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眉鼠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領部曲入城,沒有萬人夾道歡呼,沒人慶祝王師凱旋,更別提什麼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

長安城人來人往,各自為了自己的生計奔波,遠道而來的胡商牽著駱駝,小心翼翼地走在街道上,身子永遠保持半躬的姿態,彷彿隨時準備給人賠禮道歉。

巡城的府兵執戟緩行,目不斜視,手裡拎著一根鞭子,遇到不開眼擋住隊伍的胡人商隊,或前來長安務工謀生的異國人,抬手便是一鞭,抽完後一句話也不,繼續淡漠地往前走……

李欽載與部曲的這支隊伍入城後如同滴水入海,沒有驚起半點波瀾。

低調並不引人注目的隊伍一直走到朱雀大街時,一位巡城的武官與李欽載和部曲們擦肩而過,然後突然驚聲道:“尊駕可是英國公府少郎君?”

李欽載一愣,停下腳步下意識點頭。

武官兩步上前,朝李欽載躬身一禮:“少郎君一戰滅國,小人恭賀少郎君與麾下王師凱旋!”

武官話的聲音很響亮,頓時引來了路人們的注視和竊竊議論。

“英國公府少郎君是誰?”

“就是那位後生。”

“他做了什麼?”

“你沒聽嗎?他為大唐滅了倭國,一雪白江口之恥。”

“哎呀,了不得!可長精神了!國朝功臣,你我當拜。”

於是,眨眼間李欽載被人群圍了起來。

隨著武官的行禮,人群中無論百姓商賈還是路過的巡城府兵,紛紛朝李欽載和李家部曲行禮,神態恭敬,表情崇仰,顯然發自真心。

熱鬧喧囂的朱雀大街彷彿在這一刻靜止了,人們遠近肅立,恭敬地朝李欽載長揖為禮,久未起身。

李欽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不在乎朝堂議論,不在乎功過是非,可他真真實實感受到來自民間的家國情懷,這是他在乎的東西。

或許,正是這種樸素的情懷,才是大唐用兵戰無不勝的根本原因。

為這樣一群可愛的人們去戰鬥,有什麼不值得的?

衣衫風塵僕僕,但李欽載還是整了整衣冠,朝百姓人群端正躬身回禮。

李家部曲也一同按刀躬身。

然後李欽載這才望向認出他的那名武官,道:“你以前認識我?”

武官笑了笑,道:“兩年前,少郎君在西市砸了一家店鋪,當時小人在場,故而認得少郎君。”

李欽載扯了扯嘴角,呵,關我啥事?兩年前我還在公司通宵加班改方案好不好。

鸕野贊良站在人群中,看著大唐的百姓皆崇敬地朝李欽載行禮,人皆敬之如國士的畫面,深深刺痛了她的眼睛。

她在人群裡,是唯一格格不入的人。

秀氣的雙拳莫名緊緊攥起,指節用力而泛白。

十六歲的她此刻很矛盾。不知該為自己的家國復仇,還是甘心認命從此成為這位滅國仇人身邊的奴婢。

與人群道別後,趁著天沒黑,李欽載急忙去兵部,向兵部官員交卸了兵權。

兵部官員查驗過後,頓時一臉崇敬地朝李欽載行禮。

滅倭國之功早已傳到長安城,李欽載都沒想到自己最近在長安城已經紅了。

大唐立國以來,打服過不少國家,但真正意義上的滅國卻實在不多,以前的突厥和薛延陀算兩個,西邊的高昌國算一個,東邊的百濟國也算,但百濟滅得拖泥帶水,劉仁軌至今仍在百濟清剿餘孽。

唯獨李欽載滅倭國,實在是幹得漂亮,尤其是速度快,破壞性強,唐軍所到之處,倭國城池基本化為一片廢墟,鮮有例外,就連倭國京都飛鳥城都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這樣的漂亮乾脆的滅國之功,訊息傳到長安時,委實令君臣和百姓側目。

如今長安朝堂和市井都在傳聞,英國公李家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人們的談資。

不愧是英國公之孫,不愧是將門虎子,原以為李家三朝氣運聚於英國公一身,英國公之後,李家難以避免衰落,誰知英國公的孫兒更是青出於藍。

有此一戰,李家的氣運最少能延續一甲子。

一臉茫然的李欽載接受了兵部官員的崇拜後,將公事交接完畢,又打發部曲送李素節回太極宮,最後李欽載領著部曲回府。

回府的路上,李欽載的表情終於忐忑起來。

滅倭國之功他根本沒放在心上,他滅倭國不是為了立功。

但李欽載只記得自己當初是違令擅自更改航道登陸倭國,違反軍令之事可大可小。

無論立了多大的功,自己有錯在先,尤其是自己的爺爺本是名將,最是反感違抗軍令的人,回到家後還不知是怎樣的下場……

離英國公府還有一兩里路程時,李欽載忽然停下腳步,對劉阿四道:“你把身上的甲冑除下,給我披戴上。”

劉阿四一愣,然後瞭然一笑,很痛快地脫下甲冑,不僅如此,還在李欽載的屁股上多墊了一塊皮甲。

“咳,五少郎,回府捱揍時莫忘了護住頭,還有,先跑了再,往後院花園裡跑,那裡矮叢甚密,趴下的話很難被發現。”劉阿四笑著提醒道。

李欽載感動地拍了拍他的肩:“好人一生平安。”

…………

來到英國公府大門外,門外值守的部曲早已認出了他們,立馬快步迎了上來,見面便行禮。

“恭賀五少郎凱旋歸府!大唐萬勝!”部曲們齊聲喝道。

李欽載也含笑回禮,然後忐忑地看了看英國公府高聳的門楣。

“咳,爺爺睡下了嗎?”李欽載拽過一名部曲小聲問道。

部曲愕然:“五少郎,此時天都沒黑,老公爺怎麼可能睡下。”

李欽載失望地道:“不是都獨居空巢老人瞌睡多嗎?他為何如此精神?”

部曲低聲道:“老公爺聽五少郎回府,已在前堂等候多時了呢。”

李欽載沒動彈。

別人都是近鄉情怯,李欽載是近鄉恐懼。

沉思良久,李欽載忽然對劉阿四道:“要不你們還是給我蓋上白布,把我抬進去吧,假裝我已為國捐軀,抬回去的是我的屍首……你們還可以順便吃個席。”

劉阿四黑著臉道:“五少郎莫鬧!就算是屍首,老公爺也會鞭屍的。”

李欽載嘆了口氣,又檢查了一下身上的甲冑,然後推開側門而入。

剛跨進門,李欽載眼皮便一跳。

院子正中,李勣一手執丈長馬槊,一手捋長鬚,像一尊關二爺雕像,正橫刀立馬站在院子中,目露殺意地盯著他。

李欽載呆立片刻,突然想起什麼事情沒辦,轉身便走。

“來人,關門!”李勣暴喝。

沒來得及邁出門檻,側門便砰的一聲關上了。

關門的是老熟人,管家吳通。

吳通關門後投給他一記歉意的眼神。逃離戰場之前,吳通猶不忘禮數,揖禮匆匆道:“恭賀五少郎凱旋歸來。”

完抱頭鼠竄。

李欽載咬牙,你特麼管這關門打狗的態度叫“恭賀”?

不得不轉身正視李勣,李欽載這才發現今日府裡有客人,還不少。

李勣橫刀立馬站在院子裡,前堂廊下卻有不少熟悉的身影,蘇定方,梁建方,薛仁貴……

都是赫赫有名的當朝名將,眾名將皆笑意吟吟地站在廊下看著祖孫倆,絲毫沒有勸架安撫的意思,擺明了看熱鬧。

李欽載苦笑,吞了口口水,隔著老遠行禮:“爺爺,您先聽我解釋……”

李勣動了,手中的馬槊在半空舞了個半圓,另一手捋須:“哇呀呀呀呀呀!老夫不聽不聽不聽!孽畜受死!”

完馬槊便挾風雷之勢朝李欽載橫掃而去。

李欽載眼皮猛跳,轉身就跑。

此時不跑豈止是孫子,簡直是傻子。

幸好進門前虛心接納了劉阿四的建議,李欽載二話不朝後院花園跑去。

李勣抄起馬槊在身後奮起直追,前堂廊下一群不正經的老將紛紛喝彩叫好。

李少將軍凱旋歸家,受到的待遇如此樸實無華,且枯燥。為你提供最快的李治你別慫更新,第二百一十章凱旋歸家,孽畜受死免費閱讀。

7017k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白鳥童子
林飄作為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高材生,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寡嫂,還是男寡嫂。 做活不會,吃飯很香,道德壓力很大。 只能拿出茶藝表演絕活,唬得鄰里一愣一愣的,剛到林飄胸口的小叔子眼睛紅紅的望向他:“嫂子這樣好,我不會辜負嫂子的。” 林飄過著悠閒的鹹魚生活,躺著躺著發現,幾年間沈鴻已經長得比他高了一個頭,肩膀寬闊,手臂有力,溫潤有禮,眼神卻讓人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 他一路考取功名,從秀才到連中三元,官至一品
歷史 完結 202萬字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親愛的葡萄
請無腦觀看 穿越+爽文+種田+美食+領地建設+架空歷史。 周武莫名穿越到平行時空的古代,沒有金手指,沒有富豪爹能啃,一切只能靠自己。 “周武,這石蟲也能吃,你餓瘋了?” “石蟲?這不是生蠔嗎?” "周武這海蜘蛛有毒,上次我親眼看見有人吃過之後,就渾身長疙瘩,可不敢亂吃。” “這麼大的螃蟹,你告訴我不能吃?長疙瘩?估計是海鮮過敏吧.”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們居然守著這麼富饒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梁最強皇帝

大梁最強皇帝

君子如珩珩
一覺醒來,陳南變成了大梁皇帝。 大半江山被敵國佔領。 朝堂也成了奸臣掌中玩物。 甚至就連後宮也不由自己做主。 如此艱難處境,讓陳南不由得爆粗口:“本大爺當個皇帝,要這麼難嗎?格老子的,信不信全把你們殺了!” 文武百官:“皇上萬歲!” 士族門閥:“我們以皇上馬首是瞻!” 各大敵國:“我們願意臣服。” 大梁! 萬邦來朝!
歷史 連載 38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逐逐逐月
舊文名《未婚妻揹著我當了皇帝》 文案: 蕭雲剛穿越成女扮男裝的皇子時,整個人都是狂喜的。 當她發現自己是小說裡慘死的前朝太子時,她以最快的速度收好細軟,狂奔而出,卻見城外殘垣斷壁,火焰未歇。 她有心救世,然而沒錢沒人。 蕭雲緊緊地握著《傾國絕戀:亂世美人淚》的劇本,趁著劇情還早,把遇到的人才統統搞過來給自己打工。 面對一直在出錢,一直被人看不起的冤種土財主。 蕭雲:投資我,我讓你實現三公夢想。 面
歷史 連載 1萬字
抗戰之關山重重

抗戰之關山重重

老哲
老哲寫實風格抗戰新書 “我們一定會回來的!”有軍官對手下數千名官兵說。可是自打他們出關以後,侵略者強大,國尚危急,家又何安? 戰線一路向南,戰關山無數,卻又丟關山無數,直至蒼山之巔洱海之畔! 回望來向,狼煙無盡,關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鄉?一場抗戰打了十四年,幾人又能返回故鄉?
歷史 連載 42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