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敏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善長、劉伯溫二人帶著滿腔心事回府了。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起身回了後宮。

御書房內,朱標正在為本次的科舉考試忙碌著。

當朱元璋到時,他還埋頭坐在椅子上,正忙著整理各地呈上來的、歷年的試卷作為參考。

大明初定,想要重塑科舉考試之路,所能借鑑的也只能是前朝經驗。

開國頭一遭的選拔,根本沒有足量的參考能用,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

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此時,書桌旁的蠟燭早已燃盡。

看樣子,太子應該在這裡忙碌了一整宿。

朱元璋上前,抬手輕輕按在了朱標肩上。

“父皇?您怎麼來了!恕兒臣未能及時行禮。”

朱標扭頭,見是朱元璋後,趕忙起身,準備行禮。

“免了罷。”朱元璋擺了擺手,不願私下跟朱標整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標兒,可是昨晚一宿沒睡?”

“回稟父皇,忙忘了。”

對此,朱元璋並未多說什麼,只是隨口問道:“可有頭緒?”

朱標的表情頗為不虞:“千頭萬緒,並非一朝一夕能捋順的。不過多花點功夫,兒臣總是能捋清楚的。”

忽然,朱元璋回想到了老十二當時在後院裡所說的那些東西。

於是便將他的科舉思路,同太子朱標大致說了說。

原本一頭亂麻的朱標,聽完後有如醍醐灌頂,眼中寫滿了震撼之色。

兩相對應,似乎自己想岔、不確定的地方,有如撥雲見日一般,豁然開朗起來。

“不曾想竟然還有此等高人。”

太子朱標雖心中巨震,但臉上的表情卻並未多給。

“倘若如此,那麼科舉考試可以刪繁就簡,但錄取的效果,更是勝往昔。”

遂凝神動筆,開始重新查漏補缺,對科舉考試重新進行充實、刪減。

不多時,一份嶄新的規劃,便躍然紙上。

朱標仔細揣摩了一番,滿意地點了點頭。

以此規劃為藍本,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將本次科舉考試辦好,並形成固定章程,以便日後沿用。

做完這一切後,太子朱標抬頭,發現父皇眉目之間,似有愁雲匯聚。

他剛站起身,還未開口便聽朱元璋說道:“咱打算讓皇子們,儘快就藩,最好是在半旬之內敲定。”

聞言,朱標的表情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父皇做事向來沉穩,極有章程,絕對不會貿然做出這種決定。

心中念頭微轉,朱標問道:“父皇,可是在擔憂什麼事情?兒臣原為父皇分憂。”

“倒是有兩樁事情,令咱很是介懷。”

朱元璋緩緩說道。

“這其一嘛,便是昨天咱去老十二府上,撞見他跟大臣們私交甚密。”

這番話雖然說得輕飄飄的,但實際上究竟有多重,朱標最是清楚。

“咱不希望看到以後再有這種事情發生。”

“只怕開了這個頭,那麼往後咱老朱家的皇子們,可就沒個安生日子了。”

出生在皇室,既是幸運,也是不幸。

幸運的是錦衣玉食,窮盡享受。

不幸的是手足相殘,兄弟反目。

這樣的前車之鑑,在史書裡已經記載了無數次。

朱元璋想要徹底杜絕,那就只能是設立紅線,誰人都不能越界。

“兒臣明白。”

朱標表情嚴肅。

“為徹底杜絕此事再有發生,應當編撰進《大明律》中,量刑從嚴,以雷霆手段震懾之。”

“準了。”

“父皇,這只是其一,還有其二呢?”

朱標又問道。

他很清楚,皇子與大臣私交甚密,這樁事情雖然會令父皇不滿,心生忌憚。

但也絕對不達不到這般著急忙慌地,要把諸位皇子全都送走的程度。

如此匆忙,倒是顯得有些慌了分寸……顯得好似大敵當前一般。

這也是讓朱標最為不解的地方。

值此外無強敵,內無憂患,分明是天下承平之相。

假以時日,必然能夠鑄劍為犁,熔矛為鐮,永葆天下太平。

可父皇的反應竟是如此反常,令他不由心中疑竇叢生。

“標兒,咱現在跟你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抖出去。”

“是,父皇!”

見朱元璋表情凝重,朱標也嚴肅了起來。

“鐵浮屠……你應當聽過吧?”

“曾經有所耳聞。”

“本次北伐,那元庭並非是徐達、常遇春二人打下來的,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緩緩說道。

“當時,元庭裡守城的還有十萬韃子,一夜功夫就全給殺光了,從健德門向北,綿延好幾里路,全是韃子的屍體。”

“莫非,此事竟都是鐵浮屠所為?”

聽完這一席話,朱標的表情,變得愈發嚴肅起來。

他完全能夠想象得到,當時的戰況,究竟該是何等的慘烈、血腥!

朱元璋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徐達、常遇春多次派出鐵鷹士,沿著北庭四散搜尋,過了許久,才終於是找到了一樣關鍵線索。

“便是那鐵浮屠的令牌!”

說到這裡,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

“鐵浮屠。那是一支殺性很重的重甲騎兵。從當初屠滅陳友諒,再到屠殺孛兒只斤,每一次出手,不論男女老幼,必然不留任何活口!”

“可便是這樣一支重甲騎兵,到現在為止,咱始終都沒找到他的據點,究竟是藏在什麼地方。”

聽到現在,朱標也大概是明白了父皇的用意。

“所以說,現在我們所面對的情況是敵暗我明,我們的處境極為被動。況且地方守備空虛,極有可能被這方勢力趁虛而入。”

“不錯。”

朱元璋緩緩點頭。

“地方疲弱,倘若鐵浮屠來襲,根本就不可能有還手的餘力。”

“而咱之所以讓皇子們早日赴任地方就藩,為的便是防範於未然,以便更好應對這個藏在暗處的敵人。”

聽完朱元璋的這番話,朱標心中已無任何疑慮。

“父皇目光長遠。但距離父皇壽辰只有一個月了,如果可以,兒臣希望諸位皇弟們能給父皇祝完大壽之後,再行動身不遲。”

朱標繼續說道。

“父皇以為如何?”

朱元璋緩緩點頭,將此事一口應允了下來。

······

時光荏苒。

半旬匆匆過去。

北伐的軍隊,也終於是班師回朝,抵達了應天府。

百姓們張燈結綵,夾道歡迎。

為表重視,朱元璋攜一眾皇子,不惜出城十里,親自相迎。

徐達、常遇春二人身披光鮮亮澤的重甲,下馬向朱元璋行禮。

“臣徐達/常遇春,叩見陛下!天輔有德!海宇咸寧!聖躬萬福!”

朱元璋上前,親自將兩位猛將攙扶起來,眼中罕見地多了一抹暖意。

“這一路上,辛苦你們了!”

“為大明鞠躬盡瘁,乃是我等福分!”

“行了,走吧!讓應天府的百姓們,好好看看咱們大明的大英雄們!”

於是徐達、常遇春二人翻身上馬,在親兵的簇擁下,跟隨朱元璋聖駕一道,朝著應天府而去。

至於大軍自然是不會跟著進城,人太多了,應天府內擠不下,是以轉而去了不遠處的軍營當中。

即便軍營之中,也早已經準備妥當了好酒好肉,專程為這些英雄們接風洗塵。

今日軍帳之中雖不禁酒,但卻也規定了每人所允許喝的分量。

為避免酒後滋事,甚至還加派了巡邏的衛兵。

而另一邊。

徐達、常遇春所率親兵,進了應天府後。

一路的鮮花怒馬,一路的山呼海嘯!

看軍容如此齊整,見將士如此雄壯,應天府的百姓們眼中,多了一份濃烈、熾熱的歸屬與自豪。

……

忙完了一系列繁瑣的禮事。

朱元璋拉著這幫淮西派出身的老兄弟們,留在宮中一起吃頓便飯,順便聚一聚。

說是便飯,也有十一二個菜,冷盤、小食、炒菜、湯菜全端了上來。

擺上一大圓桌,挺豐盛的。

眾人吃吃喝喝,彼此又都是知根知底的老熟人,話匣子很快就開啟了。

尤其當說起他們年幼時的經歷,眾人都不由一臉憤懣。

即便都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仍然無法釋懷。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啊?”

徐達捏著筷子,此時已是微醺。

“我家大姑娘老是嫌我貪嘴,我為什麼貪嘴啊?那還不是小時候給餓的!”

說到這裡,他捏著酒杯,又抿了一口。

“糧食、土地,那可是老百姓的命!吃著老百姓給的俸祿,還巧立名目、百般盤剝,這樣的狗官,那就該當一個殺字沒二話!”

徐達的脾氣,即便這麼些年過去了,也依然如當年一樣火爆。

但他說的這些東西,卻又是說到每一個人的心坎裡去了。

的確。

年少時他們的居住環境之差,即便是在最底層百姓當中,也屬於是最窘迫的一類。

吃不飽、穿不暖,那都是常態。

一年有四個季節,但對他們而言,卻只有下地勞作和上炕睡覺兩個差別。

可即便如此,辛辛苦苦一整年,田裡的收成扣掉上交的部分,一家人連餬口都成問題。

聽完徐達的這番話,朱元璋也是心有觸動,滿臉的若有所思。

“好了好了,當年咱們生活苦是苦,但哥幾個不是趕跑了韃子嗎?日子啊,肯定會好起來的!”

李善長給徐達、常遇春都斟滿了,碰杯走一個。

這話題,到這兒算是揭了過去,聊新的。

不知怎麼,這一來二去,就又聊到了最近發生的事情。

鐵浮屠,成了始終邁不過去的話題。

朱元璋抿了口酒,緩緩說道:“這鐵浮屠神出鬼沒,始終找不到大本營在哪兒,咱這心裡不踏實啊。”

“也不知道究竟是敵是友,又或者是什麼其他亂七八糟的……這傢伙,實力太強大了,又躲在暗處,防不勝防啊。”

“陛下勿憂,有我們在呢!”

常遇春、徐達頓時坐不住了。

“是啊,都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提刀上陣的人,要當真遇見了,過馬就是一刀!”

“左右是個殺字,倒不如咱們主動出擊,就算把整塊土地給揪個底朝天,不信找不著他們人!”

一說起這個話題,那他們可就都來勁兒了。

眼看越說越是起勁,隱隱有勸不住的情況,李善長趕緊起身,一個個好言相勸,好說歹說總算是把他們給拉了回來。

“何必這麼大張旗鼓的?見著點水花就扔魚叉了。”

李善長沒好氣道。

“人家對咱們可從來沒表露過態度,哪兒知道他們究竟是不是敵人呢?所以啊,還是得先走一步看一步。”

“反正吶,他們最好是別打我們大明的餿主意,否則定叫他吃不了兜著走!”

“說得好!”

朱元璋敬了徐達一杯。

“總之,不管怎麼說,也不能墮了咱自己的威風!喝酒!”

酒過三巡,眾人陸陸續續都散了。

徐達本來也起身要走的,被朱元璋強按著喝了碗馬皇后親手熬的醒酒湯。

兩兄弟坐在椅子上,有一搭沒一搭又閒聊了起來。

“重八哥……”

“怎麼了?”

“你是不是當真要把我大閨女嫁給你家老四啊?”

徐達癱在椅子上,噴著酒氣。

“你啊,就把心放在肚子裡吧!這樁婚事咱們是……是定下來的,改不了!”

莫說徐達,便是朱元璋也有點喝大了,說話略帶含混不清。

“咱呀,也是真喜歡咱未來的兒媳婦。”

“什麼啊重八哥,你可莫誆我啊。我聽人說了,老四要娶我家大閨女,他可是鬧彆扭了的,當天人都跑沒影兒了。”

“是有這麼個事兒,不假!但是啊,咱聽說了後,也生氣啊!咱也幫你教訓了,咱打他十天下不了床!”

“重八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家這大閨女向來是知書達理的,老四這事兒辦得太不講究了,訂婚的時候都能跑路,讓我女兒臉往哪兒擱啊?”

朱元璋一聽,頓時不樂意了。

“是,我家老四的確是對不住你們家大閨女,但咱不是都打他板子了嗎?再說了,那誰年輕的時候還沒點小心思啊?”

徐達卻是犯了犟脾氣,好說歹說就一句:“重八哥,反正我大閨女說了要退婚,不嫁你家老四。”

朱元璋見徐達這般執著,也沒再多勸什麼,敷衍了一句。

“行吧,不嫁就不嫁,反正咱兒子多,你大閨女看上哪個了,讓她隨便挑!反正啊,咱們倆必須得是親家。”

與此同時;

大明朝一場轟轟烈烈的科舉選拔,正式拉開了帷幕……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