司馬收復西蜀的功績。”

“可是……”

“使君以神武雄才,仗兩位前輩餘業,據有荊襄,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如今大軍已至魚復,奈何將軍卻止步不前!此裳為使君所不恥也!”

“小兒放肆!何以口出狂言,辱我主公?”荊州刺史參中兵曹軍事晏謙先聲質問郭裳。

“狂徒還不速速退下!”

“天下皆言徵北幕府人才濟濟,莫非只餘先生一樣的口舌之徒?”

“郭子衿休要辱我家主公!”

隨即,荊州刺史府幕僚們紛紛發起了對郭裳的反擊。

“罷了,還是請子衿先生把話說完吧!”桓石民心中雖有不快,但還是想要聽郭裳接下來想要說什麼。

郭裳頓了頓,沒有理會荊州文武,他見桓石民已經有所心動,興致未減:“今日,使君與當年的大司馬所遇到的境遇一般無二。雖然眼下情勢錯綜複雜,可只要使君一聲令下,快刀斬亂麻,讓全軍上下都明白此役唯有破釜沉舟,軍功錢財都會隨之而來,那麼全軍上下憑力效死!”

“常言道匹夫之怒尚能血濺三尺!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使君如能得全軍上下數萬人之心,則秦軍焉能不敗,蜀地焉能不平,西府兵焉能不勝,使君焉能不一戰成名,讓天下為之側目?”

匹夫之怒,血濺三尺!

桓石民冷哼一聲,隨即朗聲道:“取我劍來!”

隨即,親衛奉上一柄鑲金點翠三尺長劍。

“咔嚓!”桓石民站直了身子,倉朗朗拔出寶劍,對著自己的几案一角迅速一揮,那檀木製的几案角瞬間掉落,滾至大帳之中,落於眾將眼前。

“方才子衿先生所言正是道出了我的心聲,將有再言止戰者,與此案同!”言罷,便將此劍賜於趙統,即封趙統為先鋒,夏侯澄為副先鋒,領兵一萬先取魚復,再沿長江西進,越嘉陵江、涪水,直取成都!

“謹遵主公軍令!”

原本大帳之中,荊州文武左邊文臣以中兵參軍晏謙為首十餘人,右邊武將以趙統、夏侯澄兩太守為首等三十餘人,皆衣冠濟濟,劍佩鏘鏘。

“嘩啦啦……”忽然間,所有人紛紛起身,領命離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