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龍宇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安城外的曹彰軍大營內。

經過休整,大營內的一切都已經恢復正常。

曹彰坐在中軍大帳內,看著面前重新擺好的長安城的沙盤,在苦思著破敵之策。

現在距離和曹操簽署的軍令狀的最後限期已經越來越近,如果曹彰不能在十日內想到破城之法,延期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一場大勝,消耗了李傕軍大半的兵力固然是好事,但絕對不足為喜。

現在的李傕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勢必將死守長安,再不會輕易出城作戰。

儘管這一戰會大大地打擊李傕軍計程車氣,也讓雙方的兵力對比拉近了很多,基本達到了持平的地步,但長安城本身的防禦強度仍在,如果強攻依然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且未必有結果。

曹彰正在苦思著,徐晃卻急匆匆地從外闖入中軍大帳,來到曹彰的面前,急切地說道:“公子,請快去看看吧!”

曹彰抬起頭看向徐晃:“出什麼事了,公明?”

徐晃彙報道:“段將軍將所有的俘虜都集中了起來,準備將他們全部斬殺!”

“什麼?殺戰俘?”曹彰的眉頭皺了起來。

這一戰西涼軍約有三、四千人為了保命選擇投降,暫時保住了性命。

可現在段煨卻要將他們全部斬殺,這又是什麼意思?

曹彰沒有遲疑,迅速跟著徐晃一起衝出了中軍大帳。

大營外,正對長安城方向的空地上,數千名戰俘被繩索捆綁,聚集在一起,在他們的周圍,是段煨率領的兵士手持利刃在看守。

段煨站在這些戰俘的前面,露出兇狠的目光。

戰俘們已經知道了段煨的用意,都露出了惶恐的神情,有些人更是按捺不住,直接大聲地求饒,懇求免死。

段煨卻根本不為之所動,將手一擺,向著部下下達了命令:“準備行刑!”

段煨軍的兵士們舉起了手中的利刃,對準了面前的戰俘,武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做好了立刻飲血的準備。

“刀下留人!”伴隨著一聲高呼,曹彰在徐晃的陪同下疾步而來。

段煨看到是曹彰來到,微微一怔,但還是擺手示意部下稍等,然後快步迎上前,恭敬地向曹彰施禮:“公子,你阻攔我是何意?”

“段將軍,這些西涼軍的兵士都已經選擇投降,為何還要殺他們?”曹彰向段煨詢問著。

“這些人跟隨李傕多年,在三輔地區為害多年,都是死不足惜的惡人!我軍還要繼續和李傕作戰,留著他們在軍中,浪費糧草不說,萬一他們受李傕挑撥,極有可能發生兵變。”

“將他們全部斬殺,築起京觀,既可以激勵我軍將士計程車氣,也可以給長安城內的賊軍震懾,對我軍接下來作戰,將大有助益!”段煨向曹彰解釋著自己為何要殺這些俘虜的用意。

“將軍的想法不錯,但將軍可知道殺降是極為不祥的事情,可是會遭天譴的!秦時的白起、秦末的項羽都曾坑殺數十萬人,結果不得善終。就連前漢的飛將軍李廣,也因誘殺匈奴俘虜而鬱郁不得志,最後落個自刎而死的下場!由此可見,這殺降都沒有好結果,還是不要殺的好!”曹彰擺出事實舉例,想要勸說段煨放棄殺降。

段煨聽了曹彰的話,卻忍不住笑了:“公子,你我都是領兵作戰,刀口舔血的將軍,豈可相信這種傳言?”

說到這裡,他湊到曹彰的身邊,低聲提醒:“司空當年在徐州接連屠城,恐怕遠比殺降要兇殘的多,難道你說司空也會遭天譴?”

曹彰見段煨搬出曹操當年在徐州的惡行來試圖說服自己,臉色微變,隨後繼續說道:“我父當年進攻徐州,乃是為我先祖報仇,帶著刻骨仇恨。但無辜屠殺百姓,他也早已後悔,這些年也時常反思,更叮囑我們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可盲目衝動!”

“將軍只想著殺這些戰俘可以立威,卻忘了一個關鍵,就是在長安城下殺了這些戰俘,城內的西涼軍看到了,會作何感想?!”曹彰試著提醒段煨。

“有何感想?”段煨顯然是沒明白曹彰所指,開口反問道。

“他們會知道戰敗被俘必死無疑。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拼死一戰,和我們血戰到底,爭取一線生機!將軍這一殺,恐怕不是立威,反而是助長了敵軍和我們血戰的決心!”曹彰向段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段煨聽完了曹彰的話,微微一怔,他細一琢磨,不得不承認,曹彰的有幾分道理。

“那公子打算如何處理他們?”段煨向曹彰詢問道。

“當然是要反其道行之!不殺!而且不但不殺,還要優待他們!”曹彰說出了他的處理方式。

“公子,自古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我知道公子宅心仁厚,但跟這些惡人,真的無需如此!”段煨對曹彰的用意完全不理解,反過來勸說著曹彰。

“我聽聞李傕一直是實行暴政,他自己窮奢暴斂,卻對屬下極為苛刻,這才造成西涼軍不得不靠著劫掠百姓來滿足私慾。”

“我遠征長安的目的是要剷除李傕,平定關中,恢復關中地區的穩定,使其不再成為朝廷的禍患,所以未來要推行的一定是仁政。”

“我們現在寬待這些俘虜,一可以讓關中其他諸侯看到,對於李傕的舊部,只要誠心歸降,都可以既往不咎,得到寬待,他們原本的懷疑之心就會消除,也會相信朝廷的招安,甘心臣服。”

“二來,城內的西涼軍經過這場惡戰,早已經軍心渙散,若是再看到過去的同袍在我們這邊得到優待,是不是更會心生羨慕,戰意更低?那我們發動總攻時,他們還會死命防守嗎?我們是不是會更容易獲勝?”曹彰平靜地給段煨講了一番道理,解釋著自己不殺降還優待俘虜的目的。

曹彰很清楚,自己的這種安排,並不是什麼聖母心,也不是對這些俘虜心存仁慈。而是攻心為上的策略,是為了最後的勝利,拉攏人心的一種方法。

這套方法在後世有著成功先例的,解放軍能在短短三年時間,從抗戰勝利時的幾萬人,發展到百萬雄師過大江,就是攻心為上,不斷收編、策反國軍部隊,才取得了最後解放戰爭的勝利。

漢末三國時期,民眾常年遭遇戰亂洗禮,天災人禍不斷,就更需要收攏人心,才能真正的得到擁戴。

劉備能夠從織蓆販履的小販,最終成為昭烈皇帝,除了他所謂的漢室皇叔的空頭銜,很大原因就是靠他的滿嘴仁義和在徐州、新野時實行仁政,得到了民心。

曹彰欲成大事,一方面要學習曹操的權謀詭詐,但劉備收斂人心的方式也要吸取。只有集各家所長,才能實現他二十年內統一天下的心願。

段煨聽完了曹彰的解釋,心中也是油然的生起了一層敬意。

最初他領兵前來助戰,是因為朝廷宣召,他作為漢室舊臣的職責。

與曹彰接觸後,儘管他還只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但表現得奇謀詭變,善於用兵,今日聽他的一番言論,更是理政治國的高手。

兒子已經如此厲害,曹操豈不是要更加可怕?

段煨心中暗暗慶幸,自己沒有選擇和曹操為敵,而是臣服朝廷,避免了與這一對父子為敵。

“公子高論,末將聽之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末將愚鈍,謝公子點撥,才未釀成大錯,還請公子恕罪!”段煨真誠的向曹彰認錯。

“將軍言過了,您也是一番好意,我又豈會怪罪?!”曹彰趕忙安撫著段煨。

曹彰安撫完段煨,大步走到了眾戰俘的跟前,大聲說道:“你們都不必驚慌,我們不會殺你們!”

俘虜們聽到曹彰說不殺他們,都惶恐地跪地連聲表達著感謝,“多謝公子不殺之恩!”的聲音此起彼伏。

“我現在給你們兩個選擇,願意留下從軍者,我可以將你們編入我的部隊,與我們的兵士同吃同住,享受同樣的待遇,日後若有戰功,也可一樣升遷,絕無歧視!”

“第二個選擇就是,有不願繼續從軍者,我可以放你們歸鄉!只不過所有離去者,我都會登記在冊,若有人敢從我這裡離開後,再回李傕麾下,又或是繼續為害百姓被我抓到,定斬不饒!”

“路給你們指出來的,是走是留,你們自己決定吧!”曹彰大聲地向戰俘們說出了自己的安排。

這些西涼軍能夠死裡逃生,都已經是感激不盡,又聽到曹彰說可以給他們和正常士兵一樣的待遇,更是欣喜萬分,哪裡還有人想走,齊聲高呼願意留下,誓死效忠!

曹彰看著面前跪拜自己的數千西涼軍俘虜,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今日的決定,不但讓他收穫了幾千兵士,補充了之前的戰損,也會讓他的寬厚之名,就此傳播,這對瓦解長安城內西涼軍的軍心,以及取信關中諸侯,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快穿)

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快穿)

落落無行
【高亮:萬人迷瑪麗蘇文,女主無情擺爛打工人,對女主道德要求高× 瑪麗蘇!雄競!萬人迷!看文前腦袋存放處:——】 身為佛系養病人士的時南絮,在死前繫結了耽美女配養成系統,只要順著走完劇情炮灰掉自己,就可以獲取生命值。 時南絮表示:成交。可佛系病號走著走著劇情,好像不太對勁了起來。 所以說,為什麼全部主角都不好好走劇情,想要強取豪奪自己一個炮灰? 【世界一,古代文:囚珠玉】 公主身世揭曉的那日,宮門外
歷史 完結 48萬字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縱橫小秦王
穿越大明王朝,成為朱元璋嫡三子,坐鎮太原的晉王朱棡。但卻在洪武六年與朱元璋大吵一架後,負氣離開應天府,前往封地太原就藩! 自那以後起,朱棡不僅將太原治理的僅僅有條,更是為大明戍守邊塞,大敗王保保,將北元逼入絕境! 可便是此時,一道聖旨入太原,朝中以胡惟庸為首的大臣彈劾朱棡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朱棡無奈回京。 彼時,坤寧宮。朱元璋:“老三,咱輕徭薄賦,可曾虧待百姓?”朱棡:“呵呵,天下窮苦唯有百姓,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清要完

大清要完

大羅羅
1852年,蓑衣渡戰場上空,一聲驚雷,一位 “天使”騎單車,著黃衣,帶黃帽,乘紫雷,由天降,大喝一聲:天國當興,大清要完......
歷史 連載 0萬字
白粥榨菜管夠,我怎麼皇袍加身了

白粥榨菜管夠,我怎麼皇袍加身了

月入六毛
“若是給古代的徭役,每頓飯只吃白粥榨菜,一天工作八小時,他們會造反嗎?”劉振華偶然間看到了這個帖子,當即化作鍵盤俠回懟。 誰知下一秒,竟然真的穿越到了明末,成為了管理徭役的小吏,金手指是能夠給手下發白粥榨菜。 徭役造反?劉振華只想說: “誰把皇袍披在我身上了,可害苦了朕啊。”
歷史 連載 22萬字
雛鷹的榮耀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在災難降臨滑鐵盧的那一天,穿越者來到了這個世界,成為了不幸的繼承者他將改變命運與歷史的軌跡,逃離樊籠披荊斬棘,最終將以拿破崙二世之名登上皇位驅使他的,不是因父之名,而是隻屬於他自己的榮耀!
歷史 連載 333萬字
三興季漢

三興季漢

執筆見春秋
若漢室三興,這天下該當如何。願日月之所照,皆為漢土!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