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珪陳登相視一眼,袁熙來之前,他們早就商量過了很多事情了。

其實陳家的祖業在徐州治所下邳,就註定陳家將來的成就有限。

一方諸侯選擇一地作為根基,肯定是要拉攏當地豪強士族,但拉攏的程度,絕不會是無條件的信任與拔高。

現實往往會截然相反,在拉攏的同時,進行暗暗地打壓。

這其實很正常,沒有哪個諸侯,想把自己家人至親所在的大後方,交給一個地頭蛇來喧賓奪主。

所以陳家面臨著和袁紹手下冀州士族一樣的困境,即使他們盡心效忠,但主公也不會完全對其交心。

今日劉備和袁潭袁熙三方談妥,陳登趕回來見陳珪,說自己迫於當時情況,只能當場做出選擇,也不知道之後會不會牽連陳家。

陳珪聽了,說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換個地方,倒不見得是壞事,何況袁使君還有恩於你。”

陳氏父子計議已定,也做好了將祖業遷走的打算,此時糜芳上門,卻談起購買田產的事情來。

陳珪等陳登送走糜芳,說道:“此人時機倒是看得準,只可惜囿於蠅頭小利,真是本末倒置。”

陳登點頭贊同,他和糜竺交好,知道糜家底細,糜竺過於守成,糜芳過於逐利,作為商賈之家尚可,但是作為諸侯臂助,就差些意思了。

父子正說話間,門衛報袁熙到了,陳登連忙將華佗也請了出來。

華佗此時正在撰寫自己畢生所學,想要編纂成書,他本來覺得的自己的求醫之道,乃是求索之路,和怪力亂神的讖語無關,他覺得那種經學之道,是無法救治病人的。

但華佗聽到陳登說有善於觀星之士,能預測從未見面之人的身體狀況後,不禁產生了懷疑,這豈不是說,自己先前的想法是錯誤的?

所以袁熙說道隱虎之事時,華佗便急著開口,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

袁熙一聽就知道壞了,他自然明白,華佗治病救人,在實踐中完善醫術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

反而自己造的觀星之謠,實在是無稽之談,要是華佗當真信了,那以後可就麻煩了,說不定世間就少了位名醫,多了位神棍!

想到這裡,他趕緊道:“那隱虎也未見是單憑觀星,就得知文龍先生病情的。”

華佗聽了,說道:“公子何出此言?”

袁熙只能硬著頭皮胡謅下去,“據那隱虎所言,觀星得窺天機,極為影響壽數,他和文龍先生並無深交,何至於損耗壽數,預測對其來說並不相干之事?”

“熙以為,很可能他懂些觀星之事,但更有可能是瞭解百家之道。”

“其可能如華佗先生一樣,精通醫術,也知道食魚膾者體內生蟲之事,也從別處聽說了文龍先生習慣,故能做些推測。”

“否則其和我談論了數十人,還能一一觀星,折損自己壽數不成?”

“故熙覺得,華佗先生身體力行,鑽研醫術之路是正確的,觀星並不能代替醫術。”

“當然,隱虎在幽州隱居,若先生有意,可當面一問。”

這時袁熙開始使壞了,嘴上正義凜然,實際是暗戳戳勾引華佗去幽州。

華佗聽了,感嘆道:“公子竟能如此理解老夫,真是不勝唏噓。”

華佗此言,是有原因的。

雖然彼時醫士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之舉被民間普遍稱頌,但在士族間,醫士卻屬於相對卑賤的骯髒雜業,很少有士族甚至良家願意做去做,唯恐之不及。

因為在漢代重士輕醫,醫生被劃歸為方士,類似太平道中的丹士一類,地位甚至不如巫師巫女。

同時期的張仲景醫術成就斐然,且做到了長沙太守,但因為行醫乃是賤業,所以張仲景的事蹟,不被記載於經傳。

而華佗之所以出名而留下記載,大部分原因也不在於其醫術,而是因為華佗為曹操等權貴治病的緣故。

所以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憤憤不平寫道:“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

袁熙見華佗被自己矇混過去,趁機說道:“先生以一人之力,行醫拯救蒼生,熙固然佩服,但想天下之眾,何止百萬,先生救得過來嗎?”

華佗嘆道:“怎麼可能,只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老夫只想在有生之年,將畢生所學著書流傳下去,便已心滿意足。”

袁熙見時機成熟,說道:“元化先生有沒有想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若先生廣收門徒,未必不能像孔子一樣,門生遍天下。”

華佗搖搖頭道:“太難了,如今方士不如巫士,誰肯學?”

袁熙正色道:“熙有辦法,要不隨後我和先生詳談?”

華佗明白袁熙此次來,就和陳登父子談事情的,自己有些喧賓奪主了了,當下點頭答應。

袁熙轉向陳登,開口道:“我此次來,是聞元龍先生在典農校尉上頗有建樹,如今熙欲請先生做廣陵太守,但典農校尉等農林官職也急缺人手,先生可否舉薦幾人?”

陳登聽了,欲言又止。

袁熙見了,說道:“但說無妨。”

陳登苦笑道:“不怕公子笑話,在徐州的農林典籍,我陳家收藏最多,故能得一觀的,大部分都是陳家子弟。”

“外姓士人也能到陳家觀閱,但如今天下士族,學得都是經義,對此道感興趣的,寥寥無幾。”

“登只是自幼喜愛讀書,所以農林兵法之書,看了不少,在別人看來,卻是有些不務正業了。”

袁熙肅然道:“哪裡,若是單憑經義便能治國,天下怎麼會是如今這個樣子?”

“元龍先生看得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經世治國之學。”

陳珪目光一閃,說道:“久聞袁氏鑽研孟氏易上百年,公子卻似乎對經學不太感興趣?”

袁熙看了看在場三人,出聲道:“熙以為,經學確實是好的,但只學經學,卻不能改變天下。”

陳珪聽了,說道:“原聞其詳。”

袁熙說道;“敢問漢瑜先生,如今天下的經義,到了什麼程度?”

“是錯漏百出,還是完美無缺,還是瑕瑜並存?”

陳珪聽了,笑呵呵道:“公子這是難住老夫了,老夫卻是不敢說啊。”

袁熙笑道:“問題便在這裡了。”

“如果承認經義毫無問題,那如今天下亂象,是怎麼造成的?”

“如果承認經義存在問題,那豈不是承認一直以來的路都錯了?”

“故熙以為,天下之道無窮盡,經學之道,並未窮盡天下至理。”

“亂世用兵,治世用典,這個典籍如果只看經學,還是太狹隘了。”

陳登聽了,出聲道:“公子以為,現在獨尊儒術,不如以前百家爭鳴?”

袁熙笑道:“都說獨尊儒術,但是漢家刑律,不用的還是先秦法家那套麼?”

“為了解釋受命於天,而頌揚儒術,也太偏頗了些,天道為什麼不能含有法理?”

陳珪陳登父子聽了,同聲道:“公子此言,很是危險啊。”

袁熙正色道:“此乃肺腑之言,漢室傾頹,這亂世能用經學結束嗎?”

“熙以為,要重新恢復太平盛世,非集百家之長不可,況且這和儒家經學並不衝突。”

“將來熙若能面見天子,必建言太學之中,採納百家典籍之長,將農林等諸子雜學,也能傳授其中。”

陳登父子聽了,內心震動。

袁熙此時轉向一直聽著的華佗,說道:“醫術乃救人活名,造福天下的大道,太學之中,也理應有其一席之地。”

華佗聽了,頓時睜大眼睛,出聲道:“真的可以?”

他渾身激動地顫抖起來,雖然他覺得袁熙就是在畫大餅,但是還是忍不住內心的期盼。

太學是什麼?

大漢最高的教育機構,代表著無上的權威!

太學裡面學得是什麼?

天下士人奉若圭臬的聖人著作!

袁熙的意思很深,因為這想法一旦實現,醫術農學著說也能變為聖人之言!

不僅如此,華佗自己的著作如果能放進去的去的話,說不定在後世,他的地位能和聖人們相提並論!

這種誘惑誰能拒絕?

這一旦成了,將會是顛覆性的創舉,不亞於董仲舒提出的獨尊儒術!

但是陳珪心裡暗暗生了警惕,能改變太學,這需要多麼滔天的權勢才能做到?

眼前這袁家子,到底在圖謀什麼?

袁熙一看,趕緊掩飾道:“當然,這種事情,只有天子才能決定。”

“我雖身在袁氏,但就像袁氏交好劉侯一樣,我對天子境況也極為擔憂。”

“聽聞如今天子東歸雒陽,若可以的話,我定然去雒陽面見天子,替大漢天下滌盪賊寇,掃清寰宇。”

陳珪聽了,不由點頭讚道:“公子之志,老夫明白了,陳氏願襄助公子成事。”

袁熙暗暗抹了一把汗,心道總算矇混過去了。

至於陳珪這老狐狸相信了幾分,他就不知道了,他也不覺得自己幾句話,就能說服陳珪這個鐵桿擁漢派。

但如今雙方需要抱團取暖,所以對於些許分歧,其實都是故意視而不見,這也是聰明人之間的做法。

雙方達成共識,皆是心滿意足,陳登又帶袁熙去看了陳氏藏書,其中農林水利方面的,就堆滿了好幾個屋子。

袁熙驚歎陳家底蘊深厚的同時,馬上和陳登商議停當,陳登帶這些典籍去廣陵上任,袁熙在那邊安排人手謄寫副本後帶去幽州,由陳氏子弟教授給當地官員匠人。

袁熙心裡狂喜,對他來說,這些東西才是這次徐州之行的真正回報,實在是賺大了!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千陽燎原
(每晚九點更新~)江遐年眼睛一閉一睜,穿成了剛出生的侯府小姐。江遐年一喜:再也不用當打工的牛馬了,從此可以在錦衣玉食中躺平,做快樂鹹魚了! 吃瓜系統卻告訴她幾個壞訊息: 壞訊息一:她是真假千金文裡的真千金,馬上要和假千金調換,被假千金家人當奴隸折磨了! 壞訊息二:等十年後,侯府會被抄家流放,假千金會趁機和她換回來,於是作為罪人之女,她又要跟著吃流放的苦! 壞訊息三:等二十年後,北方的靖國會揮師南下
歷史 連載 2萬字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請吃一碗草莓
眾所周知,太醫九族在宮鬥劇中經常被消消樂。 一朝穿越,慕鈺成了京都一戶普通人家的孩子,年十三,而不普通的是,他是劇中痴心太醫男配的九族之一。 三年後,他全家都會成為被株連的九族之一。 天知道,他壓根就不認識那太醫男配好不好! 所以,身為直男的他,金手指是寵妃系統能幹嘛?去勾引另一個身為直男的皇帝? 一番研究之後,慕鈺悟了,這寵妃系統,可不就是妥妥的後宮聖品,這將來的太醫院院正之位鐵定是非他莫屬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筆下如有仙
晉建興元年,遼東公孫氏苟活下來的子孫看著那將華夏大地蹂躪的不成樣子的諸多異族。 看著自己偷偷藏匿起來的無數靈位,想著家族之中記載的列祖列宗們的豐功偉績。 最終含恨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當神魂再次歸位,猛然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已經身處於一間小小的廳堂之中。 周圍還傳來了朗朗讀書之聲。 而在自己的身邊,還有兩個長相頗為雄異之人。 “阿竹,你剛剛好似有金津玉液流淌而下啊。“ “玄德,你叫他作甚,這等紈絝子
歷史 連載 50萬字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
弘治十年,陳策穿越大明,卻身患肺癆病,不久於人世。不過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在努力的活著。 他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小院,驚訝的發現這座小院內的一塊土地種植能收穫各種神奇的物品。 每天種地鋤草便能有獎勵,諸如開工開物、一目十行、歷朝史料等。本以為他會這樣安靜等待死神降臨,但小院內卻來了一名頑劣的少年。 陳策驚訝的發現,頑劣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皇太子,未來的明武宗朱厚照。 於是他決定用系統獲取的知識,在餘生內將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二分不等式
漢末亂世,劉興生為漢室宗親,家中雖有幾千族兵,卻因為年紀尚幼,沒有搭上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大潮。 無奈,他只能與孫策合資,南下江東。多年後,孫策遇刺,把著他的手。 “兄與公瑾、三弟義結金蘭,本想共謀天下,無奈中道而別。我有一件事情,拜託三弟。” “兄長,放心,我一定輔助好十萬! “ “江東就給你了!” “……”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崑山老頑石
江東小霸王孫策死而復生,覺醒神級天選系統。叮!宿主已觸發任務:全身而退。 選擇1:躺著裝死,什麼也不做。獎勵:超級大軟蛋一枚,宿主從此以後膽小如鼠,窩窩囊囊度過餘生。 選擇2:醒來後集結隊伍,想辦法擺脫黃祖追兵,逃出虎口。獎勵:錢財和糧食。 選擇3:醒來後集結隊伍,搶回父親孫堅屍體,反殺黃祖追兵1000人。 獎勵:烏騅馬一匹......孫策自此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收小弟,練精兵,擁美女入懷...
歷史 連載 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