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頭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山坡上,衛寧深吸幾口氣,穩住心跳,憋足一口氣,狙擊槍的十字線穩穩鎖定了那個鬼子腦門。

心裡盤算著風速和距離,手指輕輕一勾,扳機應聲而響。

“砰!”

低沉的槍聲裡,高精度狙擊槍微微一震,CS/DFL3的子彈帶著火藥的怒吼,從加長的槍管裡呼嘯而出,

四條膛線讓它旋轉得跟陀螺似的,穩的一批。

眨眼間,一個鬼子機槍手頭上的90式鋼盔被7.62毫米的子彈洞穿,

整個腦袋像被掀開鍋蓋,紅白之物四濺。

黃強忍不住讚道:“牛逼!”

周圍的戰士們紛紛看向衛寧,心中震撼不已。

我的媽呀,六百多米開外,這傢伙居然一槍爆了鬼子的頭!

簡直是天神下凡,不可思議!

與此同時,遠處的日軍亂作一團。

由於他們不知道槍手在哪,只能亂槍掃射。

衛寧對這些鬼子的反應不屑一顧,他們在他眼裡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他動作流暢,退殼上彈,鎖定新目標。

“砰!”

又一個鬼子腦袋開花,連慘叫都沒來得及叫。

“砰!”

衛寧換彈如行雲流水,緊接著又是一槍,目標應聲倒地。

第三槍,他瞄準了一個正在架設擲彈筒的日軍,鬼子瞬間斃命。

倒黴的是,那50毫米口徑的榴彈自個兒炸了,碎片亂飛,鬼子又報銷了仨。

一分鐘光景,日軍小隊就剩兩個活的,兩人面面相覷,嚇得跟孫子似的。

“天照大神啊,這是哪路神仙在收拾咱們?敵人在哪兒呢,影兒都沒見著!”

“這槍法,肯定不是土八路,八嘎,到底是何方神聖!”

“松田,咱們還是跑吧”

“跑?你跑得掉嗎?這槍法,咱們……”

話音未落,衛寧的子彈已至,將這個說話的日軍從嘴裡穿到後腦勺,一命嗚呼。

“松田!松田!”

最後一個鬼子徹底崩潰,站那兒跟傻了一樣。

衛寧將狙擊槍放在一旁,對黃強說:“給我一把38式步槍。”

黃強迅速將步槍遞給他。

他抄起那支繳獲的38式步槍,打算感受下這傢伙的手感。

38式後坐力小,新兵蛋子最愛,彈道直溜,精度在二戰步槍界也是槓槓的。

但衛寧對這古董槍不咋熟,又沒校正過,頭一槍愣是打鬼子腳邊去了,塵土飛揚。

那鬼子已經嚇得魂飛魄散,想象一下,隊友全被一個看不見的對手幹掉了,自己還被拿來練槍,換你你不慌?

鬼子四處亂竄,吼得跟鬼似的:“八嘎呀路!有種出來,不然我滅你全家!”

衛寧哪會搭理這種將死之人的咆哮,微調了下槍口,又是一槍。

砰!700米開外,6.5毫米子彈穿透了鬼子的腦袋,

日軍,團滅!

周圍的戰士們再次被驚到了,這是什麼神仙槍法?

衛寧不緊不慢,撿起每一顆狙擊彈殼,塞進戰術背心的彈匣袋,起身一揮手。

“走!收戰利品去!”

三十四個兄弟,心裡那叫一個佩服,

跟著衛寧下山,直奔鬼子屍體而去。

路上,衛寧隨口一問:“誰還沒親手宰過小鬼子?舉手。”

十幾個面孔齊刷刷地舉起了手。

黃強在一旁說明:“這些新加入的兄弟,大半都是老百姓,半路出家抗日。”

他指了指隊伍中一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他之前還是學生呢。”

衛寧多看了那年輕人幾眼,點頭以示肯定。

到了日軍屍體旁,衛寧直接下令:“還沒放過槍的,給這些鬼子腦袋再來一槍。”

大夥兒一聽,都愣了愣。

黃強猶豫道:“衛爺,這不太合適吧。”

衛寧眉頭一皺:“怎麼?你同情鬼子?”

黃強趕緊擺手:“哪有的事,我恨不能把他們挫骨揚灰。但咱們子彈金貴,剛繳獲的子彈得省著用,打屍體不是浪費嗎?”

“以後子彈有的是,新兵得見血才長膽,執行命令!”

“是!”

新兵們一聽,既緊張又興奮,紛紛扣動扳機,給地上的鬼子腦袋挨個送上一槍。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聽風煮雨夜
西曆1850年,滿清道光三十年。鴉片戰爭的硝煙逐漸遠去,太平天國的浪潮暗流洶湧。 立國二百餘年的清王朝,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李奕走到大清身後,輕輕一推。 腐朽落後的清王朝 “不小心”失足掉進了深淵……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日常文+輕鬆)四海平定,天下安寧。 大唐民風淳樸又彪悍。張陽用上輩子學來的土味情話娶了一個小媳婦,家中雖清苦但日子也幸福。 賺錢生活,致富奔向小康。夫妻倆舉杯,敬更好的生活。……每當李世民想起自己的女婿就會說道:“你們知道嗎?明明通曉天地奧秘,如此驚才絕豔的人,卻總說自己沒讀幾年書,他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李靖神色悲愴, “在他的面前,兵法也無用?
歷史 連載 354萬字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驚雪
重生大明,成了剛剛繼承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著手整飭朝綱,推行新軍。 以極大魄力,裁軍十萬,謀劃藩王,肅清宇內,開萬世太平。開內閣,立三大營,威服藩王,遷都北京,修撰《建文大典》。 北征蒙古,收回安南,佈局 “一帶一路”,路通西域,海通南洋......。重農桑,提升商人地位,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以 “農無稅”為奮鬥目標。創不朽功業,開萬世太平。朕是朱允炆,是建文帝,是千古一帝。 【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5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