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十稅一,很高嗎?

明代的商稅,不是定的太高,而是定的太低了!

而過低的商稅,並不利於大明的發展。

朱元璋是輕徭薄賦,可他沒讀過《資本論》,沒搞過市場經濟,而是憑著自己的強硬,塑造了一個相對固化的大明王朝。

框框架架搭建好,立下規矩,子孫後代必須遵循,然後就去找馬皇后團聚去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社會是發展的,是動態的,而不是固態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朱元璋不懂,他以為的萬年之法,在歷史規律面前,只是一個笑話。

朱允炆沒有與馬恩慧繼續討論商稅的問題,她雖然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妻子,但畢竟缺乏商業目光,討論下去,也只能是自說自話。

不過,自己一定會說服她的。否則,又如何去說服那些死腦筋的文官?

大年三十,坤寧宮。

馬恩慧親手幫著朱允炆整理好衣冠,這些事,她若在,從不假於宮女之手。

看著英氣又不失儒雅的朱允炆,馬恩慧盈盈笑道:“過了今天,明日便是新年,到時候,全國便改元了,就連百姓,也會將您供上長生牌位。”

朱允炆拉著馬恩慧坐了下來,說道:“自明日起,所有人便需要稱你為皇后了。後宮雖小,卻管理不易,你坐鎮後宮,也莫要太過勞累,一些事,交給下人去辦便是。”

“臣妾知曉,只是有件事,想與皇上商議。”

馬恩慧看著朱允炆,眼神明亮地說道。

“何事?”

朱允炆端起茶碗。

馬恩慧看著朱允炆,認真地說道:“皇上,新年伊始,永珍更新,臣妾準備選一批秀女,充實後宮。”

“噗!”

朱允炆看著馬恩慧,將灑了的茶碗放在一旁,說道:“怎麼又提這件事?”

馬恩慧有些幽怨地說道:“如今皇上膝下,只有文奎一子,血脈單薄,如何使得?而且,皇上太過寵溺臣妾,日後就寢,可不能總待在坤寧宮,否則,後宮會傳閒話的。”

“呃?”

朱允炆鬱悶,和自己老婆在一起還有錯了?

轉念想,自己貌似不是隻有一個老婆,馬恩慧是自己的結髮妻子,其他妃嬪充盈後宮,名義上也是自己老婆。

萬惡的封建社會,萬惡的皇室,討那麼多老婆,合適嗎?

朱允炆還沒有辦法從“一夫一妻制”中走出來,便說道:“秀女之選,便免了吧,三年不選秀女,三年之後,再說吧。”

“皇上!”

馬恩慧有些著急。

皇室最重血脈傳承,老百姓家裡都有三四個男丁,朱允炆只一個孩子,實在是單薄。

“朕還年輕,你也年輕,歲月長久著呢,且這樣吧。”

朱允炆定了主意。

馬恩慧嘆了一口氣,轉而說道:“那在內宮中,選一些妃嬪,侍奉皇上,總不為過吧?當下後宮,除寧妃、賢妃外,便再無其他,總空置著,也不是辦法。”

朱允炆擺了擺手,有些不耐煩地說道:“你安排吧。”

馬恩慧笑著答應。

雙喜率內侍,給朱允炆、馬恩慧下襬行禮,眾人齊聲喊道:“恭祝皇上皇后福澤萬年,貴體永-康。吾皇萬歲、皇后千歲。”

朱允炆看著跪拜的眾人,拂袖道:“都起來吧,你們在朕身邊辦差,總歸要辛苦一些,雙喜,讓內庫給大家添一些壓歲錢吧。”

“謝皇上恩典。”

眾人齊呼。

在眾人散去之後,雙喜入殿稟告:“皇上,內閣與禮部差人回話,新年詔書、冊封詔書,金冊,金寶皆以準備妥當,如今已至奉天殿,明日一早,冊使方孝孺、解縉便會取出詔書、金冊、金寶,呈獻皇后。”

“那便辛苦兩位冊使了。”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向馬恩慧,說道:“走吧,我們去給太后請安,之後,你還需要回家,話說回來,朕也許久未見國丈了。”

馬恩慧,為光祿少卿馬全之女。

馬全雖是從四品官職,卻鮮有上朝。主要是馬恩慧擔心父親太過招搖,徒增是非,從不允許家中之人,寄捷徑於內宮,對於馬家親戚所請、所求,一律駁回。

馬恩慧明日便會成為大明帝國的皇后,可馬家依舊低調的如同不存在一般。

“皇上若是想見,改日臣妾安排他們入宮便是。”

馬恩慧憧憬地回道。

給太后請安之後,朱允炆與馬恩慧在太后處用過膳,直至黃昏時,朱允炆才將馬恩慧送至鑾儀之上,看著將要出宮的馬恩慧,不捨地說道:“除夕時,百姓家尤知團圓,守歲,可朕卻沒人陪伴了啊。”

按照朝廷禮制,冊封皇后之前,皇后需要先行回到家中,等待冊使上門。

馬恩慧看著有些失落的朱允炆,輕盈一笑,說道:“皇上,只這一次,日後臣妾一直陪著你,再不別離。”

朱允炆拍了拍鑾儀,看著車架緩緩遠去。

“皇上,咱們去哪兒?”

雙喜見朱允炆轉了身,便問道。

朱允炆眨了眨眼,傷感的情緒他緩緩退去,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回武英殿吧,吩咐尚膳監,朕想吃餃子了。”

正月初一,元旦。

這一天,大明歷史正式進入建文元年!

剛過寅時,朱允炆便被雙喜喊醒,之後是換冕服,迷糊的朱允炆,被一套繁雜沉重的冕服給折騰清醒了。

“冊封使團可出宮了?”

朱允炆問道。

雙喜連忙回道:“已取出冊封詔書,金冊,金寶,出了宮,估摸著,應該到了馬府之中。”

朱允炆嘴角含笑,說道:“新的開始啊,也好,這帝國,應該有新氣象了。”

馬府。

馬全攜所有家眷與下人,跪拜行禮。

方孝孺中氣十足地宣讀冊封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乾坤定位,爰成覆載之能。日月得天,聿衍升恆之象。惟內治乃人倫之本,而徽音實王化所基。”

“諮爾馬氏,光祿少卿馬全之女,溫恭嫻圖史之規,敬順協珩璜之度。為朕正妃,朕御極天下,內顧無憂,皆賴其功。改元伊始,當承天命,允賴宜家之助,當隆正位之儀。”

“茲奉太后慈命,遣使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爾其祗承懿訓,表正壼儀。奉長樂之春暉,勗夏清冬溫之節,布坤寧之雅化,贊宵衣旰食之勤,恭儉以率六宮。今正位中宮,共承宗廟。佈告四海,永綏天祿。欽此!”

方孝孺不愧是大儒,抑揚頓挫,聲情並茂。

馬恩慧領詔,接過金冊、金寶。

方孝孺、解縉領冊封使團,對馬恩慧跪拜行禮,高呼:“皇后千歲!”

行禮之後,迎馬恩慧登天子鑾駕,在御前司、內侍、李官的拱衛之下,進入奉天殿,款款而行,鳳冠威儀,令朱允炆沉迷不已。

馬恩慧給朱允炆施禮之後,兩人攜手登極。

朱允炆落定御座,馬恩慧端坐鳳椅,文武百官跪賀。

在這之後,朱允炆與馬恩慧還需入宗廟祭祖,自此,馬恩慧真正從長安宮,移駕坤寧宮。

一套冗雜的禮儀下來,已過去了兩個多時辰。

奉天殿。

朱允炆餓著肚子,聽著內侍朗讀新年更元詔書。

詔書內容,無非是說新皇帝登基了,為大明帝國殫精竭慮,作出了大貢獻。

當然,這些貢獻也不全是皇帝一個人的,內閣是有功勞的,六部是值得表揚的,百官的貢獻也是不能忽視的。

總而言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建文年開始了,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按理說,新皇上改元如此大事,是要大赦天下的,可朱允炆不同意這一點,提前給內閣打了招呼。

大赦天下?

這是哪個該死的人想出來的,也不想想為了抓那些惡人,底層人耗費了多少心血,花了多少時間,才將這些人關了進去,這還沒改造完成呢,就因為改元,給放了?

荒唐也要有個程度。

雖然解縉一再解釋,釋放的人都不是大奸大惡之輩,而是一些偷搶拐騙的傢伙,釋放了,可以彰顯皇上的恩德,所謂的施恩惠天下。

朱允炆拒絕瞭解縉的提議,讓那些傢伙繼續在牢獄之中享受自助遊服務吧,食宿全免的待遇,不是哪裡都有的。

改元詔書宣讀之後,朱允炆起身道:“所有京官,無論品階,一律加俸三個月,除預留必要留守人員外,休沐十日,正月十一日,再開早朝。眾愛卿,退下吧。”

百官喜笑顏開,拜謝山呼。

在朱允炆離開奉天殿之後,內閣大臣鬱新、張紞、解縉三人一起商議,決定出誰在這十日留守內閣。

鬱新想多陪陪老婆孩子,說什麼,再不陪陪他們,孩子不認識自己還是小事,老婆不認識自己才是大事。

張紞拍著腿說老寒腿發作了,怎麼滴也得躺家裡修養一段時間。

解縉一攤手,說自己老母親身體不好,需要去帶她老人家問醫把脈,討幾個方子,衣不解帶全程陪護。

三位閣老,你瞪我,我瞪你,誰都不願意留下來值班。

解縉咬了咬牙,將拳頭藏在袖子裡。

鬱新與張紞見狀,面色嚴肅起來,也將手藏在了袖子裡。

氣氛凝固了。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六部官員見狀,紛紛圍攏過來,準備看熱鬧。

解縉冷笑道:“若是如此的話,可就不要怪解某不客氣了。你們輸了,不要反悔。”

“放馬過來!”鬱新喊道。

張紞微微點頭,肅然道:“那就開始吧!手勢起,石頭、剪刀、布!”

圍觀的六部官員,暈倒一片……

PS:

古代所言元旦,便是正月初一。建國之後,將元旦定為公元歷1月1日。“石頭、剪子、布”的遊戲,按明代謝肇浙的《五雜俎》所記載,可追溯至漢朝的手勢令。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