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乾宮,位於坤寧宮東側,鍾粹宮以南,景仁宮以北,原是東六宮之首,只不過此時,裡面一應居住之物,全部搬空,換為了十二套紡織裝置。

馬恩慧的想法很簡單,承乾宮緊鄰賢妃、寧妃居所,自己過去也不遠,管理上方便,一旦醫用紗布的研究有進展,自己可以隨時掌握。

醫用紗布的價值、意義,所有參與人員都清楚。

這些被選中的紡織能手,皆來自於宮中各監、各局,以針工局、內織染局、尚衣監等為主,浣衣局、針帽局等為輔。

此事一旦成功,於自己而言,可以獲得豐厚獎勵,於後宮而言,將多出一項營生,於國家而言,更是利軍利民,造福社稷。

就連高傲的寧妃,也親自參與其中,賢妃自不甘落後,每日醒來,便會進入承乾宮,和一宮女討論如何改進技法,甚至有幾晚,通宵達旦地研究。

對於後宮而言,生產尋常紗布並不存在任何工藝問題,只是朱允炆想要的是醫用紗布,需要輕薄、透氣,適度鬆軟,還不能掉棉。

鬆軟、輕薄、透氣,就容易掉棉,不想掉棉,就只能增加經緯密度,可是增加密度,又會導致透氣不足……

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馬恩慧也很著急,自去年十一月中開始研究,到如今改元建文了,還沒有半點成果。

聽聞朱允炆想去看看,馬恩慧苦笑著說道:“只怕皇上失望。”

朱允炆拉著馬恩慧的手,走出坤寧宮,向著承乾宮走向,說道:“做一件新事物,哪裡那麼容易成功,給她們點時間,總會有法子的。”

馬恩慧想要鬆開朱允炆的手,卻又被牢牢抓著,不由紅著臉看著朱允炆,輕聲說道:“宮女太監都在呢。”

“那又如何?”

朱允炆霸氣地說著。

馬恩慧無法掙脫,只好紅著臉,問道:“皇上言之鑿鑿,說一定可行。可臣妾翻閱典籍,詢問御醫,都不曾見聞過醫用紗布,不知皇上為何如此篤定?”

朱允炆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嘴角微微上揚,說道:“皇后也知,傷口受傷,以布包裹,有助止血。若布料本身便不乾淨,則會導致傷口化膿,縱是布料乾淨,拆解時又會粘合在傷疤之上,引發二次傷口,或留在皮肉之中,瘙痛難止,仍需切開傷口,取出雜物。”

“若我們換個想法,織造出即乾淨、透氣、且不掉棉的紗布,自然便可有助傷口恢復,拆解紗布,也不會留有傷害。這麼簡單的道理,又有什麼奇怪嗎?”

馬恩慧皺了皺眉,問道:“臣妾只是懷疑,是否可以織造出來。”

朱允炆含笑,反問道:“那皇后先告訴朕,朕的想法是不是對的?”

“那自然是對的。”

馬恩慧肯定地說道。

朱允炆點頭道:“既然是對的,那便放手去做,總不會有錯吧?朕相信一定會成功,皇后也應該有這個信心。”

馬恩慧思索著點了點頭。

朱允炆、馬恩慧進入承乾宮,一應宮女紛紛放下手中的夥計,跪了一地,寧妃與賢妃聽聞到動靜之後,也匆匆走出大殿,走至近前,施禮問安。

“都起來吧,寧妃、賢妃,給朕介紹下情況吧。”朱允炆抬手道,看著有些疲倦的兩人,嘆息道:“辛苦你們了。”

寧妃莞爾一笑,道:“辛苦不算什麼,臣妾只是覺得,此事若做成了,定比蹉跎歲月有趣。”

蹉跎歲月?

這個寧妃有意思,這是責怪自己一直不去鍾粹宮啊。

朱允炆當做沒聽出來,看向賢妃,賢妃走在前面帶路,說道:“皇上,皇后,雖然我等日夜研織,但總無法達到皇上所定標準,您看這塊布。”

一旁宮女遞給了賢妃一塊布料,賢妃轉給朱允炆,說道:“這布料是今日一早織造出來的,輕薄,透氣,但用棉不足,經緯不密,稍用力撕扯,便會斷裂。臣妾打算在這上面,籠一層細紗試試。”

朱允炆看著一分兩半的布料,將一半遞給了馬恩慧,微微點頭,說道:“方法可以多試試,此事不急,這樣吧,你們先休息兩日,兩日之後再作研究。”

“休息?皇上,我們不累。”

“是啊,皇上,我們可以接著做。”

寧妃、賢妃等人紛紛說道。

朱允炆笑著說道:“勞逸結合,方有所成。休息兩日,是希望你們養好身體,精神飽滿地做這件事。再說了,明日便是國慶,宮中也要大慶,想出宮採買的去採買,想去御花園曬太陽的就去曬太陽,總而言之,這兩天,誰都不準來承乾宮。”

眾人聽聞之後,再次施禮,才有些不捨地離開。

寧妃、賢妃看著撫摸織造機的朱允炆,又看向馬皇后,不知道朱允炆到底怎麼想的。

早一日研製出來,不是更好?

這個時候,浪費時間,便是浪費生命。

“成功一定會成功的,朕絕對相信你們。只是,大家都是人,不能太過疲憊。寧妃與賢妃,也有幾日沒休息好了吧?總這樣下去,醫用紗布沒成功,你們先倒了,如何是好?”

朱允炆拍了拍木架子解釋道。

寧妃、賢妃見此,心裡莫名多了一些溫暖。

皇上是關心自己的。

待返回坤寧宮之後,朱允炆向馬恩慧建議道:“朕觀承乾宮還有一些空房,不如再招納一些人參與其中,就是那文工團中若有人擅紡織針線,也是可以參與其中的。”

問策群眾,從群眾中汲取智慧,這是馬列哲學的思維。

要相信廣大群眾的發明創造,相信他們無窮的智慧,這歷史的重車,便是他們在發力,一步步碾壓出車轍,留下無數的文明。

朱允炆沒辦法宣傳馬列,但卻可以拿馬列的思想來指導,古人不也提倡眾人拾柴火焰高嗎?既然這把火要燒大點,自然要多弄點人手,一起撿柴火。

馬恩慧深以為然,當天便命人在浣衣局、文工團等遴選了三十六位紡織能手,命六日前往承乾宮聽差。

正月初四。

大明迎來了第一個國慶節,京師歡騰。

朱允炆、馬恩慧出皇宮,與民同樂,共醉國慶,同享新春。一時間,文人書之,市民鼓之,商人喝之,京師華彩,晝夜不休。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