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日後,黃皓派出的心腹回來了。

此時李世民正坐在御花園涼亭之內看張嫣舞劍。

前日兩人打賭猜皇后穿什麼顏色衣服,結果張嫣輸了,舞劍便是賭注。

“啟稟陛下,汶山郡的訊息傳回來了。”

黃皓站在李世民身旁俯身略帶失望的說道。

李世明叫停了張嫣,面色平靜道:

“朕聞黃愛卿言語,似乎汶山郡也不是很樂觀啊。”

李世民心中也有數,更何況平叛不利的訊息聽多了他也習慣了。

黃皓把心腹帶來的訊息詳細彙報給了李世民。

原來馬承確實得到了羌胡部族的支援,只是行至山野荒郊後,蠻夷據山而守,並且在深山密林中遍佈陷阱,使得平叛大軍寸步難行。

羌胡之人多擅長馬上野戰,一入深山便失了優勢。

馬承看事不能成,便準備派人回報,只是黃皓心腹先一步趕到。

目前馬承也秘密返回,只留劉林在汶山軍中待命。

李世民看看天色尚早,吩咐黃皓道:“先去把霍戈請來,然後準備微服出巡。”

黃皓領命,正欲退下,李世民又補充了一句:“此次出巡,你也一併去,到時你還得陪著朕去尋你口中那位可教化萬民的‘大賢’呢!”

黃皓聽罷心中大喜,這是陛下把自己當成身邊近臣了,看來只要忠心效勞,陛下是真會提拔重用的。

想到此處,黃皓興高采烈領命而去。

李世民帶著霍戈、張紹、糜威、黃皓、張嫣等扮作商賈,直奔上次的錦繡客棧而來。

李世民之所以要密會趙統等人,實際上是怕丟了面子。畢竟都是自己提拔的親信,第一次露面就“全軍覆沒”,這個臉李世民可丟不起。

來到錦繡客棧,和上次一樣的程式,只是這次雅間內只有三個人:趙統、關統、馬承。

李世民最關心的還是軍隊的問題,於是眾人方才落座,李世民就率先開口道:

“寒暄就免了,馬承你先說說,汶山除了羌胡援兵,其它蜀中士兵的大致情況。”

眾人也都知道他們是陛下寄予厚望的嫡系,這平叛更是提拔培養他們的第一步,於是都很珍惜這次機會。

只見馬承拿出一張獸皮,上邊是一張簡易的地形圖。

“陛下請看。”

馬承指著地圖中兩山之間一條窄路說道:

“過此路向北則是蠻夷叛軍所在,咱們的軍隊在山南駐紮。

進山之前,士兵方可令行禁止,但行至山口處時本地郡兵便開始怯戰,尤其伍長、什長這類低階小校,怨聲最大。

而此時丞相昔日強迫移居益州北部的蠻夷士兵,便開始以蠻語與山中敵人互通。

聽羌胡之中精通蠻語計程車兵說,他們是希望本地將軍出面交涉後方才可能談歸順的條件。”

李世民點點頭,轉而去問關統。

關統也是一臉的氣憤加無奈,恨恨地說道:

“蜀中士族,欺人太甚!陛下,我們這裡多為益州本土郡兵,蠻兵人少。

然而當吾等拿出陛下聖命索要兵馬之時,這些士族家裡的軍官個個表面恭順,暗地裡卻令士兵們抗命。

我看士兵倒不像是怯戰,而倒像是怯官!”

李世民依然點頭,最後看向趙統。

趙統倒是淡定許多,面色平靜地說道:

“吾與二弟趙廣,在江州日久,吾父也曾為江州都督鎮守一方,按說名望應該足以使士兵信服。

結果卻與關家侄兒所遇境況相似,但有益州本地士族擔任中低階軍官的隊伍,厭戰、怯戰的情緒就會很高,以吾觀之,他們似乎也有畏懼強權的意思。”

“真是欺人太甚!要我看,凡是益州官員,不論文武,皆盡罷免或屠戮算了!”

關統憤恨的說道。

李世民也不急,淡淡一笑,寬慰幾人道:

“萬事開頭難,既然汝等在場之人皆將矛頭指向了益州士族,那咱們就對症下藥,商議解決辦法就好。”

畢竟幾人都年輕,而且擺明了益州士族有意為之,暗中破壞。

李世民也就根本沒想著怪罪幾人,言語之中寬慰鼓勵的意思更多一些。

“正好今日朕欲暗訪成都街頭,尋找黃皓為朕推薦的一位當世大賢。不如咱們同去,汝等若有合適人選,也可為朕推薦。”

趙統等三人,本以為陛下多少得罵兩句,沒想到竟將平叛失利之事一句帶過,各自心存感激,更加努力。

一行人來到成都大城街上,這裡是蜀漢的中心,自然繁華熱鬧。

黃皓深知同行之人皆陛下嫡系,又都頂著“元老後裔”的頭銜,於是一路上表現極為殷勤謙恭。

眾人也知黃皓乃先帝擢拔的宦官,自幼便追隨陛下,況且今日密會陛下也不曾避諱,於是都對黃皓友好寬容。

李世民見此和諧景象,倒也心中舒順。

行至大城中心一廣場之時,眾人看見不遠處廣場中心地帶,有一高臺被人圍得水洩不通。

李世民納悶,便詢問身邊之人。

糜威家曾是巨賈,隨父往來經營之時此等場面未曾少見。

於是與李世民身邊張嫣換了位置,低聲道:

“此等情形,多半是某位山中隱士,下山為民祈福佈道來了。”

李世民聽到“山中隱士”和“佈道”二詞,心中一凜,下意識想起了上一世的自己。

上一世自己文治武功,幾乎到了無慾無求之地步,於是便想著尋求長生之道。

豈料眾多方外之士、得到高人,為了一時之富貴榮華,竟勸自己服用號稱“長生金丹”的丹藥,最終長生的願望沒達成,反倒是早早被痢疾折磨致死。

李世民越想越氣,冷哼一聲道:“哼!這些山中隱士、得道高人,淨是些口舌之利。在吾看來,不值一提!”

眾人看陛下此等表現,心中都驚。

在眾人心中,先帝、陛下皆是虔誠之人,對這些方外之士並不反感。

為何陛下卻表現得如此激憤?

這時大家都看不透陛下心思,只能沉默不語,靜待陛下指示。

張嫣倒是顧不得那許多,只是好奇本身有說有笑的眾人,怎麼突然皆沉默不語。

“阿斗……啊不,公子哥哥,怎麼突然這般生氣?是誰惹到你了?你告訴本女俠,吾一定讓那人屁股開花!”

李世民被張嫣的話逗得再也繃不住,“噗呲”笑出聲來。

“你呀!不過有時候顧慮少一些也是好的。”

大家看陛下已經恢復常態,也都跟著鬆了口氣。

張嫣也聽到剛才糜威之話,於是便對“佈道”產生了好奇之心。

“公子哥哥,咱們擠進前排聽隱士佈道可好?”

黃皓此時也說道:“公子,奴婢所推薦之大賢,彷彿也是深山修道之人,說不定正是臺上之人呢?”

李世民雖說對這些方外之士心存芥蒂,但畢竟那是上一世的事了,又不願壞了大家興致,況且他更不想與黃皓口中的“大賢”失之交臂,便答應下來。

於是霍戈、糜威頭前開路,馬承、趙統護在左右,關統張紹在後保護,把李世民、張嫣、黃皓三人圍在中間。一行人結陣擠入圍觀人群。

剛到近前,幾人還未站定,張紹便看出臺上之人來歷。

於是附在陛下耳邊喊道:“公子,這人可大有來頭,而且你也曾見過此人,不過那時候你還是個少年,興許記不得他了。”

李世民忽然來了興趣,挑著眉問道:“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有些眼熟,但確實想不起來了,這位隱士名號幾何?”

張紹看陛下來了興致,附在耳邊繼續介紹道:“此人俗名範寂,字無為,他還有個特殊身份——長生觀觀主逍遙公。”

看陛下雖驚喜,但似初見範寂一般,張紹先是有些不可思議,然後略微沉思繼而恍然大悟。

“可能陛下當年玩心太重,把這先帝欲求不得之大才都忘諸腦後了……”

張紹想到此處,無奈搖搖頭,繼續說道:

“公子,這長生觀是當今陛下繼位之初擴建並賜名的,至於‘逍遙公’這名號,則是先帝在時封的。”

黃皓此時也恍然道:“公子,吾先前所說之人應該就是這位‘逍遙公’了。”

聽到這裡,李世民不禁莞爾,沒成想自己專程出宮來尋的大賢,竟是以前的老相識……

“嗯,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有點印象。不過畢竟此等隱士大能不常見,其本事幾何,德行如何,汝等還需介紹一二。”

張紹看陛下有結識一番的意思,便適時地提醒道:

“公子,此處人多嘈雜,不如吾等就對過酒樓小酌一杯。順帶等逍遙公佈道完畢,咱們再邀請逍遙公來見。”

李世民略微一想,隨即便答應下來。

“黃老弟,你辛苦一趟,去臺後以真實身份下道請帖,我們在酒樓雅間等你。”

黃皓聽陛下稱呼自己“黃老弟”,心中喜悅,興奮地點頭答應著,而後便擠出人群向臺後走去。

李世民等人也擠出人群,朝對過酒樓走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

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

姜阿山小樹
穿越到大明,成為朱標四子朱允熞,建文帝朱允炆的弟弟,這是將來註定要被終生囚禁的節奏? 他決心改變命運,費盡苦心,討朱元璋歡心,以求破局。朝堂上都是老狐狸,一個比一個狡猾,好在他熟知歷史,能先做預判,大明諸多制度的利弊也看得很清楚。 姚廣孝:我從未見過如此妖孽之人!朱棣:有他在,我還爭什麼天下? 馬三寶:知遇之恩,當粉身以報,我必揚帆出海,振大明天威!朱元璋:天不負咱,給咱老朱家送來了此子,大明當興
歷史 連載 65萬字
道侶飛昇邪神,她含淚繼承宗門

道侶飛昇邪神,她含淚繼承宗門

沉夜生夢
江載月沒有靈根修煉資質,聽說修真界只有觀星宗一個宗門收無靈根弟子,她立刻參加了觀星宗的弟子測試。 入門測試很簡單,每個人都要抬頭觀星,並說出自己看到了什麼。 觀察到每個透過測試的弟子都在講恐怖故事,江載月恍然大悟,不就是編恐怖故事嗎?她這個恐怖故事愛好者不是手拿把掐穩過? 她成功地透過了入門測試。 只是後來,當真正看到了觀星宗弟子眼中的“星辰”模樣時,江載月麻了:……不是,你們都玩真的,就她一個人
歷史 連載 3萬字
鶯鶯傳

鶯鶯傳

姀錫
【這是個人間尤物撩撥、撬動大冰山的故事。】 正文完結 (番外已到尾聲,修文中,劇情有所更改,歡迎正版支援。) 柳鶯鶯幼時在燈會上走丟,被人賣進了煙花之地,因容貌明媚妖嬈、香豔奪目,妓院花了血本“栽培”,卻未料,還未迎客便被柳家給救了回去。 因這段不堪的經歷,怕遭柳家蒙羞,引底下幾個妹妹難尋人家,最終被送入沈家,望她能在這段時日內攀上高門,給自己個尋個出路。 * 沈家清貴,祖有大儒,乃清遠第一門閥世
歷史 完結 65萬字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袖裡春
(下一本《被清冷世叔覬覦上之後》求收藏) 荷回是太后從前閨中密友的孫女,被特意接進宮,與寧王相看。 本以為這個王妃她是當定了的,直到一次宴會,寧王當眾對太后拒絕了同荷回的婚事,叫她難堪。 事後,荷回紅著眼詢問寧王,既然他沒有娶自己的意思,為何前幾日夜裡抱住自己,誰知寧王卻像看瘋子一般看著她,毫不認賬,“你想當王妃想的得癔症了吧?” 他不承認,她以為他在說謊,事後打聽,發現那夜,寧王確實未出過寢殿。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