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百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一月十五,天氣更冷了,烏雲低垂,丹鳳門上的暮鼓聲,也不如平時那般響亮。

已到了卯時中旬,天空依然黑壓壓一片,彷彿即將有一場雨雪。

大臣們已經三三兩兩聚集在丹鳳門外。

乍一看,大臣們似乎站的很凌亂,然而從天空俯瞰,就會發現朝臣們站成三撥。

彼此之間,有明確的界限。

其中一撥以禮部尚書許敬宗為首,黨羽有中書侍郎李義府、御史大夫崔義玄、御史中丞袁公瑜等。

這些官員不多,自成一個小圈子,全都是支援廢王立武的官員。

如今武皇后上位,他們一個個都志得意滿,面帶微笑,彷彿光明的未來正在向他們招手。

另一撥以宰相韓璦為首,他們是反對廢王立武的集團,幕後大佬是長孫無忌,人數雖多,大多面色陰沉,神情抑鬱。

不少人都惡狠狠望著許敬宗等人,似乎昨夜長孫無忌遇刺,與他們有關。

最後一撥是以司空李勣、中書令于志寧、兵部尚書崔敦禮為首的官員。

他們擁護皇帝的決策,卻又不願與許敬宗等人混跡一起,所以自成一派。

裴行儉穿過橫街來到宮門外,目光四顧一掃,發現不少世族派系的官員都冷冷盯著他。

這也難怪,他本來就不受世家待見,昨晚更是被長孫無忌趕出府邸。

已有人把他看作武皇后的狗腿。

裴行儉遲疑了一下,朝李勣等人所在的位置走了過去,又不敢靠的太近,孤零零站在一邊。

他雖只是個正五品縣令,然而在長安城頗有名頭,尤其是李勣、蘇定方都對他評價很高,讓他在武將中很受矚目。

李勣瞧見他後,主動走了過去,拱了拱手,微笑道:“守約,怎麼臉色不太好,昨夜沒睡安好嗎?”

裴行儉雙手交疊在胸前,向前一推,行了一個鄭重的天揖禮,道:“見過李司空。在下讀書讀晚了,昨夜沒睡足。”

李勣眯著眼道:“守約,蘇烈可給你寫過信?”

蘇烈便是蘇定方,他其實年紀和李勣、程咬金小不了幾歲,只不過發跡的太晚,所以在軍中屬於後輩。

裴行儉深知李勣問的並非蘇定方,而是蘇定方所在的西征大軍。

“在下未曾收到蘇公來信。”他低聲道。

李勣淡淡道:“倘若他給你寫信了,你幫老夫問問他,大軍為何行軍如此緩慢。”

李勣與程知節關係並不好,他不問程知節,卻問蘇定方,顯然是將蘇定方當做這次出征的主力了。

裴行儉拱手道:“在下記住了。”

便在這時,一陣三連鼓響起,這是通知上朝時辰的鼓聲。

御史大夫崔義玄走到門口,朝眾人大喊道:“時辰到,入朝。”

眾官員排成佇列,在崔義玄帶領下,穿過丹鳳門、御橋,繞過太極殿,來到兩儀殿廊廡列班。

五品以下官員站在階下,無法入殿,五品以上官員站在兩階,監門校尉手持“門籍”點唱官員姓名。

監察御史們則站在一旁,瞪著兩隻大眼睛,仔仔細細掃視著每一名官員的穿著打扮,看是否有人有違禮之處。

唱籍畢,眾官員根據品級班次,依次入殿。

兩儀殿宏偉寬闊,殿內早已設有黼扆、躡席、燻爐、香案等儀仗。

因為朝會往往持續數個時辰,上朝時,百官坐在躡席上聽朝,需要出列時才起身對答。

不一會,官員們在殿中就位。

只聽一名內侍高聲唱道:“聖人駕到。”

李治在眾內侍和千牛衛簇擁下,進入大殿。

他今天穿著一身明黃色圓袍朝服,頭戴通天冠,顯得很有精神。

看著下方整齊排列的眾官員,他心中多了幾分緊張,快步上到寶座臺,一屁股坐在龍椅上。

千牛衛們一字散開,站在寶座臺兩側,頭戴平巾幘、手按刀柄、兩襠鎧配高頭履,儀態威嚴,盡顯皇家氣派。

薛仁貴押班,站在寶座臺旁邊,倘若有任何意外,他能在最快時間內,擋在皇帝身前。

除千牛衛外,朝堂角落還站著三十六名金吾衛,他們被稱為引駕侍衛。

典儀官出列,唱禮道:“趨!”

眾官員同時出列。

典儀官唱:“脫舄。”

眾官開始脫鞋。

典儀官唱:“俛伏。”

眾官雙膝跪倒,趴伏於地。

典儀官唱:“興。”

眾官員站起身。

典儀官唱:“再拜。”

眾官員再次叩拜,行了兩個稽首禮。

李治俯視著下方數十名官員,心中一陣感慨。

在皇宮內院時,他雖知道自己是皇帝,其實並未有太多實感,直到此時接受百官朝拜,才清晰的感受到手中權利的厚重。

朝會在即,他腦海中,也湧現出許多新的記憶。

唐朝的中樞決策體系,被稱為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是尚書省六部。

大唐帝國的所有政策,全部出自於中書省。

按照流程,由六名中書舍人負責制誥擬就詔敕,再交由中書令、中書侍郎檢查修改,接著送到門下省審覆。

門下省透過後,才會送到皇帝的御案,等待批准,皇帝批准後,再送到尚書省六部執行。

所以就算是皇帝,想下達什麼旨意,也需得先送到中書省制誥,門下省稽核,才能透過。

如果宰相們不同意的話,是可以駁回的,當然了,皇帝也有權利罷免跟他唱反調的宰相。

李治初即位時,長孫無忌便同時掌控中書門下兩省,尚書省也有他的人,他的權利幾乎與皇帝差不多了。

另外,這個流程有兩個容易出現的弊端。

第一,倘若中書省宰相與門下省宰相不合,就會陷入制誥、駁回、制誥、駁回的內迴圈,政令到不了尚書省。

為了解決這個弊端,中書省設立了一個政事堂。

所有宰相和參知政事齊聚一堂,有什麼顧忌,相互講清說明,達成一致,然後再製誥,就不會受阻了。

第二個問題是宰相與皇帝有爭執。

比如兩省都透過的詔令不合皇帝心意,被皇帝駁回,他們又不知為何被駁回,所以就有了朝會。

朝會便是一個放大版的政事堂,群臣們會跟皇帝好好議論一番,相互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講清楚。

如此才能達成一致,讓政令得以執行。

所以朝會的重要性很大,經常不上朝的皇帝,很容易被奸臣鑽漏子,以為四海昇平,其實已被阻塞視聽。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指的就是唐玄宗晚年沉溺美色,不願上朝,故而被白居易譏諷。

另一方面,只要朝會上一致透過的議題,將會以最快的速度透過流程,直到尚書六部,落實到地方。

朔望朝又比常朝重要。

常朝只有高階官員能跟皇帝議論,皇帝接觸不到底層官員。

朔望朝則允許所有在京官員參加。

有些州縣一把手遇到棘手問題,自己無法解決,上疏朝廷,卻被京官部門把奏表給扣了。

怎麼辦?

他們可以派手下二把手或三把手來長安,等著朔望朝,然後當朝告知皇帝,揭露問題。

當然,這樣做需要一定的勇氣。

如今站在朝堂階外的那些五品以下官員之中,就有很多州縣官員。

因為議題太多,朔望朝往往會持續三四個時辰,從早上一直開會到下午。

為了避免官員們餓肚子,唐太宗設立了廊下食,准許開會中途,讓官員們去殿外長廊就食。

當這些記憶一股腦進入腦海中,李治不由吸了口氣。

要做一個好皇帝,每天就必須花大量時間坐著開會,接著還要處理中書省和門下省送來的大量奏章和制誥。

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只要體弱多病一些的,很容易早逝。

這也難怪唐高宗身體越來越差,若是得了風疾,這種生活將更是一種折磨。

倘若不上朝,任由宰相把持朝政,他先前打擊世家大族的努力,必將前功盡棄。

所以唐高宗才把政務扔給老婆處理,也是無奈之舉。

他估計也沒想到,自己老婆會這麼勇,成為古今第一位女皇帝。

正當李治整理記憶時,御史大夫崔義玄大步出列,舉著笏板,大聲上奏。

“陛下,監察御史盧博濤無故缺席朝參,臣懇請陛下下旨,抓捕盧博濤上殿,治其大不敬之罪!”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兵行長空

兵行長空

A4紙條
我國疆土很大,海域也很大,但是,請別忘記了,除了國家領土,大海疆域,然後還有那不死之長空,它需要祖國的衛士前來守護。 先進的戰機,高階的軍事黑科技,第六代al戰機的研發,偷竊敵人的先進戰機之圖紙和資料。 大家好,其實,我就是一名特種空戰之士兵,我也是人,為了保衛祖國,守護國家,我12年服役沒有回家, 為了自己的真愛,勇於追求和表白,軍人之熱血和祖國之江山融合為了一體,做一名最具現代化之尖端高科技之
歷史 連載 1萬字
紅樓天驕

紅樓天驕

醉飲美人膝
紅樓如此多嬌,引無數男兒競折腰,賈府四春相爭豔,寶釵黛玉競風流……數風流人兒,還在紅樓。 穿越成賈琮,利用自己的優勢,改變自己的地位,改變賈府的命運,拯救一眾金釵,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巔峰。
歷史 連載 196萬字
讓我做忠臣?我反手霸佔何後

讓我做忠臣?我反手霸佔何後

花落水自流
【無敵文】【智商線上】穿越三國,成了為劉辯獻毒酒的小吏。千鈞一髮之際,覺醒 “天命”系統!可透過氣運來獲得豐厚獎勵!於是孫羽反手就給了董卓一刀。 叮!宿主斬殺董卓,獲得西涼氣運,獎勵霸王傳承!叮!宿主拯救何後,獲得外戚氣運,獎勵大唐神將薛仁貴! 叮!宿主把持朝政,獲得大漢氣運,獎勵十萬羽林郎!於是孫羽在朝中擁有多個身份:他是天子亞父、天下兵馬大元帥、加九錫享護國公……荀彧:“天子只不過是朝廷一個天
歷史 連載 30萬字
三國:我在季漢當丞相

三國:我在季漢當丞相

於秋隕S
魂穿漢末,恰逢諸侯討董。作為亂世無根浮萍,張恆萬般努力,只為讓自己活下去。 如果有機會,也讓更多的人活下去。天下諸侯皆亂臣賊子,且看張某一手將爾等謀之,為蒼生百姓殺出一個太平盛世!
歷史 連載 50萬字
貴妃娘娘千秋

貴妃娘娘千秋

年年雪在
野心勃勃美豔娘娘vs高深莫測帝王 甜爽型宮鬥,後期專寵。 【文案】 孟緒是忠烈之後,生得面若桃夭、豔光熾盛。 可惜同她有婚約的公子一心愛慕她的妹妹,孟緒主動解了婚約,卻一朝成了貴女中的笑話。 然而,只不到兩月的功夫,竟又傳出孟緒將被禮聘入宮的訊息。 天子風儀,區區官家公子何能及也? 這是誰看不上誰? 當孟緒踏過繁春的御道,走進梁宮的時候,沒有人不為之側目。 所有人都在猜,她究竟為何而來。 連這世間
歷史 完結 1萬字
逍遙小縣令:公主找上門

逍遙小縣令:公主找上門

黃家大少z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