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軍之策落北平,是在冬季,冬季本就沒什麼農活,大家每天早起跑跑步,鍛鍊鍛鍊身體,沒什麼問題。

可眼下已是開春,大家還惦記著自己手裡的那幾十畝地,總不能每天繼續訓練吧?

朝廷有規定,每個衛所的軍戶要耕種一分地。

那位說了,一分地而已,隨便刨兩下就拾掇好了,至於花多長時間,耽誤訓練?

不好意思,明代軍屯裡的一分,一般是五十畝。

每一位軍士的一分地,按照規定,要收取十八石糧食,上交六石,剩餘十二石自己吃。如果年景不好,欠收乃至絕收,那你也得賠納足額,俗稱倒貼。

衛所制與軍屯制,在明代初期,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到建文元年,有超過一百二十萬的軍隊參與屯墾,增加了近九千萬畝,每年屯糧達兩千三百多萬石,這也是明初農稅過低,依舊能養活二三百萬大軍的關鍵。

可衛所制與軍屯制施行了二三十年,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

對於衛所制,徐輝祖指出四個問題:

其一,軍戶逃跑的問題。

這其實是有情可諒的,誰能保證年年豐收安泰?

今年老天爺不下雨,都絕收了,你還讓我們交糧食,怎麼交?

活不下去了,還不能逃走嗎?

其二,軍官侵佔問題。

士紳都知道佔農民的地能撈取好處,軍官雖然是粗人,可也不傻,知道地多錢多的道理。

士兵五十畝,好,你去八十里外戈壁灘上開五十畝去,這五十畝良田,是我的了。

對了,收拾完戈壁灘的地之後,記得回來給我的莊稼澆水。

軍官發話,你總要服從吧。

其三,藩王兼併。

看一眼大明北部邊疆,再看看分封的藩王,你會發現,凡是有藩王的地方,便少不了屯田。

尤其是甘州、固原、寧夏、延綏、大同、宣府、薊州、遼東等九邊之地,即有屯田,又有大軍,還受制於藩王。

藩王的封地與屯田挨著,一不小心,多佔了幾百萬畝,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

誰讓地都挨著的,你們當兵的也是,為啥就不打好田壟呢。

本王沒看到,抱歉,實在是抱歉啊。

其四,屯田土地差,收成無保障,極度影響訓練。

明代軍屯並不搶奪民田,很多軍屯的土地,要麼是元朝被殺掉的地主、農民剩下的無主之地,要麼就是自己開荒弄來的。

肥沃的田畝自然是輪不到當兵的,對於絕對部分軍士而言,其土地往往是沙鹼瘩薄,不堪耕種,而且還分散,上午在西面除個草,下午還得去東面挖個溝,很難完成定額。

加上朝廷答應的耕作工具,一開始還行,後面根本就沒有。

沒錯,朝廷是說了,要給軍士配耕牛,可關鍵是,大明朝的耕牛本來就很少,哪裡有大量的耕牛劃撥給軍屯。

你運氣好,十年前分了一頭牛給你。現在你說牛老死了,還想要牛。

沒門,自己當牛用吧。

這就是朱元璋引以為豪的衛所制與軍屯制,曾經的“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豪言壯語,到了朱允炆手裡,只剩下了一腔壓抑的悲壯。

朱允炆很想整頓衛所制,可也清楚,衛所制是一個雷區,一個不小心,便會引起兵變。

朱厚照當皇上的時候,太監劉瑾便想整頓軍屯,結果引起安化王朱寘鐇叛亂,雖然沒掀起什麼大的浪花,但也足以告訴朱允炆,想要改變衛所制,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可若是不解決衛所制,新軍之策只能流於表面,無法實現強軍的目標,日後的大明,只能採取防禦戰略。

只防御,不進攻,不是朱允炆想要的結果。

既然蒙古早晚要打過來,那自己就不能讓他們輕易回家放牧去。

他們敢進犯大明一小步,大明就應該有勇氣進入蒙古萬萬步,直至徹底拿下那片草原,讓其成為大明最富饒的牧場!

朱允炆嘆息一聲,結束了沉思,將徐輝祖的奏報放在了桌案上,嚴肅地說道:“當下正是一條鞭法、遏兼併國策施行的關鍵期,當下的朝廷,恐怕無法支撐衛所廢弛的支出。”

徐輝祖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也理解朱允炆的難處。

一條鞭法、遏兼併國策,得罪了大明無數士紳,雖然這些人沒有實力反抗朝廷,但畢竟是掉了肉,免不了疼,總是要叫喊幾聲。

底下非議一條鞭法、遏兼併國策的聲音有很多,當然,是以士紳為主體。

朱允炆收攏了民心,卻得罪了士紳,這沒什麼。但如果再動衛所制,就不是傷害士紳利益的事了,傷害的將是各地衛所將領軍官的利益。

將領軍官,對於士兵有著很強的控制力,而且家裡不止有菜刀,還有十八般武器,一旦被逼急了,那是要抄傢伙打架的。

若是再有士紳暗中支援,某個藩王也野心,站起來喊一嗓子“恢復祖制,捍我田產”的口號,那可就麻煩了。

雖然徐輝祖也知道,這些衛所幹不過京軍,但亂起來,總歸是個大問題。

這件事,也只能慢慢來。

朱允炆皺了皺眉,說道:“北平新軍之策不能停,至於衛所田產耕作問題,讓北平布政使張昺、都司平安想想辦法,找出一條路來。”

徐輝祖點頭答應。

朱允炆看向朱棣,說道:“燕王叔,對於兵法戰陣,朕遠不如你,魏國公與茹尚書,也不如你。朕想要將京營改制之事託付給你,你意下如何?”

“皇上……”

朱棣難以相信。

自己作為一個有過之人,此來京師請罪,原以為最好的結果便是保住燕王封號,成為一個閒散王爺。

在那場醉酒之後的坦誠相對之後,朱允炆並沒有追究自己的過去,而是讓自己研究新軍之策,後來又安排自己至五軍都督府,與徐輝祖共同商議新軍之策與大明邊防。

原以為自己只是一個幕僚,出出主意而已。

不成想,朱允炆竟然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己!

京營改制啊!

這可是事關國本的大事件!

朱允炆深深看著朱棣,目光中充滿期待。

新軍之策在京營施行半年多,成效斐然,就連朱棣也不禁誇讚,京營乃是天下雄師!

可隨著新軍之策的不斷深入,士兵個體戰鬥力得到提升,幾千人,上萬人的戰陣研究也基本取得成效。但京軍大規模的軍團戰,一直都存在配合問題。

十萬人,二十萬人,三十萬人的大軍團戰法,完全不同於幾千人、幾萬人的戰法。

徐輝祖沒有指揮大軍團作戰的經驗,茹瑺也沒有,只靠著紙上談兵,靠著祖輩的經驗,遠遠不夠。

所以,朱允炆需要朱棣,需要久經戰場,又擅長指揮大軍團作戰的朱棣作為京營改制的主刀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時鏡
【寫書如上班,早八晚六,做五休二,能更就更】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周滿一生悽苦,求全難全,本以為逆天改命得證大道,列為齊州帝主,卻不料封禪當日,為千門百家圍攻,殞身玉皇頂。 前塵散盡,一朝夢迴…… 劍閣之上,又聞金鈴遙響;白帝城內,仍聽神女高歌。 那一年,山下的茅草屋裡,孱弱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學劍,舉起生鏽的柴刀,剁掉了她的小指。 十六歲的周滿,捂著傷,坐在簷下,聽了一夜的雨。 -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庸君

庸君

楊子夜
洛娮娮是丞相之女,她原本沒有打算與命運作鬥爭,即使心中有千萬個不滿,她依然選擇聽從父母安排遠嫁到西域,要去過一輩子聽天由命的日子。 是她的阿雲拉她出了泥潭。她愛阿雲,阿雲漸漸教會她如何做自己,阿雲讓她慢慢在逆境中爬起身。 洛娮娮:“阿雲,你知道該怎麼解決。”洛娮娮:“阿雲,動手。”後來人人都知道江湖上有一刺客殺人不眨眼,卻沒人知曉洛娮娮才是殺伐果斷的那一個。 細想過後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她只是想拼命
歷史 連載 7萬字
伐逆,謀斷九州

伐逆,謀斷九州

海兔子
大夏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柳凡塵一覺醒來魂穿朔州首富柳家次子的身體上,他不知道的是這具身體已經死了三天,那麼是誰殺了他? 穿越過來的柳凡塵在這大爭之世中又將何去何從?諸君且看,風雲際會天地變,柳凡塵如何主沉浮……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