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唐與南詔的恩怨並非空穴來風。

當兩國友好時,南詔每年都派留學生到大唐學習進修,唐王朝就近選址,將留學生們安置在成都,以便統一管理。

為了彰顯我天朝大國之繁榮富庶,為了讓化外番邦感受到我皇恩浩蕩,留學生享受著高標準的生活待遇和高質量的師資力量,並且一切費用全免,大唐願意為此買單。

南詔如沐春風,對大唐無比崇拜,於是年年進貢、歲歲來朝,世世代代子子孫孫永為唐臣!

醒醒。

這只是大唐給自己導演的一出好戲,一個自欺欺人的遊戲,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接納留學生,除了炫耀之外,更主要的目的是文化輸出。讓蠻夷的下一代意識到自己在文化上的落後和貧瘠,意識到中原文明的強大和發達,巨大的反差足以讓年輕的一代懷疑人生,從而對中原文明心生嚮往,傾心漢化,成為“唐粉”、“精唐”分子。

然而大唐的“和平演變”卻收效甚微。這些留學生顯然是經過蠻夷精心挑選、培訓合格的“蠻忠”分子。他們學成之後,無一例外都選擇回國建設自己的家鄉,為南詔的崛起添磚添瓦貢獻一份力量。

一批留學生畢業了,新的一批留學生又來了,如此往復迴圈,長達五十餘年。大唐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寶貴的教育資源,卻沒有換來羊羔跪乳、烏鴉反哺。

南詔的稱臣納貢呢?年年進貢、歲歲來朝的景象當然是存在的。然而這更是一件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南詔貢使帶著點兒不值錢的當地土特產,送到長安表忠心。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我天朝大國地大物博,金玉珠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然要秉承厚往薄來的精神,翻著倍的給回禮。

回禮還有另一項原則:雨露均霑。凡是前來進貢的使節,無論是領隊還是隨從人員,每人一份。

進貢的使團往往規模宏大,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給大唐進貢,成為當時最熱門的投資渠道,一本萬利、包賺不賠。

周邊番邦蠻夷、各色人種,全都爭先恐後地擠到長安,玩了命兒的磕頭喊萬歲表忠心。

長安城內一片盛世,大唐天子沉醉在萬國來朝的景象中,久久不能自拔。

時任西川節度使杜悰,就剖開了這層面紗,為唐宣宗陳說利害。最後,唐宣宗下令,大幅削減南詔留學生名額和經費補貼;限制南詔進貢的次數和人數。

南詔國主勸豐祐大怒,寫信大罵唐王朝,並撤回留學生、停止朝貢。同時,開始在邊境上製造矛盾衝突,侵擾大唐邊境。

兩國裂隙開始凸顯。

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南詔天啟二十年。唐宣宗駕崩,巧了,南詔國主勸豐祐也薨了。

同年,26歲的唐懿宗和16歲的世隆紛紛走上了最高領導人的崗位。

依照慣例,大唐派出告哀使者,向南詔送達宣宗皇帝駕崩的噩耗。而這一事件就成了南詔與大唐之間大規模戰爭的導火索。

新繼任的南詔國主世隆列舉了兩條大唐無禮的罪狀:

一,你爸爸死了,我爸爸也死了啊!讓我們去弔祭,你們怎麼不給我弔唁?

二,你們這封詔書是下給先王的,不是給我的。瞧,抬頭寫的是“親愛的勸豐祐”,不是“親愛的世隆”。對不起,這個包裹我不敢代收,拒籤。你們找本人簽收吧。

按照慣例,南詔國主去世後,作為宗主國,大唐都會派高階官員充當弔祭使,而且長安方面還會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不過世隆的這個藉口找的實在勉強。南詔沒有告哀,大唐根本就不知道勸豐祐已死,怎會弔祭?也就更不可能給新國王冊命了。

也許南詔派出了告哀使者,兩位先王死得太巧,路途遙遠溝通不暢,存在時間差。

總之,世隆順水推舟,利用了這個時間差造成的誤會。既然沒有得到上國的冊命,那正好自絕於中國。於是,世隆改國號為“大禮國”,改元“建極”,自稱“皇帝”,拒絕承認與大唐的宗藩關係。

同時,南詔出兵攻陷播州。邊境衝突升級,大唐南部邊陲形勢急劇惡化。

這就是唐懿宗新登基時面臨的“外患”。

不久之後,浙東裘甫之亂平息,安南都護府也奏報收復播州。群臣入朝稱賀,唐懿宗改元大赦,如前文所述。

唐懿宗顯然低估了這次邊境衝突的性質,更低估了這個16歲南詔少年國主的野心。

大唐對南部邊陲的控制力是存在嚴重漏洞的。

這裡天高皇帝遠,其穩定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封疆大吏們的個人能力。並非每個人都能擁有王式的韜略和品行。

比如邕管經略使段文楚,就透過吃空餉,一舉吃掉了廣州、桂州、容州三道的駐邕防戍兵。使得南詔輕鬆攻下邕州。

之前,大唐在安南有六千常駐軍。而前任安南都護李琢,將其全部遣散,把防戍工作外包給了一個當地酋長李由獨,為朝廷省下了六千駐軍的軍費,以此作為自己的政績。

南詔則透過聯姻和封官許願,成功策反了李由獨,於是李由獨率部倒戈。

李琢任上還公然違反中央“羈縻懷柔”的民族政策,欺壓當地少數民族。在邊關貿易上強買強賣,以一斗鹽換人家一頭牛。激化民族矛盾,成為安南地區快速陷落的又一個內因。

地區矛盾激化,國防空虛,唯一可以倚靠的外籍傭兵又成建制倒戈,大唐在“安南戰爭”爆發初期陷入到極度被動的局面,開團即崩盤。

朝廷調湖南觀察使蔡襲代替安南經略使王寬。蔡襲徵調兩湖及諸道兵共兩萬人,開赴安南前線。

正巧左庶子蔡京到嶺南一帶指導工作,蔡京不願看到蔡襲立功(忌襲功),於是從中作梗,故意唱反調,謊報軍情,上奏說安南地區只不過是邊境小摩擦、小衝突,反誣蔡襲小題大做以此騙取功名,白白浪費糧草,請大軍不要調發,別燒錢啦(南方自無虞,武夫幸功,多聚兵耗饋運,請還戍兵惜財用)。

蔡襲據理力爭,說南詔窺伺安南久矣,這一次是有備而來的大規模侵略戰爭,絕不是什麼邊境小摩擦,請蔡大人無論如何也要留下最少五千兵。

蔡京當時是“左庶子”,正四品上,隸屬左春坊,是皇太子的屬官,“太子幫”成員,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其主要職責之一便是“駁正啟奏”,翻譯過來,就是“擁有最終解釋權”。所以蔡京是全方位地碾壓蔡襲,最終,蔡京的陰謀得逞,破壞了蔡襲增兵駐防的計劃,並且因“明察秋毫”為朝廷省下一大筆軍費開支而升官,升任嶺南西道節度使。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二代戰神皇帝成長史

穿二代戰神皇帝成長史

菌行
瑛瑛是個穿二代,他的祖父是禹朝開國皇帝,父親是藩王,外祖父家是豪富的海商(dao)頭子。 當其他父母遵循封建思想,用專|制混亂的內宅關係往孩子心裡使勁扎刺時,瑛瑛卻被漂亮孃親用愛意在心頭種花。 “瑛瑛想做什麼都可以,你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你就是你自己,媽媽只希望你有快樂自由的一生。” 他還有個超級好玩的竹馬,雖然對方總用“呂警官”、“警察阿姨”等奇怪的稱呼他孃親。 但竹馬常常給他帶新奇、有趣的東西,
歷史 完結 81萬字
諜影凌雲

諜影凌雲

羅飛羽
一名後世的網紅,穿越,吸收了兩個人的記憶。追查日諜,搗毀無數日諜組織,抓捕一名又一名日諜的楚凌雲,同時偽裝成日本人,深入敵群,套取情報,周旋在日本高層之中。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楚凌雲用自己的機智和智慧,為祖國的烽火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歷史 連載 579萬字
逍遙六皇子,父皇恭請我登基

逍遙六皇子,父皇恭請我登基

清蒸土豆
楊翎穿越大梁王朝,成為庶出的九皇子,皇兄誣陷,父皇漠視,面對如此開局,楊翎自請流放西北涼州,世人眼中,蠻夷橫行化外之地,卻是一片富得流油的沃土,水草豐茂,遍地寶藏,足可養兵百萬! 匈奴回鶻,鐵騎蕩平,波斯大食,科技碾壓!紡織機,蒸汽機,混凝土,流水線工廠,楊翎在古代世界興起一場工業革命。 東西萬里疆,飲馬地中海,我的帝國橫跨亞歐,那個破皇帝,狗都不當!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