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陸遜率大軍西進,先至枝江,揚言關羽兵敗已死,江陵、公安已然陷落,勸說枝江縣令投降。

在這個通訊不便的年代,枝江縣令無從分辨真假,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

江陵與公安如果沒事,東吳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躍過來打到他枝江縣。

一時間,絕望瀰漫在枝江縣內,他面臨的窘境與江東臨湖縣的趙縣令性質一樣,絕望程度卻勝其千百倍。

縣內沒有駐軍,防禦設施粗陋的近乎沒有,拿頭守?

他甚至比趙縣令還少了一條路,想跑已是不可能了,陸遜大軍已將他們團團包圍。

要不是想兵不血刃拿下枝江,陸遜大軍早已攻破縣城,連他此刻做選擇的這點機會都不會有。

投降似乎是他唯一的路了。

然而枝江縣令卻做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選擇。

他要抵抗,寧死不降。

他枝江縣令張先張文宣,就是要拿頭去守,拿他這顆項上人頭。

敵我差距實在太過懸殊,甚至已經不能用懸殊來形容了。

這是在以卵擊石。

以至於張縣令的決定沒能獲得任何人的支援……別說縣中鄉紳大族,便是自己縣府之內也找不出一個願意抵抗之人。

必敗無疑,抵抗就意味著死,有不怕死的人,卻沒有人願意如此毫無意義的去死。

倘若敵軍只有千人,甚至反抗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希望獲勝,都有人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他張宰公幹了!

但如今狀況,獲勝的希望是零。

沒有一個人支援他。

並非你是一把手,所有人就要無條件聽你的。

而是當所有人都願意聽你的時,伱才是名副其實的一把手。

就如此刻,以前在枝江一言九鼎的張宰公,已指揮不動任何一人。

對於這種情況,張文宣早有預料,他沒有強求。

只是默默的穿上了一身此前從未穿過的皮甲,用慣常提筆的手,提起了一杆長矛。

無視家人的勸阻,無視妻兒的眼淚,命人開啟了枝江縣城的大門。

眼前黑壓壓的,全都是敵軍。

方陣旌旗接天連日,一眼望不到頭。

這是幾萬人?張文宣估算不出來,他以前親眼見過的最大規模軍隊,也才兩千人。

“嘶——”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壓住內心中原始的恐懼,隨後竭盡全力的大吼出聲。

“枝江縣令張文宣在此!吾受漢中王大恩,寧死不降!殺——!”

當年攜民渡江,他亦在其中,裝死躲過了曹軍追殺,僥倖活到今日。

只可惜他沒有當年張三爺那樣的嗓門兒,即使用盡了全部的氣力,那個殺字已然破音,喊聲也只有敵方軍陣的前排能聽見。

他奮力朝著陸遜的大軍,朝著那杆“陸”字大旗踉踉蹌蹌的跑去。

全身甲冑,還提著長矛,與敵人之間的路程尚未奔跑過半,他就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卻兀自不肯停下腳步。

那樣子可笑至極,卻沒人笑得出來,甚至就連吳軍也笑不出來。

至於縣城內的妻兒、家僕、屬下,早已泣不成聲,有人就要隨之衝出去,卻被其他人死死拽住。

騎在一匹白馬上的陸遜眯眼看著此人,淡淡吐出兩個字:“放箭。”

身後旗手旗語打出,弓手們彎弓如滿月,一輪箭雨潑灑過去。

枝江縣令張文宣,身中九箭,其中頭中兩箭,立時斃命。

然而死前的極度緊張狀態,讓他發生了屍體痙攣,跳過了屍身鬆弛階段,直接進入了屍僵狀態。

仍自二目怒睜,長矛抵在地上,屹立不倒。

然而這個時代的人,除了劉禪和少部分高明醫者,誰知道這些?

吳軍一見盡皆駭然,竟是一時無人敢上前。

“進軍,厚葬此人。”陸遜卻依舊平淡的發號施令,宛如一架沒有感情的精密機械。

將令下達,全軍不得不依令前進。

只是所有路過張文宣屍體計程車兵,全都默默低下了頭,從他身邊繞開了。

這在以往是嚴重的違令行為,但此次陸遜並未追究。

他能充分體諒其他將士的情感波動,並對此做出安撫,但自己心中卻毫無漣漪。

張文宣的衝鋒與死狀,並沒有對他的心態造成任何影響。

此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給他接手枝江造成了一些小麻煩。

恐怕他再如何秋毫無犯,對百姓關懷備至,短時間內也無法使枝江百姓歸心了。

他若將此人生擒,也只會引來更多的麻煩。

但也僅此而已,依舊無法改變此人是個失敗者的事實。

陸遜少年時目睹祖父抵擋孫策兩年,最終被攻破,陸家子弟死亡近半,不久將他帶大的祖父也病逝了。

那時候他就清楚的知道,唯有權力與暴力是至高無上的。

為此,他可以拋棄情感,效忠於死敵,區區一個寧死不降的張文宣,還不至於讓他有所觸動。

大軍進駐枝江後,迅速控制了縣府、糧倉、武庫等重要場所,陸遜照例派人安撫百姓,嚴令大軍對百姓秋毫無犯,違令者斬。

東吳是要佔領荊州,以後要成為此地之主,不可能做出燒殺搶掠的事來,陸遜並不是善心氾濫的大好人,他只是對自己的戰略目的有著極其清晰的認識。

然而,枝江百姓自上而下,無論是販夫走卒,亦或鄉紳大戶,哪怕地痞流氓對此都極其冷淡。

張文宣用自己的命,給枝江人心中留下了一枚火種,只待東風起時,便要熊熊燃燒起來……

只可惜,並非所有城池的官員都有如此血性。

陸遜留下兩千人守枝江,大軍繼續沿江向西,下一站便是宜都。

宜都郡有兩座城極為重要,其一便是宜都郡的治所宜都城,另一座便是夷陵縣城。

此二城皆是扼住長江咽喉的城池。

而在陸遜大軍抵達宜都城之後便驚喜的發現,宜都太守樊友竟是一箭不發已經棄城而逃了。

宜都較之枝江城防好上許多,雖不及江陵、襄陽等更大的戰略要衝,但至少稱得上是一座城,城內亦有其招募的守軍,周邊尚有一些小的城邑與異族部落。

然而這位宜都太守,張文宣的頂頭上司樊友,還是做出了與張文宣截然相反的棄城之舉,令陸遜大軍兵不血刃拿下宜都,更導致周邊小城邑的官員與部落頭領紛紛望風而降……

恰在此時,陸遜收到了快舟送來的情報,關羽自江陵揮師北上,孫權命他在沔水上游截擊。

陸遜稍作思索,很快也做出了與諸葛瑾相同的判斷,留五千人守宜都,暫停了西進的攻勢。

大軍主力再度順江東來,北上漳水,輕取麥城略作休整,大軍隨後急行東進,攻破沔水上游荊城。

審問荊城官員得知關羽大軍尚未經過此處,於是大軍屯駐荊城,嚴陣以待,準備攔截荊州軍。

潘璋的五千人也已走夏水進入沔水,命棹夫拼命行船,意欲追擊關羽。

而此時本該在沔水中進退維谷,被前後包夾的荊州軍,卻根本不在沔水之上。

自江陵北上後不久,尚未行至沔水,大軍便安營紮寨儲存體力的荊州軍,此時正在劉禪的帶領下一路向西,急行直奔漳水上游而去。

漳水此段水流平緩,倘若大軍渡過此段,不遠便是枝江……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上命昭唐

上命昭唐

控制變數法
唐王朝的宦官政治是不敢想象的。中唐以後,宦官總是分成兩派乃至更多,互相爭殺不休。 這是分權制度決定的,也是武人為亂不可信的國情影響的。但在控制皇帝、操縱軍政、打擊相權方面,宦官們保持著高度一致。 其權力甚至世襲罔替而繼承,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集團。這讓唐朝宦官必須面對一個嚴重問題:失去政權則失去全部。 因此,在危難之際,宦官需要保證皇權得以延續,以延續家族的既得權利。 而統治者面對藩鎮割據、叛亂頻
歷史 連載 6萬字
帶著系統來大宋

帶著系統來大宋

浪子邊城
信仰系統的出現,蘇石來到了大宋,並在這裡開創了屬於他的波瀾壯闊的人生。 只要你能在後世看到的東西,只需要有足夠的信仰點數便都可以兌換出來,拿到宋朝,那會是怎麼樣的一番光景。 蘇石,外祖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光胤。 ......燭影斧聲之後的趙家後代一直被皇室高度警惕著。 他要怎麼樣排除萬難,立世於朝廷之上? 重文輕武的宋朝,對外軟弱,對內卻是強勢無比。蘇石要怎麼樣才能帶著宋人崛起,真正對外強硬起來,真
歷史 連載 289萬字
通房嬌妾

通房嬌妾

花銜月
入薛家為婢的第六年,瑩兒靠著一把如鶯似啼的妙嗓成了三爺的通房丫鬟。 彼時三爺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家族勢強,官途亨通,離尚主只有一步之遙。 他寵愛瑩兒就像寵愛豢養在雀籠裡的金絲雀一般,只把她當成個解悶的玩意兒。 誰曾想,這可有可無的玩意兒竟能靠著善解人意、柔順乖巧的性子一步步地走到他心中。 後來,三爺棄了駙馬之位,執意娶了個母家不顯的庶女進門做正妻。 旁人都贊他高風亮節、清正自傲,不願靠著女人的裙帶
歷史 連載 0萬字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大梁暴君:權臣造反?賞九族消消樂!

賴總
【龍年最爽皇帝文!全程高能爽點密集】穿越到大梁帝國皇帝身上,開局權臣就要誅殺皇后! 葉凌表示雖然開局手握漢獻帝劇本,可他偏偏要做李世民!葉凌先保住皇后與權臣鬥智鬥勇,搞改革、開海禁、殺貪官,提升大粱國力。 女真、突厥、倭寇先後來犯?葉凌發明出加特林,表示來多少殺多少!
歷史 連載 2萬字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暗墮刀劍會夢到吐槽役審神者嗎

列文狐克
[觀前提醒]:我們在大量的日常裡發現了少量的主線。 當了二十多年普通人的我,在河邊被會說話的狐狸碰瓷了。 自稱狐之助的醜萌狐狸聲稱我身負靈力,簡直就是天命之子,一看就很適合擔任時之政府的刀劍審神者。 不是我說,這種詐騙手法只有小學生才會相信吧。 我:“薪資待遇如何?” 事實證明,熱情到詭異的HR背後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是天坑,很遺憾我不是那個百分之一。 狐之助一定是不小心才把暗墮刀劍審神者的字首落
歷史 連載 7萬字
執劍長安

執劍長安

雞腳芝士
機關算盡謀天下,鐵衣怒馬逆中原。自北蠻侵中原已過百餘年,天下之勢看似太平,實則暗流湧動。 而今群雄豪起,燦若繁星,諸國不免各有其志,自當奮勇爭先、逐鹿中原。 一日之勢,明久則暗,暗久則明。當今中原,新唐中興,志在重塑輝煌。 然北魏強盛,欲鷹揚千里而一統天下,此外,更有後韓、南楚、田齊等國伺機而動,亦有寒門、草堂、芸月閣等幫派參雜其中,關係縱橫交錯、錯綜複雜。 面對內憂外患,新唐當如何以對?
歷史 連載 1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