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站而不拜!

朱棣傲然地看著奉天殿的方向,挺直的身軀,如一柄不屈長槍,直問蒼穹!

殿外官員目瞪口呆,左右相對,眼中,皆是不可思議。

這些人的騷動,傳入了大殿之中。

然而大殿官員,不可無禮轉身回看,並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

第一輪行禮結束。

內贊官哆嗦地將朱棣請了下來,引入奉天殿御座之前,渾身冷汗地退了下去。

此時,禮樂再起。

按禮儀規制,朱棣需帶三個兒子向皇上跪拜行禮。

朱高熾三人隨著禮樂,老老實實跪了下去,但朱棣依舊站著,不僅如此,而且還一臉傲然地直視著朱允炆!

之前大殿之內的官員沒有看到朱棣不拜,如今看到這一幕,瞬間炸了鍋,大殿之上,嗡嗡的議論聲陡然響了起來。

方孝孺站了出來,厲聲指責道:“皇上,燕王入殿不拜,不尊禮儀,毫無臣禮,是為目無君上,臣請皇上,治燕王大不敬之罪!”

“臣附議!”

禮部尚書陳迪站了出來。

禮部一把手出來了,禮部侍郎之類的自然也需要表態。

其他官員見此狀況,也紛紛附議。

朱允炆審視著朱棣,剛剛距離太遠,沒看清楚,現在近了,看得更真切了。

朱棣雙眉濃長,鼻子挺直,雙眸深邃明亮,留著大鬍子,威嚴之外,透著一份傲氣。

朱允炆盯著朱棣,突然笑出聲來。

一聲笑。

朱棣心頭猛地一顫!

眼前的朱允炆,他竟然不氣憤,不惱怒,而是笑?

按照朱棣對朱允炆的瞭解,此時他應該憤然而起,伸手指著自己,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的狼狽樣子才是!

可現在,他竟然笑了!

這笑,帶著自信,帶著強大,帶著難以言明的壓力,讓朱棣有些顫抖。

大臣們也紛紛無言,不知道朱允炆為何笑。

朱允炆止住了笑意,看著朱棣,緩緩說道:“這裡是奉天殿,不是便殿。若是燕王疲憊,還沒睡醒的話,可以去便殿睡上幾個時辰,朕等你醒來便是!”

朱棣頓時語塞,面帶惶恐。

朱允炆的意思很明白,這個位置,就是君臣奏對的地方,你朱棣無論是燕王還是其他,都必須行君臣禮儀!

如果你朱棣因為“奔喪被阻”憤憤不平,想要鬧事。

沒關係!

但你要搞清楚,奔喪之事,是朱家的家事,你想要談家事,那就去偏殿談。

這裡是奉天殿!

只有君臣!

只談國事!

朱棣被朱允炆一句話,擋住了所有的退路。

事實上,朱棣是想以朱元璋之死,自己“奔喪被阻”為藉口發難。若是朱允炆說是奉了遺詔,那問題又來了,可以質問朱允炆為何容許其他藩王入京,而不允許自己入京。

總而言之,朱棣可以佔據主動權,縱然無禮,也有情可原。

可現在,朱棣失去了這一條路,拿家事在奉天殿說,是不合適的。

若是朱棣強行以此為藉口,那恐怕朱允炆不會聽,朝堂之上的這些人,也不會善罷甘休!

朱棣第一次發現,自己的侄子,似乎與之前不同了。

朝廷大臣都看著朱棣,其中一些不乏王公貴族,比如徐輝祖、李景隆、耿炳文等,都在這裡,一個個看著大不敬的朱棣,表情憤怒,但眼神轉動,不知道想什麼。

解縉收回了邁出去的一隻腳,這種場面,沒有人說話,要比有人說話更有作用。

果然,大殿陷入了靜寂之中。

沒有人再說一句話。

都站在那裡,一個個盯著朱棣。

無言的沉默,讓整個空間變得壓抑起來,而這股壓力,不斷沖刷著朱棣的堅持。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人早已顫抖起來。

若是自己父親今天不拜皇上,三人最好的下場,那便是和朱棣手牽手,找個地方耕地去。

至於最壞的下場,三人不敢想。

朱允炆看著朱棣,朱棣看著朱允炆。

彼此無聲的較勁。

朱棣看得很清楚,朱允炆嘴角的笑意一直掛著,只不過那雙眼神中,似乎透著冰冷,無情的冰冷。想起來不久之前,朱允炆任命了平安、瞿能等人進入北平與周圍。

時局變換,自己已無路可走!

朱棣低下頭,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屈膝,伏地而拜,喊道:“臣朱棣,拜見陛下。”

不甘!

但不能不拜!

朱棣忍了!

將對皇權的渴望,小心隱藏起來。

今日跪,是為了他日不跪!

朱棣跪拜,滿朝皆鬆了一口氣,氣氛逐漸緩和。

朱允炆嘴角的笑意收斂了起來,面色變得凝重起來。

朱棣是一個大丈夫,一個能屈能伸,能裝能演的厲害人物!

他跪拜的是雙腿,不屈的,卻是他的心!

“起來吧。”

朱允炆抬了抬手,清冷地說了一聲,看著朱棣等人站起,說道:“太祖駕崩之時,朕只顧著遵遺詔而行事,忽視了皇家親情,致使燕王不能及時回京奔喪。此事,朕之過。”

“皇上,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乃是太祖所囑,與皇上無關,過錯之論,並不妥當,還請陛下收回。”

方孝孺連忙喊道。

朱棣見朱允炆竟先發制人,將過錯攬了過去,再追問奔喪受阻的事,便顯得自己太過小人,只好被迫改了口,說道:“方學士所言對極,臣雖有委屈,但也不敢違背太祖之意。既是太祖所言,臣自當遵從。”

朱允炆嘆了一口氣,言道:“錯便是錯,一個不敢承認錯誤,直面錯誤的帝王,如何統御天下?朕一日三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人做事,小錯可以改,中錯可以糾,大錯,不可輕饒……”

“不可輕饒”四個字落在朱棣耳中,朱棣渾身一顫,抬頭看去,只見朱允炆正看著自己。

這是在警告自己,回頭是岸嗎?

“還望諸位勤勉反思,廣開言路,若朕有所不對,也可上書奏陳,但需要一點,朕不需要風聞奏事,朕需要的是有理有據。言之無物,肆意攀陷,這種事,就讓它徹底結束吧。”

朱允炆的話,讓朝堂振奮。

尤其是從洪武朝活下來的臣子,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意味著,皇上不會再採取“一言不合”便杖責百官,不會因為誰的惡意攀陷,導致株連。

朱棣聽聞朱允炆的話,也是暗暗點頭。

這個侄子,在治國方面,確實是有些手段。

朝堂之會,逐漸從焦點朱棣身上轉移了出去,開始談一些有的沒的,芝麻大的小事。朝堂結束之後,朱棣進入乾清宮,拜見太后呂氏。

大功坊,中山王府。

朱棣輿駕緩緩而至,中山王府外,魏國公徐輝祖,中府都督僉事徐膺緒,右府左都督徐增壽三人迎候多時。

徐達是洪武朝第一武將,朱元璋為了籠絡徐達,讓朱棣迎娶了徐達的大女兒徐儀華。

作為徐達女婿,燕王回京,如何都需要去一趟中山王府,見見自己的大舅子徐輝祖,畢竟,此時的徐輝祖可是武將勳貴第一人。

朱棣在北平府雖然風光,但畢竟遠離中央,不把關係打好,萬一哪天皇上想要對自己下手,連個通告訊息的人,那豈不是完了?

無論出於親戚關係,還是出於自己未來考量,朱棣都需要來。

車輿停了下來,朱棣從中走了出來。

徐輝祖等人上前行禮。

朱棣連忙攔了下來,說道:“三位內弟,無需多禮。”

徐輝祖冷著臉,並不熱情,只是堅持行禮,然後說道:“王爺回京,猶然遵循禮數,徐家若不行禮,豈不是失了禮節。”

朱棣瞳孔微微一凝,徐輝祖這句話,看似誇自己有禮,但實際上,卻是暗自責備,責備自己在早朝之上,長時間不跪拜行禮,缺乏禮數。

沒想到,三年多不見,一見面自己這個大舅哥竟絲毫不給情面。

看來,他的心,早已交給了朱允炆!

無法爭取!

朱棣內心給出了一個判斷。

“大哥,姐夫好不容易來一趟京師,如今來家裡,只是親情走訪,何必如此嚴肅。姐夫,快快請進。”

徐增壽見氣氛有些尷尬,連忙說道。

徐輝祖狠狠瞪了一眼自己的弟弟,面色微沉。朱棣卻毫不在意,微微一笑,便進入府內,拜過家廟之後,方到主廳。

朱棣安排人,將徐儀華給徐家的禮物搬入府中,代替徐儀華,噓寒問暖,囑託幾位內弟注意身體之類的。

“對了,四妹緣何不在?”

朱棣問道。

徐輝祖嘴角微微一動,終沒說什麼。

徐增壽倒積極,說道:“姐夫,妙錦在國子監,最近有些忙,可能無法脫身。”

“國子監?”

朱棣吃了一驚。

對於這種小事,朱棣並沒有聽聞。

驟然聽到徐妙錦進入了國子監,不由驚愕。畢竟,國子監什麼地方,朱棣豈能不知道,怎麼可能任由一個小小女子胡鬧!

“陛下委託妙錦,以學正身份進入國子監,尋找人才……”

徐增壽呵呵說著,對於這個任命,目光中滿是嘲諷。

雖然徐增壽也愛護自己的妹妹,但徐妙錦畢竟年齡小,只有十八歲,一個女孩子家,如何懂得人才二字?

皇上這個任命,簡直便是胡鬧。

朱棣眼神中多出了一抹異樣的光彩,自己這個侄子,果然膽大包天,一次次不遵太祖旨意,違逆太祖家訓。此事,或可運作一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老告
神機妙算諸葛亮:“三日後,亮登壇作法,可得東南風,曹營將破!”曹操:“諸葛亮會天氣預報,我們提前一天就襲營。”漢中之戰,蜀漢連番用計。 但曹操早早佔了定軍山,巋然不動。劉備嘆了口氣,這曹操為何事事佔先? 魂穿曹操,他發現這個三國,武力高的驚人,奇謀將略,兵策如神通! 好在他能看見將領的戰力值!包括謀士的韜略值,故能統領麾下良臣猛將,盡展所長,精準用兵,制敵機要。 呂布下城投降,曹操看了眼外掛,其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紅樓低調人生

紅樓低調人生

隨雨安
誤入紅樓世界,憑玻璃球改善體質、智力。本著低調、苟著的原則一路獲取功名、氣運且有美女相伴。 從農家子走向顛峰。
歷史 連載 72萬字
文狀元抗倭寇

文狀元抗倭寇

一葉飛毯
據《明史》記載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一生貪玩,貪杯、好色、尚兵、無賴,所行之事多荒謬不經,為世人所詬病;可武宗又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亂,應州大敗小王子。 崇八虎,修豹房,有皇位不要,自封為威武大將軍。有皇宮不住,住自己修建的鎮國府。 後人評說武宗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昏君,死後葬於 “康陵”,廟號 “武宗”。正所謂千古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了。武宗駕崩,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
歷史 連載 8萬字
掌國

掌國

九城城主
大通勢微,諸侯不臣,太子關承自請貶為晉王遠赴西南,從此一路開疆擴土,最終天下歸一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