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澳州華人新貴公子2011心念故土,給予本書盟主支援,三克油韋爾嗎吃!

..........

朱三、萬四的思想做通後,王五沒有耽擱立時把手底下的軍官叫到了自己屋中。

作為營官的他不可能同每一個士兵交心談話,因此同樣也只能將思想工作派給下面的人。

由於夔東地區的明軍來源複雜,有順軍出身,有明軍出身,有團練出身,有地主武裝,所以明軍各部並沒有統一編制,也沒有統一號令,只各部共推劉體純主持軍務,將各家兵馬劃分為十六營。

若有戰事,則各家聽從劉體純指揮共同出兵。

若無戰事,則邊務農邊練兵。

平日各家歸各家,相互之間不過問。

劉體純本部沿用的是從前老順軍的兵制,田守一這邊因為是明荊州衛世襲軍官出身,所以其部隊編制用的是舊明軍隊的衛所制。

具體到王五指揮的親兵營,最下面的基層軍官是小旗,管十個人;小旗上面是總旗,管五十人;總旗上面是百戶,管百來人。

王五作為親兵營領隊,頂多就是個試千戶。

實際上他卻是掛著荊州參將銜的,而參將至少是個上校旅長級別。

可現實中,王五手下就三百來號人,最多是個少校營長。

造成官位和職務不對等的原因,自是明清雙方在官職爵位上的濫封。

明朝這邊掛印多如牛毛,清朝那邊記名也是滿地走。

大哥不說二哥。

三個百戶,六個總旗很快就到了。

這九人是親兵營的中級領導班子,也就是王五手下這支兵馬的主心骨。

朱三是王五的掌旗,相當於傳令官,手裡帶著十名傳令兵。

萬四則是王五的直屬親兵隊長,也帶十人。

這20人屬於王五自己的直屬人馬,全營官兵總數324人。

三個百戶分別是32歲的田文,31歲的郭魁、28歲的趙進忠。

其中田文是荊州人,永曆六年從家鄉主動投奔田守一參加抗清活動,其少時在家鄉讀過幾年私塾,自稱有秀才功名,實際上只是個童生。

郭魁是湖南湘潭人,永曆二年清軍攻入湘潭對城中居民進行了大屠殺,郭魁因在外鄉親戚家躲過一劫,但全家包括年幼的弟弟妹妹皆被清軍所殺。至此便參加抗清義師,後輾轉投入田守一部。

趙進忠則是巫山本地人,原是個打獵的,因為箭射得好被田守一強行拉了壯丁,幾年下來倒也幹到了百戶。

其餘六名總旗有兩人也是荊州的,另有三人來自襄陽。

還有一個是王五在孩兒營的同伴,比王五小三歲,今年才十九。

也沒名字,被人叫作狗剩。

“狗剩”,聽起來像是狗吃剩下的東西,有歧視的意思。

實際上這年頭窮人家給小孩取乳名多用狗剩二字,因為窮人認為給小孩取個低俗、爛賤的名字好養活,經得起摔打,經得起病痛。

六個總旗中,狗剩跟王五最親,可能是因為在孩兒營時王五常帶他一起玩的緣故。

一幫人參軍經歷各不相同,也各有不同的人生。

現在,卻是共同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

在將對朱三和萬四所說同九人重複了一遍後,王五並沒有以命令式的口吻要求九人必須服從命令,而是讓九人自己選。

願意的就願意,不願意的明日天亮走人便是。

他不是鎖彥龍,幹不出強迫手下同他一起投降的事。

“唉!”

秀才田文最先嘆了口氣,也似是對今日之事早有預料,苦笑一聲後說道:“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今時今日,局面已非我等堅持就能改觀,既然上面決定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大不了回老家種地就是。”

本地獵戶出身的趙進忠微嗯一聲,什麼也沒說。

最終結果,同清軍有滅門之恨的百戶郭魁以及總旗餘柱、宋安選擇同清軍戰鬥到底,誓死不降。

王五理解並尊重三人的選擇,問三人打算去哪。

郭魁沒有多想便道:“我們去虎帥那裡!”

“虎帥”便是大名鼎鼎的臨國公李來亨,其義父李過綽號“一隻虎”,因此他被人稱為“小老虎”,久而久之便被人敬稱為“虎帥”。

李來亨部是夔東明軍成份最“單純”的一支,全部是當年的老順軍,根據地在興山境內的茅麓山一帶,眼下也是各路明軍實力最強的一支,大概有一萬多人馬。

只是王五清楚,此時距離清軍攻佔茅麓山區最多就剩七八個月時間,而隨著劉體純部的潰敗,茅麓山抗清根據地也終將被清軍重重包圍。

所以郭魁他們選擇此時去茅麓山投奔李來亨,是明知必死也要為之獻身的大無畏舉動。

他也不知道說什麼,只能微微點頭,讓眾人將明日降清一事通知士卒,同樣也是本著自願原則,絕不強迫。

九人起身時,王五又看向郭魁:“如果有願繼續堅持下去的就由你帶到虎帥那裡去。”

說完,讓朱三清點一下營中的武器裝備,選一些好的兵器連同營中不多的火藥都交給郭魁他們帶走。

郭魁三人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朝王五這個年輕的隊長拱了拱手。

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此一別,也可能再無相見之日。

天快亮前,大致結果出來。

出乎王五意料的是,竟有超過一半計程車卒不願降清,選擇跟隨郭魁前往茅麓山繼續同清軍戰鬥到底。

這些人都不是老順軍出身,而是田守一這些年在各地陸續收攏的潰兵,甚至還有一些是拉的壯丁,按理降了清這些人都可以活命,不想他們卻選擇犧牲決定和清軍拼到底,這實在是讓王五感慨萬千。

再結合夜裡大堂議事的那幫中高階將領除了一個俞國華寧死不降,其餘人都對降清毫無牴觸,心裡就更不是滋味了。

感慨之餘,王五秘令田文、趙進忠協助郭魁帶人離開。

田文有些擔心:“一下走這麼多人,田大人萬一怪罪下來?”

“過了明日,你我皆是清人,有什麼怪不怪罪的...照我說的做吧。”

王五並不擔心田守一,因為投降以後,他田守一還是不是自己的上司都難說。

清軍那邊不可能讓降過去的明軍繼續保持完整建制的。

天很快亮了,雪停了,甚至風也停了。

積雪很厚,深處甚至都有膝蓋深。

久違的太陽出現在東方,一綏陽光撒落巫山大地,雖不能讓人溫暖,卻讓巫山深處的每一個明軍將士都有一股暖意。

這股暖意更多的是來自能活下去的動力。

降清一事基本已是人盡皆知。

王五不知道其他部隊什麼想法,只知道駐紮在不遠處的胡君貴部計程車卒一大早就喧譁了,不是譁變,也不是譁亂,而是那種特別輕鬆的閒聊。

這裡一群,那裡一堆,相互訴說投降後是繼續當兵吃刀口飯,還是領了遣散銀回鄉過日子。

也許這當中有不願降的,但肯定是少數。

人往往都是隨大流的,在沒有人組織的情況下,少數人無法撼動大局,只能隨波逐流。

郭魁帶著不願降清的180餘人同王五見了最後一面,之後便以出營巡視的名義悄悄出了營門。

王五一直站在營門望著這些視死如歸的勇士離去,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方才惆悵的跺了跺腳,有些落寞的回到駐地。

郭魁他們這一路並不安全,因為老木崆那邊可能已經來了清軍。

剛回到營中,就接到田守一的命令,讓他帶領親兵營馬上到東壩集合,並強調攜帶武器。

東壩是明軍的練兵場,王五沒有多想,只以為田守一要對部下講話,然後集體前往清營繳械,當下點齊剩下計程車卒前往東壩集合。

到地後,卻是被眼前一幕驚住。

視線中,幾撥人馬正圍著一撥人。

被圍的那撥人約數百人,從衣服來看都是前些天隨鎖彥龍來此的老營兵,很多人都生了白髮。

包圍這撥老營兵的是鎖彥龍另外的部屬副將王之禮、陸從雲等人的部隊。

被田守一視為左膀右臂的副將馬大盛、李之炳二人也各自帶了一隊兵丁堵在東壩的西門。

尚未明白髮生什麼事時,耳畔就傳來田守一的聲音:“怎麼就這麼些人,其他人呢?”

王五忙快步走向正皺眉看著他的田守一,低聲道:“其他人不願隨大人歸清,末將自作主張放他們走了。”

聞言,田守一大怒,抬腳踹了王五一下,罵道:“混蛋,誰讓你放他們走了!”

王五沒有閃避,硬捱了田守一這一腳,站在那低著頭也不說話。

見狀,田守一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可眼下卻有比這事更棘手的事,便沒有繼續發作,只悶聲對王五道:“這賬回頭跟你算,你先帶人跟我來。”

王五忙應了,揮手示意百戶田文和趙進忠帶兵過來,又低聲問田守一發生什麼事。

田守一邊走邊道:“那些都是俞國華的兵,不肯隨鎖鎮歸清。”

王五抬頭朝那幫正在對峙的老營兵看了眼:“那鎖鎮打算怎麼辦?”

“怎麼辦?”

田守一止住步伐,側臉看了眼王五,“等會看鎖鎮那邊,紅旗落下,你就帶兵把這幫人都宰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我是卷王穿越者的廢物對照組

若星若辰
【恐同笨蛋美人vs陰暗瘋批卷王,雙穿,晚12點更】 時書一頭悶黑從現代身穿到落後古代,為了活命,他在一個村莊每天干農活掃雞屎餵豬餵牛,兢兢業業,花三個月終於完美融入古代生活。 他覺得自己實在太牛逼了!卻在河岸旁打豬草時不慎衝撞梁王儀仗隊,直接被拉去砍頭。 時書:“?” 時書:“操!” 時書:“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啊啊啊!” 就在他滿腔悲鳴張嘴亂罵時,梁王世子身旁一位衣著華貴俊逸出塵的男子出列,沉靜打量
歷史 完結 3萬字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

扶搖微影
《穿越戰國之今川不息》是以今川義元為主角的日本戰國穿越小說,時間線從花倉之亂(1536)開始,鍾愛今川家的作者想寫這本書已經很久了。 本作是全新獨立的故事和主角,沒有讀過前作也絲毫不影響閱讀(就像jojo各部都是獨立的一樣),當然讀過前作的老書友們可以發現一些作為福利的彩蛋!
歷史 連載 117萬字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侯門主母反殺日常

三尺錦書
洞房之夜,入洞房的卻不是新郎。 事情是怎麼發生了,陸輕染不知道,但隱約她知道自己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中。 不久後,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婆家罵她厚顏無恥,偷偷給她下毒。 好在她天生嗅覺靈敏,能辨識毒物,才得以保全自己和腹中孩子。 她還有孃家,以為父母會給她做主,結果他們卻將妹妹嫁給了她夫君。 “為了國公府和侯府的體面,你只有這一條路能走。” 親孃丟給她一條白綾,逼她自懸。 “憑什麼?” 我為你們著想
歷史 完結 0萬字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我與劉秀二分天下

檸月如雪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法外狂徒張三一朝穿越到昆陽戰場,一見劉秀誤終身!
歷史 連載 4萬字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破鏡重圓文女主不想he

東家寧
【破鏡不重圓,換男主!】 我與季烆成親那日,文喜送來了求救信。 “嫋嫋,文喜危在旦夕。” 沉默許久,季烆說,“我得去救她。” 文喜不是季烆的朋友,也不是他的親人,更不是他的愛人,準確的說還是他憎惡厭恨之人。 十年前,為了救人,我重傷昏迷,一睡不醒。 文喜就是我救的那個人。 若非出了這場意外,我與季烆早該成了婚。 因此,季烆恨極了她。 “今日是你我結侶大典,五州四海有名有姓的人物皆已入席。季烆,你若
歷史 連載 8萬字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大明:抬棺死諫,朱棣被我氣瘋了

長鯨歸海
穿越大明朝,有個遠方親戚是當世大儒,家裡人託關係把自己送到親戚門下,希望能在他手下混口飯吃。 不料剛到京城,得知親戚姓方,北面的燕王正打著靖難的旗幟,兵臨城下,建文帝自焚而亡,掰著指頭算,我就是十族之一。 好傢伙,福是一點沒享到,罪要一起遭。在即將同方孝孺一起被誅的關鍵時刻,鄭均覺醒歷史詞條,只要滿足詞條要求,延長國運,便可獲得獎勵。 於是,鄭均選擇開啟噴子的一生!犯顏直諫,仗義執言,直抒數般罪責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