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晃,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在高衡的授意下,卜彌格等人進入了諒山府,高衡組織數百戰俘為卜彌格等人修建教堂,地址就選在諒山府。戰俘們是不需要工錢的,所以修建教堂的成本大大縮減,看著教堂一點點蓋起,卜彌格等人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他們也鼓足幹勁,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新式火銃的研製工作當中去。

相對於大明的工匠,這些西洋傳教士有個比較明顯的優點,就是他們不僅掌握一些武器製造的原理,而且自身的動手能力也很強,可以說是能文能武。

進入脫縣之後,高衡立刻將脫縣原有的工匠們召集起來,給他們隆重介紹了幾位傳教士,並且讓程平帶著原有的工匠加入他們的隊伍,集思廣益。

僑民們對這些西洋人倒沒有什麼牴觸,在安南也不是沒見過洋人,加上這群人看起來比較友善,又是將軍帶回來的,所以大家很自然就打成了一片,卜彌格和南懷仁也很高興,誰都知道,武器研製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需要不斷的試驗和試製,沒有人力資源的支撐是肯定不行的,程平他們等人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白,卜彌格有了更多人手,研究起來事半功倍。

就在傳教士們加緊研製燧發銃的時候,高衡卻正在會見一個來自大明的客人。

諒山府府衙之中,一名文官正坐在高衡的下首,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方震孺麾下幕僚孫定。數日前,從鎮南關來的特使總算是跟高衡取得了聯絡。

一個多月前,方震孺授意鎮南關應該派人去聯絡高衡,但是因為高衡和鄭氏朝廷激戰正酣,整個安南北部都處於戰爭狀態,各方的神經都是緊繃,所以派出去的塘馬很難進入安南境內,知道高衡擊敗了鄭軍,取得了整個諒山府的土地,安南軍全部撤出,大明和安南的邊界才完全放開。

現在,在鎮南關和鄭氏之間,隔了一個興華軍的防區,等於鎮南關已經不直接和安南接壤了,所以塘馬在發現巡防的部隊換人了之後,才順利進入了興華軍的地盤。

見到高衡之後,高衡便讓其回去覆命,塘馬帶回去的訊息讓鎮南關和整個廣西的文官武將都是一片震動,誰能想到,當日一個小小的,連編制都沒有的小旗官,竟然幹出瞭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

本來方震孺在回去之後,就一直關注著鎮南關的訊息,他也知道,高衡這一股勢力如果能在安南北部紮根,將會對整個西南局勢產生多大的影響,所以每隔幾天,他就會派人來問,當塘馬回去將高衡已經拿下諒山府作為根據地的訊息傳回去之後,方震孺坐不住了,他因為公務繁忙不能親自前往,便立刻讓孫定動身,先替自己跑一趟。

孫定這才一路來到了脫縣,到諒山府城的時候,他才驚訝地發現,城頭早就變換了大王旗,興華軍的旗幟顯得如此耀眼。

“興華軍?”正當孫定還在疑惑的時候,高衡派來的人已經在城外迎接他了,隨即將其接到城中,府衙已經被高衡徵用,變成了新的軍衙。脫縣雖然是興華軍最早的起家之地,但是面積太小,資源也不充足,跟諒山府的情況比起來還是有云泥之別,既然已經有了諒山府,將這裡作為中樞還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興華軍的指揮機構便從脫縣直接搬到了諒山府,並且高衡還動員民眾遷徙,雖然大家這幾個月以來不斷在搬家,但是能去更加舒適的諒山府居住,眾人還是非常心動的,諒山府比縣城要大得多,容納五到十萬人不是問題。

只不過現在高衡的總人口只有五萬多,所以先期安排兩萬居民進入諒山府居住,脫縣和上文州保持一萬多人的規模,還有少量做生意的民眾願意前往新安港謀生,這樣高衡的基本盤就有了一府四縣,只是人口還遠遠不足,需要不斷填充才行。

孫定進入城中的時候,高衡正在和成子龍還有景昭等人議事,談論的就是目前興華軍掌握的資金情況。

多次戰爭之後,興華軍透過找安南人要贖金還有戰場上的繳獲以及黎皇等人的資助,弄到了不少銀子和糧食,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和分配之後,目前府庫還有不少結餘。

“軍師,後勤的情況你比較熟悉,府庫現在結餘多少?”高衡問道。

“將軍,目前府庫當中金銀財寶等等全部摺合成現銀,大約是五十萬兩,糧食十萬石。”成子龍回答道。

高衡點了點頭,這些金銀糧食看起來不少,但是真正使用起來,很短的時間就會消耗殆盡。高衡道:“這些東西都是儲備,從長遠來看,還需要自食其力才行。”

景昭立刻道:“將軍,我們對諒山府府衙的材料進行了梳理,其中有一份耕地數量的記載在這裡,您可以看看。”

景昭遞上了一個有些發黃的本子,高衡開啟一看,果然寫明瞭各縣擁有的耕地數量,他直接翻到了最後一頁,最後倒是有個總和,諒山府目前的耕地總面積有近五十萬畝。

安南這地方有一點好,氣候適宜,一般來說糧食是一年兩熟,但是在安南,輕輕鬆鬆就能做到一年三熟,所以安南人大部分都從事農業,水稻的種植非常普及。

只不過諒山府的地理位置不是特別好,還有大量的耕地沒有被開發出來,但是五十萬畝土地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對於這個,高衡略微有些瞭解,在後世的時候他也是農民的兒子,後世,華夏土地畝產千斤是很隨意的事情,基本上也就相當於近十石糧食,但是在明清時期,畝產並沒有那麼多,基本上在五石以下。

安南的氣候條件很好,依照現在的農業條件,畝產五石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那麼五十萬畝土地,如果都有人耕種的話,一次收穫就是二百五十萬石,一年三熟就是七百五十萬石,可以養活大量的人口。即便是後世,安南也是絕對的糧食出口國,正是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條件。

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只要興華軍手中有大量的糧食,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但是現在,限制高衡的唯一因素就是人口,沒有人口,就沒有人種地,就產生不了這麼多的糧食。

在後世,因為機械化普及的原因,一個農民照看十畝以上的土地是很輕鬆的事情,但是在古代,一個人挑水施肥,能把三四畝土地給照顧好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整個諒山府土地將近五十萬畝,至少需要十萬以上的農戶,可是他現在的總人口才五萬多人,戰俘要去幹重體力活,士兵的話高衡是想要他們完全脫產,不脫產計程車兵就是軍戶,跟大明的衛所制沒什麼兩樣,打起仗來肯定是職業軍人的戰鬥力更強,亂世,安身立命就是需要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如果沒有軍隊的保護,一切都會成為一場空。

去掉這些,還有工匠和其他職業的人,再去掉老弱,實際上目前能進行農業生產的,不過一兩萬人,這些人只能照看數萬畝土地,更不要說開墾荒地了,連現有的五十萬畝地搞不定。

高衡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沒有人口就沒有一切。正在此時,有士兵進來通報孫定到來的訊息,高衡的眼前一亮,說不定,這件事情可以從孫定這裡入手。

高衡立刻對成子龍和景昭說了自己的想法,眾人就在府衙中等待孫定的到來,

孫定依然是穿著文士服,進入諒山府的時候,他特意放慢了一些速度,打量著這座曾經的安南邊境府城,諒山府他多次聽聞,作為巡撫的幕僚,安南和大明的邊境戰爭當然也是方震孺處理事務的一部分,所以諒山府這個名字多次出現在戰報之中。

可真到了諒山府,他還是有了一絲好奇心,可以看得出來,這裡的建築物受中原影響巨大,基本上跟華夏沒太大區別,因為興華軍佔領的緣故,街道上的行人已經變成了僑民,雖然對於諒山府這麼大的城池來說,兩萬人少了點,街上的行人不是很多,可是孫定依然能感受到,這些行人走路帶風,滿面紅光,每個人都是精神頭很足的樣子,跟大明的居民特別是北邊來的難民們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有天壤之別。

這是一種充滿了希望的感覺,說明這些民眾的日子蒸蒸日上。

孫定走進了府衙,微微皺了皺眉頭,在廣西,雖然他只是方震孺的幕僚,但是地位超然,也是少數能給方震孺建議的人,所以孫定的地位很高,若是在廣西地方上,他去某個城市,不說黃土鋪路淨水潑街,最起碼地方上的主官是要來迎接的,但是在高衡這裡,他顯然沒有享受到這個待遇,所以當然有些不滿意。

不過進了府衙的那一刻,孫定也想明白了,人家高衡自己在這裡打拼,闖出了一番天地,明軍沒有給他提供任何幫助,說起來,他連個明軍小旗官都不是,人家跟大明官府或者軍隊一點關聯都沒有,又何必勞師動眾來迎接自己呢?倒是方震孺派他來主動跟高衡接觸,並且這個高衡對廣西的防務有大用處,自己作為巡撫大人的代表,姿態放低一些也無所謂。

孫定整理了一下衣服,在衛士的帶領下走進了大堂。一進去,就看見三個人正襟危坐,中間一人武將裝扮,想必就是高衡了。

高衡起身抱拳道:“孫大人大駕光臨,本人今日公務繁忙,沒有出城迎接,還請孫大人諒解。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興華軍軍師成子龍,這位是我們的後勤主事景昭,兩人原本都是這裡的僑民,興華軍建立,他們願意在軍中效力。”

孫定沒有聽說過他們兩人的名字,但是高衡介紹了,他立刻跟兩人打了招呼。分賓主落座之後,高衡命人看茶,孫定看得出來,高衡對自己的態度不冷不熱,顯然是有一定的戒備,不知道方震孺主動找他是什麼事情,大家在沒有敞開心扉之前,人家有防備也是正常的。

茶杯一端上來,孫定立刻用杯蓋輕輕撫平茶杯中的茶沫,然後少少喝了一口,順便平復一下自己的心緒,整理一下思路。

“嚯,沒想到竟然能在高將軍這裡喝到龍井,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啊,安南這地方還能有龍井,我聽說這邊人喝的都是青茶,高將軍真是有本事啊。”孫定讚歎道。這倒是發自內心的,杯子裡的茶確實是龍井,只是高衡是怎麼弄到的。

高衡笑了笑,並沒有多說。其實這還要感謝蒲德曼,這傢伙是個走南闖北的海上商人,搞到一點來自華夏的綠茶當然不是什麼難事,雖然價格很高,但是既然他已經答應跟高衡合作,有了強有力的盟友,拿出一些自己的私人收藏給高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高衡在後世對茶就不是特別有研究,要知道龍井這種大明的頂級茶葉,可是安南貴族才能享用的,高衡不留著自己享用,卻直接拿出來招待人,連成子龍都覺得有些可惜了。

高衡道:“只要孫大人喝得慣就好,平日裡我倒是不怎麼喝茶,軍伍之人,有白水足矣,只是這段時間總是跟軍師一起品茶,倒是將自己的口味給換過來了。”

孫定正要接話,高衡卻道:“前些日子就有鎮南關塘馬前來接觸,帶回去了一些關於這裡的訊息,孫大人今日到訪,不知道是何緣由啊?”

“咳咳咳。”孫定被一口茶嗆著嗓子,連續咳嗽了幾聲,沒想到高衡說話竟然如此直接,這讓自己準備的許多說辭都沒有用武之地了,這樣也好,大家索性直白一些,省得繞彎子。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爺急瘋了

子虛烏有君
【流放逃荒+天災人禍+空間囤貨+爽文基建+王爺追妻火葬場】\n上一世,周雲姝孃家因昏君奸臣構陷叛國,滿門男丁抄斬,婦孺流放南蠻,死於途中。 \n周雲姝雖然作為魏王妃免於流放,卻也被幽禁冷院,遭人背叛難產而死。 \n重活一世,周雲姝自請下堂,搬空王府庫房陪著孃家去流放。\n別人眼中的周家,家破人亡流放苦。 \n實際上的周家,好吃好喝好眠。\n流放逃荒路上雖然天災人禍不斷,但是周雲姝一路上囤貨、囤糧、
歷史 連載 45萬字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女帝陛下,您何故造反?

喬子軒V
意外穿越到大周,卻因為和太子走的近被貶到崖州作知州。八年時間,將荒蕪的崖州一步步改造成為人間聖地。 所有被貶到這裡的人,都驚呆了!這便是崖州麼?這一日,女帝微服出巡,來到崖州! “這幫人到底是來服刑的?還是來享福的?”
歷史 連載 61萬字
娘娘頗得聖眷

娘娘頗得聖眷

屋裡的星星
【日更,目前12點更新】 褚青綰身出名門,姿容盛皎,明豔無雙,她有位一同長大的青梅竹馬 兩家早有默契會結成一段姻親 但不等沈家人上門,宮中傳來訊息——太后欲替聖上品選後妃,凡未婚的良家女子皆要入宮參選 霎時間,褚青綰眼前擺了兩個選項 ——繼續和沈家定親 ——或是,進宮選秀 當日,褚青綰被父親叫進書房待了一整日 奉旨入宮那日,褚青綰隱約看見故人的身影駐足在不遠處 褚青綰平靜地收回視線 她心想,她委實
歷史 連載 3萬字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藥店通古今,我被異世奉為神明

棠九
【通古今+神明人設+打臉爽文,古代紈絝純情小王爺&外表冷靜內裡慫慫貌美學霸】 醫藥專業學霸謝姝雲先是保研機會被搶,後工作被打壓,放棄了當前的成就回老家繼承了爺爺留下來的小藥店。 結果自家小藥店能連通一千年前的古代。 某天夜晚,一位食物中毒的王爺偶然進入,用自己的玉佩換走了藥,並誤會自己為小仙人。 王爺那兒群臣環繞,虎視眈眈,先是瘟疫,後絕症重傷,走投無路,王爺向小仙人祈求買藥。 謝姝雲冷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