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赤威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邊袁術抬手離開了袁紹的營地,而後,軍師沮授進來了。

他剛剛也聽到了袁術和袁紹的對話,心中對袁紹的決定,極不認同。

袁恪乃是袁紹嫡長子。

如今權勢正隆,不只手握數十萬大軍,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勢銳不可擋也。

他不理解袁紹為何不與之聯手,共創大業。

反而拉著自家的兄弟,來對付袁恪。

此舉昏聵至極。

“主上!”

他進來拱手說道。

“沮授,你來了,剛剛袁術與吾的對話,你應該都聽到了吧?”

“主上,沮授請您收回成命,與袁術大人聯手,反水。”

“一戰後,如袁隗大人所說,圖謀冀州,只要擁有冀州,我們便能擁有自己的地盤,屆時,您便有了繼續做大的大本營,冀州乃是大漢最富有的州郡,我們據為己有的話,方能大有作為。”

沮授躬身一拜,極力勸說。

“沮授,剛剛我也和袁術講過了,不孝子袁恪忤逆犯上,不思報國,我汝南袁家,又豈能容他繼續禍亂朝綱?”

袁紹聞言,他的臉色立馬陰沉下來。

此時,他神情頗為不喜,甚至還隱隱有幾分憤怒。

他內心深處,也明白聽從袁隗的話,反水,能讓他獲得極大的好處,但只因為厭惡袁恪,卻讓他不願意相助袁恪,擊破盟軍。

“主上,您此舉大錯特錯也。”

“如今,漢室氣數盡也。”

“各路諸侯起兵,也為得不是什麼真正的勤王,而是為了各自的如意算盤,一來,他們不願意看著袁恪將勢力坐大,威脅他們,二來,他們也希望透過勤王的名義,來賺得割據一方的威望和資本。”

“沮授斗膽問一句,您心中真的也是為了匡扶漢室嗎?”

“如若不然,請您請袁術大人過來,我們兩軍聯手,共破盟軍,在盟軍大亂時,掩殺韓馥,入主冀州,此乃大計也。”

沮授死諫袁紹。

“沮授,你大膽,我袁紹忠君愛國之心,不容質疑,你如若繼續胡言亂語,休怪我無情。”

袁紹是個向來極好面子之人。

他又自負極高。

剛剛沮授的話,分明是在質疑他的為人,故而令其大為震怒。

“主上,息怒,剛剛沮授的話是有些大膽了,但是我是真的為您考量,此乃千載難逢的機會。”

“我們渤海郡雖然人口過百萬,但只是個彈丸之地,欲成霸業,必須先取冀州。”

“請主上三思。”

沮授繼續進諫。

“好了,此事,容吾仔細思量過後,再做決議。”

袁紹頗為不悅地擺手,終止了沮授的進言。

“是!”

沮授頗為失落地離開了大帳。

之前,他投入袁紹帳下,便是看中了汝南袁氏在朝中的勢力以及袁紹數次討董敢為人先的霸氣,如今,他漸漸地發現,袁紹此人剛愎自用,好大喜功,這樣的人,非明主也。

他也萌生離開之心。

........

“報!”

“主上,剛剛有人喬裝打扮進入袁紹和袁術的營中,好像來自長安。”

此時,曹操大營內,剛剛長安來的信使去見袁紹和袁術以及袁術入袁紹營中的一舉一動,都沒有逃脫曹操的耳目。

“主上,袁恪為袁紹嫡子,你說他會不會中途反水?”

帳前都尉樂進說道。

他乃陽平衛國人。

“是啊,主上,不可不防啊。”

又有李典進言。

“.......”

曹操沒有表態,只是他眉宇間的煩躁,也說明他此時內心也在憂慮此事也。

如今,盟軍久攻虎牢關不下,盟軍各部士氣越來越弱,尤其是收到袁恪在幷州大敗韓遂,張楊以及王匡,盡收十數萬兵馬後,不少諸侯都心生退意。

討賊之事,有夭折之危。

“主上,我等也當另尋出路也。”

“為今大勢,那袁恪比之董卓還要難纏,其勢如日中天,我們欲要破賊,怕是沒有幾分勝算,縱然我們破了虎牢關,那袁恪提兵而來,又如何抵擋?”

“為今之計,主上當尋一方地盤,發展勢力,以圖來日大戰袁恪。”

曹洪說道。

他乃曹操胞弟也。

“是啊,大哥,我們須當圖謀後路也。”

“一旦那袁紹和袁術,勾結袁恪,夾擊我們,我們必大敗也。”

曹仁也開始規勸曹操。

“來人,將人押進來。”

也在此時,卻發現有數名軍士闖入大帳,為首者,乃是一員英氣逼人的年輕將軍,這些軍士還押著一個滿臉是傷的軍士。

“曹將軍,吾乃公孫將軍麾下趙雲是也,適才巡視營地,發現這傢伙鬼鬼祟祟的,便將此人抓了起來。我家大人讓我們將人帶來交給將軍,由將軍來處置。”

“趙將軍辛苦了。”

曹操起身以禮相待之。

“曹將軍,人我們交給你了,告辭。”

在將人扔下後,趙雲便帶人離開了。

之後,曹仁開始審訊這個來歷不明的軍士。

“說吧,誰讓你來的?你的使命是什麼?”

在諸多用刑後,方才發現此人正是袁隗派來的信使,待審訊出此人前來的用意後,曹操的神色立馬變了。

“大哥,你剛剛都聽到了吧?袁恪這傢伙太陰險了。”

“他在暗處分化我們,看來不只袁紹和袁術,其餘各種諸侯也都收到了袁恪差人送來的書信。”

“一切如果當真如此人所說,那我們都危險了。”

曹仁說道。

“是啊,所有人都派去了信使,光我們沒有,這分明是在算計我們嗎?我們不能不防啊。”

“人心隔肚皮呀。”

曹洪也規勸曹操。

“剛剛你講,袁恪許諾袁術霸佔我的兗州,袁紹佔據冀州,北海太守孔融入青州,如此講來的話,那韓馥和劉岱他們又如何來安置?還有,陳留太守張邈,我如今的地盤,便依附於他,如果袁術和袁紹亂來,他又如何能甘心?”

“曹仁,你去將張邈,韓馥以及劉岱三位將軍請來,便說我有事情和他們商議。”

“快去。”

“記著,一定要低調行事,不能讓人察覺。”

“明白嗎?”

曹操囑咐。

之後,三人請來。

待他們從剛剛那個信使口中得知了袁恪的奸計,他們立馬怒了。

“可惡!”

“袁恪這奸賊,他安敢將我的地盤許給袁紹,我和他們袁家勢不兩立。”

“孟德,我韓馥決不放過袁紹。”

“今晚,我引兵去殺他。”

韓馥聞言大怒。

他也不聽曹操的勸說,已經離開了。

之後,劉岱也含憤而去。

他也和袁術結仇了。

此等事情,寧可信其有,豈敢信其無,當今亂世,倘若沒有了地盤,便將淪為任人宰割的物件,他們都是稱霸一方的諸侯,又那裡能甘心失去所有?

“孟德,如今,袁氏兄弟狼子野心,覬覦我陳留,你可不能袖手旁觀啊,我張邈願意將陳留太守之位讓給你,只希望你能幫我報仇。”

張邈明白他不是袁家兄弟的對手,故而,願意退位讓賢,只求曹操將來將袁家兄弟打敗,助他報仇。

“好!”

曹操明白討逆盟軍終究是散了。

在這個時候,他也要為自己謀個出路,比方講,他要將陳留掌握在手中。

這個晚上,註定是不平靜的。

劉岱率部夜襲了南陽軍的營寨,雙方爆發大戰,只是劉岱勢弱,後來,被袁術反擊敗之,劉岱則引軍離開,回兗州去了。

至於韓馥也引兵攻袁紹,導致袁紹軍損傷慘重,好在關鍵時期,顏良帶兵來救,斬殺韓馥部將楊興和趙徵,韓馥不敵,引兵敗逃。

之後,袁紹遂下了決心,追韓馥去了。

袁術也引軍退回了南陽。

一夜間所謂的【討逆聯盟】名存實亡。

也只有先鋒孫堅不知盟軍情況,仍舊在虎牢關外大戰陳慶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白鳥童子
林飄作為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高材生,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寡嫂,還是男寡嫂。 做活不會,吃飯很香,道德壓力很大。 只能拿出茶藝表演絕活,唬得鄰里一愣一愣的,剛到林飄胸口的小叔子眼睛紅紅的望向他:“嫂子這樣好,我不會辜負嫂子的。” 林飄過著悠閒的鹹魚生活,躺著躺著發現,幾年間沈鴻已經長得比他高了一個頭,肩膀寬闊,手臂有力,溫潤有禮,眼神卻讓人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 他一路考取功名,從秀才到連中三元,官至一品
歷史 完結 202萬字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親愛的葡萄
請無腦觀看 穿越+爽文+種田+美食+領地建設+架空歷史。 周武莫名穿越到平行時空的古代,沒有金手指,沒有富豪爹能啃,一切只能靠自己。 “周武,這石蟲也能吃,你餓瘋了?” “石蟲?這不是生蠔嗎?” "周武這海蜘蛛有毒,上次我親眼看見有人吃過之後,就渾身長疙瘩,可不敢亂吃。” “這麼大的螃蟹,你告訴我不能吃?長疙瘩?估計是海鮮過敏吧.”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們居然守著這麼富饒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梁最強皇帝

大梁最強皇帝

君子如珩珩
一覺醒來,陳南變成了大梁皇帝。 大半江山被敵國佔領。 朝堂也成了奸臣掌中玩物。 甚至就連後宮也不由自己做主。 如此艱難處境,讓陳南不由得爆粗口:“本大爺當個皇帝,要這麼難嗎?格老子的,信不信全把你們殺了!” 文武百官:“皇上萬歲!” 士族門閥:“我們以皇上馬首是瞻!” 各大敵國:“我們願意臣服。” 大梁! 萬邦來朝!
歷史 連載 38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逐逐逐月
舊文名《未婚妻揹著我當了皇帝》 文案: 蕭雲剛穿越成女扮男裝的皇子時,整個人都是狂喜的。 當她發現自己是小說裡慘死的前朝太子時,她以最快的速度收好細軟,狂奔而出,卻見城外殘垣斷壁,火焰未歇。 她有心救世,然而沒錢沒人。 蕭雲緊緊地握著《傾國絕戀:亂世美人淚》的劇本,趁著劇情還早,把遇到的人才統統搞過來給自己打工。 面對一直在出錢,一直被人看不起的冤種土財主。 蕭雲:投資我,我讓你實現三公夢想。 面
歷史 連載 1萬字
抗戰之關山重重

抗戰之關山重重

老哲
老哲寫實風格抗戰新書 “我們一定會回來的!”有軍官對手下數千名官兵說。可是自打他們出關以後,侵略者強大,國尚危急,家又何安? 戰線一路向南,戰關山無數,卻又丟關山無數,直至蒼山之巔洱海之畔! 回望來向,狼煙無盡,關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鄉?一場抗戰打了十四年,幾人又能返回故鄉?
歷史 連載 42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