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末帝登基】

弒父奪權的朱友珪,深知自己素無聲譽且帝位來路不正,為了鞏固皇位,朱友珪的思路簡單而清晰:廣施賄賂;提拔親信,培植黨羽;壓制潛在威脅。

第一條路收穫甚微,大家拿著好處,表面上俯首稱臣、宣誓效忠,實際卻是在觀望;

第二條路就開始得罪人了,要提拔親信,必然要排除異己分子;

第三條路則更加危險,因為有資格成為“潛在威脅”的,都是蘊含一定(甚至大大超過朱友珪)能量的。

所以,朱溫的養子朱友謙、大元帥楊師厚,屬於第一條路線,要竭力拉攏;敬翔,不會威脅皇位,但也不會忠於朱友珪,所以是第二條路線的執行物件,需要排斥;朱友文,據說是朱溫心儀的接班人,毫無疑問,他必須是第三條路線的目標。

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邊緣人士”,對於他們的定位,始終在這三條路線之間徘徊,朱友珪對待他們的態度也是萬般糾結,例如駙馬爺趙巖(趙犨次子,原名趙霖,娶朱溫之女)和朱溫的外甥袁象先(袁敬初之子,母親是朱溫的親妹妹)。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朱友珪非常糾結地看著他們二人,他們二人則更加糾結地看著朱友珪,“兄弟,你到底啥意思?”

乾化三年(913)正月,朱友珪“有事於南郊”,改元大赦,改乾化三年為“鳳曆元年”。

2月,趙巖奉命前往東都,會見東都留守朱友貞。白天履行完公事之後,晚上,趙巖出席了朱友貞舉辦的私人宴會。席間,朱友貞有意無意地聊起了國家大事。

幾經試探,趙巖就明白了朱友貞的意思:朱友貞打算誅殺朱友珪,奪取皇位。

趙巖為朱友貞指了條明路:要想成功,必須取得楊師厚的支援!

於是,朱友貞立即派心腹馬慎交秘密前往魏州,遊說楊師厚。

馬慎交伶牙俐齒,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楊師厚支援朱友貞,指出朱友珪弒父奪權,天理不容,而朱友貞是眾望所歸,大帥只需順水推舟,作個姿態,則大事可成;並且給出承諾,事成之後,立即奉獻五十萬貫好處費。

楊師厚猶豫不決,他是有顧慮的。

首先,朱友珪和朱友貞,都是先帝子嗣,無論誰當皇帝,都與楊師厚井水不犯河水,他沒必要冒著“謀反”的巨大奉獻火中取栗;

其次,當朱友珪弒父奪權時,他沒有立即起兵,時隔半年之後再起兵,有點兒名不正、言不順。

再者,他已經帶兵詣闕,覲見了朱友珪,承認了朱友珪的帝位,確立了君臣之分。原則上,他是擁護朱友珪的。

馬慎交知己知彼,知道楊師厚的心思和顧慮,於是反覆強調朱友珪弒父奪權,本身就是非法的,而朱友貞則是替先帝報仇,掃除妖孽,是正義的行動,這裡只有正邪之分,哪兒來什麼君臣之分?

在牢牢佔據道義上的制高點的同時,馬慎交又施以威脅恐嚇:“如果你此時不表態,那麼一旦朱友貞取得成功,大帥您該何以自處?”

這是談判或遊說的精髓,既要好說,又要歹說。在道義上立於不敗之地,服從我還會得到好處,不服從我又會有滅頂之災,到底服從不服從,您自己掂量吧。

楊師厚立刻頓悟,一拍大腿,“若非先生之言,我差點兒釀下大錯!”當即表態,支援朱友貞。隨後派心腹將領王舜賢前往洛陽,與袁象先謀劃,又派親信朱漢賓率軍進駐滑州,作為外部接應。

趙巖返回洛陽,與袁象先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計劃。

袁象先當時是左龍虎軍統領、侍衛親軍總指揮(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手中掌握著一部分中央禁軍,所以是接下來政變的重要內線;楊師厚在河北魏博握有重兵,是重要的外線。有這兩人的裡應外合,政變基本就能宣告成功。

恰逢朱友珪徵調龍驤軍回洛陽。

龍驤軍先前譁變,遭朱友珪猜忌,繼而遭到血腥清洗。如今一部分龍驤軍就駐紮在東都,在朱友貞眼皮子底下。也許是擔心朱友貞與之勾結,所以朱友珪下令徵調龍驤軍回洛陽。

機不可失,朱友貞立即散播謠言,說朱友珪打算徹底清洗龍驤軍,這次就是要把龍驤軍騙到洛陽,然後全部坑殺。

龍驤軍士卒驚恐不已,於是跑到朱友貞面前喊冤求饒。

朱友貞事先偽造了一封詔書,大意是朱友珪說龍驤軍是叛軍,不可靠,你幫我在東都解決了他們,如果你不忍心下手,就把他們送到洛陽來,我來弄死他們。

龍驤軍一看“詔書”,更是絕望哀嚎,祈求朱友貞“指條明路”。

朱友貞演技爆棚,他極盡哀傷之色,淚下潸然,說道:“你們跟隨先帝南征北戰,三十餘年,建立了帝國基業。可是,連先帝本人都遇害了,你們怎麼可能逃過此劫?”

先摧垮龍驤軍的心理防線,使其陷入絕望。人,一旦絕望了,就不會再有顧慮,就會什麼事兒都能做出來。

眾人哭成一片,朱友貞見火候已到,於是拿出了朱溫的畫像,把先帝御容擺放在廳堂正中央,率領眾人齊刷刷跪倒,隨後,朱友貞為龍驤軍指出了明路:殺進洛陽,為先帝報仇,誅殺逆賊,才是你們唯一的生路!

眾人激動不已,山呼萬歲。

朱友貞開啟軍械庫,給他們配發武器彈藥,“洛陽,走你!”

龍驤軍殺氣騰騰地衝向洛陽,朱友貞則把這個喜訊火速告知洛陽的趙巖、袁象先等人,讓他們從中配合。

乾化三年(913)2月17日凌晨,龍驤軍抵達洛陽,立即發動兵變,在城裡燒殺搶掠。袁象先等人立即率領數千禁軍“平叛”,在袁象先等人的帶領下,這支維和部隊直接殺進皇宮。

朱友珪大驚失色,立即帶著他的皇后和親信馮廷諤逃竄躲藏,他們逃到北宮城樓之下,打算翻牆逃走,然而宮內宮外全是“叛軍”,他們已經無路可逃。

絕望之中,朱友珪命令馮廷諤先殺死皇后,再殺死自己。朱友珪,做了7個月的皇帝,享年30歲。

這位馮廷諤,也因親手殺了兩位皇帝(朱溫、朱友珪)而永載史冊,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只不過朱友珪因被追廢為庶人,不是真正的“皇帝”,所以馮廷諤的這段事蹟也被打了折扣。

殺死朱友珪之後,這位傳奇殺手馮廷諤,自刎而死。

隨後,首都洛陽陷入一片混亂,禁軍將士在城裡大肆剽掠。也有史料記載說龍驤軍此時還在來洛陽的途中,發動“兵變”的根本就是袁象先的禁軍自導自演。

無論如何,在趙巖、袁象先的指揮、策動之下,朱友珪被殺。二人攜帶著傳國玉璽,親往東都迎請朱友貞。

朱友貞自知洛陽兇險,不敢離開他的革命根據地——東京開封府(汴州),便說道:“汴州是大梁帝國的龍興之所。首都不一定非要在洛陽啊。”

於是,朱友貞在開封府正式登基稱帝,宣佈取消“鳳歷”年號(僅存在不到一個月),恢復“乾化三年”,追廢朱友珪為庶人,恢復博王朱友文的一切官爵。

按照慣例,朱友貞登基後改名為朱鍠,後來又改名為朱瑱,我們將沿用“朱友貞”。朱友貞也就是後梁末帝。

朱友貞即位後,加封楊師厚中書令,爵位由弘農郡王晉封為鄴王;袁象先等功臣亦各有封賞,不必細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鹹魚哭包在邊關開飯館後

鹹魚哭包在邊關開飯館後

老樹青藤
下本開《寡夫郎》求個收藏~ 黎小魚猝死後胎穿古代,伯父當官,爹孃經營著大酒樓。 他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除了這具身體是個淚失禁體質外,其他都挺好,於是安心的當起了鹹魚。 結果在他十五歲那年,伯父被貶去邊關,爹孃的大酒樓廚子跑光,經營的一日不如一日。 朝中有人才好辦事,黎氏夫婦一合計,關了酒樓去邊關投奔叔父。 沒什麼才能的黎氏夫婦又在邊關開了個小飯館, 可因沒好手藝的廚子,生意慘淡,整天過的苦哈哈。 前
歷史 完結 0萬字
攬春光

攬春光

糯糰子
【月底開《鵲橋仙》,求收藏!】 【追妻火葬場/男主是替身/女主死遁】 明窈死了。 她死在鹹安宮一場大火中。 無人不知她對廢太子沈燼忠心耿耿,為沈燼馬首是瞻。 冷宮日子淒涼難熬,但凡有一口吃的,明窈都會留給沈燼。她為他洗手做羹湯,為他漿洗衣物,寒冬徹骨,明窈一雙手凍得通紅,長滿凍瘡。 可她無怨無悔。 那雙看著沈燼的眼睛,永遠明亮,永遠炙熱。 像是一盞永不泯滅的長明燈。 可惜沈燼對此視若無睹。 一個卑
歷史 完結 1萬字
重生異世界之君臨天下

重生異世界之君臨天下

臨城的雪
[歷史架空、權謀、軍事、高武]重生後他居然成為了皇朝當今天子最 “得寵”的小皇子,本來他想躺平混日子,可是在帝國上層波雲詭譎的權力鬥爭中,有誰又能真正獨善其身? 不幸的是,他最終還是被迫捲入了這場黑暗且血腥的權力漩渦中難以自拔……
歷史 連載 82萬字
不考秀才,我棄筆從戎做將軍

不考秀才,我棄筆從戎做將軍

李破山
我乃平安鎮青石巷一小書生,無功名,沒背景,卻攪動了整個王朝的風雲。
歷史 連載 42萬字
風起明末

風起明末

羅小明
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亂世之中,人如螻蟻,命如草芥。 時代的洪流裹挾著個人的命運?。被時代裹挾的命運只能隨著時代沉浮。 天下局勢已經走向崩壞,曾經強盛的大明帝國,如今已是正日暮西山。 邊軍陳望抬頭凝望著支離破碎的神州,握緊了腰間的雁翎刀。……崇禎八年。 南直召禍,中都鳳陽淪陷,皇陵被毀,天下震動。上令,限期六月平賊,洪承疇出潼關,會四省兵馬進剿,流寇西逃再度入
歷史 連載 1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