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不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傍晚時分。

賈瑾送走了楊敬松後,便回後院來。

先來到賈赦住的上房,作為賈赦明面上的兒子,賈瑾還是得做到晨昏定省。

“給老爺請安。”

來到上房,賈瑾恭敬朝裡間行禮。

裡頭傳來淡淡的回應聲:“嗯,今日楊先生都教了你什麼啊?”

賈赦也只是例行詢問,語氣顯得有著懶散無力。

賈瑾自然也是有一說一,將楊敬松今日教導的內容,大致說了一遍。

賈赦聽後,似乎有著驚訝:

“嗯?楊先生竟還教了你用人之道?”

賈瑾點頭:“是呢。”

賈赦又問:“除此之外,可還教了你別的?或對你說了其他的話?”

賈瑾謹記楊敬松對自己的囑咐,微微搖頭:“再沒有了。”

裡頭的賈赦似乎沉默了,過了好一會,才淡淡說道:“退下吧。”

賈瑾行了禮,恭敬退下。

雖然他不知道楊敬松為何叮囑他,不能告知賈赦今日所言,但他也能夠猜到一些。

如今的榮國府,表面上管家的是二房的老爺賈政,大老爺賈赦雖襲了爵位,卻不住在正院,反而單獨開了一個院子,十分詭異。

賈赦雖有爵位,卻無具體官職,整日在家中和一眾姬妾飲酒作樂,其餘的事情一概不管,活生生一個驕奢淫逸的富貴老爺。

但是,賈瑾卻偶然看到,有賈家世交人家的老爺,或是軍中將軍來東院拜見賈赦。

想必,賈家的一些人脈和香火情,其實還是掌控在賈赦手中的。

可以肯定的是,賈赦隱藏於了背後,只做一些小動作,不能浮於表面,因此,對於賈瑾的扶持,還是以楊敬松他們這些文官為主,賈家只當是賈瑾的一個背景板。

在賈瑾看來,也覺得應該如此,按照原著的走向,賈家會被新皇定為了被清算的人家,如果想著接受賈家的扶持,必然會被盯上,等待的就是打壓和迫害。

出了賈赦的上房後,賈瑾又去給邢夫人請安,對於邢夫人,他也只是例行公事,畢竟他也不是邢夫人所生,而邢夫人對他也是頗為冷漠,只是略微應付一句,就讓賈瑾退下了。

回到他自己的院落時,就見晴雯迎了上來:“三爺回來了。”

賈瑾微微點頭,在晴雯的服侍下,換了衣裳,吃了晚飯。

“三爺,才剛聽聞,南邊林姑老爺的千金林姑娘明日就要到了。”

聽晴雯漫不經心地說起一個訊息。

賈瑾聞言,頓時眼神一閃,內心一陣跳動,暗道,終於要來了嗎?

他已經見過四春姐妹、王熙鳳、李紈她們了,一直期待著林黛玉和薛寶釵什麼時候來賈家。

眼下林黛玉總算是要來了,不免有些微激動,對晴雯說道:

“正巧今兒楊先生說,過幾日再來考察我的功課,明兒不必上學,晴雯,你早些喊我起來,我要去老太太那裡等著。”

晴雯聽得驚訝,自服侍賈瑾以來,她還是頭一次見賈瑾如此在意,笑著應承:

“好,也不知那林姑娘長啥樣,竟讓三爺你這般期待她來?”

對於晴雯的調侃,賈瑾並不接話,只是微微搖頭,來書桌前坐下,提筆開始作起文章來。

晴雯見他不回,竟自顧自地說著一些話,嘰嘰喳喳也沒停歇。

賈瑾聽得有趣,倒也不覺得吵鬧。

因為他的出現,晴雯這個本屬於賈寶玉房裡的丫鬟,被賈母分派來服侍他了。

主僕兩個脾性差異還挺大,不過,賈瑾倒也能夠包容晴雯的一些尖銳性子,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調教她,免得她說錯話,惹來麻煩。

次日。

榮國府西后方一院落,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樑畫棟,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這時,見外頭有不少丫鬟婆子簇擁著一個裹著斗篷的六歲小姐進來。

臺磯之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見她們進來,便忙都笑迎上來:

“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

三四人爭著打起簾籠,一面聽得人回話:“林姑娘到了。”

上房中,已是一把年紀的賈母望眼欲穿地看著外頭,當看到僅六歲大的林黛玉時,霎時眼淚直落。

不待林黛玉拜見,一把摟在懷中,心兒肉兒地叫著大哭。

見賈母哭得傷心,滿屋子的人,都不由跟著抹淚。

唯有坐在下首的賈瑾,和其他人反應不同,見他微睜眼眸,好奇地打量著才六歲的林黛玉。

仔細打量了林黛玉一番後,在心裡讚歎,不愧是十二金釵為首的人,雖才六歲,卻是十足的美人坯子。

難怪原著說她是世外仙姝下界而來,饒是賈瑾前世見過各種盛世美顏,也不由感嘆林黛玉的獨特美態。

“老太太,注意身子…”

“林姑娘,快別哭了…”

一時廳內眾人紛紛上前勸說,這才讓賈母和林黛玉止住淚水。

林黛玉恭敬給賈母拜安,賈母親自攙扶她起來,又給她介紹:

“這是你大舅母…二舅母…珠大嫂子…”

林黛玉一一拜見,禮數周到,落落大方。

又聽賈母介紹起賈瑾來:

“這是你瑾表哥,是你大舅舅的三子,你可稱呼他為瑾三哥。”

林黛玉聽後,好奇地打量了賈瑾一眼,輕輕見禮:“見過瑾三哥。”

賈瑾起身,回禮:“林妹妹客氣。”

說話間,二人對視一眼,半晌,林黛玉先移開目光,只覺得賈瑾和別人不同,對他印象深刻,或許也是因為,這裡也只有賈瑾一個男孩在。

心裡也在暗暗回想著,賈敏去世前對她說過賈家的情況。

這位瑾三哥,似乎是憑空出現的一樣,生母是誰大家都不清楚,不過,賈母和賈赦等人卻都承認他就是賈家大房的嫡三子,對於賈瑾的來歷,整個賈家也都是諱莫如深。

對此,林黛玉也有些好奇,賈瑾的來歷到底是什麼?真是賈赦嫡出的兒子嗎?

就在她暗自思忖之時,聽賈母說道:

“請姑娘們來,今日有遠客才來,不必去上學了。”

不一會,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三姐妹都來了,賈母一一給她們介紹認識,一時間幾個姐妹相認,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瑾哥哥,原來你在這呢?”賈探春和林黛玉相認後,見賈瑾也在,便順勢過來問好了。

賈瑾笑著回道:“早聽林妹妹今兒要到,我便早早在這等著了。”

賈探春聞言,露出幾分羨慕之色:“還是老祖宗疼瑾哥哥你,竟早早讓你來這等著了。”

賈母聽見了,笑著說:“三丫頭,可別說我偏心,是你瑾三哥一大早就來跟我說了,說是定要先見見你林姐姐。”

這話一出,林黛玉內心微跳,輕暼賈瑾一眼,心想著,原來他竟這麼期待自己到來呢?

想到這裡,讓她原本複雜悲痛的內心,多了一絲暖意,頗感熨帖。

去年她母親賈敏去世,年幼的她,失去了母親,當真是悲痛欲絕。

好容易送了賈敏出殯,稍稍安穩一些了,今年,又辭別父親林如海,獨自一人來到外祖母家,心裡頭的悲痛和不安,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可這時聽到賈母說,賈瑾竟然期待著自己到來,讓她瞬間覺得,這個陌生的環境中,竟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心裡頭感覺熨帖的同時,直把賈瑾當做自己最親近的人看待。

賈瑾也察覺到了林黛玉似乎在看著自己,回望她一眼,林黛玉卻又立馬移開目光。

“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

突聽外頭傳來一陣嬌笑聲,人未至,聲先到。

也引起了林黛玉的好奇,忙看向外頭,就見一個打扮得鮮豔奪目的年輕女子走了進來。

林黛玉不認得她,卻也不敢失禮,忙起身,想稱呼一句卻又不知該怎麼說。

就在她為難之時,一個溫文爾雅的聲音在她耳畔響起:

“這是璉二哥的媳婦,你叫她璉二嫂子就是。”

林黛玉轉首一看,正是賈瑾在提醒她,霎時讓她更覺得安心了,朝著賈瑾微微頷首,對進來的王熙鳳福禮:

“見過璉二嫂子。”

王熙鳳笑著拉過她的手,仔細端詳著:

“哎呀呀,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

說著,便用帕拭淚。

賈母忙擺手:“可別再說了,我才好,你又來招我…”

王熙鳳最善察言觀色,聽了這話,立馬轉悲為喜,一面向賈母告罪,一面對林黛玉噓寒問暖,又是詢問跟著林黛玉來的人是哪些。

林黛玉聽得心裡暖暖的,卻也發覺王熙鳳過於強勢了,這裡所有人竟沒她一人氣勢足呢。

賈瑾在一旁笑著說:“二嫂子,你可別嚇著了林妹妹,她才剛到,你就安排這安排那的。”

王熙鳳單手叉腰,嬌嗔著:“去,我自然比你懂,用不著你來提醒。”

又對林黛玉說道:“妹妹別聽他胡說,我們這裡,就屬他脾性最古怪,以後你就知道了。”

林黛玉聽後,微微抿嘴,心想著這裡也沒自己想的那麼糟糕,同時也好奇,賈瑾的脾性到底怎麼古怪?

眾人說笑一陣後,茶果已撤,賈母安排兩個老嬤嬤帶著林黛玉去見兩個舅舅,也就是賈赦賈政兩個。

賈瑾起身請示:“老祖宗,讓孫兒陪著林妹妹去吧,她剛來咱們家,人生地不熟的,一路上,我也可陪著她說說話,不至於讓她覺得太陌生。”

賈母聞言,笑著擺手:“這當然好,你林姑父就這麼一個女兒,今到咱們家來住,自當好好招待。”

“既然你有此心,就陪她去見你二位老爺吧。”

當下,賈瑾陪著林黛玉出去,先往賈赦住的東院而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老告
神機妙算諸葛亮:“三日後,亮登壇作法,可得東南風,曹營將破!”曹操:“諸葛亮會天氣預報,我們提前一天就襲營。”漢中之戰,蜀漢連番用計。 但曹操早早佔了定軍山,巋然不動。劉備嘆了口氣,這曹操為何事事佔先? 魂穿曹操,他發現這個三國,武力高的驚人,奇謀將略,兵策如神通! 好在他能看見將領的戰力值!包括謀士的韜略值,故能統領麾下良臣猛將,盡展所長,精準用兵,制敵機要。 呂布下城投降,曹操看了眼外掛,其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紅樓低調人生

紅樓低調人生

隨雨安
誤入紅樓世界,憑玻璃球改善體質、智力。本著低調、苟著的原則一路獲取功名、氣運且有美女相伴。 從農家子走向顛峰。
歷史 連載 72萬字
文狀元抗倭寇

文狀元抗倭寇

一葉飛毯
據《明史》記載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一生貪玩,貪杯、好色、尚兵、無賴,所行之事多荒謬不經,為世人所詬病;可武宗又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亂,應州大敗小王子。 崇八虎,修豹房,有皇位不要,自封為威武大將軍。有皇宮不住,住自己修建的鎮國府。 後人評說武宗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昏君,死後葬於 “康陵”,廟號 “武宗”。正所謂千古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了。武宗駕崩,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
歷史 連載 8萬字
掌國

掌國

九城城主
大通勢微,諸侯不臣,太子關承自請貶為晉王遠赴西南,從此一路開疆擴土,最終天下歸一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